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验证高温闷棚对黄瓜土传病害的防治效果,我们设高温闷棚和"高温闷棚+氰氨化钙3个用量"处理,比较各处理对黄瓜疫病、枯萎病、蔓枯病的防效。试验结果表明,高温闷棚可有效防治黄瓜土传病害,结合施用氰氨化钙,防效更佳,可降低化学农药使用量,综合考虑氰氨化钙的成本及防效,建议生产中氰氨化钙667m~2使用量60kg。  相似文献   

2.
试验设不同用量氰氨化钙土壤消毒加不同高温闷棚天数处理,研究各处理对土壤理化性状及青菜根肿病和产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氰氨化钙667 m2用量30 kg、高温闷棚25 d,土壤消毒处理效果较好,青菜根肿病发病率为0,667 m~2产量为2 001.0 kg,为最优土壤消毒处理方案,可在生产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姜阳 《中国果菜》2003,(2):23-23
由于大棚蔬菜特殊的生态环境,其病虫害种类发生多,扩展快,危害重,是目前生产中比较突出的问题。本人通过几年的观察实践摸索出了以下几种防治方法。高温闷棚法苗前闷棚。大棚建成后,选择在晴天盖上棚膜,密闭闷棚7~10天,使棚内温度达到60℃以上,以杀死土表及墙体上的病菌孢子及虫卵,降低蔬菜生产期的染病机率。带苗闷棚。带苗闷棚前几天,应浇一次透水,进行一次田间清理。摘除病叶及老叶,并将其带出棚外,喷一次保护剂,辅助闷棚。并选择晴天中午,将大棚密闭,使棚内气温升至42℃~45℃,保持2小时。处理完毕后,通风口不可猛然放大,要缓缓降温,并…  相似文献   

4.
正甘泉县位于延安市中部,光照充足,冬季极端低温天气少,昼夜温差大,适合发展日光温室越冬茬蔬菜栽培。越冬茬辣椒管理相对简单,劳动强度低,效益可观。现将温室越冬茬辣椒高效栽培技术总结如下:1棚室消毒处理由于连年种植,棚室内病菌、害虫基数大,影响下茬作物生长。每年7—8月份棚空闲的时候进行高温闷棚处理,可为下茬蔬菜的生产营造了一个良好的环境。高温闷棚时,施用土壤消毒剂效果更好。常用土壤消毒剂有棉隆、石灰  相似文献   

5.
寿光日光温室黄瓜一年两茬高效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寿光市马寨村是寿光及周边地区远近闻名的黄瓜高产村,村民普遍采用嫁接黄瓜一年两茬栽培模式,在做好高温闷棚、土壤消毒处理的基础上重施基肥,利用嫁接苗防病和根系吸收能力强的特点,配套使用挡风膜和滴灌技术,每667 m2黄瓜产量可达40 000 kg.据调查,一个长90 m、宽9.5 m的温室,一年种植两茬黄瓜的收人为9万~12万元.  相似文献   

6.
正1品种选择选好茬口,安排选择适宜的品种,日光温室越冬茬西红柿品种一般选用抗病、丰产、果型好、耐运输的品种。2土壤消毒播种前应做好土壤消毒和种子处理这项基础工作,能够将棚内土壤病菌和种子带来的病菌有效消除,最大程度上避免病害的发生,从而减少用药和药害,是生产无公害蔬菜的基本措施之一。土壤消毒的方法有:高温消毒和药物消毒,高温消毒就是把整个大棚密闭,高温闷棚7~8天。药物消毒就是把多菌灵与湿润  相似文献   

7.
高忠贤  仉会娟 《蔬菜》1999,(7):20-20
霜霉病是大棚黄瓜的第一大病害,若防治不及时,5~7天就可能全日发生和病害流行。防治霜霉病除了加强放风排湿,增施农肥和磷钾肥,及时施用农药以外,及时正确采用高温间棚方法也是行之有效的仿治措施。科学实验证明,霜霉病菌在28℃以上时侵染不利,45℃时就停止活动而渐渐死亡。利用病菌这一弱点可进行高温间棚来抑制和杀灭病菌,控制病害的发生。高温闷棚一般是在黄瓜霜霉病发生以后和气温比较高时进行。高温闷棚的具体做法是:在准备间棚的头一天必须灌足水。并适当提高夜温,减少地温散失,有利瓜秧忍受高温。闷棚必须在睛天进…  相似文献   

