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9 毫秒
1.
[目的]系统了解烟草种质资源TI203抗烟草花叶病毒(Tobacco mosaic virus,TMV)的特点,为烟草抗病育种的亲本选择提供更丰富信息.[方法]以烟草种质资源TI203为材料,采用TMV病毒接种、病情调查、病毒外壳蛋白累计量检测、TMV复制水平测定及日灼现象观察等方法,研究TI203对TMV的抗性特异性、TI203接种TMV普通株系(TMV-U1株系)后的症状、病毒复制水平等.[结果]TI203只对TMV表现无症状的抗病特点,接种马铃薯Y病毒(PVY)和黄瓜花叶病毒(CMV)则表现出典型症状.接种TMV-U1株系后14 d,Western blotting检测结果显示,TI203叶片病毒复制水平明显低于对照品种;用表达GFP的TMV侵染性克隆浸润接种发现,TI203对TMV的抗性发生在病毒复制水平.在高温和强日照条件下,TI203生长迅速的中上部叶片会发生日灼现象,且难以恢复.[结论]TI203只对TMV表现无症状,其对TMV的抗性发生在病毒复制水平.  相似文献   

2.
以含抗烟草花叶病毒(TMV)基因的烟草Ti245为抗病亲本,以K326为感病亲本,经杂交得到F1,F1自交得到F2群体,分析了Ti245抗TMV的遗传规律,并对抗性基因进行SSR标记定位.结果表明:Ti245对TMV的抗性由1对隐性基因控制;基因定位发现,Ti245抗TMV的位点位于LG9连锁群,标记*Tp217200...  相似文献   

3.
多抗PVY、TMV和CMV转基因烟草的培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利用RNA介导抗性培育抗多种植物病毒的转基因烟草。【方法】分别以马铃薯Y病毒(PVY)、烟草花叶病毒(TMV)和黄瓜花叶病毒(CMV)全长衣壳蛋白(CP)基因为模板,通过设计PCR引物和亚克隆获得PVY CP 3′端长度100 bp、TMV CP 3′端长度100 bp和CMV CP 3′端长度200 bp的cDNA片段并拼接成嵌合基因,并以此为模板构建反向重复结构嵌合基因的植物表达载体pRHPTC。将pRHPTC通过冻融法导入农杆菌LBA4404,采用叶盘法转化烟草NC89,然后测定转基因烟草对3种病毒的抗性。【结果】经卡那霉素筛选和PCR检测,共获得276株转基因烟草。Southern和Northern blot分析表明,外源基因以不同拷贝数整合于烟草基因组中;不同转基因植株中病毒RNA的积累量存在显著差异。抗病性检测显示:23%左右的转基因植株表现出对3种病毒侵染的抗性。对转基因植株扩繁后代和T1代的抗性分析表明:多病毒抗性表现稳定。【结论】利用RNA介导的抗病毒基因工程可获得同时抗多种病毒的转基因烟草,其抗病性在T0代扩繁植株和T1代植株中得到稳定遗传。  相似文献   

4.
广西百色烟草主要病毒病种类鉴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分析鉴定广西百色烟草主要病毒病种类。[方法]2006~2010年连续5年对百色市烤烟主产区697个烟草病毒样品和132份土壤样品及126份蚜虫(Myzus persicae)样品进行多重RT-PCR检测。[结果]在所有采集的烟草样品中多数能检测到烟草病毒的存在,检出率为99.0%;检出烟草花叶病毒(TMV)病样521个,检出率为74.8%;黄瓜花叶病毒(CMV)病样149个,检出率为21.4%;马铃薯Y病毒(PVN)检出率为37.7%,共263个。其中,TMV与CMV混合侵染的有56个,检出率为8.0%;TMV与PVY混合侵染的166个,检出率为23.8%;CMV与PVY混合侵染的有131个,检出率为18.8%;TMV、CMV和PVY共同侵染的有55个,检出率为7.9%。132份植烟土壤中均含有TMV病毒,检出率为100.0%,而PVY和CMV均未测出。126份蚜虫样品中,12份蚜虫中检测出只有PVY存在7,份蚜虫中只有CMV存在7,7份蚜虫中同时存在PVY和CMV。[结论]危害百色烟草病毒主要为TMV、PVY和CMV,其中TMV初侵染源为土壤中存在的TMV病毒,而PVY和CMV的初侵染源主要为迁入的带毒蚜虫。  相似文献   

