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雏鸡死亡的原因及对策王兆栓(河南省唐河县家禽开发总公司473400)提高雏鸡成活率,是育雏阶段的首要任务,如何才能提高雏鸡成活率,这就要求饲养人员加强管理,分析死亡原因,及时准确地采取相应措施。引起雏鸡死亡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孵化技术:在孵...  相似文献   

2.
雏鸡体小娇嫩,抗病力弱,加之大群密集饲养.很难达到100%成活率。雏鸡死亡的原因很多,有意外死亡,如压死、淹死、啄死、咬死、踩死等;加之疫病的原因,雏鸡发病后死亡率比较高.发病死亡是雏鸡育成率降低的最主要原因。因此.提高雏鸡育成率既要进行科学饲养.提高雏鸡机体抵抗力.又要加强管理,防止意外死亡.还要加强疫病综合防控.有效提高鸡群抗体免疫水平。  相似文献   

3.
一、原因分析肉用仔鸡的生长速度快,对营养的要求高,幼雏期间体温调节机能不完善,对疾病的抵抗能力弱。因此,要给予精心的照料,稍有疏忽,常常因发生各种疾病而死亡。现根据笔者从事肉仔鸡的饲养经验,分析雏鸡死亡的原因如下。(一)鸡白痢鸡白扇是影响雏鸡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它通常是由带菌种鸡纵向传播的,也可通过孵化、育雏等途径感染而传播。感染鸡白痢的雏鸡一般在三周大部分死亡。极少一部分耐过,但其生长发育速度将受严重影响。(二)脐炎脐炎也是影响雏鸡死亡的一个主要原因。它通常是在孵化过程中温度和湿度不适合而造成…  相似文献   

4.
雏鸡死亡原因甘肃省榆中县种鸡场岳建文据多年的饲养实践,雏鸡死亡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应从以下方面采取防范措施,以提高育雏成活率。一、胎胚发育不良种蛋营养不良、孵化温湿度掌握不好、种蛋污染均可引起。二、压死育雏室温度太低使雏鸡挤堆或接种疫苗雏鸡受惊吓...  相似文献   

5.
雏鸡脱水症是指雏鸡由于某种原因不同程度地丧失了体内的水分和电解质(Na^+),引起细胞外液减少的一种症状。笔者在近几年肉鸡生产实践中发现,不少肉鸡养殖场(户)育雏前期出现不同程度脱水,造成雏鸡不同程度死亡,带来不应有的损失,其死亡率为3%~10%,有的甚至更高,是肉雏鸡前期死亡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6.
提高雏鸡成活率,是育雏阶段的首要任务,也是养鸡成败的关键。但是,雏鸡由于体温不恒定、消化机能不健全、敏感性强、胆小、抵抗力弱等缺陷,很容易发病死亡。如何才能提高雏鸡成活率,这就要求饲养人员加强管理,精心饲养,搞好卫生,认真地观察分析死亡原因,及时准确地采取相应措施。引起雏鸡死亡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1、孵化技术。在孵化过程中,由于孵化条件(如温度、湿度、通风等)控制得不好,造成胚胎发育不良,出壳提前或迟滞。这部分雏鸡,即使饲养管理得好,也难以养好。有的是种鸡营养不良,所产蛋孵出的鸡苗先天不足,…  相似文献   

7.
如何控制雏鸡早期死亡饥饿与脱水是雏鸭早期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防止措施:在长途运输前,最好能滴服5%的葡萄糖水,增强雏鸡的抵抗力;在饲喂前,先适当提高育雏室的温度和增加室内的光照强度,让雏鸡在活跃兴奋中饮水和采食,对于一些大肚的弱雏,开食时间应晚点,育...  相似文献   

8.
蛋鸡育雏期雏鸡成活率低是养鸡生产中的一大难题.为了弄清雏鸡死亡原因,我们对胜利油田管理局农业公司蛋鸡场9875只伊莎母雏进行了观察试验,结果发现整个育雏期雏鸡死亡有四个高峰期,引起死亡的原因主要是疾病,特别是常见传染病.同时我们发现,只要适时合理用药防治,这些传染病是可以控制的.  相似文献   

9.
一 海兰W-36蛋鸡育雏期啄癖及防制 1 育雏期啄癖发生原因 育雏期的啄癖主要表现为啄趾和啄尾。雏鸡脚趾受伤流血最容易引起啄趾,育雏室光线太强或育雏舍内照明灯功率过大,雏鸡脚趾的血管清晰可见,形状如小虫,引来雏鸡啄食,导致啄趾。啄尾主要是啄食雏鸡尾部羽毛,雏鸡尾部流血后就开始啄皮肤肌肉,大面积创伤马上伤及法氏囊,雏鸡不治死亡。  相似文献   

10.
七彩山鸡在育雏过程中啄癖是雏鸡死亡的主要原因。笔者在山鸡场育雏统计中发现,因啄癖死亡的雏鸡占死亡雏鸡的75%,而在3~5周龄内雏鸡啄癖日死亡数占鸡群的1.7%。被啄肛的雏鸡可100%发生死亡,而啄伤皮肤的,虽不致死亡但影响其发育以致生长受阻。因此,防制啄癖是提高七彩山鸡雏鸡成活率的关键环节。  相似文献   

