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为提高水稻工厂化秧苗质量,促进机插水稻增产,降低生产成本,参照水稻高产栽培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制定了《水稻工厂化育秧技术规程》,规定了水稻工厂化育秧技术的术语和定义、育秧流程及配套设备、产地及品种选择、秧苗标准、大棚建造、置床、基质配制、种子处理、秧盘选择与置盘、播种、苗期管理、运秧等技术要求。  相似文献   

2.
恶苗病是水稻重要病害,近几年已成为水稻三大病害之一。为了控制其危害,我们对该病的防治做了试验、示范,筛选出了防治恶苗病的新药剂——施保克。1试验内容与方法1.1试验地;久:友谊农场四分场六队。1.2试验药剂:25%施保克乳油、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45%901可湿性粉剂。互.3试验方法及处理:试验共设四个处理,用施保克2000倍、30O0倍、多菌灵3000倍和901的2000信液分别浸种72h,水温保持10~12℃,采用袋装浸种法,将小袋置入缸内浸种以药液淹没稻种为准,浸种后捞出催芽,不必用清水冲洗,按照常规旱育稀植育秧,随机区组排…  相似文献   

3.
北方寒地水稻生产的产量基础在于水稻的秧苗素质,而秧苗素质与浸种催芽密切相关。本对比试验通过应用智能设备集中浸种催芽技术与普通催芽技术进行对比,验证智能化浸种催芽技术的先进实用性,分析应用智能设备集中浸种催芽的切实可行性,为在北方寒地大面积推广应用智能化集中浸种催芽技术提供理论依据,为水稻工厂化育秧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4.
水稻工厂化育秧技术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述了水稻工厂化育秧技术,包括育秧准备、床土配制、种子处理、播种、秧苗管理、病虫害防治、起运移栽等,以指导水稻工厂化育秧。  相似文献   

5.
从种子播前晒种、发芽试验、种子精选、包衣或浸种催芽,播种期、播种量的确定,壮秧标准,秧田的温度管理、水分管理、施肥、除草、药剂防治病虫害等方面总结介绍水稻新品种松辽122的大棚育苗培育壮秧技术,为种植松辽122品种培育壮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江苏省机插水稻工厂化育秧的现状、存在问题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主要阐述了江苏省发展机插水稻工厂化育秧的重要意义,介绍了江苏省十多年来在水稻工厂化育秧技术方面的研发进展和生产中机插水稻工厂化育秧方面涌现出的类型及其采取的推广措施,分析了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加大政策和科技投入,以专业化服务组织、村组合作协会、种粮大户等为"龙头",实行"宣传发动、行政推动、市场带动、补贴促动和企业联动"的对策,以进一步推动江苏省机插水稻工厂化育秧技术的发展和推广。  相似文献   

7.
集中育秧具有水稻品种统一、浸种播种同步、秧田用工集中和秧田管理便利等优势,有利于实施水稻专业化统防统治和机械化生产,有利于提高稻田复种指数和粮食产量。本文从湖南省早稻集中育秧的发展现状、主要形式、具有的优势、存在的问题、发展着力点和对策等方面进行论述,以期为全面推进早稻集中育秧模式和技术提供借鉴和指导。  相似文献   

8.
水稻工厂化育秧是集工厂化、机械化、专业化于一体的高标准、高质量的水稻育秧方式 ,是提高水稻秧苗素质、解决农户育秧技术落后的有效措施 ,是综合应用现代科学技术和科学管理的社会化生产。为实现水稻“两高一优”打下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9.
针对盘锦地区水稻工厂化育苗技术难点,从种子处理、发芽测试、出苗前温度与水分管理、客土盐碱性调节等方面分析解决出苗不齐问题;从温度、水分、肥料管理和药剂防病等方面总结离乳期管理的关键技术;简单介绍混拌机械和遮阳设备配套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0.
王豪利  郭栓 《北方水稻》2009,39(6):33-34
通过试验将水稻工厂化育秧与手动播种器育秧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工厂化育秧工作效率高,平均每小时可完成375盘的播种任务,5~6 h可完成1栋棚的育秧任务,而常规育秧方法每栋棚摆盘、播种各需1 d。两者相比,工厂化育秧可提高工作效率4~5倍。并且使水稻实粒数增加15粒/穗,产量增幅达到2.8%。  相似文献   

11.
水稻机插工厂化育秧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农业种植结构调整及农村劳动力向城镇转移,农民对水稻种植机械化的要求日益迫切。为此,龙海市建成一个低成本的水稻工厂化机插育秧中心,引进"全自动水稻秧盘育秧播种流水线"进行育秧,并对水稻机插工厂化育秧技术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12.
当前水稻育秧技术是机械插秧的重要配套,是机械化插秧的技术保障和支撑,是农艺和农机的有机结合。育秧技术的好坏,是机械化插秧技术成功与否的关键环节。通过这几年生产实践,总结水稻工厂化暗化育秧关键技术,为大面积推广水稻工厂化育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稻草基质育秧不同水分管理对水稻秧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明确代土基质培育水稻机插壮秧的水分管理模式,以中嘉早17为试验材料,采取早稻稻草基质育秧,探讨3种水分管理方式(每隔1 d、3 d、5 d灌水1次致基质呈饱和状态)对水稻秧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水分管理方式对秧苗素质有明显的影响。适宜的水分亏缺能抑制苗高,促进秧苗根系生长及提高根系的活力,提高成秧率。秧苗2~3叶期对水分亏缺敏感;水分亏缺使秧苗出叶缓慢,叶片长度及鞘长度变短,叶色变淡,对秧苗生长有抑制作用。适宜的水分增强C、N代谢,增加秧苗的干物质量,提高壮苗指数。稻草基质育秧以3 d(W2处理)左右灌水1次的处理有利提高秧苗综合素质,是适于培育水稻机插壮秧的水分管理方式。  相似文献   