5.
2010~2012年采用温室苗期接种鉴定的方法,对146份烟草种质资源开展黑胫病和TMV的抗性鉴定与评价。结果表明,中抗黑胫病种质有118份,占供试种质的80.82%;中感黑胫病种质28份,占供试种质的19.18%。对TMV免疫的种质有19份,占供试种质的13.01%;中抗TMV的种质19份,占供试种质的13.01%;中感TMV的种质107份,占供试种质的73.29%;感TMV的种质1份,占供试种质的0.69%。抗黑胫病并对TMV免疫的种质有台烟七号(T.T.7)、AK6、Coker86、NC567、SC71、SC72、Coker176、朝鲜抗赤、筑波1号、Burley21、Kentucky17和Tennessee90,共12份,该12份种质可为烟草抗病育种的亲本选择提供抗源。  相似文献   

6.
应用间接酶联免疫吸附法,对采自河南省中部烟区的花叶病标样检测结果表明,黄瓜花叶病毒(CMV)是1992年该烟区花叶病流行的优势毒原,其侵染率及含量均高于烟草花叶病毒(TMV)。CMV的平均侵染率为65.8%,TMV为29.7%,CMV和TMV的复合侵染率为27.9%。还对转基因抗花叶病NC89与普通NC89受侵染后的病毒含量进行了分析比较。  相似文献   

7.
甜(辣)椒病毒病主要是由烟草花叶病毒(TMV)和黄瓜花叶病毒(CMV)引起的,培育具有复合抗性的优良品种是防治甜(辣)椒病毒病最经济、有效且安全的方法。抗(耐)病毒病种质资源的筛选和评价是培育抗病新品种的首要任务,而快速准确的抗病性鉴定方法是筛选抗源、评价育种材料和品种抗病性乃至抗病育种的关键环节,因此,建立1个经济适用的病毒病室内接种鉴定技术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以甜(辣)椒CMV和TMV为病毒病毒源,研究确立了甜(辣)椒品种(系)病毒病室内接种鉴定技术。结果表明:CMV适宜接种浓度为5~10倍,最佳接种苗龄为5~6叶期;TMV适宜接种浓度为20~30倍,最佳接种苗龄为3~6叶期。甜(辣)椒品种(系)病毒病室内接种鉴定方法应主要采用单一接种技术;也可采用复合接种鉴定技术,应先接种CMV再接种TMV,混合接种鉴定技术应2种病毒按1∶1混合进行;复合接种、混合接种等鉴定技术必须建立在单一接种鉴定技术的基础上。本研究为甜(辣)椒品种(系)病毒病室内接种的规范化提供了科学依据,利用该方法鉴定筛选出抗病材料AB91-W22-49176、AB91-W22-48123、AB91-DL-6428、HY031-2-8-1-6、BYT-4-1-3-6-8、JFG-2-1-2-6、JF8S-1-1-5-4-8和T502-1-1-3-5。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70份外引改良玉米种质材料进行抗病性鉴定,筛选出抗病材料,为抗病玉米育种奠定基础。【方法】同时采用田间人工接种鉴定和自然发病两种方法,对70份外引改良玉米种质材料进行南方锈病、纹枯病、大斑病和小斑病抗性鉴定。【结果】通过人工接种抗病性鉴定,筛选出高抗南方玉米锈病材料5份、纹枯病材料11份、大斑病材料4份和小斑病材料6份,中抗4种病害材料1份,高抗大、小斑病和纹枯病材料2份以及兼抗3种病害材料22份。【结论】参试的种质材料对广西玉米主要病害的抗性较丰富,其中一些材料具有多抗性。这些多抗性种质材料的筛选对广西玉米抗病育种具有重要利用价值,可拓宽抗性基因遗传基础,是今后开展抗病育种的重要基础材料。  相似文献   

