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国家大麦产业技术体系成都综合试验站的安排和指导下,大麦产业技术体系示范县南充市嘉陵区农技站对2011年四川省引进选育的大麦新品种进行了比较研究。供试品种有05-86、华大麦6号、华大麦7号、云啤2号、云啤4号(CK)、9640。结果表明:10-001产量最高,产量327.5Kg/亩,其余品种产量从高到低依次为:10-002、10-003、9640、云啤2号、云啤4号(CK)。通过方差分析,品种间产量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2.
山西省农科院小杂粮研究中心(邮编:030031,电话:0351-7121155)选育的大麦新品种“晋大麦(啤)1号”,前不久通过了山西省品种审定。  相似文献   

3.
河南省驻马店市农科所从事大麦新品种选育已有30年的历史,承担并完成了多个大麦科研攻关项目,建立发展了啤酒大麦商品生产基地,先后育成了豫大麦1号、2号,驻大麦3号、4号、5号、6号、7号等一大批大麦新品种,获得省、市级科技成果10余项。本文阐述了河南省驻马店市大麦育种的研究进展,重点介绍了我所近期育成的通过河南省鉴定的三个大麦新品种和当前几个啤酒大麦新品系,并对今后大麦新品种选育目标及技术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4.
《河南农业科学》2006,(2):117-117
麦类品种:①高产、优质、抗病、耐旱、耐湿、广适、耐肥抗倒小麦新品种信阳234。②其他小麦品种:豫麦18(豫麦18—64)、豫麦70(内乡188)、浙丰2号(红皮)、丰抗36、丰抗38等8个品种。③大麦品种:西引2号、驻大麦4号(代理)、鄂大麦7号等。  相似文献   

5.
本文对苏联球茎大麦、(拟)智利大麦和普通大麦的核型进行了比较研究。苏联球茎大麦的核型为K=28=24m+4m#+(SAT);(拟)智利大麦的核型为K=14=10m+4sm#+(SAT);普通大麦的核型为K=14=10m+4sm#+(SAT)。  相似文献   

6.
为了更全面地了解保大麦8号的生产特性,以2001年至2003年保山市啤饲大麦区域试验结果为资料,通过产量、变异系数和回归系数分别对保大麦8号和对照品种(V0)6的丰产性、稳产性和适应性进行分析比较,以促进该品种在生产中的推广应用。结果表明:保大麦8号的丰产性、稳产性和适应性优于对照品种,是一个比较理想的高产大麦新品种。  相似文献   

7.
通过2006-2009年度大麦新品种多点试验,结果表明,驻大麦5号、驻大麦7号、驻4-46、驻7-66在河南各地区丰产性、稳产性均优于对照驻大麦3号,而驻大麦5号又明显优于其它几个大麦品种,驻大麦5号属弱春性中早熟啤酒大麦新品种。抽穗早,灌浆速度快,株高适中,抗倒性较强,穗层整齐,籽粒均匀,饱满度好,千粒重高,丰产性好,高抗白粉病、三锈病,较抗黑穗病、条纹病,耐旱耐瘠,是适宜河南省各地区推广种植的高产早熟的啤酒大麦新品种。  相似文献   

8.
为筛选大麦抗旱性鉴定指标,通过隶属函数法对15个大麦品种13个农艺、生理、产量和品质性状的综合抗旱性进行了鉴定和评价分析。结果表明,产量、单株分蘖数、穗长、单株粒数和穗粒数5个性状的抗旱权重值与品种抗旱相关性较大;而叶片SPAD值及籽粒水分、淀粉和粗纤维含量4个性状与抗旱相关性较小。按隶属函数综合D值将15份参试大麦品种划分为4类,其中,沪麦4号、晋大麦(啤)3号和鄂大麦9号抗旱性较好。与抗旱系数和抗旱指数相比,隶属函数法能更全面地评价大麦品种抗旱性,为大麦抗旱新品种或新种质鉴定提供了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9.
球茎大麦染色体C—带带型的电脑图像自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二倍体球茎大麦及二倍体栽培大麦与四倍体球茎大麦的种间杂种F1(3X)为材料,分别对它们进行C-带处理。然后以它们的C-带染色体黑白照片作为输入计算机的媒介,进行电子计算机的图像分析,通过电脑图像处理技术,先建球茎大麦的标准模式带型,然后根据模式带型检测种间杂种中的球茎大麦染色体。  相似文献   

10.
高产大麦品种西引2号的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要点李殿武(胜利油田物探农业公司东营257000)黄河三角洲地区是山东省年有效积温最少的地区之一,一年两作积温严重不足。1989年我们从西北农业大学引进了生育期短的大麦品种西引2号。西引2号大麦是营养价值较高的...  相似文献   

11.
啤酒大麦新品种山农4号赵檀方,胡延吉,王建允(山东农业大学农学系泰安271018)(菏泽市啤酒厂)山农4号(原代号884763)是山东农业大学利用自育的中间材料263(用60CO—γ射线辐射处理六棱大麦河北六石淮与二棱捷克啤酒大麦种间杂种第一代,经在...  相似文献   

12.
扬饲麦1号(原名6907品系)系江苏省扬州大学农学院于1994年育成的一个大麦新品种.1998年11月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01年,我县从江苏省黄海农场引进该品种,经三年的试验、示范种植,表现为成穗率高,增产潜力大,一般亩产450~500kg,高产地块逾过600kg,成穗率高于西引2号8.7%~12.5%,产量高于西引2号10%~15%,是一个理想的饲粮大麦新品种.  相似文献   

