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为促进不同时期轻型木结构建筑墙体的热工性能优化设计工作,笔者以南京地区A、B两幢轻型木结构建筑四种不同外墙体为研究对象,实测外墙材料的导热系数和四种不同组合外墙体的传热系数,并分析了两幢建筑围护结构的热工性能和舒适度。结果表明,实测A、B两幢建筑的外墙体传热系数值均<0.4 W/(m^2·K),达到严寒地区热工性能设计标准。其中A幢软木外墙体建筑的保温性能优于B幢防腐木外墙体建筑;A、B两幢外墙体传热系数测试值与其理论值相对误差分别为3.51%和11.40%。上述以期为用户提供一个舒适健康的轻型木结构居住环境提供有益支撑。  相似文献   

2.
为促进不同时期轻型木结构建筑墙体的热工性能优化设计工作,笔者以南京地区A、B两幢轻型木结构建筑四种不同外墙体为研究对象,实测外墙材料的导热系数和四种不同组合外墙体的传热系数,并分析了两幢建筑围护结构的热工性能和舒适度。结果表明,实测A、B两幢建筑的外墙体传热系数值均0.4 W/(m~2·K),达到严寒地区热工性能设计标准。其中A幢软木外墙体建筑的保温性能优于B幢防腐木外墙体建筑;A、B两幢外墙体传热系数测试值与其理论值相对误差分别为3.51%和11.40%。上述以期为用户提供一个舒适健康的轻型木结构居住环境提供有益支撑。  相似文献   

3.
为满足人们对木结构房屋整体舒适度的客观需要,采用现场动态测量法,实测同种轻型木结构建筑中分别应用玻璃保温棉A和玻璃保温棉B作填充材料时的外墙的隔声量,同时结合其频谱进行频率成分及其声音源分析,针对不同填充材料对其墙体结构隔声性能影响开展比较研究。结果表明,玻璃保温棉B用于该轻型木结构房外墙结构填充材料能更有效地提高墙体隔声性能,室内A计权声级符合国家标准规定的居住建筑室内允许噪声级三级A计权水平;声频在50~10 000 Hz范围内采用玻璃保温棉A材料作本次测试结构填充材料的性价比较高。上述以期为我国轻型木结构房屋的声学优化设计及其工程应用提供有益借鉴,具有较高的工程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蒋柯夫  杨瑛 《林产工业》2022,(10):51-55
为提供一种适合轻型木结构建筑碳排放计算方式及降碳路径,采用全生命周期分析方法,将轻型木结构建筑生命周期分为木材固碳、建筑建材的生产与运输、建筑施工、运行使用、拆除处理五个阶段,通过研究各个阶段的碳排放计算,得出符合轻型木结构建筑特点的全生命周期碳排放计算方法,并提出合理选择建筑木材、延长木材储碳周期、优化能源消耗结构、科学管理工程施工等降碳策略,以期为轻型木结构建筑全生命周期碳排放计算提供方法指导,为轻型木结构建筑选材、建设、运行及拆除处理等阶段相关方案优化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5.
人工林小径落叶松集成木梁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人工林小径落叶松为原料,研究其异型单元材下锯法,与传统的锯割工艺相比,出材率和综合利用率均有提高;研究异型单元材胶合技术,开发结构性能优良、附加值高,能满足轻型木结构用材标准的集成木梁,为人工林小径木用于轻型木结构建筑和优化集成木梁生产工艺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6.
利用热流计法对两种常用型建筑外墙的传热系数进行现场测量与分析。计算和实测轻型木结构建筑和混凝土建筑外墙结构的传热系数,比较评价这两种不同外墙类型与结构的热工性能,并确定其建筑复合外墙热工级别和适用区域。研究表明,两种常用型建筑外墙体的传热系数的理论值与实测值一致;轻型木结构建筑外墙热工级别达到Ⅲt级,可用于寒冷、夏热冬冷地区;钢筋混凝土外墙结构较厚,但其保温效果较轻型木结构差。上述以期对轻型木结构建筑、钢筋混凝土建筑节能保温优化设计及其工程应用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7.
为满足人们对木结构房屋整体舒适度的客观需要,采用现场动态测量法,实测同种轻型木结构建筑中分别应用玻璃保温棉A和玻璃保温棉B作填充材料时的外墙的隔声量,同时结合其频谱进行频率成分及其声音源分析,针对不同填充材料对其墙体结构隔声性能影响开展比较研究。结果表明,玻璃保温棉B用于该轻型木结构房外墙结构填充材料能更有效地提高墙体隔声性能,室内A计权声级符合国家标准规定的居住建筑室内允许噪声级三级A计权水平;声频在50~10 000 Hz范围内采用玻璃保温棉A材料作本次测试结构填充材料的性价比较高。上述以期为我国轻型木结构房屋的声学优化设计及其工程应用提供有益借鉴,具有较高的工程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正>如何建造好木结构房屋,加快产业化发展,笔者就有关问题特别是目前发展过程中存在的技术问题谈些建设性意见。1木结构建筑的概述1.1木结构建筑的分类根据《木结构设计规范》(GB 50005—2003)及《木结构设计手册》(第三版),木结构按材料分类,大体分为三类:普通木结构、胶合木结构和轻型木结构。普通木结构是指承重构件采用方木或原木制作的  相似文献   

