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宛棉9号(原名宛2018)是河南省南阳市农业科学研究所选育的常规棉花新品种。2003-2004年参加河南省棉花区域试验,2005年参加河南省棉花生产试验,2006年3月通过河南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命名。  相似文献   

2.
1997年以(辽1038×86-1)F8为母本、以SGK321为父本配制杂交组合,经过对其后代连续定向选择于2002年育成中早熟棉花品种石抗278,2003-2004年参加河北省冀东早熟棉花品种区试,2005年参加河北省冀东早熟棉区棉花品种生产试验,2006年通过河北省审定。该品种的最大特点是抗病、早熟不早衰。  相似文献   

3.
新陆早23号     
新陆早23号(原系选201)是奎屯万氏棉花种业有限责任公司与新疆锦棉种业有限责任公司合作育成的特早熟陆地棉新品种.于2003~2004年参加西北内陆棉区棉花品种区域化试验,2004年同时参加西北内陆早熟棉区棉花品种生产试验,2005年3月通过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命名为新陆早23号.  相似文献   

4.
<正>1.选育经过西农棉35(原名陕35)是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棉花杂种优势利用课题组通过陆地棉品种间杂交配制而成的杂交棉新品种。2003年组配组合,2007~2008年参加陕西省棉花品种区域试验,2009年4月通过陕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陕审棉2009001)。  相似文献   

5.
荆杂棉142(原代号荆142)是湖北省荆州农业科学院用鄂抗棉9号为母本.荆079为父本组配的杂交棉新组合.2001年组配杂交组合:2002—2003年参加组合比较试验:2004年参加湖北省棉花品种筛选试验:2005—2006年参加湖北省棉花品种区域试验:2006年参加湖北省棉花品种生产试验:2007年7月获农业部转基因生物安全证书(生产应用).农基安证字(2007)第007号:2008年3月通过湖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6.
冀516是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棉花研究所(国家棉花改良中心河北分中心)选育的高产、抗病、优质棉花新品种.2004年2月通过河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7.
杂交育种技术仍是目前棉花育种采用的主要手段。河北省自20世纪30年代开展杂交育种以来,截止到2017年,共育成63个杂交棉品种,其中河北省审定杂交棉品种50个,占河北省审定所有棉花品种的24.9%。对河北省审定的杂交棉品种分析表明,产量得到了逐步提高并趋于稳定,纤维品质中断裂比强度和马克隆值是阻碍棉花品级提高的主要原因;枯萎病抗性问题基本解决,但黄萎病抗性急需提高。同时还分析了河北省杂交棉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河北省杂交棉培育的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8.
中农棉51(原国棉301)系杨凌中农种业发展有限公司经多年定向选育而成。2003年决选出抗棉铃虫、高产、稳产、优质、抗病、早熟的“国棉301”优系。2004~2006年在陕西省参加棉花区域试验,棉花新品种生产试验,综合性状突出。2007年3月通过陕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并命名为中农棉51(审定编号:陕审棉2007003),准予在陕西关中及同类适宜生态类型棉区推广。  相似文献   

9.
王瑞霞 《种子科技》2008,26(3):66-66
承豆6号是由河北省承德农业研究所选育,2000年通过河北省审定(审定编号:冀承审200006),2003年相继通过宁夏回族自治区(审定编号:宁审豆2003003)和国家审定(审定编号:国审豆2003014)。  相似文献   

10.
刘素恩 《中国种业》2002,(12):49-49
冀668是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棉花研究所培育的棉花新品种.2000年通过河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定名为冀668,并被科技部列为"十五"国家科技成果重点推广计划品种.  相似文献   

11.
为了解河北省棉花产量变化的规律,明确今后育种工作的目标和前景,利用灰色系统理论的GM (1,1)模型,依据1980~2003年河北省审定的棉花品种的区域试验产量,建立预测模型为: ^X(1)(k+1) =38965.718385e 0.024221-37990.718385。并在生产因素保持相对稳定的条件下,据此模型对河北省棉花生产进行规划性预测,为生产的规划与决策提供科学信息。明确棉花育种的总体目标是优化品种和品质结构,保持适纺中支纱品种选育的优势,重视发展目前市场短缺的长绒和中短绒陆地棉新品种选育。  相似文献   

