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农作物秸秆栽培香菇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以玉米芯、玉米秸秆及稻草为主料设置不同培养料配方栽培香菇,对各培养料的碳氮营养及不同培养料对香菇菌丝生长和对子实体形态、产量、营养成分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以玉米芯为主料的培养料配方碳氮营养充足、C/N比合适,香菇菌丝生长正常,子实体的个体较大、营养含量丰富、生物学效率较高;以玉米秸秆或稻草为主料的培养料配方,由于培养料密度小、质地蓬松、C/N比较低,香菇菌丝转色不好、产量低.  相似文献   

2.
研究了3种竹荪菌株在5种母种培养基以及5种原种培养料上的生长情况。结果表明,竹荪母种采用马铃薯玉米粉培养基,竹荪原种采用棉子壳麸皮培养料,可缩短菌种制作周期,获得菌丝健壮浓密,质量较高的菌种。  相似文献   

3.
玉米秸秆不同配方栽培双孢蘑菇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玉米秸秆栽培双孢蘑菇,菌丝生长规律符合逻辑斯第曲线,子实体生长规律符合指数增长曲线,菌丝生长速率优于麦秸栽培料,子实体生长的高峰期比麦秸培养料提前,出菇期比麦秸培养料集中。玉米秸秆与麦秸秆以1∶1的比例栽培双孢蘑菇,菌丝生长速度快,生物学效率与麦秸培养料相近,可达到50%以上,产量可达10kg/m2以上。  相似文献   

4.
沈霞  余胜光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13):5400-5401
[目的]探讨在灰树花生产中使用液体菌种的可行性。[方法]通过对比试验,比较使用液体种与固体种灰树花的菌丝活力和栽培产量。[结果]将液体菌种、麦粒原种接入在栽培袋培养基,液体种萌发速度和菌丝长势都明显优于麦粒原种。与固体种相比,使用液体菌种培养原种的平均满罐时间提前了15 d,其栽培袋的平均满袋时间提前17 d,平均出菇时间提前了9 d。使用液体菌种可使整个培养周期缩短25~35 d。使用液体菌种、麦粒原种的灰树花栽培产量有明显差异,使用液体种的袋均产量比固体种高13.8 g,其生物学效率提高6.9%。[结论]在灰树花的工业化生产上,使用液体菌种能缩短生产周期和提高经济效益,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5.
通过用平菇液体菌种接种试验,结果发现,液体菌种的培养料以棉子壳与玉米芯两种主料搭配成一定比例比较适宜,其比单一培养料的生物学效率高,栽培方式以脱袋立式覆土法采收后灌大水的产量最高,且菇质优,提高了商品价值,降低了生产成本,增加了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6.
栽培基质对杏鲍菇菌丝生长和子实体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山西农业科学》2015,(11):1447-1449
通过调整麸皮和杂木屑的比例,比较不同栽培基质对杏鲍菇菌丝生长和子实体产量的影响,筛选最佳基质,为杏鲍菇工厂化栽培种生产提供参考。结果表明,5个栽培基质间产量比较差异显著;麸皮25%、杂木屑35%、棉籽壳20%、玉米芯18%、碳酸钙2%、蔗糖0.05%、基质含水量65%为最佳栽培种基质配方,菌丝生长速度快,可达到0.6 cm/d,子实体产量最高,可达0.3 kg/袋,生物转化率可达75%。  相似文献   

7.
适宜工厂化栽培的秀珍菇菌株筛选与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筛选适合工厂化栽培的优良秀珍菇菌株,本研究对秀大、秀0027、秀76、台秀57的菌丝生长情况、液体菌种培养特性、农艺性状和子实体营养成分等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秀大的菌丝生长速度最快、长势良好,液体菌种培养时间最短、质量优,菌种活力指数最高,为81. 22。其栽培周期短,生物学效率达到58. 33%,子实体中营养成分含量较高,适合工厂化栽培。  相似文献   

8.
玉米芯营养价值丰富,用玉米芯栽培杏鲍菇不仅可以大大降低杏鲍菇的原料成本,还可以提高经济效率。以杏鲍菇为试材,选用唐山地区不加玉米芯的生产配方为对照,在培养料中按玉米芯添加量80%、60%、40%和20%设置了4个配方处理,研究不同玉米芯比例培养料对菌丝性状、子实体性状、产量、生物学效率和经济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培养料中玉米芯的最佳配入比例为40%。  相似文献   

