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水源地水质评价指标体系及实例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依据科学性、实用性、全面性的原则,建立了一个水源地水质评价指标体系,利用层次分析法(AHP)确定了各指标的权重,并结合综合指数法对某水源地水质安全进行了评价。  相似文献   

2.
从饮用水水源地安全角度出发,以饮用水水源地安全基础指标(水质安全、水量安全、生态安全)和安全管理指标两个方面,构建了饮用水水源地安全综合评价指标体系,通过实证研究表明:A省B城市主要饮用水水源地C水库综合评价为基本安全,说明运用该评价体系可以得出准确、客观的综合评价结果。  相似文献   

3.
崔致平 《甘肃农业》2020,(3):116-117
水库水源地建设能够为人们的生产生活提供巨大便利,同时对促进国民经济良好发展有重要作用。水质安全是水库管理的重要方面,其影响着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水库水源地生态环境状况与水质有密切关系,当前,部分水库水源地生态环境由于管理方面的问题,出现了环境被破坏、水质污染等情况。因此为了用水安全,对水库水源地生态环境进行修复和保护至关重要。本文以渭源县峡口水库为例,分析了周边生态环境现状,并提出了相应的治理对策,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石头口门水库水源地作为国家重要的饮用水水源地之一,担负着长春市供水安全,其水量、水质的达标及安全保障状况受到社会的密切关注。本文对石头口门水库水量、水质的达标情况进行了分析与评价,并论述其安全管理体系现状,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5.
文章介绍了株树桥水库水源地概况,依据《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 3838-2002),采用单因子法评价,根据2011~2014年监测资料对株树桥水库饮用水水源地水质安全状况进行评价,并根据现有水质状况,提出了加强饮用水源地保护的具体措施及建议。  相似文献   

6.
饮用水水源地安全的内涵、现状及对策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本文从饮用水水源地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出发,从水量、水质、脆弱性、生态环境四个方面对饮用水水源地安全的基本内涵作了探讨,并根据我国饮用水水源地的安全现状,提出了保障饮用水水源地安全的基本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7.
实现水质监测预警系统在饮用水水源地的应用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它既可以保障居民的用水安全,又能够为改善水质提供科学的依据,所以我们必须要努力实现水质监测预警系统在饮用水水源地的应用。本文在把握水质监测预警系统内涵的基础上,对如何有效实现水质监测预警系统在饮用水水源地的应用做出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8.
从宁夏石嘴山市农村现有水井分布状况及水质监测数据出发,对监测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石嘴山市农村18个水源地,满足Ⅲ类水质的水源地有7个,占此次监测水源地的39%;Ⅳ类水质的水源地6个,占水源地的33%;Ⅴ类水质水源地5个,占水源地的28%;61%的水源地水质超标,主要污染物为氨氮、氟化物、铁、砷等,主要超标原因是由于农业面源污染、地质结构本底影响和自然环境影响等;水质级别为良好的有7个,占39%,水质级别为较差的有11个,占61%。针对水质污染状况,通过调查,明确该市农村水源地存在的实际问题,围绕这些问题提出科学可行的应对措施,为今后一个时期农村饮用水水源地建设、保护和管理提供依据,保障农村饮水安全,维护人民群众健康,为更好更快地提高石嘴山市农村整体环境提供重要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9.
随着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城市用水量与日俱增,水库在城市供水中的地位愈发显得重要。如何保障水源地水库的水质安全,为广大居民提供优质安全饮用水源,为构建和谐社会发挥重要作用已成为重要课题。通过对山东威海市水库管理经验的介绍分析,提出进一步针对水源地水库水质安全管理的意见。  相似文献   