12.
抗虫棉花DP99B新品种是由美国孟山都公司1995年选育而成。1998年由河北省种子总站引进,经1998~1999两年河北省棉花品种区域试验,1999年河北省棉花品种生产试验,表现突出,于2000年4月经河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其主要特征特性:全生育期132d左右,植株较矮,株高72.3cm左右,株型较紧凑,茎秆粗壮,叶色浓绿,叶片较小,铃较小,卵圆形,单铃重4.9g,衣分38.8%,  相似文献   

13.
崔淑芳 《中国种业》2015,(10):82-82
<正>棉花新品种冀863是由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棉花研究所选育的转基因抗虫棉春播棉品种,2010年通过河北省农作物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为冀审棉2010008号,适宜冀中南春播棉区推广种植。突出特点为疯杈小、易管理,烂铃少、产量高,抗枯黄萎病,为河北省2013-2015年棉花种植主导品种。1区域试验表现1.1植物学特征该品种全生育期126d左右,株高96.3cm,单株果枝数13.4个,第一果枝节位7.2,单株成  相似文献   

14.
棉花新品种冀丰107是由河北省农林科学院粮油作物研究所与河北冀丰棉花科技有限公司合作选育的抗病、高产、优质棉花新品种。该品种2004~2005年参加新疆自治区早中熟组棉花品种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2006年1月通过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名称为冀丰107。1亲本来源  相似文献   

15.
高油大豆新品种邯豆四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河北省邯郸市农科院以邯 73作母本,与邯 81组合育成夏播高油大豆品种邯豆四号. 2003年 3月通过河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16.
《作物育种信息》2006,(7):15-15
新彩棉5号是由新疆中国彩棉(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新陆早7号为母本,棕9802为父本进行杂交,并对其后代选择和南繁加代以及多次自交纯合而育成,表现早熟、优质、抗枯黄萎病、絮色棕色透红的天然彩色棉花新品种。2002-2003年参加新疆自治区天然彩色棉花品种区域试验和生产示范。2004年3月通过新疆自治区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17.
1998年根据育种目标采用不完全双列杂交方法(6×3)配制组合,从中筛选出了一个大铃、高衣分、高衣指,集高产、抗病、适应性强于一体的新组合8891×M-23,2000年参加湖南省棉花区试预备试验,2001-2002年参加湖南棉花品种区域试验,2002-2003年参加江西省棉花品种区域试验,同时在湖南安乡、华容、贺家山等地进行了小面积示范种植。2005年元月通过江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命名为湘杂棉6号。1特征特性湘杂棉6号生育期125d左右,为中早熟棉花品种。该组合株型塔型,株高120~135cm,植株高大,茸毛较多,株型舒展,通透性好,茎秆坚硬、抗倒伏,第1…  相似文献   

18.
葛朝红  周永萍  高倩  孙辉  燕建召  张香云  张建宏  师树新 《种子》2020,(4):120-122,F0003
冀棉818以W 112为母本,抗单258-1为父本,经过多年南繁北育定向选择育成的棉花新品种,2019年通过河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品种表现出早熟、丰产、抗病虫的特性,是早熟棉区和晚春播较理想的棉花品种。  相似文献   

19.
杂29系河北省农科院棉花所以中381-56为母本,711-22为父本组配的陆地棉品种间杂交种,该组合二代通过1988、1989两年省抗病区试。后于1990年3月通过河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准予在枯黄病区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20.
冀玉九号玉米制种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冀玉九号是河北省农科院冀丰种业有限责任公司选育而成的玉米杂交种。具有高产、稳产、抗病、抗倒、适应性广,高抗玉米大斑病、小斑病的特点。2001年经河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编号2001~2002),2003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已在全国各地大面积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