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4 毫秒
1.
介绍了广东香蕉产业发展的现状,从香蕉试管苗生产、枯萎病发生情况、产业化经营、贮运等方面剖析了影响广东香蕉产业可持续发展的问题,提出了广东香蕉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建议,包括优化布局,建立广东香蕉产业发展智能决策支持平台和广东省植物生物技术种业科技研究中心,以推动香蕉产业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2.
2009年广东香蕉产业发展现状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近年来,广东香蕉的种植面积、产量逐年稳步增长,成为我国香蕉种植业的支柱产业。概述了国内香蕉产业科技发展现状,分析了广东香蕉生产现状、产业化经营、市场供需及成本收益,并针对当前香蕉产业发展情况,提出了发展广东香蕉产业的重点,对促进广东香蕉可持续生产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3.
2008年广东省香蕉产业发展现状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我国南部是香蕉原产地之一,香蕉主要分布在广东、广西、海南、福建、云南及台湾等省(区).广东是我国香蕉最大产区,香蕉生产已从传统的小生产种植,向着产业化方向发展.成为广东省种植业的支柱产业.广东香蕉生产与国内主产区的市场竞争力比较,已形成了一个具有竞争优势的产业,有良好的市场竞争力.概述了国内外香蕉产业生产贸易现状及市场前景,分析广东香蕉生产现状、供需情况,并运用季节指数趋势法对2009年香蕉价格进行预测,以及结合香蕉产业化生产存在的问题,提出广东香蕉产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广东省香蕉生产现状与成本收益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总结了广东香蕉生产总体情况.比较广东与全国香蕉单产变化趋势.分析广东香蕉产品的成本收益与价格变化.结果表明,目前造成香蕉增产未必增收和价格低迷状态的主要原因一是生产成本的增加:二是由于香蕉市场出现了相对的饱和,出现了供大于需.再加上香蕉流通受阻,在此基础上为保持今后我省香蕉产业的竞争优势和提高香蕉产业经济效益,提出对策建议,为广东香蕉产业可持续生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2011年广东香蕉产业发展现状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2011年广东香蕉产业的生产特点、进出口情况、产业化经营、供需情况与价格变化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针对广东香蕉产业状况,结合产业化经营存在问题,提出相关对策建议:一是大力推行香蕉无病毒苗,加强抗病品种的研发和引进,强化香蕉枯萎病防控体系建设;二是建立香蕉产销联盟,调整香蕉种植结构,错时栽培;三是有效提高香蕉品质,加强采后保鲜处理技术研发;四是充分利用广东省国家香蕉种质资源圃的优势,集成推广优良品种和栽培关键技术;五是为有效抵抗香蕉产业风险,建立和完善香蕉产业预警机制和灾害补偿制度.  相似文献   

6.
杨卫萍 《特产研究》2024,(2):170-175
香蕉产业是广东农业支柱型产业,产量长期保持全国第一。运用综合优势比较指数法分析发现,其产出效率与综合效率优势位于全国第一,而规模优势仅位于全国第三;纵向看,产业综合优势与规模优势总体呈现出上升发展趋势,而效率优势的变化相对较为平稳。针对当前广东香蕉产业竞争力存在的问题,提出强优势、补短板推动产业绿色发展;促进产业现代化各子系统协调运作;建设优质广蕉品牌;推进产业信息化、数字化转型等对策建议,为广东香蕉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7.
正随着"一带一路"战略向纵深推进和相关政策措施的不断出台,为农业"走出去"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近年来,我国香蕉产业走出去到东盟国家的发展步伐加快,加之东南亚国家本身经济发展需要,老挝、柬埔寨和缅甸等国香蕉产业发展更加迅猛。中农广东化肥有限公司紧随香蕉产业走出国门,服务当地香蕉种植企业。目前,"中农  相似文献   

8.
2015 年广东香蕉产业发展形势与对策建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2014年广东香蕉产量、区域分布、进出口等香蕉产业现状、存在的问题、科技发展情况进行分析,提出了广东香蕉产业发展要因地制宜,突出特色,坚持重点发展与促进产业多样性相结合的原则;坚持市场导向与政府政策引导相结合,转变方式,提质增效的原则;坚持自主创新与引进技术相结合科技支撑原则;坚持增加投入加快发展龙头企业、专业组织带动产业化经营的原则;坚持可持续发展与统筹平衡土地利用的原则;立足省内,依托“一带一路”实施“走出去”的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9.
为了交流近年来各地香蕉产业发展情况,总结香蕉生产技术和经营管理经验,分析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影响香蕉产业发展的关键问题,中国农垦经济发展中心(农业部南亚热带作物开发中心)于2004年12月20-21日在广东省徐闻县主持召开了首届中国香蕉产业发展研讨会。广东、海南、广西、福建、云南等省区的有关同志分别做了本地区香蕉产业发展情况介绍,20多位专家及企业代表做了精彩的报告,400余名代表围绕香蕉产业发展中的关键问题进行了交流研讨。大会初步议定明年在海南召开第二届中国香蕉产业发展研讨会。这意味着从这次研讨会开始,我国香蕉产业界一直渴望的信息交流平台已经形成,这对继续推动香蕉产业健康发展,努力开创我国香蕉产业发展新局面必将产生重大影响。以下是中国农垦经济发展中心(农业部南亚热带作物开发中心)副主任杨培生同志在研讨会上的讲话节选。  相似文献   

10.
正香蕉是云南重要的高原特色农产品之一,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和巨大的市场前景。近年来,由于受香蕉枯萎病的影响,广东、广西的香蕉产业迅速萎缩,而云南相对较低的租地费和人工费,吸引大批香蕉种植户转到云南种植香蕉,使云南香蕉面积极速扩大、产业迅猛发展。2014年底,全省香蕉种植面积接近12万hm~2,跃居全国第一位,产量约275万t,农业产值达30亿,综合产值达50亿,香蕉产业已成为河口、金平等县的农业经济支柱产业  相似文献   

