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了检验除草剂防除棉田杂草效果,以三氟啶磺隆、嘧草硫醚和精喹禾灵之间不同剂量的混配施用.试验表明:三氟啶磺隆和精喹禾灵两种混用及三氟啶磺隆、嘧草硫醚和精喹禾灵3种混用均对棉田杂草都有较好的防除效果.施药后7天杂草表现药害症状.施药后20天,三氟啶磺隆与精喹禾灵两种除草剂混用,随着三氟啶磺隆用量的增加对禾本科杂草的防效由89.2%增加到95.3%,对阔叶类杂草的防效由86.3%增加到94.9%,总体株防效由87.8%增加到95.2%;三氟啶磺隆与精喹禾灵、嘧草硫醚混剂3种除草剂混用,在精喹禾灵用量相同的条件下,增加三氟啶磺隆或嘧草硫醚的用量,对禾本科杂草、阔叶类杂草、杂草总体株防效均提高.施药后40天的株防效和鲜重防效均80%以上,说明混配药剂的持效期较长.  相似文献   

2.
研究了嗪草酮、噻吩磺隆、异恶草松、乙草胺、2,4-滴丁酯和咪唑乙烟酸等6种大豆常用苗前除草剂药害症状及药害解除技术。描述了各种除草剂对大豆苗期所产生的药害症状,比较分析了不同除草剂药害对株高、根长等农艺性状指标的影响,明确了喷施碧护生长调节剂对供试除草剂所产生药害的解除效果表现差异较大,其中,使用嗪草酮或噻吩磺隆防治大豆杂草时,一旦出现药害症状,及时喷施碧护生长调节剂,可有效促进大豆生长并恢复到正常生长状态。  相似文献   

3.
草害是影响油菜产量和品质的重要因素之一,种植抗除草剂品种,配合化学除草是解决油菜田杂草防治最经济有效的方法。为筛选适合抗除草剂油菜新品种搭配使用的除草剂,本研究以非转基因抗磺酰脲类除草剂油菜新种质M342为材料,比较了苯磺隆等11种磺酰脲类除草剂的防除效果和安全性。结果显示,11种磺酰脲类除草剂对油菜田杂草的鲜重防效均在70%以上,均能显著降低杂草对氮、磷、钾和水分的消耗。啶嘧磺隆对M342有严重药害,喷施后植株腐烂并逐渐坏死。苄嘧磺隆和氟唑磺隆也对M342的产量有显著影响,分别比人工除草对照减产6.22%和16.59%。其余8种磺酰脲类除草剂对M342的产量均无显著影响,可应用于抗磺酰脲类除草剂油菜新品种田间杂草的防除。  相似文献   

4.
如东县在2005年棉花生长期间灾害频发,对棉花的生长发育极其不利。一是如东县沿海镇个别地区(如大豫镇凌港村),因前茬(麦田)使用苯磺隆类除草剂防除杂草,加之棉花播种期间天气持续干旱,除草剂在土壤中降解慢,残留重,造成后茬作物(100hm^2左右直播棉花)惨遭药害;二是2005年7月30日下午的龙卷风、暴雨、冰雹袭击如东县马塘镇三沿村,造成全村15hm^2左右棉花叶、花、蕾打落,  相似文献   

5.
作保灵对磺酰脲类除草剂解毒效应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栾凤侠  陶波 《玉米科学》2003,11(3):080-081
利用田间试验方法研究保护剂对磺酰脲类除草剂解毒效应.作保灵浸种和拌种处理能保护玉米免受豆磺隆残留药害,而且拌种处理优于浸种处理;玉米不同品种对绿磺隆残留反应不同,不同品种间作保灵对绿磺隆解毒作用有差异;作保灵拌种对玉米生长发育无任何影响。  相似文献   

6.
引言 磺酰脲类除草剂是种植禾谷类作物农户常用除草剂。然而,一些碱性磺酰脲类除草剂在某些土壤中不易降解。尤其在那种低温度高pH值土壤中能残留几年(萨斯喀彻温农业和食物 1996)。这些残留物限制了轮作的自由选择,迫使农场主改变常规,将土地进行夏季休闲或者持续种植禾谷类作物,因为目前我们还没有一种阔叶作物品种能够抗残留的磺酰脲类除草剂。  相似文献   