9.
 以优质高抗为目标,在抗TMV育种组合中,筛选出2个杂交组合并繁殖种子,以扩大试验范围,进一步验证其应用价值;同时对抗病亲本的抗性遗传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该亲本TMV抗病性为1对显性基因控制,为抗TMV F1组合配制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21份我国生产中大面积推广使用的烟草品种和抗源材料进行烟草蚀纹病毒(TEV)和马铃薯Y病毒(PVY)的抗病性鉴定,为烟草抗病品种的利用与品种合理布局,以及烟草抗病毒病育种的亲本选择提供依据。【方法】以21份烟草品种为材料,于2009-2011年采用大田人工接种鉴定的方法,对21分烟草种质资源进行了TEV和PVY的抗病性鉴定。【结果】在供试种质中,对TEV表现抗病的有双抗70、云烟97、中烟103、秦烟96、辽烟17、云烟203、秦烟98、云烟85、G28共9份材料,表现中抗的有中烟90、龙江237、NC89、G80共4份材料,表现中感的有云烟87、RG11、净叶黄共3份材料,表现感病的有K326、红花大金元、CV87、Coker176、金星6007共5份材料。对PVY表现抗病的材料有2份,分别为辽烟17和金星6007,表现中抗的材料有秦烟98、秦烟96和双抗70共3份材料,表现中感的有NC89、云烟87、净叶黄、G28、云烟85、红花大金元、G80、K326共8份材料,表现感病的有Coker176、龙江237、云烟97、RG11、中烟90、中烟103、CV87、云烟203共8份材料。其中兼抗TEV和PVY 2种病毒病的材料有4份,分别为双抗70、秦烟98、秦烟96和辽烟17;均表现感病的有7份材料,包括Coker176、CV87、红花大金元、K326、净叶黄、RG11和云烟87。TEV和PVY侵染对抗病性较强烟草品种生长发育的影响较小,而对感病品种的影响较大。【结论】不同烟草品种对TEV和PVY的抗病性存在较大差异,抗病性不同的烟草品种在病毒危害以后,病毒对烟叶的产量和叶片生长发育的影响也不同。  相似文献   

11.
四川烟草主产区烟草病毒种类及流行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2004~2006年,对四川烤烟主产区采集的296个病毒标样进行了ELISA检测,结果表明,大多数烟区的病毒种类以普通花叶病毒(TMV)为主,检出率为67.5%,其次是烟草蚀纹病毒(TEV),检出率为36.5%。此外,黄瓜花叶病毒(CMV)和马铃薯Y病毒(PVY)的检出率分别为25.7%和9.5%。病毒的复合侵染现象较为普遍。在大凉山的安宁河流域,烤烟上的病毒种类则以蚜虫传播的TEV、CMV和PVY为主。抗病性鉴定结果表明,K326、中烟90及NC82较为抵抗上述几种病毒病。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中国红、绿茶适制品种(系)的遗传多样性和亲缘关系,了解遗传背景对于品种适制性差异的影响与作用,为茶树育种研究提供分子生物学方面的参考.[方法]利用自主开发的具有多态性的39对SSR引物对中国157份红、绿茶适制品种(系)进行遗传多样性评价和亲缘关系分析.[结果]引物在供试材料中平均可检测4.90个等位基因,...  相似文献   

13.
受PVY诱导的烟草天冬氨酸蛋白酶基因Ntasp的克隆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筛选并克隆烟草抗马铃薯Y病毒(Potato virus Y,PVY)相关基因,分析其在不同诱导时间的相对表达量,揭示烟草抗病毒诱导的分子机理,以期为烟草抗病毒病育种奠定基础。【方法】通过抑制差减杂交和cDNA芯片从PVY诱导的抑制差减杂交文库中筛选上调表达(Ratio2)的基因中间片段,用RACE技术克隆其cDNA全长,并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分析其在不同诱导时期的相对表达量。【结果】从受PVY诱导的烟草叶片中筛选一条595bp的基因中间片段并克隆得到一个全长为1770bp的天冬氨酸蛋白酶基因Ntasp(GenBank登录号为GU144571),该基因编码506个氨基酸。多序列比对结果显示,该基因的编码产物与其它植物天冬氨酸蛋白酶家族成员具有高度的同源性,具有植物天冬氨酸蛋白酶典型的结构特征。实时荧光定量PCR分析表明,Ntasp在PVY接种早期上调表达。【结论】克隆得到一个烟草天冬氨酸蛋白酶基因Ntasp,其表达受PVY侵染诱导。  相似文献   

14.
辽烟16号(品系编号39511)是以MS8021(产量较高,而且高抗TMV,兼抗多种病害,但难烘烤)的为母本,稳定株系3116为父本(优质、易烤但产量较低、抗性稍差)配制而成的雄性不育一代杂交种.多年的试验结果表明,该品种适应性强,田间落黄好,易烘烤;原烟外观质量好,金黄色烟叶较多,油润感较强,化学成分含量适中.各指标比例协调;原烟评吸得分87.5分,结果优于或相当于对照NC89;高抗TMV,抗黑胫病,PVY和赤星病,中抗CMV;全国区试生产试验产量、均价、产值、上等烟比例分别比对照提高16.45%、17.17%、36.68%和4.9个百分点;是一个品质、抗性、产值综合性状兼顾优良烤烟新品种.  相似文献   

