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6 毫秒
1.
<正>2019年北京首次开展了科学调查城区九个鸳鸯栖息地的鸳鸯种群数量。在北京市野生动物救护中心科长史洋的带领下,由北京市野生动物保护协会、北京宣武青少年科技馆和北京市科学技术交流开发中心等60多名志愿者组成了调查团队,于2019年1月27日下午3点至4点开启调查。结果显示,北京城区(五环内)九个鸳鸯栖息地共发现鸳鸯总数为547只,其中雄鸟326只,雌鸟221只。  相似文献   

2.
<正>记录鸳鸯798只!2023年度冬季第一次鸳鸯科学调查数据显示,在京越冬鸳鸯数打破自2019年开展鸳鸯种群数量调查以来的最高纪录。北京市野生动物救护中心的2023年度冬季第一次鸳鸯科学调查显示,共记录到鸳鸯798只,其中雄性457只,雌性341只。各调查点中鸳鸯数量较多的是颐和园108只,紫竹院148只,玉渊潭288只,各点的数量均为自2019年开展调查以来的最高值。  相似文献   

3.
正玉渊潭樱花小湖变身"鸳鸯湖",据北京市野生动物救护中心开展的北京市城区鸳鸯调查统计,2020年玉渊潭鸳鸯数量达159只,是调查地中数量之最。北京市城区鸳鸯数量达657只,创2018年至2020年三年调查以来新高。玉渊潭鸳鸯数量达159只2020年12月份的玉渊潭成为游客观鸟、拍照的聚集地,其中有一类水鸟吸引了大批游人观赏,它就是鸳鸯。2020年12月17日,记者来到玉渊潭的樱花小湖旁,天色微沉,沿路走来,夹道两旁隔几步就有关玉渊潭动植物宣传的宣传牌,有几只喜鹊悠闲的在草坪上闲逛。  相似文献   

4.
正4月18日,北京市野生动物救护中心在柳荫公园举办鸳鸯放归活动。此次放归的10只鸳鸯是森林公安局在执法行动中罚没,经过北京市野生动物救护中心的康复饲养,恢复了健康。放归鸳鸯前,北京市野生动物救护中心工作人员为其中的6只鸳鸯佩戴了卫星发射器,以便后期对它们在野外的活动进行定位跟踪,掌握放归后的生存状况。实地调查显示,柳荫公园生态环境良好,符合鸳鸯的生存条件,且分布的鸳鸯数量较  相似文献   

5.
正石阡鸳鸯湖,以完整的生态系统和独特的地理特征为鸳鸯缔造了一个比较理想的栖息天堂,是目前全国野生鸳鸯生存环境最好、种群和留鸟数量最多的区域之一。鸳鸯属国家二级重点保护动物,对生存的生态环境要求很高,特别喜欢清静,怕惊吓。繁殖季节主要以动物性食物为主,也吃玉米、稻谷等农作物以及忍冬、橡子等植物的果实。秋末冬初,大批鸳鸯会从北方翩然飞抵石阡鸳鸯湖区越冬栖息。每日清晨在雾气尚未散尽的时候,鸳鸯便陆  相似文献   

6.
鸳鸯(Aix galericulata)为雁形目、鸭科的中型鸭类,属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其国内主要繁殖地在东北地区。2018年12月—2019年6月,在四川省广元市剑阁县观察到一鸳鸯种群留居及繁殖情况。此鸳鸯种群共23只(12♂,11♀)。分别对两个洞穴巢和1号巢中的4枚卵行了测量。卵为椭圆形,色白,平均重量37.92 g,平均长、短径为52×38 mm。由于鸮类的入侵,导致1号巢鸳鸯卵失孵而繁殖失败。此前在四川省还未有对野外环境下鸳鸯繁殖的研究报道,这为鸳鸯种群在南方省份的留居与繁殖地增加了新的纪录。  相似文献   

7.
水鸟具有重要的生态价值。为掌握辽宁越冬水鸟状况,以便更好地开展保护工作,2015年1月采用直接计数法对辽宁省33处湿地开展了水鸟资源调查,共发现水鸟34种,隶属6目9科,种群数量46 395只。其中种群数量较大的有绿头鸭(18 353只)、赤麻鸭(7739只)、斑嘴鸭(5212只);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有丹顶鹤(37只)、东方白鹳(171只)、大鸨(5只)、遗鸥(1830只)、中华秋沙鸭(7只)、白尾海雕(18只);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有灰鹤(295只)、疣鼻天鹅(2只)、大天鹅(8只)、小天鹅(2只)、鸳鸯(4只)。全省冬季水鸟主要分布在黄海、渤海沿海和鸭绿江、浑河、太子河。建议采取加强种群保护、栖息地保护、执法监管、宣传教育、资源监测和科学研究等措施有效保护管理。  相似文献   