10.
结合本地实际,分析了水源地水库水质富营养化产生的原因和主要危害,总结了防治水质富营养化的主要措施,为确保威海市供水安全,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水源地安全评价指标体系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运用环境系统分析和评价技术,开展针对水库型水源地水环境安全评价指标体系的探索与研究,以期完善和丰富水环境安全评价的指标体系。[方法]吸收借鉴现有的研究成果,补充作为灾变风险评估的水华爆发影响因子为水环境安全的非稳态指标,构建了基于驱动力、压力、状态、影响、风险的5个方案层共11项指标因子的水环境安全评价指标体系。[结果]根据加权求和法计算的水源地综合评分,将水源地安全级别划分为重警状态、中警状态、预警状态、较安全状态和安全状态5种状态。[结论]该指标体系评价方法简便,揭示了水源地安全的主要风险和主要问题,能够为各级政府部门统筹协调好生活、生产和生态用水关系,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提供理论基础和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2.
镇江市水环境安全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与筛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宏  李琳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11):5813-5816
在研究镇江市水环境基本状况的基础上,结合指标体系构建原则,采用"压力—状态—响应"(PSR)模型初步建立了镇江市水环境安全评价指标体系,进而依据指标筛选原则,依次运用相关分析、层次分析、主成分分析3种方法对指标体系进行筛选,得到了较合理的镇江市水环境安全评价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13.
常熟地区水质监测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W分级法,2006年4-5月对常熟地区典型水域水质(包括水质透明度、溶解氧含量、电导率、高锰酸盐指数、总氮含量、总磷含量等主要指标)进行了监测评价.结果表明:监测期城区与郊区的水质已受到一定程度的污染,其污染程度已经超出了水体的自净能力和点源化学及物理方式处理污水的能力(其中总氮平均超标4.45倍,溶解氧含量也低于Ⅲ类合格水域标准的1.44倍).本文根据监测结果,指出需要建设一个能大量处理水质污染物的面源水质生物净化体系,以避免或减缓其水质污染的加重.  相似文献   

14.
常权记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16):7576-7578
在分析安康水资源及其保护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从协调好人口-资源-环境之间的关系、加强公民生态环境知识的教育、建立健全水资源环境监测网、建立环境评价指标与管理体系、加大面污染源综合治理等方面入手,综合搞好水源地保护。  相似文献   

15.
淡水养殖池塘水质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建立淡水养殖池塘水质评价指标体系。[方法]通过专家访谈法、问卷调查法、实地调研法及DELPHI法,在综合分析淡水养殖池塘水质各影响因子的基础上,对14个淡水养殖池塘水环境因子的重要程度进行了排序,选择其中5个因素作为指标建立了淡水养殖池塘水质评价指标体系,并确定了各指标的阈值。[结果]淡水养殖池塘水质因子重要程度排序为溶解氧〉pH〉浮游植物量〉透明度〉总氮〉浮游动物量〉水温〉生化需氧量〉水色〉盐度〉总硬度;根据重要程度的大小,确定溶解氧、pH、透明度、浮游植物量、总氮5个指标为池塘水质评价的指标体系。对淡水养殖池塘水质等级进行5级划分,并采用专家问卷方法获得鱼类对各指标的耐受程度范围。[结论]为淡水养殖池塘水质评价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淡水养殖池塘水质评价指标体系研究(英文)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建立淡水养殖池塘水质评价指标体系。[方法]通过专家访谈法、问卷调查法、实地调研法及DELPHI法,在综合分析淡水养殖池塘水质各影响因子的基础上,对14个淡水养殖池塘水环境因子的重要程度进行了排序,选择其中5个因素作为指标建立了淡水养殖池塘水质评价指标体系,并确定了各指标的阈值。[结果]淡水养殖池塘水质因子重要程度排序为溶解氧>pH>浮游植物量>透明度>总氮>浮游动物量>水温>生化需氧量>水色>盐度>总硬度;根据重要程度的大小,确定溶解氧、pH、透明度、浮游植物量、总氮5个指标为池塘水质评价的指标体系。对淡水养殖池塘水质等级进行5级划分,并采用专家问卷方法获得鱼类对各指标的耐受程度范围。[结论]为淡水养殖池塘水质评价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以池塘淡水养殖水质为研究对象,在综合分析池塘水质各影响因子的基础上,通过专家问卷调查法和德尔裴法对水质因子的重要程度进行了排序,建立了池塘水质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标准,用重要程度法和实测值相对隶属度法确定了指标权重,建立了池塘水质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并设计和实现了淡水池塘养殖水质模糊综合评价系统。将该系统应用于某企业淡水养殖池塘水质的评价,取得了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18.
王小云  张丽萍 《安徽农业科学》2013,(29):11795-11797
采用单因子水质标识指数法,以高锰酸钾指数(CODMn)为评价指标,对2009年7月~2011年6月浙江省安吉县赋石水库流域河流水质进行评价。结果表明,2009年7月~2010年6月该流域河流水体主要为I类和Ⅱ类水;2010年7月~2011年6月主要为V类水。按照达到前3类水的比例,干流(西溪)水质好于支流,西溪支流水质好于赋石水库支流。该流域有机污染物主要来自于农业非点源污染和生活生产资料废弃物,2010年7月以后该流域由于面源污染导致水质出现恶化,需要加强对面源污染的管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