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 江苏省东海县高山河小流域位于该县西部马陵山区,属沐河流域低山丘陵区。总面积20.5平方公里,其中可耕地7400亩(坡耕地占93.2%),疏林地10100亩,自然沟壑及水冲沙压地8200亩。全流域有支沟15条、毛沟42条、岗岭15座。这里的气候属暖温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13.7℃,绝对最低气温-18.3℃,无霜期225天,年均日照时数2401.3小时,多年平均降雨量909.6毫米,冬春干旱少雨,降水量为全年的16.2%,夏末至秋季降水量占全年的70.3%。流域内水土流失面积19.5平方公里,占总面积95%。平均年侵蚀模数4874吨/平方公里。水土流失以水蚀为主,在面蚀同时伴有沟蚀,也有滑坡重力侵蚀。据调查全流域年流失泥沙总量  相似文献   

2.
<正> 一、流域基本概况 黑龙江省海伦县东风镇小流域,总面积116平方公里,土壤为黑土。1971年全流域水土流失面积54.7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47.1%,其中坡耕地流失面积35.13平方公里,占总耕地面积的47.9%。全流域年流失土壤量为29.3万立方米,坡耕地上年剥蚀土层厚度为0.55厘米。粮食亩产由初耕期的150~200公斤下降到50~100公斤,有的年份不足50公斤。流域内的生态环境逐步恶化,自然灾害频繁,森林覆被率下降为3.4%,野生禽兽几乎绝迹。  相似文献   

3.
<正> 高山河小流域位于江苏省东海县李埝乡,属丘陵区,总面积20.5平方公里,水土流失面积19.5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95.1%。流域内有可耕地7400亩,乱开垦地2550亩,疏幼林地10100亩,村庄、道路、水面5150亩,荒山、草坡5550亩。高山河流域全长7.6公里,地面高程63~115米,河道比降1/300,有岗岭15个,支沟15条,毛沟42条,500米以上的支沟总长37.7公里,沟壑密度1.84公里/平方公里。流域内多年平均降雨量909.6毫米,冬春季干旱少雨,降水量为全年的16.2%,夏末和秋季降水偏多,占全年的70%。  相似文献   

4.
<正> 海河(包括滦河)流域山区面积18.9万平方公里,占流域总面积的59.5%。全流域共分8个河系,呈扇形分布,各河系上游山区水土流失都很严重。据建国初期统计,流失面积约12万平方公里,占山区面积的63%,各河系多年平均输沙量之和为1.75亿吨,其严重程度仅次于黄河流域。新中国成立40年来,海河流域的水土保持事业,在中央以及各级党委和政府的领导下,从无到有,得到了较快的发展。截至1987年底止,全流域已初步治理水土流失面积6.0万平方公里,占水土流失总面积的50%,  相似文献   

5.
《中国水土保持》1989,(10):12-13
<正> 珠江流经滇、黔、桂、粤、湘、赣等6省(区),流域面积45万平方公里。境内总的地势是西北高、东南低,大体分上游云贵高原、中游岩溶、下游低山丘陵三个区,山地丘陵多,平原小而分散。本流域地处亚热带,高温多雨,大部分地区植被较好,水土流失程度较轻,但在局部地区,水土流失仍相当严重。据1980年统计,全流域水土流失面积31880平方公里,约占流域总面积的7.2%,主要分布在易风化流失的花岗岩、紫色砂页岩山地丘陵区、云贵高原区和石灰岩区。流失形式主要为面蚀、沟蚀、崩塌(崩岗或滑坡)和岩溶侵蚀等。  相似文献   

6.
<正> 川掌沟位于皇甫川流域的上游,属黄土丘陵沟壑区第一副区。这里自然条件恶劣,干旱严重,年均降雨量仅350~400mm,且70%以上多以暴雨形式集中在7~9月降落。该流域总面积147km~2,流域内地形破碎,沟壑密度达3.91km/km~2,沟壑面积,35.37km~2,占总面积的24.1%;沟道两岸坡度较陡,基岩、砒砂岩、红泥岩裸露,风化、冻融侵蚀严重,是皇甫川中粗砂的主要产区之一;梁峁斜坡多以黄土或沙化黄土覆盖,风蚀、水蚀剧烈,年平均侵蚀模数为1.9万t/km~2。  相似文献   