9.
以有机硒为硒源栽培黄白侧耳初探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初步研究了不同质量分数的硒代蛋氨酸对黄白侧耳的发菌、出菇以及子实体硒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培养料中低质量分数的硒代蛋氨酸(0.05 g/kg)对黄白侧耳菌丝的生长有明显的促进作用,较高质量分数的硒代蛋氨酸(0.71.0 g/kg)对黄白侧耳菌丝的生长有一定抑制作用,菌丝长势较差。培养料的硒代蛋氨酸质量分数在01.0 g/kg)对黄白侧耳菌丝的生长有一定抑制作用,菌丝长势较差。培养料的硒代蛋氨酸质量分数在00.8 g/kg范围内,黄白侧耳均能正常出菇;较低质量分数的硒代蛋氨酸(00.8 g/kg范围内,黄白侧耳均能正常出菇;较低质量分数的硒代蛋氨酸(00.4 g/kg)对黄白侧耳子实体产量无明显影响,但在较高质量分数硒代蛋氨酸(0.60.4 g/kg)对黄白侧耳子实体产量无明显影响,但在较高质量分数硒代蛋氨酸(0.60.8 g/kg)的培养料上黄白侧耳子实体的产量却显著降低,说明较高质量分数的硒代蛋氨酸对黄白侧耳子实体的生长发育不利。通过测定黄白侧耳子实体的硒含量发现,子实体的硒含量与培养料中硒代蛋氨酸质量分数呈极显著正相关,硒代蛋氨酸质量分数为0.8 g/kg的培养料上子实体的硒含量最高,达到11.43μg/g。  相似文献   

10.
通过试验,对五个北虫草品种的菌丝生长情况、子实体经济性状进行对比分析表明,Zg、Sn是值得推广的优良品种;液体菌种发菌快、产量高,操作工艺简单,是食药用菌业的发展方向;利用桑蚕蛹栽培北虫草的蛹体保护期,应以蛹体内菌丝长透,蛹体较僵硬为准,并采取人工控制定向生长措施,提高子实体的经济学性状,为今后利用桑蚕蛹规模栽培北虫草提供技术依据。  相似文献   

11.
阜康市是玉米主栽区,多年来采用玉米芯做培养料生产鸡腿菇,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生物转化率,取得了较高产量和经济效益。一、品种选择经试验确定,选用适合玉米芯栽培的优良菌种瑞迪7号。二、培养料制作1.培养料配制玉米芯86%、麸皮14%、石灰4%~5%、多菌灵0.1%~0.2%。提前3天将玉米芯加水,搅拌均匀,水量以手紧握有3~4滴水滴出为宜。建堆闷2~3天,每天  相似文献   

12.
利用4个不同原料配方对杏鲍菇(Pleurotus eryngii)栽培进行比较,结果表明,不同培养料对杏鲍菇菌丝生长情况、农艺性状及产量均有一定的影响.4个供试配方中最佳配方为玉米芯39%、杂木屑40%、麸皮15%、玉米糁5%、石膏1%,生物学转化率最高,达到87.5%.  相似文献   

13.
王丽  刘阳  柴建明  王维  张鑫  张淑霞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18):9517-9518,9537
[目的]探索长根菇优质高产技术。[方法]研究了不同的母种、原种、栽培种和袋栽培培养基对长根菇菌丝生长、子实体产量及生物学效率的影响。[结果]4种母种培养基中,A-加富培养基最有利于长根菇菌丝生长,表现为生长快、洁白、健壮;2种原种培养基中,F-棉籽皮培养基营养丰富,更适合于长根菇菌丝的生长;2种栽培种培养基中,配方G比配方H营养丰富,更适合于长根菇菌丝的生长,表现为生长快、菌丝健壮洁白、抵抗杂菌能力强;4种栽培袋培养料配方中,配方I培养基栽培产量最高,生物学效率达98.7%,比配方L(CK)提前6 d左右出菇,子实体形态及颜色均正常;麦粒菌种比固体菌种提前6 d出菇,并能获得较高的产量。[结论]使用该试验创新所得方法可简化栽培工序,降低成本,明显提高长根菇的产量与品质。  相似文献   

14.
以玉米芯培养料为对照,用中药渣为主要培养料栽培平菇,比较两种培养料栽培平菇的营养成分和重金属铅、镉、汞、砷的含量。结果表明中药渣+玉米芯栽培的平菇蛋白质、粗纤维含量分别为28.2%、33.25%,极显著高于玉米芯栽培的平菇;总糖、灰分、维生素含量分别为34.5%、8.6%、55.7%,显著高于玉米芯栽培的平菇。中药渣栽培平菇对重金属未产生富集现象,子实体中重金属铅、汞、镉和砷含量均未超出国家标准。  相似文献   

