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详细介绍了利用在航片上测定的林分平均优势木高与实地调查的林分年龄的回归关系求得林分年龄,查地位指数表确定地位指数的方法。这种方法适用,且定量准确、省工、方便,优于地面调查。  相似文献   

2.
航片判读常用于林木勘测,林分蓄积或林分密度的测定。美国曾结合林分平均高、平均冠径及林冠郁闭度,编制了西黄松(Pinus Ponderosa)林分蓄积表(美国农业部林务局,1958)。尽管林分特性往往更引人注目,但单株林木也可在航片上进行测量。Hitchcock(1974)仅依据冠径编  相似文献   

3.
一前言在营林工作中,评定立地质量是相当重要的。以往是根据林分平均年龄和林分平均高确定地位级,按地位级的高低来衡量立地质量的好坏。但同一林分扶育间伐前后的地位级是基本相同的,然一经间伐,林分平均高提高了,而林分年龄却不变,则其地位级有可能比间伐前提高1级,这是用地位级评定立地生产力的主要缺点。立地指数表是根据林分优势木平均高与林分平均年龄的关系编制的,且以标准年龄(基准年龄)为基础,按林分优势木的平均高度的变化幅度,划分为若干等级,并以该年龄优势高的绝对值作为指数。例如以20年为基准的立地指数18,意思是优势木在20年生时树高长到18米,有数量的概念,而不是一般质量的描述。因此立地指数是一种比较先进的评定有林地生产力的技术方法。指数越高,林地生产力越高。  相似文献   

4.
[目的 ]优化地位级划分策略的效率并提高立地质量分级的准确性,提出基于分位数回归模型的地位级模型和立地质量评价方法。[方法 ]分别采用标准差调整法和分位数回归方法分级并评价了福建省三明市将乐国有林场418个杉木纯林样地的立地质量,并将结果进行比较。具体为:以林分树高生长量趋于稳定和杉木达到成熟龄为标准确定基准年龄(A0)。采用标准差调整法并按标准年龄时树高值和地位级距构建地位级曲线簇,并划分了8个地位级。采用分位数回归法以导向曲线为基础,根据数据分布特点,指定8个分位点(0.01,0.05,0.15,0.30,0.70,0.85,0.95,0.99)构建分位数回归模型,并以分位数曲线划分地位级。[结果 ]根据林分平均高与各分级曲线树高预测值的差值平方和(或差值绝对值)最小的原则,分位数回归模型在林地地位级划分方面虽与传统方法无显著差异,却显著提高了划分效率,并准确地实现了对杉木人工纯林地位级的评价。[结论 ]分位数回归模型可描述、分类、预测和验证林分生长与地位级之间的关联性,基于导向生长模型的分位数回归曲线簇能够更直观地反映出不同地位级下杉木树高的变化规律,从而全面准确地预测杉木人工林的生产力水平。  相似文献   

5.
利用48块标准地不同森林类型的优势木高与林分平均直径材料,建立了平均直径与优势木树高的回归模型,从而探讨了直接在航空象片上判优势木高估计林分直径的经验,经19个小班的试验表明:利用航片判读优势木高估计林分直径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6.
利用48块标准地不同森林类型的优势木树高与林分平均直径材料,建立了平均直径与优势木树高的回归模型,从而探讨了直接在航空象片上判读优势木树高估计林分直径的试验,经19个小班的试验表明:利用航片判读优势木高估计林分直径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7.
关于地位级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地位级表和立地指数表尽管都有缺点,但都是可用的鉴定立地质量的测树数表。每个国家选用何种数表,主要应考虑与该国整个森林经理和调查工作协调一致。林分平均年龄和林分平均高在我国是必备调查因子,因此在我国以采用地位级表为宜,无需增加额外调查工作就可定出林分立地质量。采用本文推荐的办法,基本上不需什么费用,各省利用已有小班调查数据,几个熟悉业务的人,快则几天,慢则月余,可快速编成本省各树种和树种组的高质量地位级表。  相似文献   

8.
地位级是反映一定树种的立地条件的好坏和林分生产力的指标。地位级的优劣是以一定年龄的林分的平均树高的差异划分的,这种划分方法主要应用于树种单纯的同龄林。在森林经营工作中,对于立地条件的调查以及地位级的划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为只有对森林生长的立地质量有一个清楚的了解,才有可能采取一定的营林措施改善立地条件,提高林分的生产力;同时,由于生长在不同立地上的林  相似文献   

9.
地位级、立地指数对评定立地质量的作用地位级是评定林分立地条件的质量指标。它标志着该种在当地立地条件下的林分生产力。在林龄相同的情况下,同一林分立木的平均树高能很明显地反映出立木生产力的高低。因此,只要把林分生长过程表中各地位级中不同龄阶的平均树高,按龄阶顺序排列成地位级查定表,即可通过某一林分立木的年  相似文献   

10.
判读株数,是在航片上判读森林时的一个要目。虽然,大比例尺航片测定和判读株数都比较容易而且稳定,但受航片比例尺、林分状况、林分密度、树种等的影响,步骤就复杂了。因此,本文试图应用 Essed 的新距离法,探讨在航片上判读株数。  相似文献   

11.
由于过去沿用的地位级表、立地指数表对萌生柞木林一般都偏高,不适应生产需要。为此,我们试编了《延边地区萌生柞木林地位级表》,并分别地位级探讨了林木生长规律。一、地位级表的编制地位级表是根据林分平均高及其标准差随年龄的变化规律编制的。 1.标准地来源:供编表用的标准地共316块,其来源见表1。  相似文献   