8.
<正>鸳鸯成为时下动物园、玉渊潭公园、农展馆后湖、龙潭公园等地"明星"鸳鸯现在当仁不让成为了动物园、玉渊潭公园、农展馆后湖、龙潭公园等地的绝对"明星",近一个月来,它们都稳站C位,无鸟能撼动。生态融媒记者在玉渊潭公园樱花小湖看见,上百只鸳鸯或在湖中觅食、或展翅嬉戏、或相互追逐、或理毛晒太阳。在摄影爱好者的指点下,记者在长镜头里清晰地看见,雄  相似文献   

9.
肉用鸳鸯,一些地方也称鸳鸯鸭,系雁形目、鸭科,其红头、白羽、黑顶、花背、黑尾,是一种集肉用、药用、滋补、观赏于一体的吉祥物,是爱情、友好的象征。养殖此种鸳鸯,是一项发家致富的好项目,下岗职工再就业的好门路。经济价值:肉用公鸳鸯体重可达5公斤,母鸳鸯2公斤~3公斤。其生长速度快,饲养成本低,80天可达3公斤,6月龄开产蛋,从小到长成以及产蛋期间,平均日饲料只需0.25斤。年产蛋可达200个左右,平均蛋重72克,最大的100克。它的肉鲜红细嫩、香脆爽口、汤鲜味美、无异味、具有滋阴壮阳、增强性欲、保肝…  相似文献   

10.
森林景观一绝──鸳鸯林位于浙江金华的千年古刹大佛寺名胜风景区,有一特殊的森林景观──鸳鸯林。由林业部华东林业调查规划设计院做总体规划的大佛寺风景区,是集人文、游览、避暑等功能于一身的名胜风景区,鸳鸯林是风景区的组成部分。堪称森林景观一绝的鸳鸯林,有2...  相似文献   

11.
河北平山鸳鸯(Aix galericulata)繁殖种群亟待保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东明  李剑平  吴跃峰  曹国强  罗正 《林业研究》2009,20(4):381-382,I0008
自2003年来在河北平山蛟潭庄镇-合河口乡一带发现鸳鸯繁殖种群后,其种群数量逐年增加表明此地具有适宜鸳鸯的繁殖生境(如筑巢地、觅食地等),但附近较多的人类活动给这个正在增长的繁殖种群带来了潜在风险。因此,维持此繁殖种群的稳定亟待制定合理保护策略和增强当地公众保护意识。  相似文献   

12.
鸳鸯     
正离不开水,巢却筑在树上鸳鸯又称匹鸟,除拥有独特的中文名字外,还拥有霸气的英文名Mandarin duck,意为中国官鸭。鸳鸯为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其名字由鸳与鸯组合而成,鸳意指雄鸟,鸯意指雌鸟。其实中国古代最早的鸳鸯是用来比作兄弟的,《文选》中"昔为鸳和鸯,今为参与商"即为此意。鸳鸯是有名的观赏鸟类,是美好爱情的象征,是中国家喻户晓的明星鸟种,早在2000多年前就出现在诗词和书画中。《古诗十九首》中有诗:"南山一树桂,上有  相似文献   

13.
北京的鸳鸯     
<正>鸳鸯是小型游禽,为国家二级保护动物,雌雄异色,外形相差悬殊。雄性鸳鸯色彩极为艳丽,喙为鲜红色,端部具亮黄色嘴甲。额部和头顶中央为带有金属光泽的翠绿色,枕部红铜色的羽毛后颈暗绿按紫色的羽毛都很长,形成一个很有特色的"头套"。上体深色,下体浅色,最具特色的是背部桔红色的帆状飞羽,这是雄性鸳鸯的一个显著特征。  相似文献   

