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王庆 《安徽农学通报》2008,14(18):163-165
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区域与区域之间的竞争已经成为市场竞争中的一种非常重要的竞争方式。区域经济的活力很大程度上来自于富有特色的区域品牌。区域品牌建设是区域经济发展中必须重视的一个方面,区域品牌建设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树立区域经营理念;区域品牌形象与定位的培育;区域品牌传播与区域品牌维护等。  相似文献   

2.
夏东 《甘肃农业》2007,(5):85-87,82
当后发区域与先发区域存在的经济差距使整体区域经济组织做出要缩小区域经济差距的战略决策时,就会形成政策性后发优势。整体区域经济对协调发展的要求越强烈,区域协调发展的经济差距临界点越低,后发区域越容易获得政策性后发优势;整体区域经济组织所拥有的经济资源越多、所具有的权利越大,政策性后发优势越显著。后发国要充分利用现实的政策性后发优势,也要积极争取不断强化将来的政策性后发优势;后发国的后发地区存在双重政策性后发优势,应充分利用中央政府和国际经济组织提供的政策倾斜。  相似文献   

3.
区域教育研究,就是以区域教育问题及其规律为对象开展的教育科学研究,其目的是使区域教育更加符合区域实际,从而更有力地促进区域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区域教育研究的发展、深化,不仅会给我国的教育理论研究注入新的活力。而且会在促进我国区域教育发展进而促进全国教育的改革与发展上发挥应有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区域经济理论与区域经济政策是区域经济学研究的主要内容。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区域经济理论体系和完善区域经济发展政策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5.
《农村经济与科技》2015,(6):156-158
区域协调发展是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也是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政策。伴随着科学发展观的确立,区域协调发展被赋予了经济与社会聚合、区域竞争力、区域利益协调及可持续发展等新的时代意义与内涵,由此也推动了区域政策不断创新的过程。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关键之一是建立区域协调发展机制体系。在分别构建区域协调发展机制体系与区域政策基本框架体系的基础上,针对我国区域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区域政策创新的相关想法建议。  相似文献   

6.
浅谈国外农业区域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综述国外农业区域统筹研究进展,借鉴国外农业区域统筹的基本做法与经验,探索农业区域统筹的政策保障,研究建立基于统筹发展的我国农业区域政策框架。  相似文献   

7.
8.
随着区域科学的勃兴和我国法治建设的推进,区域法治逐渐成为了依法治国论题中一个全新的理论视角。区域法治本身蕴涵着强化理论认识和促进现实问题解决之双重价值,对其的理论架构则应该从区域的界定、区域法治的功能目标、价值取向及核心内容三个角度进行。  相似文献   

9.
从自然条件、神经经济状况、林业生产地域三个方面分析了我国林业的强地域性,并结合四大区域和六大林业重点工程,论述了我林业区域分工和区域林业结构调整问题。  相似文献   

10.
本文是笔者在主持万家沟水库工程地质勘察及试验研究总结的一部分。在大量野外勘察和试验研究基础上,对工程的区域稳定性从多角度进行了分析,作出了肯定的结论。  相似文献   

11.
实现区域协调发展推进垦区现代农业主体功能区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区域发展问题是当今世界所共同关注的重大问题,实现区域协调发展已经成为人类的广泛共识。胡锦涛总书记在主持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时的讲话中强调,深刻认识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重大意义,把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摆在更加重要位置,切实把区域发展总体战略贯彻好、落实好。黑龙江垦区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建设,已由"区位经济"和谐发展进入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时期,即将形成"现代农业主体功能区"。如何发挥它  相似文献   

12.
以河南省18个地级市作为研究对象,通过绝对差异、相对差异、级差率及变异系数等指标对省内各区域的经济差异进行分析,并运用swot分析探求各区域战略定位,以促进河南省区域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3.
高校在区域创新系统中的角色定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利平  朱邦耀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15):4667-4668
高校是区域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介绍区域创新系统理论的基础上,对高校在区域创新系统中的角色进行了定位分析。  相似文献   

14.
15.
适生区域:油木瓜适宜在海拔1300 ̄2700米、最高气温29.5℃、最低气温-11℃、年平均气温12℃的区域种植。特征特性:株高2 ̄10米,树皮片状脱落,小刺无枝,紫红至紫褐色。叶倒卵形,长5 ̄8厘米,叶柄和托叶具腺齿。花粉红色,花柱3 ̄5柱,基部合生;花单层5瓣,直径3.5 ̄4厘米;萼片紫红色,子房5室,多籽、肉厚;果长椭圆形,长10 ̄15厘米,暗黄色,果柄短。3月开花,花期15 ̄25天,果9月成熟。树龄可达80年以上。平均单株产量达20 ̄60公斤,随树龄增加产量提高。最大单果重750克,平均果重350克。育苗移栽后3年结果。成龄树树体高大,发枝力强,坐果率高,无病虫害…  相似文献   

16.
本文通过实证分析得出东、中、西部保险在区域保费收入、保险密度、保险深度、区域保费增长数量及速度、保费收入的GDP弹性、潜在保源转化率上有较大差距,而在保险结构、保险经营、保险法律、保险监管等方面呈现出趋同性,没有多大的差别和明显的区域保险特色.因此,应从区域保险实际出发,充分发挥东部保险的带动和辐射作用,制定中、西部保险发展的差异化扶持政策,实施区域保险经营行为差异化,以促进区域保险协同发展.  相似文献   

17.
赵爱英 《甘肃农业》2003,(12):31-32
区域产业经济发展受制于区域内基本条件和生产力发展水平。三阳区域产业经济发展必须以基本条件为基础 ,发挥区域比较优势 ,确立相应的主导产业、基础产业和辅助产业 ,改善产业经济发展的环境条件 ,促进产业经济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18.
采用旅游资源的绝对数量、地均密度和人均密度的指数得分法,选取5大类11种主要旅游资源对大别山地区黄冈、信阳、六安、安庆四个地级市进行旅游资源的定量评价和区域间的横向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同处于大别山红色旅游区内的四市人文类资源较自然类更为丰富,同时又各具特色;其中安庆市旅游资源最为丰富,竞争力最强,其余依次为六安、黄冈、信阳。最后,基于比较结果初步定位四市旅游资源开发方向和旅游业发展目标。  相似文献   

19.
《农家科技》2007,(11):24-24
根据《特色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的要求,在2006年至2015年期间,我国将在优势区域重点发展10大类114种特色农产品。为方便读者掌握信息,本刊将分5期予以登载。  相似文献   

20.
从新型工业化和传统区域发展理论出发,把握福建新型工业化之内涵,分析建立在福建典型经济区域特征基础上的比较优劣势和区域发展思路,并从新型工业化的角度提出全面提升福建区域竞争力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