7.
棉苗地乐胺药害的症状及解救措施聂先雄,王国理,胡镇伍,陈直哲(湖北省京山县农业局431800)地乐胺是江西临川农药厂生产的二硝茎苯胺类除草剂,棉花播后苗前土壤喷雾处理,防除一年生单子叶杂草及某些阔叶杂草,不仅成本低,且效果优于拉索等进口除草剂。近年我...  相似文献   

8.
大田药试验表明,扑草净与燕麦枯混用对麦田阔叶杂草和野燕麦防效显著,阔叶净(巨星),甲磺隆,2,4-D丁酯与扑草净混用对阔叶杂草防效也较好,室内盆栽玉米,大豆进行残留分析表明,甲磺隆对后茬作物玉米,大豆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9.
乙草胺是一种低毒、高效安全的酰胺类除草剂 ,现已广泛应用于大豆、花生、玉米、棉花、油菜、果园、水稻及三麦等作物田中防除一年生禾草和部份小粒阔叶草 ,一次使用可保作物整个生育期内不受杂草危害 ,也不影响下茬农作物生长 ,但由于各种作物对乙草胺的敏感性差异 ,因而掌握其应用技术以保证其高效安全至关重要。乙草胺与其他麦田除草剂如噻磺隆、绿麦隆、氯磺隆等复配已有许多推广产品 ,并有一定的应用面积 ,但由于三麦对乙草胺较为敏感 ,使用时的苗情、降雨、土壤湿度等环境因子常常左右了乙草剂复配剂在麦田应用后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为…  相似文献   

10.
根据沿海农区麦田杂草发生危害现状 ,麦田杂草可分为禾本科和阔叶类 2大类 ,进行了硬草 (禾本科恶性杂草之一 )、泽漆 (新上升难治阔叶类杂草 )的发生危害规律和有关生物学特性的基础研究 ,重点研究了控制麦田硬草、泽漆的关键措施 ,明确了应用化学除草剂 (骠马、乙草胺、异丙隆、使它隆、苯磺隆及其复配剂 )的核心所在 ,结合其它有关专题研究结果 ,在先进的原则策略指导下 ,组装了沿海农区麦田杂草长效治理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1.
豆田残留除草剂氯嘧磺隆在土壤空间分布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别在有除草剂污染的豆田土壤和无除草剂污染的正茬土壤分层采集土壤样本,在盆栽条件下种植甜菜,鉴定农药残留。结果表明:大豆田土壤中残留的氯嘧磺隆主要分布在0~20 cm土层中,残留量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逐渐减少。其中0~10 cm土层植株生长到4叶期全部死亡,表明该层残留农药最多;10~20 cm土层对甜菜生长产生严重抑制,表现为株高降低37%,鲜重降低31.7%;20 cm以下土层的甜菜正常生长,该层氯嘧磺隆的残留量对下茬作物无明显影响。通过对特定指示作物甜菜苗期生长发育的研究揭示了豆田除草剂氯嘧磺隆在不同深度的分布特点,为进一步研究消除残留除草剂药害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2.
沿海农区麦田杂草防除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沿海农区麦田杂草发生危害现状,麦田杂草可分为禾本科和阔叶类2大类,进行了硬草(禾本科恶性杂草之一)、泽漆(新上升难治阔叶类杂草)的发生危害规律和有关生物学特性的基础研究,重点研究了控制麦田硬草、泽漆的关键措施,明确了应用化学除草剂(骠马、乙草胺、异丙隆、使它隆、苯磺隆及其复配剂)的核心所在,结合其它有关专题研究结果,在先进的原则策略指导下,组装了沿海农区麦田杂草长效治理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3.
茶树七叶新梢与提高茶园经济效果之间关系的研究,近来引起科技人员的重视。我们作分析的材料,无性系“科尔赫达”(257号)和当地群体的七叶新梢,是在茶叶及亚热带作物研究所茶园中采集的。采下的新梢,分品种蒸3~5分钟以后,在60~70℃温度条件下干燥,进行固定。同时从七叶新梢上分出一芽二叶,其余的茎叶按各叶位分别  相似文献   