12.
地位级是反映一定树种的立地条件的好坏和林分生产力的指标。地位级的优劣是以一定年龄的林分的平均树高的差异划分的,这种划分方法主要应用于树种单纯的同龄林。在森林经营工作中,对于立地条件的调查以及地位级的划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为只有对森林生长的立地质量有一个清楚的了解,才有可能采取一定的营林措施改善立地条件,提高林分  相似文献   

13.
<正> 过去的方法过去,一般先是通过航空象片判读和现地踏查,将调查林分按林相和密度级进行分层,并分别设置0.1公顷左右的标准地,调查每公顷株数、平均直径和平均树高。然后根据平均树高和林龄确定地位级,以收获预测表相应地  相似文献   

14.
1 前言地位级是反映林木生长的立地条件好坏和林分生产力的指标。地位级的优劣是以一定年龄的林分平均树高的差异划分的,这种划分方法只适用于单纯的同龄林。在农田防护林规划设计和经营管理工作中,对于立地条件的调查和地位级的划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只有对森林生长的立地质量有一定了解,才有可能采取相应的营林措施,改善立地条件,提高林分生产力,所以立地条件的调查和地位级的划分又是研究森林的生长和收获以及规划设计的基础。从50年代起,我国编制了许多不同地区、不同树种的地位级指数表。但是我国从1978年开展“三北”防护林一期工程以来,  相似文献   

15.
福建柏地位级指数曲线模型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福建柏为研究对象,构建了以立地质量等级为哑变量、林分平均年龄为自变量的林分条件平均高生长模型。根据哑变量的特点,引入蚁群算法求解方程参数,得到的福建柏林分条件平均高生长方程,其拟合效果较优,可用于林业生产实践上使用。并通过标准差调准法,建立树高标准差回归方程,编制了立地质量等级为肥沃的地位级指数表,为林业生产实践提供定量数据。  相似文献   

16.
《林业科学》2021,57(5)
【目的】对广西中南部丘陵山地尾巨桉无性系人工林进行立地类型划分并进行立地质量评价,为尾巨桉纸浆原料林集约化可持续经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典型抽样方法,调查1~15年生尾巨桉人工林20 m×20 m的样地94块,采用数量化理论Ⅰ分析林木生长与立地因子的关系,通过层次聚类、降趋对应分析和冗余分析,划分尾巨桉人工林立地类型并进行立地质量评价。【结果】影响广西中南部立地质量的主要因子依次为坡度、土壤类型、土层厚度、土壤密度、坡位和腐残质层厚度;采用坡度、土壤类型和土层厚度3个主导立地因子的组合,划分为11个立地类型,并依据基准年龄6年时的优势木高将其分为Ⅰ~Ⅲ地位级,3个地位级的林分蓄积量达到数量成熟的年龄分别是9、8、7年;Ⅰ地位级为坡度小、赤红壤或砖红壤、土层深厚的高质量立地,基准年龄6年时林分平均高、平均胸径和年均蓄积量分别为22.6 m,14.3 cm和32.09 m~3·hm~(-2)a~(-1);Ⅱ地位级为缓坡、砖红壤或红壤、土层厚度中等的立地,基准年龄6年时林分平均树高、平均胸径和年均蓄积量分别为19.1 m,12.7 cm和21.39m~3·hm~(-2)a~(-1);Ⅲ地位级为斜坡或陡坡、红壤或黄壤、土层浅薄质量低的立地,基准年龄6年时林分平均树高、平均胸径和年均蓄积量分别为16.7 m,10.4 cm和12.54 m~3·hm~(-2)a~(-1);尾巨桉人工林树高、胸径与土壤全氮、全钾、水解性氮、有效磷、有效钾、有效硼及有机质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与p H值、土壤密度呈显著负相关(P0.01)。【结论】在适地适树、科学营林的原则下,在营造广西中南部丘陵山地尾巨桉人工林时,应重视立地类型的划分,针对不同地位级的林地应采取测土配方施肥,适当增施氮、磷、钾和硼肥,可显著提高林地生产潜力。  相似文献   

17.
(一)在我国森林经理工作中评定立地质量方法的发展概况在我国五十年代开始的森林经理工作中,普遍是根据林分主要林层优势树种的平均高度和林龄按既定的地位级查定表确定其地位级,用以说明森林立地条件的好坏以及衡量立地条件对培育森林的适宜程度。五十年代初期,从苏联引进的地位级  相似文献   

18.
以固定样地观测和临时样地调查相结合的办法收集林分现实生长与经间伐或间伐设计后所保留群体的生长资料;以固定样地观测资料为依据,以林分平均胸径连年生长量及胸径度离散度的指标,确定不同地位指数林分间伐的起始年龄;采用Richards函数模拟合理密度与生长水平下的林分平均树高及胸径生长;并采用间伐或间伐设计前,后林分生长标准的调查资料,以地位级指数,林林分平均胸径及胸径离散度为自变量建立起人工速生丰产林的  相似文献   

19.
一、前言森林立地质量的高低对林木产量影响很大。一切森林经营工作和估计林木生长潜力的研究,对于不同立地都必须分别对待。当前,我国森林经营工作逐步走向集约化,森林经理必须为集约经营服务,所以,确定森林的生产力,准确地判断立地质量是当前我国森林经理的一项很重要的研究工作。地位指数表是评定立地质量的重要方法之一,在以往的评定中多采用地位级表或地位指数表。这两种表分别依赖于林分平均高和林分平均优势高,只能在有林地中使用,不能判定  相似文献   

20.
利用管涔林区经营采伐试验的有关资料,采取材种出材量表和生长过程表相结合的方法,分树种按地位级确定了天然云杉、落叶松林的工艺成熟龄。并由此提出由林分平均胸径推得工艺成熟龄。这对确定人工云杉、落叶松林工艺成熟龄也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