8.
桂南地区冬季单栋塑料大棚小气候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单栋塑料大棚内外的冬季小气候条件进行观测,并且分析棚内小气候特征.分析结果表明,棚内透光率为70%~80%,阴天较高,晴天较低;棚内日平均气温增温1.3~1.9℃,最高气温增温3.9~8.4℃,最低气温增温0.8~1.3℃,棚内日较差高于棚外2.7~7.1℃,晴天及多云天夜间出现0.2~0.9℃的"温度逆转"现象;棚内0,5,10,15,20 cm各土层地温平均增温2.8~3.6℃;棚内地表最高温度增温0.1~3.6℃,最低温度增温2.2-5.2℃.日较差大于棚外-5.1~2.2℃,晴天12:00棚内0 cm地温出现0.5℃的"温度逆转"现象;棚内日平均相对湿度高于棚外10%~23%.  相似文献   

9.
4.3 物理防治4.3.1 闷棚消毒 ①高温闷棚消毒。深翻棚土,选择连续3~5个晴天,用5%菌毒清对水150倍,喷撒棚内所有表面及进棚穿的工作服。然后密闭棚室,使棚内最高温度达65℃以上,土温度达50℃以上,消毒灭菌。②臭氧(O_3)消毒。菜苗定植前,深翻棚土,密闭棚室,用臭氧仪释放臭氧2h(小时)即可。应用臭氧仪的棚室,从消毒开始到蔬菜  相似文献   

10.
在冬春季节,有时会出现大棚逆温(蔬菜大棚里的气温反而比棚外低)现象,常常在午夜前后最为明显。一般大棚里的气温比棚外低0.5~1.0℃,有时棚温甚至在0℃以下,蔬菜幼苗对此非常敏感,稍不留心就会发生冻害。产生逆温的原因有三个:一是在晴朗的白天,大棚表面迅速升温,到了夜间又通过覆盖物以长波方式向外辐射放热。二是蔬菜株体叶面的温度比气温高,也会产生热辐射。三是地温一般比气温高,大棚外的气温如果降低,棚外土壤可以补充调节,而大棚内的土壤面积有限,补温能力较小。应该采取哪些防御措施呢?一是施用活性肥料。活性肥料能活化土壤,提高供…  相似文献   

11.
2012年~2013年先后对贵州贵定县铁厂乡、平塘、龙里三地农户发生红托竹荪菌(Dictyophora rubrovolvata)蛋烂皮病的菌棚气温、相对湿度、土壤温度、土壤水分、虫害、覆土土壤及栽培原料处理等进行了调查分析,以无病害棚作为对比,发现该病害发生的主要原因是在红托竹荪菌形成菌蛋阶段,菌棚内温度(30.0℃~37.1℃)较棚外气温高2℃~7℃。菌棚35℃以上高温、空气相对湿度85%以上,持续8 h以上容易引起菌蛋病害。建议在形成菌蛋期间加强菌棚通风换气、调温调湿管理,严防菌棚温度过高,湿度过大,进而有效地预防菌蛋烂皮病发生。  相似文献   

12.
利用氰氨化钙(日文为石灰窒素,曾误译为石灰氮)和高温闷棚的方法进行土壤消毒,是近年来日本进行无公害蔬菜生产的一项主要措施.该方法能有效地防治根结线虫病、青枯病、枯萎病等土传病害.1999年山东省农业厅引进该项技术,经有关单位试验后在生产中推广应用,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具体方法如下.  相似文献   

13.
生物菌肥对土壤生态环境改良效果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黄瓜、甜椒和茄子为试材,通过高温闷棚与施用生物菌肥处理,研究土壤微生物种群数量变化,比较分析施用生物菌肥后不同作物产量及品质的变化,探讨土壤改良的效果成因及生物菌肥对作物的产量和品质影响。结果表明:土壤通过高温闷棚处理,有害微生物菌落数量降低,有助于减小因土壤带菌引起的土传病害发病机率。土壤施用生物菌肥后,有益菌在作物生长中后期对土壤微生物菌落结构进行了有效调整,明显提高了根际土壤细菌和放线菌数量,同时降低了真菌数量,有效防止土壤真菌的形成,缓解了土壤连作障碍,达到土壤生态改良目的,并提高了果实产量,改善了果实品质。与未施肥相比,施用生物菌肥后,黄瓜、甜椒和茄子的后期产量分别提高了7.68%、5.54%、0.59%。施用生物菌肥还提高了果实维生素C、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质含量以及果实糖酸比,降低了硝酸盐含量。  相似文献   