9.
轻型木结构目前在国外应用广泛,在国内常用于中低层居住式建筑,其建筑楼盖的隔声问题关系到用户居住的生活质量。主要介绍了国内外轻型木结构建筑楼盖隔声技术的研究进展,提出加速行业标准制订工作,重视建筑楼盖隔声理论基础性研究和不同激励方式下的试验方法研究,运用层板复合材料、动力学和声学理论等进行隔声楼盖结构优化设计等提高我国轻型木结构建筑楼盖隔声技术的主要措施,对于提升我国木结构建筑行业楼盖隔声技术,更好满足用户居住舒适度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为推动现代木结构建筑在国内的发展,分析了木结构建筑耐火的关键性,重点介绍了近二十年来国内外在木结构建筑耐火模拟测试、建筑及其结构耐火极限试验、防火材料应用和软木制品的保温隔热检测与耐火应用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及成果。在学习和借鉴的基础上,通过总结国外研究成果和经验,提出目前国内在木结构建筑耐火研究方面尚存在的一些问题,与国外相比研究工作的薄弱环节。建议在国内外已有的木结构建筑相关标准规范基础上,加强国内在木结构建筑防火研究的理论基础工作,尤其是模拟试验研究,为木结构建筑的耐火性能评估奠定基础。同时,强调软木材料自身特性,提出在木结构建筑构件及其连接节点处使用软木材料覆面,在保证实用性的基础上,还起到绝缘、隔热、装饰的作用,进一步提高木构件的防火性能,从而提高建筑整体的耐火性。通过上述分析,以期为我国现代木结构建筑防火优化设计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利用吸声材料的吸声降噪机制、隔声材料的隔声降噪机制和阻尼材料的阻尼降噪机制,将3种降噪材料以一定形式复合,获得一种兼具吸声、隔声和阻尼性能的新型木质阻尼复合隔声材料,以改善木质材料隔声性能,拓宽木质材料和阻尼材料的应用范围。【方法】先将中密度纤维板(MDF)与橡胶材料在压板温度100 ℃、单位压力3 MPa、加压时间10 min、涂胶量64 g ·m^-2 的工艺条件下进行复合,再利用白乳胶将获得的木质阻尼复合材料与吸声材料粘接,采用小混响室-消声箱法测试复合结构隔声性能,探讨中密度纤维板(MDF)厚度、多孔材料厚度、填充方式、多孔材料种类和阻尼结构等因素对隔声性能的影响。【结果】木质阻尼复合结构中填充聚酯纤维、玻璃纤维和三聚氰胺吸声棉3种不同多孔吸声材料时,在整个频率段,3条隔声性能曲线趋于一致,区别不明显,从减轻复合结构质量及环保角度出发,选择三聚氰胺吸声棉作为填充多孔材料。多孔材料填充方式(BB:利用白乳胶将多孔材料直接粘贴在上下表板上,不含空气层;UU:多孔材料与上下表板不粘接,通过一定厚度空气层分离;BU:多孔材料一侧粘贴在上表板上,另一侧与下表板通过空气层分隔)对复合结构隔声性能具有较大影响,其中BU结构的隔声性能较优。吸声材料与空气层相配合,在不增加复合结构厚度和质量的前提下,可有效提高复合结构的隔声性能,当吸声材料填满空腔时,反而不利于复合结构隔声性能的提高。多孔材料与空气层阻抗不匹配,会增加声波传播途径,声能被损耗。在最佳填充结构的基础上,随着多孔材料厚度从5 mm增加到15 mm,复合结构的隔声性能增加。在低频,共振频率处的隔声性能增加;在临界频率处,多孔材料厚度增加,抑制复合材料的吻合效应,吻合谷变浅,隔声性能增加。MDF厚度增加,复合结构的面密度和刚度增大,可增加复合结构中低频的隔声性能。阻尼结构设计对复合结构隔声性能具有很大影响,自由阻尼结构的耗散能量较小,特别是低频减振效果较差;约束阻尼结构受到振动时,约束层的伸长远远小于黏弹性阻尼层,约束层会阻碍阻尼层的伸长运动;当阻尼层受到压缩时,约束层又会阻碍阻尼层的压缩变形。在阻尼层内除产生拉压变形外,还会产生剪切变形,从而起到比自由阻尼处理更大的耗散振动能作用,阻尼降噪能力更强,可更有效抑制复合结构的共振频率及吻合效应。【结论】表板厚度为6 mm,约束阻尼结构,多孔材料的填充形式为BU结构,填充10 mm三聚氰胺吸声棉和 5 mm 空气层,复合结构的隔声性能较优。  相似文献   