11.
在养鸡过程中,雏鸡的早期死亡占有较大的比例。据临床饲养和实践调查结果来看,死亡的原因主要有先天因素和后天因素,因此认真的对这两个因素加以探讨,从中加以预防,对提高雏鸡成活率具有深刻意义。  相似文献   

12.
在养鸡过程中,雏鸡的死亡占有较大的比例。在引起雏鸡病亡的诸多因素中,人们总认为传染病是首位或归结于孵化上的问题,而忽略了环境因素对雏鸡健康的重大影响。据调查结果表明,环境恶劣、管理粗放是造成雏鸡死亡的重要原因,约占雏鸡死亡总数的70%,主要表现以下几个方面:1低温鸡是恒温动物,在一定范围内的环境温度条件下,能保持体温相对恒定。当鸡的体温降至某一温度时,鸡群中有50%的鸡发生死亡,这时的体温称为低限致死体温。据资料介绍,1日龄幼龄的低限致死体温为15.4~15.8℃,4日龄16.2~16.6℃,8…  相似文献   

13.
近几年部分中小养鸡场经济效益较低,有的甚至出现亏损,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雏鸡死亡率偏高是其中一个主要原因。我们在考察了众多中小养鸡场的基础上,归纳了目前中小养鸡场雏鸡死亡的种种原因,并参阅了有关文献资料,提出了解决办法,旨在指导中小型养鸡场经营者强化管理,降低雏鸡死亡率,从而提高养殖效益。1雏鸡死亡原因分析蛋鸡死亡多发生在育雏阶段,随日龄增大,抵抗力增强,死亡率下降。正常情况下,育雏阶段的死亡率不应超过3%。超标死亡主要有以下一些原因:1.1育雏温度过高或过低有的养鸡场育雏保温设备简陋,较难掌握合适的育…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我县畜牧业生产有了较快的发展,尤其是养鸡业,但是雏鸡早期发病死亡率普遍较高,有的饲养户雏鸡死亡过半,损失惨重。为了解雏鸡早期死亡原因及死亡规律,为今后养鸡业的发展提供科学依据和切实可行的技术措施。为此,我们从1995年开始,历时三年,在每年的...  相似文献   

15.
在养鸡生产的各个环节中,小鸡育雏期的饲养是极其重要的。雏鸡死亡的多少直接关系到养鸡成败与饲养者的经济效益。饲养者要了解出壳雏鸡的生理特性,采取针对性的饲养管理,帮助雏鸡渡过生长期的难关,保证育雏取得满意效果,其关键在于让雏鸡过好温度关、饲料关和疫病预防关。过好这三关,雏鸡成活率就高,体质健壮,能正常生长发育。笔者经多年的实践,现将小鸡育雏期死亡原因分析如下。 一、管理不善性死亡 1.忽视对弱雏的管理:弱雏主要是指一些蛋黄吸收不完全,脐环肿胀有粘液,腹部肿大,出生时体小软弱、体质差、反应迟钝的雏鸡,…  相似文献   

16.
怎样提高育雏期鸡的成活率,是决定育雏经济效益的关键因素,而提高雏鸡成活率必须清楚雏鸡死亡的原因,现就养殖户饲养雏鸡死亡原因做了进一步分析.  相似文献   

17.
雏鸡早期死亡的原因及防治措施姚来顺(吉林市养鸡场132106)雏鸡早期死亡由多种因素造成,既有先天性的,也有人为的。在目前条件下,为了使养鸡者获得较高的育雏成活率和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必须降低雏鸡早期死亡率。根据笔者几年来的生产实践,现将雏鸡早期死亡...  相似文献   

18.
雏鸡成活率的高低.是养鸡的关键一步。雏鸡一般是指0~3周龄的鸡只.在这个时期.由于鸡体温调节机能不完善,代谢旺盛,而消化能力弱,抗病能力低,常会发生各种疾病,引起大批死亡。现就雏鸡的死亡原因及相应的对策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9.
一、发病情况 2007年5月中旬,山东省嘉祥县某乡镇养殖专业村部分养殖户饲养的商品蛋雏鸡出现不明原因的死亡现象,鸡只死亡主要集中在出壳后的2~4天。在近8天的时间内.各养殖户饲养的10000多只雏鸡先后死亡1000多只,引起了养殖户的恐慌,给养殖户造成了严重损失。  相似文献   

20.
正刚出壳的雏鸡对外界环境的适应性很差,对疾病的抵抗力也很弱,一般来说在第一周内的死亡比较大,引起雏鸡前期死亡的原因很多,总体可分为两大类,分别是疾病因素和非疾病因素。1疾病因素1.1鸡白痢鸡白痢病是由沙门氏菌引起的,是育雏期最先遇到的传染病,3周龄以内雏鸡发病死亡率较高,也是雏鸡前期死亡的主要疾病因素。鸡白痢的发病时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