7.
<正> 陕西省淳化县润镇沟流域属黄土高原沟壑区,是黄委会黄河中游治理局于1980年列入的水土保持综合治理试点小流域。流域共辖5个乡,49个行政村,19337人。流域总面积94.59平方公里,人均土地7.34亩。经过1980~1986年七年的治理,取得了显著的社会、经济和生态效益,径流、泥沙分别比治理前减少58.12%和76.4%,治理程度由28.09%提高到74.26%,人均基本农田由0.86亩增加到2.54亩,亩  相似文献   

8.
<正> 山东省沂源县双泉小流域位于沂源南部山区,是淮河流域沂河水系白马河一级支流上的一个小流域总面积3.2平方公里,共248户,839口人,劳动力310人,分布在十条山梁、九条沟内,人均土地5.72亩,人均耕地1.29亩。该流域属石灰岩溶蚀区,1983年未治理前,植被稀疏,水土流失严重,年均泥沙流失量1.25万吨,年土壤侵蚀模数3905t/km~2。  相似文献   

9.
<正> 一、流域概况 宁夏回族自治区海原县园河流域,是清水河一级支流西河的上游部分,全长44.8km,流域总面积929km~2(含甘肃省的303km~2),属半干旱黄土丘陵沟壑区第五副区。该流域气候干旱,植被稀疏,水土流失严重。年平均气温7℃,日照时数2700小时,无霜期155天,年均降水量368.3mm,年均输沙量247万吨,最大年982万吨、最小年33万吨,主要集中在汛期第  相似文献   

10.
<正> 奈木小流域位于柳河上游右岸,属黄土丘陵沟壑区,总面积为35.33km~2,海拔高度270~480m,流域内有大沟14条,主沟长5.3km,沟壑密度2.9km/km~2。流域平均坡度5°,最大坡度18°,土壤为黄土母质发育而成的风沙土和淋溶褐土,pH值8.78,年均土壤侵蚀模数为4420t/km~2。 该流域气候特点是春季干旱多风,夏季炎热暴雨集中,秋季冷凉早霜,冬季严寒少雪。年均降水量450  相似文献   

11.
<正> 沂源县陡起峪流域位于三教山东南麓,属沂河水系三级支沟,总面积11.915km~2,共有1191户,3837口人,劳动力1857人.该流域在1990年前森林覆盖率只有26.2%,植被稀疏,沟道及农田基本未治理,水土流失面积9.76km~2,占总面积的81.9%,年泥沙流失量4800万kg,年均土壤侵蚀模数为490.5万kg/km~2,人均纯收入仅405.5元,人民生活长期在贫困线上徘徊.  相似文献   

12.
<正> 汾河水库上游总面积5268km~2,水土流失面积3688km~2,占流域总面积的70%,其中黄土丘陵沟壑区面积1918km~2,占流域总面积的36.4%,年均土壤侵蚀量2075.3万t,占水库上游年均土壤侵蚀总量的87.7%,是汾河水库泥沙的主要来源区。因此,在黄土丘陵沟壑区兴建淤地坝,拦截并利用泥沙,是解危于水库、兴利于当地的主要途径。治理汾河的前五年,以工程起步,把淤地坝作为重点建设项目,现已建淤地坝62座,控制小流域面积322km~2,总库容3969万m~3,其中淤积库2592万m~3,可淤坝地480hm~2。我们的具体做法如下。  相似文献   

13.
<正> 陕西省陇县温河沟流域总面积24.17平方公里,上游为土石山区,下游为黄土丘陵沟壑区,面积分别为11.27平方公里和12.90平方公里。该流域水土流失面积22.33平方公里,1984年列入重点小流域治理,到1989年底新增治理面积10.29平方公里,其中梯田2112亩,坝地28亩,用材林10381亩,经济林585亩,种草2330亩,  相似文献   

14.
石羊河流域荒漠化监测结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徐广  李萍 《水土保持通报》2007,27(6):146-148
介绍了石羊河流域荒漠化程度变化的历史沿革。通过对1999年和2004年荒漠化监测结果的对比表明,石羊河流域荒漠化总面积增加了164271.6hm^2,比1999年增长6.47%,年均递增率1.29%。分别从荒漠化类型变化和程度变化两方面分析了石羊河流域荒漠化现状。进一步的监测结果显示石羊河流域荒漠化的发展趋势为整体好转局部恶化。  相似文献   

15.
<正> 一、流域概况 珠江由西江、北江、东江及三角洲网河区组成。整个流域位于北回归线两侧的亚热带地区,跨越滇、黔、桂、粤、湘、赣六省(区),其中二级支流左江的上游在越南境内。流域总面积453690平方公里,在我国境内442100平方公里  相似文献   