15.
5种培养料对平菇营养成分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5种常用的培养料对平菇进行栽培,并测定分析了5种栽培料及其栽培的平菇子实体的营养成分。结果表明,5种培养料营养成分差别较大,纤维素含量最高者为棉籽壳,半纤维素含量最高者为玉米芯,灰分含量最高者为大豆秸,氮源含量最高者为棉柴屑,碳源和木质素含量最高者为木屑。5种培养料栽培的平菇子实体营养成分也存在显著的差别,就常规成分而言,棉籽壳栽培的平菇中总糖含量最高(49.10%),玉米芯栽培的平菇中粗脂肪(2.28%)及灰分含量最高(7.73%),大豆秸栽培的平菇中粗纤维含量最高(6.91%),棉柴屑栽培的平菇中蛋白质含量最高(23.30%);就氨基酸含量而言,木屑栽培的平菇氨基酸含量最高(16.82%),其次为玉米芯(16.64%)、棉柴屑(16.61%)、大豆秸(14.44%)和棉籽壳(12.37%)。由此可见,培养料的营养成分显著影响平菇子实体的营养成分。因此,今后可根据消费者对平菇营养成分需求的不同,选用相应的培养料进行平菇栽培。  相似文献   

16.
以芦笋秸秆为栽培基质与玉米芯、木屑、麸皮等材料经科学配制进行秀珍菇栽培试验,对不同配方的菌丝生长速度、生物学效率、投入产出比、经济效益等指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不同配方的秀珍菇长势良好,在笋秸秆含量为80%的情况下,基质透气性好,菌丝生长速度快,随着培养料中玉米芯含量的增加,基质透气性差,菌丝生长速度较缓慢。从秀珍菇的产量来看,配方5的产量最高,生物学效率为70.52%,配方1的产量最低,生物学效率为60.54%,综合经济效益分析,配方1的投入产出比最高,投入产出比为1:5.45,成本较配方5降低约23.97%。  相似文献   

17.
[目的]以北虫草菌丝、子实体生长及液体菌种TTC酶活力方面的相关指标为依据,对不同来源北虫草菌种C1~C9进行研究,从中筛选出优质菌种.[方法]从菌丝形态、菌丝长速、子实体长势、产量、TTC酶活力、生长周期等方面比较研究,筛选出适宜生产及推广的优质菌种.[结果]从菌丝生长情况来看,C2菌丝菌落直径平均长速最快;C1,C3与其无明显差异,3株菌种的菌丝生长都较浓密;各菌种菌液的TTC酶活力,培养5d的活力最强,随培养天数的增加酶活力表现为下降趋势,菌种C3菌液TTC酶活力最高;各菌种子实体生长情况,C3的菌丝封面时间短,转色快,子实体产量高,生长周期短.[结论]菌种C3菌丝为橘黄色、致密、厚、菌落边缘整齐、气生性菌丝较少;菌丝封面、封底时间短,菌丝转色快;TTC酶活力强;子实体产量高,生长周期短;菌株C3为筛选的优质菌种.  相似文献   

18.
以甘肃省丰富的玉米芯和玉米芯发酵料为栽培主料,以玉米面、麦麸、高粱壳等为辅料,探索不同主料以及不同基质配比对杏鲍菇(Pleurotus eryngii Quel.)产量及生物学转化率的影响,结合经济效益分析,筛选出了适合杏鲍菇生产的最佳培养料配方。结果表明,利用玉米芯为主料或以玉米芯添加高粱壳的培养基均可以获得杏鲍菇较好的出菇特性,而其中以配方Ⅴ处理(玉米芯40%、高粱壳48%、玉米面10%、石膏粉2%、基质含水量65%)为最佳栽培基质配方,菌丝生长速度最快,可达到0.48 cm/d,子实体产量高,生物转化率可达93.82%。  相似文献   

19.
以主推杏鲍菇‘杏20’为试材,研究了5个培养料配方对杏鲍菇袋栽菌丝生长和子实体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以配方②(玉米芯50%,棉籽壳32%,麸皮16%,石膏2%,石灰适量)最适宜杏鲍菇菌丝生长,其子实体产量最高,为301.0g/袋,生物学效率为75.3%。  相似文献   

20.
杏鲍菇不同培养料高效栽培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谢凌慧  陶鸿  董伟  高峰  卢伟 《安徽农学通报》2009,15(12):32-34,80
利用当地被农民视为农业废弃物的玉米秸秆做杏鲍菇不同培养料高效栽培试验,共设置5个处理,以传统棉籽壳培养料为对照(ck),每个处理设4个重复。通过对菌丝生长、子实体生长和产量等指标的考察,分析不同配比玉米秸秆培养料对杏鲍菇生长的影响,并对主要的经济性状指标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处理C(60%玉米秸秆培养料)为最佳配比,菌丝生长速度、菌丝长势都是最好的,且子实体的容重最大;在生物学效率上,处理C的生物学效率仅次于处理E,为69.41%;在经济效益上也是最好的,其产投比为14.98,高出处理E近26%。说用玉米秸秆作为一种新的培养料栽培杏鲍菇不仅可行,而且经济效益有明显的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