11.
中国香蕉产业组织化发展现状及其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香蕉产业是我国南亚热带地区农业的支柱性产业,在热区经济和农村社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为更好地了解国内香蕉产业组织化现状和存在问题,农业部948香蕉项目组织课题组于2007年7—8月,对海南、广东、云南、广西四省(区)的香蕉主产区进行了调研考察。课题组先后考察了海南省的东方、乐东、澄迈、临高县(市);广东省的徐闻县;云南省的元江、景洪市(县);广西南宁市的西乡塘区、隆安县、钦州市的浦北、灵山县等香蕉主产市县,同有关香蕉合作组织、  相似文献   

12.
从今年4月份以来,海南、广东香蕉相继出现了滞销价跌现象,客观分析这场香蕉价跌原因,对指导广西香蕉等水果产业发展意义重大。从目前掌握的分析,我们认为两省香蕉滞销有如下三个方面的原因:  相似文献   

13.
刚刚过去的2004年,香蕉产业显示出环环紧扣良性发展的兴旺势头。这一年,全国的香蕉市场价格都非常坚挺,甚至在7月份出现了戏剧般的“价格三级跳”;这一年,全国进口香蕉已从高峰年进口50万吨降到2004年的不到10万吨,其中主要由广东香蕉挤占了这块市场;这一年,农业部南亚热带作物开发中心牵头组织,在广东省徐闻县召开了首届中国香蕉产业发展研讨会,探讨建立全国香蕉协作组织。  相似文献   

14.
一、海南农垦西部香蕉发展现状 (一)香蕉产业发展滞后,规模偏小 从全国看,海南香蕉生产与广东、广西、福建相比,起步较晚,但发展迅猛。2001年全省香蕉收获面积为50多万亩,年产量90多万吨;2007年收获面积为62.42万亩,年产量142.13万吨。收获面积和产量分别增长了25%和58%,已成为我国第三产蕉大省,其产量与产值均居海南水果首位。但海南农垦香蕉产业发展未能跟上全省的步伐。  相似文献   

15.
广东省因地制宜,形成了以香蕉、柑桔、荔枝、龙眼、菠萝等种类为主的一批具有鲜明地方特色的水果优势产区.近年来广东水果产业稳中有升,但是受黄龙病、枯萎病的影响较大,成为产业发展的瓶颈.未来广东水果产业应以市场为导向,加大对产业的总体规划和扶持力度;支持产业体系建设,提高产业组织化水平;促进水果科技创新,实现产业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6.
共商发展大计力促产业升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期两天的中国香蕉产业发展论坛在广西农业厅的周密安排和与会代表的共同努力下,圆满完成了预定的议程,即将顺利结束.来自广东、广西、海南、福建、云南、四川、贵州、湖南等主产地香蕉产业行政管理部门的负责人,水果、园艺协会(学会)的负责人,有关科研、教学单位从事香蕉科研的专家,以及部分香蕉生产流通企业管理人员共200多人参加了论坛.农业部农垦局杨绍品局长到会作了重要发言.国家有关部委、行业协会(学会)、科研教学机构和广西农业厅等单位的12位专家分别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做了专题报告和学术交流.与会代表还参观了广西香蕉产业升级项目的示范点.……  相似文献   

17.
香蕉枯萎病是制约香蕉产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瓶颈,抗病品种选育是病害防控的关键。‘南天黄’是从‘宝岛蕉’突变单株中选育出来,具有明显特异性,中高抗香蕉枯萎病4号热带小种的香蕉新品种,2010年开始在广东、海南、云南等香蕉枯萎病发生的病区试种,表现出良好的综合性状,2015年通过海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认定。本文介绍‘南天黄’香蕉品种的选育过程、品种特征以及栽培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18.
香蕉枯萎病的危害及其防治策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由尖孢镰刀菌古巴专化型(Fusarium oxysporum f.sp.cubense,Foc)引起的香蕉枯萎病是毁灭性土传维管束病害,至今仍无十分有效的化学药剂防治.由于Foc 4号小种的传入和蔓延,给我国广东和海南的香蕉产业带来了严重的威胁.本文从病原菌生物学特性、抗病育种、化学防治、生物防治以及分子生物学研究等方面对香蕉枯萎病的国内外研究进展进行了概述,指出了香蕉枯萎病防治研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今后香蕉枯萎病的防治策略.  相似文献   

19.
信息要览     
热区农业部门积极应对大范围雨雪冻灾;广西将种百万亩麻风树;2007年海南民营橡胶产业造就100亿元大蛋糕;广东茂名市香蕉枯萎病防控初见成效;全球最大水果采购商到琼购香蕉;广东江门引进“洋蕉”高产技术;l~IJll会理石榴进入欧洲市场。  相似文献   

20.
香蕉枯萎病菌4号生理小种的传入给我国香蕉产业带来严重威胁。利用核糖体基因(rDNA)及其内转录间隔区(ITS)序列分析对采自广东省和云南省不同地理环境的香蕉枯萎病菌4号生理小种菌株进行系统发育研究。结果表明,广东和云南两省菌株的遗传距离为0.002,两省菌株的同源性高达99.8%,以NJ法建立系统树分析表明,云南和广东两省菌株的亲缘关系很近,但仍存在一定差异。广东、云南不同地区菌株的生物学基本特性比较研究表明,两地区菌株在生长速率、菌落直径和产孢量等方面差异较大。与采自广东的菌株相比,采自云南的菌株接种香蕉后发病较早、产孢量高。此外,采自广东的菌株略嗜酸性,云南地区的菌株略嗜碱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