14.
塑料大棚葡萄生长与气象条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塑料大棚葡萄为研究对象,观测了2016年大棚内葡萄生长期以及大棚内外小气候数据,研究分析了塑料大棚内葡萄生长特性和气象要素特点。结果表明:棚内外气温温差约15℃,棚内气温于14:00左右达到最高值,较棚外最高气温出现时间早1~2h;棚内20cm地温普遍较棚外高5~7℃,棚内地温达到葡萄根系活动的时间较棚外早13d;棚外葡萄从发芽至成熟用时110d,棚内葡萄用时101d,较棚外提前9d成熟;萌芽至开花棚内较棚外用时明显减少,棚内较棚外提前了13d,着色至成熟棚内较棚外用时长,棚内较棚外推迟了2d;根据品质检测结果得知棚内外的葡萄品质差异较大,棚内葡萄的糖、酸、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均高于棚外,棚外的维生素C含量具有明显的优势,棚内葡萄较棚外着色要好。  相似文献   

15.
正1定植前准备1.1设施外消毒在设施温室的周边2~3 m范围内,用机械或化学方法清除杂草,可用2%~5%次氯酸钠(84消毒水)或1%~2%福尔马林溶液喷洒消毒,并用专性杀螨剂如炔螨特等进行红蜘蛛药剂封锁。1.2设施内消毒1)太阳能高温闷棚消毒。6—7月,室外温度到达35℃以上,采用高温闷棚消毒处理,棚内温度达到60℃,持续40天可有效杀死基质、  相似文献   

16.
氰氨化钙土壤消毒对黄瓜根腐病及土壤病原菌的控制效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氰氨化钙土壤消毒技术防治黄瓜根腐病,通过病害防治效果、植株生长情况等指标,结合土壤中茄病镰刀菌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手段明确氰氨化钙不同剂量处理后病原菌菌量的动态变化,以此评估氰氨化钙土壤消毒防治黄瓜根腐病的施用效果。应用建立优化的荧光定量PCR检测体系监测土壤中茄病镰刀菌带菌量,最低检测量为1×101个拷贝·g~(-1)。研究结果表明,氰氨化钙最佳施药量为120 g·m~(-2),其茄病镰刀菌消毒3 d菌量大幅下降,9 d时降为0,种植黄瓜苗后菌量恢复缓慢,对黄瓜根腐病防治效果为66.56%~74.41%,植株长势良好。  相似文献   

17.
<正>1品种选择栽培秋延晚设施哈密瓜应选择前期耐高温、后期耐低温、抗病性强、产量高、商品性好的品种。如:西州密25号、西州密17号、金凤凰、9818等为主。2温室准备1)土壤消毒。春茬采收后及时翻晒土壤,深翻25~30 cm,灌透水,覆盖棚膜,利用夏季高温闷棚杀死耕层中的病菌。高温闷棚连续7~10天。  相似文献   

18.
由于大棚不易搬迁,加上轮作不合理或者连作,易造成某些病虫害的孳生蔓延,所以在定植和播种之前,必须对大棚进行消毒。1棚室药物消毒方法1)空间消毒。①夏秋高温闷棚。在种菜前7~15天,在棚内施肥翻地后,盖好塑料薄膜,关好门和放风口,闷棚7~15天,让棚温尽可能升高,晴天时棚内可达70℃左右的高温,杀菌、杀虫、消毒一举数得,是无公害蔬菜生产的措施之一。②药剂熏烟消毒。一般在蔬菜播种前2~3天进行,1m3用硫磺4g、锯末8g混匀,放在小容器内燃烧,时间宜在晚上7:00左右进行,熏烟密闭24小时。也可以1m3用25%百菌清1g、锯末8g混匀,点燃熏烟消毒。若  相似文献   

19.
闷棚对保护地土壤微生物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保护地西葫芦为试材,研究了不同闷棚处理对西葫芦茎基腐病发病率、产量及其土壤中细菌、真菌、放线菌等微生物的影响。结果表明:有机物料+改良剂闷棚的效果与采用必速灭农药熏蒸和氰氨化钙闷棚处理效果相当;三者均能降低土壤中的细菌数量,增加土壤中的真菌和放线菌数量,降低西葫芦茎基腐病的发病率,显著提高西葫芦的产量。  相似文献   

20.
试验采用50目防虫网搭建密闭型网棚,种植18个广西柑橘主要品种(柚类除外).通过3年的试验观察表明:防虫网棚极显著降低了棚内光照强度,减少幅度达40%左右;防虫网棚内湿度极显著高于棚外,增加幅度约13%;但对温度的总体影响不大,棚内、外温差在1℃左右;防虫网棚内环境有利于柑橘的树体生长(营养生长),防虫网棚内、棚外柑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