14.
为探讨田间不同生产方式对茶园产量、茶叶品质及茶树对氮肥吸收利用的影响,采用微区15N示踪技术,研究了不同采摘标准(一芽一叶和一芽三叶)和氮肥施用水平(200、450 kg·hm-2)下茶树春季新梢产量、品质成分和15N氮素吸收利用等变化。结果表明,新梢产量主要受采摘标准影响,一芽三叶的产量是一芽一叶的1.8~2.1倍,氮肥用量对春季新梢产量影响不显著;采摘标准对氨基酸含量特别是对茶氨酸等品质成分的影响大于施氮水平,以N2水平(N 450 kg·hm-2)下采摘一芽一叶的含量最高;成熟叶含氮量从初冬到春茶结束呈下降趋势,说明叶片内氮素在春茶期间发生再利用,但其肥料氮占全氮的比例(Ndff)在增加,可能是氮素吸收和再利用的共同结果;供氮水平对新梢Ndff的影响大于采摘标准,而新梢采摘的氮携带量主要受产量影响,低氮条件下新梢15N回收率最高。本研究表明,采摘标准和施氮量对茶园产量、茶叶品质及茶树对15N氮素的吸收分配产生影响,但两个氮肥水平都能基本满足不同采摘标准下茶树对氮素的需求。  相似文献   

15.
稀土元素与茶树的高产优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稀土元素应用于茶园,通过增加芽梢密度、百芽重、促进新梢早发、延长茶叶适应期、加速新梢生长和增加新梢长度使茶树获得药产;通过芽叶性状的改变、芽梢生化成分的改善和有机氯农药的降解而改善茶叶品质。其生理机制是提高叶绿素含量从而提高光合强度,促进物质运输,强化茶树碳、氮代谢等。稀土在茶叶中残留量极微使用是安全可靠的。本文对稀土在茶园的使用技术也作了介绍,并提出进行稀土对茶树增产优质生理机制研究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6.
介绍了大豆田除草剂残留药害高效解毒剂—沃土安的作用机理及实际应用情况,表现出其对咪唑乙烟酸、氯嘧磺隆、阿特拉津等残留药害有良好的降解作用。  相似文献   

17.
玉米对磺酰脲类除草剂敏感性及土壤残留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王敏强  李远想 《玉米科学》2006,14(2):078-80
采用室内模拟添加法、盆栽法和土壤残留动态试验法,分别研究了不同玉米品种对磺酰脲类除草剂的敏感性、磺酰脲类除草剂对敏感玉米品种苗期影响和磺酰脲类除草剂在土壤中的残留期。结果表明:供试玉米品种对磺酰脲类除草剂存在不同程度的敏感性差异,该类除草剂ED50以上浓度对玉米苗期的根长、株高、叶面积有明显的影响。同时,3种磺酰脲类除草剂苯磺隆、噻磺隆和苄嘧磺隆在土壤中的残留期分别为69、79和150d,并且存在着一定的差异。  相似文献   

18.
盘锦地区水稻田杂草群落经过多年衍变,现主要以禾本科稗草,莎草科萤蔺、镳草、扁秆镳草以及星接藻科水绵为优势杂草。在苗田和本田,主要采用封闭化学除草技术,苗田在播种覆土后封闭,本田分插前封闭和插后封闭,将杀稗草有特效的除草剂(如丁草胺等)与杀莎草和阔叶草有特效的除草剂(如吡嘧磺隆等)混配使用,有效防除田间杂草。  相似文献   

19.
嗪草酮及其混剂对马铃薯安全性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嗪草酮(metribuzine)是近年来开发的均三氮苯类除草剂,它能有效的防除大豆田及马铃薯田的一年生杂草和种子繁殖的多年生阔叶杂草[1]。嗪草酮的用量和土壤条件决定其除草效果,同时影响它对作物安全性。嗪草酮对大豆个别品种敏感,而且往往在低洼地多雨潮湿条件药害加重[2,3]。在我省低温、冷凉条件下,马铃薯品种  相似文献   

20.
介绍了常用水田除草剂药害产生的原因,指出了苯氧类除草剂、三氮苯类除草剂、酰胺类除草剂等产生的药害症状,同时阐明了产生药害后换水、喷施叶面肥、追施分蘖肥等补救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