14.
为明确水稻机插育秧叠盘出苗的保湿效应及对秧苗生长特性及均匀度的影响,以甬优1540为供试品种,利用基质和稻田土进行播种育秧试验,分别设置育秧土饱和含水量的55%~60%(T1,基质含水量为38%,稻田土含水量为24%),75%~80%(T2,基质含水量为54%,稻田土含水量为32%)和饱和含水量(T3,基质含水量为70%,稻田土含水量为40%)3个育秧土播种水分梯度,播种后进行60 h叠盘出苗处理,并以不叠盘出苗育秧处理为对照,考查叠盘出苗期间育秧土含水量、种子出苗、秧苗特性及均匀度的变化。结果表明:(1)通过叠盘出苗能够保持出苗期间育秧土水分的稳定,不叠盘出苗育秧基质水分每小时散失1.08%,稻田土水分每小时散失1.29%;(2)叠盘出苗的种子出苗率显著高于不叠盘出苗处理,出苗期间育秧土水分含量与出苗率呈现显著正相关;(3)与不叠盘出苗育秧相比,叠盘出苗基质育秧和稻田土育秧分别使种子成苗率提高了29.9%和39.1%,并增加了株高和叶龄,同时分别使秧苗均匀度增加了23.6%和23.9%。试验说明,水稻机插育秧种子出苗期间进行叠盘能够维持育秧土水分稳定,进而提高种子成苗率、秧苗质量及秧...  相似文献   

15.
正2018年以来淮安市不断优化提升水稻育插秧生产装备和作业水平,推动水稻机械育插秧进一步提档升级。全市育秧面积3.5万亩,其中集中育秧秧田面积1.9万亩,占比达54%。工厂化育秧大力推广。在淮安区、金湖县、洪泽县、清江浦区等地,工厂化育秧得到大力推广,金湖县塔集镇金源农机合作社的工厂化集中育秧基地育秧400亩,完成4万亩大田栽插;淮安柴米河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水稻工厂化育秧基地引进1条日本硬盘生产流水线,在淮阴、盱眙等地投资建立了多个育秧中心,  相似文献   

16.
实现水稻种植机械化是解决水稻生产“三弯腰”(即插秧弯腰,中耕弯腰,收获弯腰),的重要环节之一,也是提高水稻生产效率的必要措施。一、概况: 水稻插秧机械化是在秧地育秧→拔秧→插秧的传统农业生产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从70年代中、末期一直至今,在东南亚-带稻区掀起了以工厂化育秧与机插的热潮,所谓的工厂化育秧就是利用30厘米×60厘米的塑料秧盘进行播秧、育秧、绿化,整个过程都是在塑料大棚(或玻璃温室)内完成的,其育秧流程如下图  相似文献   

17.
种子包衣是一项新型有效的种子处理技术。在水稻上应用种子包衣 ,对于防治秧苗期病虫害 ,提高出苗率、成秧率和秧苗素质 ,促进粮食产量的提高 ,具有积极的作用。鉴于水稻良种包衣后要通过浸种催芽水田育秧过程 ,目前能适应这种传统育秧方式的水稻种衣剂尚不多见。为了满足种子产业化建设的需要 ,南平市农科所研制出水稻浸种催芽型种衣剂“南衣 1号” ,经比较试验 ,初步认为其药效能达到或好于F - 3药剂 ,现将试验报告如下 :1 材料和方法1 1 试验材料种衣剂 南衣 1号 (南平市农科所 )、 14 %安丰牌F - 3(安徽六安地区种子公司 )。药种…  相似文献   

18.
水稻条纹叶枯病在秧田期和本田期就可见到病株,在江苏稻区显症期主要在7月份,有2~3个发病高峰期,主峰在7月上中旬,灰飞虱转移高峰期早迟影响病害显症激增期的出现时间。控制水稻条纹叶枯病发生的关键是降低传毒量、增强秧苗抗逆性,必要措施是药剂保苗。在传毒介体大发生的年份,要重点加强秧苗三叶期的药剂护苗措施,浸种复合剂(浸种灵 吡虫磷 多效唑)的应用可以有效降低水稻苗期灰飞虱的发生量,并且能增强秧苗素质,提高抗逆性,降低病害发生率,秧苗外观性状变化明显。  相似文献   

19.
几种化学药剂的浸种效果初报@赵国栋@王慧瑜@刘淑梅@侯留安¥郑州市农林科学研究所几种化学药剂的浸种效果初报赵国栋王慧瑜刘淑梅侯留安郑州市农林科学研究所郑州450005影响棉花种子发芽的因素除土壤、温度、水分等外部条件外,与种子内因有很大关系。生理学家Kh...  相似文献   

20.
本试验对水稻包衣种子不同的浸种育秧方式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水稻包衣种子早育秧的成秧率、秧苗素质、产量明显高于水秧,其主要是通过提高667m^2,有效穗来提高产量的,而直播、浸种露白、浸种催芽三种浸种方式总体上差异不显著,即水稻包衣种子既可直播,也可浸种到露白或催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