16.
黄土丘陵区淤地坝建设后小流域泥沙拦蓄与输移特征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了解淤地坝建设后小流域泥沙拦蓄与输移的变化特征对正确认识和评价淤地坝的减蚀作用有重要意义.该文通过对黄土丘陵区王茂沟流域1953-2015年不同时段内淤地坝的拦沙量和流域出口输沙量的分析,研究了坝系建设后泥沙拦蓄、输移和侵蚀的变化过程与特征.研究表明,王茂沟流域年均拦沙模数呈减少-增加-再减少的波动变化趋势;流域年均输沙模数呈先增加后减少的变化趋势;1953-1986年期间,不同阶段的年均侵蚀模数变化不大,1987年后呈显著下降趋势.流域治理后期与初期相比,年均拦沙模数、输沙模数和侵蚀模数分别下降了79.3%、90.6%和83.9%.淤地坝建设初期,有效库容对流域拦沙模数和输沙模数的变化有重要影响,侵蚀性降雨频发和较低的水土流失治理度是侵蚀强烈的主要因素;流域治理后期,侵蚀性降雨及其发生频次的减少,水土流失治理度的提高与稳固,是流域拦沙、输沙和侵蚀产沙显著下降的主要原因.淤地坝在控制流域侵蚀产沙、减少泥沙输移方面作用显著,但要达到持续有效的作用,坡面治理不容忽视,两者兼顾是黄土丘陵区水土保持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7.
2000-2010年塔里木河流域气候特征及其变化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塔里木河流域气候特征及其变化趋势,为该流域后续治理及生态经济发展提供科学指导.[方法]利用塔里木河流域44个气象监测站的气象要素观测资料,采用Excel和SPSS 11.0软件进行气象数据分析,利用ArcMap 10.0和Surfer 8.0软件进行制图,对该流域2000-2010年的气候特征及其变化趋势进行分析和研究.[结果]塔里木河流域气候条件极其恶劣,气候类型受地貌类型和地形条件制约,以干旱和极干旱气候为主,分别占流域总面积的73.16%和15.97%;年均气温、年日照时数、年降水量和年蒸发量以夏季最高,年均相对湿度以秋冬季较高,大风主要发生在春季和夏季;各气象要素的空间分布特征受到地形地貌特征的影响,基本遵循以塔里木盆地为中心,向外围逐渐发生变化的总体规律.[结论]近10a来,塔里木河流域的年均气温、年降雨量、年日照时数及年平均风速呈上升趋势,而年均相对湿度、年蒸发量则呈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18.
应用SWAT模型(Soil and Water Assessment Tool),以区域气候复杂的云南省洱海流域为例,研究不同子流域划分数量对径流和泥沙负荷模拟结果的影响,以明确洱海流域合理的子流域划分方案。结果表明,随着子流域划分数量的增加,年均径流深增加但敏感性较小,相对偏差仅0.89%;年均泥沙负荷减少而敏感性较大,相对偏差达21.21%。经综合权衡年均径流和泥沙负荷对子流域划分响应的敏感性,提出洱海流域合理的子流域划分临界值为137个,相应子流域平均面积占流域总面积的0.73%。在大于该临界值的划分水平下,模拟的年均径流深和泥沙负荷趋于稳定,但对进一步提高模拟精度无明显效果。研究结果对其它地形地貌复杂的流域水文模拟和非点源污染模拟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9.
<正> 罗玉沟流域地处天水市秦城区北部,属黄河中游黄土丘陵沟懿区第三副区,是渭河支流——藉河的一条支沟。流域总面积75.3km~2,海拔高程1190~1895m。流域内地貌形态以黄土梁状丘陵为主,地面较平缓,大于25°的坡面仅占23.6%,年土壤侵蚀模数达7500t/km~2。罗玉沟流域属温带季风气候,流域平均年降雨量537mm,年蒸发量1293.3mm;流域内冬春干旱,夏秋多暴雨。  相似文献   

20.
<正> 定陶县地处鲁西南,是黄泛平原上的一个农业县,风沙和水土流失危害严重。全县总面积847平方公里,其中水土流失面积233平方公里,占全县总面积的27.5%。 近几年来,定陶县以小流域综合治理为重点,以防风固沙发展经济林为突破口,先后治理了一千王、半堤、游集、杜堂、黄店等五条小流域。治理后,小流域的林木覆盖率达到30%,生态环境大为改观,经济效益显著增加,水土流失基本得到控制。然而,由于干部群众的法制观念浅薄,边治理边破坏的现象时有发生。为了巩固治理成果,确保水保工程能发挥更好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定陶县在加强治理的同时,重点抓了水保工程的监督管护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