14.
<正>鸳鸯,是一个几乎所有中国人都耳熟能详的名字。雄为鸳,雌为鸯。类似的名字还有凤凰,雄为凤,雌为凰。凤凰是传说中的百鸟之王,而鸳鸯却是现实中的"爱情鸟",形象经常出现在中国的诗歌、传说和艺术品中。貌美如果说鸳鸯是世界上最美的鸭子,恐怕没有人会反对。鸳鸯是雁鸭类中一个独特的类群,鸳鸯所在的属只有两个种,另一个种是生活在北美洲的林鸳鸯。两种鸟生活习性类似,两种鸟的雌鸟几乎一模一样,只有有经验的观鸟者才可看出区别,但是林鸳鸯雄鸟  相似文献   

15.
杨勇  溪波  李秀霞 《中国林业》2010,(19):59-59
<正>鸳鸯属雁形目鸭科,因数量稀少,已被列入世界濒危鸟类名录。主要分布于中国东部、印度、斯里兰卡、马来半岛等地,繁殖于中国东北及俄罗斯等远东地区。但近年来在我国中西部屡见成功繁殖的报道,河南董寨保护区工作人员多次发现有部分个体在本地区繁衍后代。国内关于雏鸟身体量度的测定  相似文献   

16.
黄水鸳鸯湖     
重庆市石柱县黄水国家森林公园里有个鸳鸯湖,是二十世纪八十年代黄水土家人民用智慧和勤劳修建电站而形成的碧蓝碧蓝的翠湖。鸳鸯湖大坝移流形成数十米高的瀑布,水花飞溅,让人心旷神怡。当你乘坐小舟,在湖中慢慢划去,两岸蓊蓊郁郁的原始森林似乎刚从画中走来,飘逸出淡蓝淡蓝的缕缕清香;那参差不齐的山岩边沿,白花花、蓝莹莹的纤纤细水,正在流淌着优雅而舒心的弦乐;更有林中的云雀,欢快自由地鸣唱着清脆悦耳的甜歌。此时,喧嚣嘈杂的俗世烟云荡然无存,思维里却幻影般掠过诸如《平湖秋月》、《渔舟晚唱》等名曲以及李白、杜甫等诗人之诗句。当小舟划到静谧深处时,湖面上的水色似乎碧蓝得可以摘走,此时,便可看见水面上一群群悠闲自在的鸳鸯。但游客最好不要惊喜。否则,那嬉戏中的鸳鸯就会“朴楞楞”地纷纷起飞了,那排列得很有韵致的鸳鸯让你欣赏到“空中鸳鸯”的美姿与神采,使你的情感亦随之升腾和飘逸起来。当你的遐思还流连于鸳鸯戏水的情韵时,很可能小舟已把你带到了湖中胜景——一线天,站在小舟上仰望两岸翠绿青山上高大挺拔的柳杉林,只见几十米长的一线蓝天浮着云朵横跨头顶,而水面却有四、五十米宽,这里的密林中,锦鸡、山鸡,猫头鹰等常常出入。此时,除了能观赏到水中弄情的...  相似文献   

17.
日前,长青保护区茅坪保护站工作人员在九池哨所辖区左溪河喜见20余只鸳鸯在河中嬉戏。近年来,随着长青自然保护区保护工作的深入开展,社区村民保护意识的增强,人为干扰活动日渐减少,区内生境得到了进一步改善。这是继2007年华阳保护站吊坝  相似文献   

18.
为了解宁德东湖湿地越冬水禽资源情况,2021年10月至2022年4月,在宁德东湖湿地进行了为期7个月的湿地水禽资源连续调查,共发现水禽9目12科23属38种,累计10372只,以冬候鸟为主,与2013年调查结果对比湿地水禽种类少了10种,黑脸琵鹭、白琵鹭和鸳鸯为2003年后新发现物种。  相似文献   

19.
自古以来,鸳鸯在人们的心目中部是永恒爱情的象征,被视为爱情坚贞、夫妻情重、白头偕老的表率,传说中鸳鸯一旦结为配偶,便陪伴终生,即使一方不幸死亡,另一方也不再寻觅新的配偶,而是孤独凄凉地度过余生。  相似文献   

20.
正鸳鸯(Aix galericulata),属鸟纲雁形目鸭科鸟类,单一物种,无亚种,又称中国官鸭、乌仁哈钦、匹鸟、邓木鸟。"鸳鸯"是合成词,鸳是雄鸟,鸯是雌鸟。因人们见到的鸳鸯常常出双入对,在民间传说和文学里,鸳鸯多用以比喻男女之间的感情。最早由唐代诗人卢照邻在"得成比目何辞死,愿作鸳鸯不羡仙"的词句中用"鸳鸯"代指"爱情"。但现实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