15.
陕西省咸阳市、商州市烟草病毒病毒原鉴定初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2001年在咸阳市,商州市采集了101个毒株,经过生物学测定,血清学反应(琼脂双扩散法和酶联免疫吸附法),电镜观察鉴定出5种为害烟草的病毒,它们是烟草普通花叶病毒(TMV),黄瓜花叶病毒(CMV),烟草蚀纹病毒(TEV),马铃薯Y病毒(PVY),烟草环斑病毒(TRSV),其中烟草普通花叶病毒病,黄瓜花叶病毒病和烟草蚀纹病毒病是当前生产上发病率较高,造成损失较大的3种病毒;同时,烟草普通花叶病毒(TMV)和黄瓜花叶病毒(CMV),烟草普通花叶病毒(TMV)和马铃薯Y病毒(PVY)的复合侵染也是当前生产上亟待解决的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16.
烟草抗马铃薯Y病毒病相关基因NtPsaN的克隆及表达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从高抗PVY烟草品种VAM中克隆抗病相关基因,分析该基因的序列特征、进化关系和表达特性,研究其在烟草抗PVY防御反应中的作用,为培育抗PVY烟草新品种奠定基础。【方法】利用SSH结合cDNA芯片筛选出来的病害诱导特异表达基因片段,通过RACE技术克隆烟草抗病相关基因;生物信息学分析该基因保守结构域以及序列特征;采用MEGA4.0软件构建系统进化树;利用实时荧光定量RT-PCR技术研究该基因的表达特性。【结果】克隆了1个烟草抗病相关基因,命名为NtPsaN,该基因具有PsaN基因家族保守结构域,OFR长度507bp,编码168个氨基酸;构建了PsaN亚基系统进化树;实时荧光定量RT-PCR结果显示接毒之后该基因表达与不接毒对照相比有明显上调趋势。【结论】克隆得到一个烟草PVY抗病相关基因NtPsaN,其表达受PVY侵染诱导,该基因可能在烟草抵御PVY病害侵染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小麦品种(系)对条锈病的抗性水平及遗传多样性,掌握条锈病抗性基因的利用情况,为培育和合理利用优良小麦抗条锈病新品种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用小麦条锈病流行生理小种CYR32、CYR33和CYR34对103份小麦品种(系)进行苗期抗条锈病分小种鉴定、成株期抗CYR32鉴定,并利用SSR分子标记对其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进而利用已知小麦抗条锈病基因Yr5Yr9Yr10Yr15Yr18Yr26的分子标记进行抗条锈病基因检测。【结果】苗期抗性鉴定表明,103份小麦品种(系)对生理小种CYR32表现为抗病的有20份,占供试材料的19.42%;有34份品种(系)对CYR33表现为抗病,占供试材料的33.01%;36份品种(系)对CYR34表现为抗病,占供试材料的34.95%;仅有郑6辐、宁麦3号、老兰麦、京411、京作278、扬麦158共6个品种对生理小种CYR32、CYR33和CYR34均表现抗病。成株期对CYR32抗性鉴定表明郑州021等55份材料表现为成株期抗性,占供试材料的53.40%。遗传多样性分析表明,103份小麦品种(系)的遗传相似系数变异范围为0.50—0.93,平均值为0.66。103份小麦品种(系)聚类分析可分为3大类,第Ⅰ类包含4个品种,分别为花培112-2、尤皮2号、鲁沾1号和Elkhart;第Ⅱ类包含43个品种(系),其中来自于同一地区的品种(系)或含系谱来源相同的品种(系)聚在一类,说明小麦品种之间的亲缘关系与品种来源有很大的关系;第Ⅲ大类中具有相同系谱的品种(系)都聚在一个亚类,表明同一地区小麦生产品种选育过程中多数使用了相同或亲缘关系相近的材料,导致小麦育成品种之间遗传关系相近。已知抗病基因检测到含有Yr9Yr10Yr18Yr26特征带的品种(系)分别有15、8、19和1份,未检测到含有Yr5和Yr15阳性条带的品种(系)。【结论】供试小麦品种(系)苗期的抗性水平较低,郑6辐、宁麦3号、老兰麦、京411、京作278、扬麦158这6份品种可能含有未知全生育期抗病基因,适用于品种轮换种植防控小麦条锈病;成株期抗性较好,抗性基因检测Yr18使用频率较高。因此,小麦育种工作应充分利用优质已知抗性基因资源,发掘新抗性材料,培育多基因聚合的持久抗性品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