13.
早丰大麦的生育特性与高产栽培技术杜达宣,周福余,谈兴民,吉美林(海安县农技推广中心226600)早丰大麦(原名海选72),由海安县农科所育成。经过省、市、县七年品比、区试和生产试验与大田示范,表现比对照矮早三和如东3号大麦早熟、抗病、高产、优质,综合...  相似文献   

14.
优质啤用大麦新品种扬农啤2号的选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选育经过 我院自60年代末开展饲用大麦新品种选育,曾育出8023白壳、紫壳和村农1号、2号等多棱饲用(或食用)大麦品种.80年代又开展啤用大麦新品种选育.1994年育成啤用大麦新品种苏农21,1998育成优质饲用大麦新品种扬饲麦1号.在新品种选育过程中,我们注重新引进品系的利用与高代品系的改良,1990年以QS(QS318/S 191)为母本,以日本优质啤麦苏引麦2号为父本配制杂交组合,于1995年育成大麦新品系苏B9607.同年参加院品系比较试验,1996年进入省多点试验,两年表现均突出,综合性状优良.1997~2000年先后参加省大麦区试验和生产试验,因综合性状优良且增产幅度大.2000年8月通过省中间试验并报审,于2000年12月正式审定为"扬农啤2号".  相似文献   

15.
苏种 《当代农业》2010,(11):28-29
一、扬农啤7号鉴定编号:苏鉴大麦201001。来源与类型:原名"苏B0505",由扬州大学农学院以扬农啤2号/甘木二条,于2005年育成,属弱春性早熟二棱皮大麦品种,适宜江苏省各大麦区种植。1.产量水平及特征特性(1)产量水平。  相似文献   

16.
为探讨加工专用若叶大麦新品种扬农啤8号和云啤11号在江苏省泰州地区的适宜种植密度,及其对大麦主要农艺性状和产量的影响,2018年在江苏省农业科学院泰州农科所试验基地进行了2个若叶大麦新品种密度栽培试验,采用主成分分析法进行综合性状分析比较。结果表明:在一定种植密度范围内,5~6叶期和7~8叶期2个大麦新品种基本苗密度处理分别以每667 m2种植12万株和18万株时的农艺性状指标综合表现最理想;嫩叶产量和籽粒产量检测结果表明,2个大麦品种获得高产的最佳播种密度均为每667 m2种18万株,且相同密度水平下,云啤11号各性状均稍优于扬农啤8号。  相似文献   

17.
以大麦品种扬啤一号为试材,采用营养液水培,研究了外源腐胺(Put)对镍胁迫下大麦幼苗叶片生长、SOD活性和SOD同工酶谱的影响。结果表明,镍胁迫诱导大麦幼苗叶片SOD同工酶所有主酶带增强,叶片SOD活性显著提高;叶面喷施外源Put引起镍胁迫激活的SOD同工酶酶带进一步增强,使镍胁迫下大麦幼苗叶片SOD活性进一步升高。总之,Put通过增强SOD同工酶表达而调节SOD活性,增加大麦幼苗生物积累量,缓解了镍胁迫对大麦幼苗植株的伤害。  相似文献   

18.
大麦条锈病研究简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陕西、甘肃等地区的一些大麦品种条锈病发生严重,已成为大麦生产上一个值得重视的问题。为查清上述地区大麦条锈病的病原菌和品种的抗病性,以便为制定防治措施提供依据,我们于1985年和1986年对陕、甘等地大麦条锈病的发生情况和病原进行了调查研究与接种试验,现将研究结果简报如下。1 材料与方法 供试大麦品种共18个,即西引二号、莫特44、勾芒大麦、二棱刺芒、皮穗波、尼赤城二条、吾妻黄金、六棱无芒、驻选二棱、真田麦、澄城四棱、尺八大麦、早熟三号、恩斯293、阿恩特13、棒名二条、恩斯296、二棱光芒。其中除二棱刺芒、二棱光芒、六棱无芒和勾芒大麦由西北农业大学植保系普病组提供外,其余均由该校农学系大麦研究组提供。供试小麦条锈菌(Puccinia Striifor mis f.sp.tritici)菌系9个分属于条中1号、10号、13号、21号、22号、23号、25号、26号和28号等小种,均由西北农大植病研究室锈病组提供。  相似文献   

19.
分析了福建省大麦育种的现状,指出20多年来福建大麦育种取得明显进展,育出了莆大麦4号、闽诱3号、闽麦06、闽麦02、莆大麦5号、莆大麦7号等良种。这些良种产量提高、千粒重增加和抗白粉病能力增强,但大麦育种还存在许多不足之处。作者在总结过去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今后的育种目标、技术路线和技术策略。  相似文献   

20.
1玉溪市发展大麦生产的必要性 1.1大麦是畜牧业的优质饲料来源 大麦是一种很好的优质饲料作物,营养丰富,饲喂品质好;其籽粒粗蛋白比玉米高18.2%,牲畜生长发育必需的烟酸是玉米的2-3倍,硒的含量高于玉米3倍以上,氨基酸含量是玉米的1.7倍,特别是赖氨酸含量高达0.42%,明显高于玉米(0.25%-0_32%)、小麦(0.30%~0-35%)和水稻(0.25%-0.30%)等作物,矿物质含量也非常丰富,猪的可消化率,大麦是小麦的1.92倍,是稻谷的1.3倍。据有关资料介绍,用大麦饲喂10kg以下的仔猪,日平均增重404g,比喂玉米多增加60.2g;用大麦喂23kg的仔猪至91kg,饲养期大麦124天,玉米谷130天,饲喂大麦的猪日增重548.4g,比玉米每天多增重25.3g。充分说明大麦是一个优质饲料作物,并且它与小麦相比产量高、抗病性强、耐旱性好、适应性广。种植大麦能提供大量的优质饲料,促进畜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