12.
声学性能是衡量木结构建筑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也是保障用户居住舒适度的关键因素。主要介绍了国内外蜂窝隔声结构、微穿孔吸声结构和蜂窝与微穿孔复合结构声学性能的相关研究成果,并对其在木结构建筑中的应用进行探讨,以期为今后蜂窝与微穿孔结构的深化研究与木结构建筑声学性能相关的基础应用研究提供理论借鉴。  相似文献   

13.
The sound pressure level of differently designed circular saw blades were investigated during idling. Nine blade samples were used: three differently designed blade bodies (without slots, with four radial slots, and with four slots with copper cork), each with three diameters (260,280, and 300 mm). The sound pressure level was measured at different rotational frequencies ranging from 25 to 65 rps in increments of 1 rps. Rubber damping rings 80mm in diameter and 0.3 mm thick were placed between the saw blade and the collars, and the emitted noise was measured. Because of the whistling sound the blades without slots emitted high sound pressure levels. There were no significant changes when rubber damping rings were used. The use of rubber damping rings on the samples with radial slots eliminates the whistling noise. The saws with copper corks did not emit a whistling noise at all, and their aerodynamic noise was 2–3 dB (A) lower than the aerodynamic noise of the saws with radial slots. The relation between sound pressure emitted by the damped idling saw and peripheral velocity can be described by the power function with the exponent value between 4.8 and 5.2.Part of this report was presented at the 14th International Wood Machining Seminar, Epinal, France, September 1999  相似文献   

14.
Floor-impact sounds may introduce noise problems in dwelling-type environments. In particular, floor-impact sounds from lightweight structures like wood-framed buildings should be paid significant attention. In this study, such floor-impact sounds were investigated from the viewpoint of residents. The floor specifications of wood-framed structures were improved by using high-density underlay, and heavy floor-impact sounds were evaluated by using both psychoacoustical and conventional methods.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floor-impact sound insulation grades specified in the Japanese Industrial Standards (JIS) did not correspond to the floor specifications of wood-framed structures. The nonstationary loudness, which is a psychoacoustical index for nonstationary sounds, changed with the specifications of wood-framed structures in a wider range of floor-impact sound levels in comparison with the maximum A-weighted sound pressure level, which is a single-number index of the JIS.  相似文献   

15.
赵丹 《林产工业》2020,57(4):58-61
木结构建筑具有自然舒适、绿色环保、节能保温以及防震减灾等特点,在生态养老领域具有很好的发展前景。介绍了木结构建筑概况,分析了老年人的生态养老需求,从适老化、绿色智能和文旅康养等方面,对木结构老年建筑发展进行展望与讨论,提出了完善相关标准规范和政策建议,为促进我国木结构老年建筑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沈隽 《林业科学》2006,42(3):21-24
采集7种我国具有代表性的云杉属木材及1种作对比用的美国产西加云杉试件,通过纵、横向木材试件在高次振动模式下的试验,测量木材各项声振动参数.研究发现:纵向材与径向材振动参数比之间存在着一定的相关性,据此可以选择各向异性适中,韧性好,纵向、径向振动受剪切影响小的木材制作乐器的音板.  相似文献   

17.
王芳芳 《林产工业》2020,57(1):97-99
儒家思想是渗透到中国古代社会生活各个领域的正统哲学和伦理观念,它对中国木结构建筑有着深远影响。因此,中国木结构建筑的研究不应该只从"历史"和技术发展入手,还要将文化和建筑的发展结合起来。介绍并分析了儒家文化对中国古代木结构建筑发展的影响,概述儒家思想影响下的中国古代木结构建筑哲学,分析了木结构建筑设计中儒家思想传承与发展的不足,并提出了相应对策,以期为中国木结构建筑的创新和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8.
黄文华 《林产工业》2020,57(4):103-105
森林旅游已经成为民众提高精神文明生活水平的一个载体。以森林资源为载体的旅游城市为了强化“城市名片”打造,更加注重“地标性建筑”的建设,这促进了木结构建筑在森林城市中的应用。介绍了森林旅游城市特点,论述并分析比较了木结构体育场馆建筑优势、短板,并探讨了森林旅游城市木结构体育场馆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9.
宋蛰存 《木材工业》2000,14(2):21-23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居住环境隔音性能也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近年来日本在改善住宅隔音性能方面的研究非常活跃,并取得了很大进展。本文仅就其中关于改善较难隔绝的楼板撞击声性能方面的研究作简要介绍。我国国情虽然与日本不同,但其研究成果对于改善混凝土住宅的隔音性能也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