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我国是个自然灾害频发的国家,构建新型农业保险体系十分重要。文章介绍了近几年自然灾害爆发表现出的新特征,农业生产的特点以及我国农业保险体系的发展现状,并论述了自然灾害频发下构建新型农业保险体系的必要性,在此基础上对自然灾害频发下构建新型农业保险体系做了简要介绍,同时对新型农业保险体系的实现路径进行了详细分析。  相似文献   

2.
我国是农业自然灾害发生较频繁的国家,农业自然灾害给我国农业带来了巨大损失。我国目前缺乏一套行之有效的农业自然灾害风险管理机制。分析了我国商业性农业保险和政策性农业模式以及存在不足,在借鉴国外政策性农业保险经验基础上提出建立我国政策性农业保险模式的思考。  相似文献   

3.
对1998-2008年CNKI收录的有关农业信息服务研究论文进行了统计分析,以期管窥农业信息服务研究近年来的发展状况,并对我国农业信息服务研究中出现的问题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4.
利用黑河市1980~2013年历史气候资料,采用统计分析方法对近34年黑河市温度、降水、霜期等的变化特征进行分析,研究了气象各时期的自然灾害及其对农业的影响,并提出了防御措施.  相似文献   

5.
自然灾害对农业生产有着重要影响,本文分析了自然灾害对于我国北方农业生产的影响.并提出了一些削弱这些影响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包学雄  黎雄辉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16):9666-9668,9671
从政府与市场的角度出发,对前人在农业自然灾害救助领域的研究理论进行了综述,并在此基础之上提出了适合我国农业自然灾害救助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我国农业大学学报的网络传播情况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依据中国学术期刊文献评价统计分析系统的统计数据,对我国32个农业大学学报2005~2008年的网络传播情况进行比较分析。  相似文献   

8.
农业自然灾害对于我国农业生产有重大影响,特别是农业巨灾对农业生产往往有致命打击,给农户造成重大损失。因此如何分担农业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成了一个重大课题。通过对政府、保险公司和农户角色分析后,提出了一个以政府为主,三者共同承担责任的农业自然灾害风险管理机制。在这个机制中,地方政府应当采取的措施有三个方面,分别是灾害发生前、发生中和发生后提供相应的政策和措施保证农业正常生产,稳定农户收入。  相似文献   

9.
研究显示,我国是自然灾害发生率最高的国家之一,农业自然灾害对于农业生产的危害是相当大的,农业自然灾害会受到两个因素的影响,第一就是自然灾害的冲击,第二个就是农业抵挡自然灾害的能力。对于农业生产而言,自然灾害是一个不可避免的问题,本文主要针对我国农业自然灾害风险现状与应对措施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0.
截至3月初,国家发布的统计数据表明,2008年年初的冰雪灾害导致全国直接经济损失已达1500多亿元,而农业保险赔款占已赔款项比例仅为4%左右,凸显出我国在农业保险尤其是农业巨灾保险领域的严重缺失。中国是自然灾害频发区,近年来的统计表明灾害趋势在加重,农业领域由自然灾害引发的风险在加大,为了保护和促进农业生产发展,推进农业保险改革实为大势所趋。  相似文献   

11.
辽宁省农业气象灾害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及评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辽宁省1971~2008年农业生产资料及气象灾害资料,计算了干旱、洪涝、大风冰雹、低温冻害的影响权重、成灾率及其变异值,进一步分析了农业气象灾害的时间序列变化特征,并对农业气象灾害进行了等级划分和综合评估。结果表明,粮食产量与相应年农业气象灾害存在负相关关系,1989、1997、2000年农业气象灾害较为严重,粮食产量相应严重减产。辽宁省农业气象灾害小灾情出现频率最大,占总年数的39%,同时农业气象灾害对农业生产的危害随年代逐渐增大;干旱影响权重为63.0%,成为当前影响农业生产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2.
祝新建  臧新洲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26):12873-12875
根据获嘉县1961~2010年的气象资料和当地的耕地面积、人口密度和当地居民的经济状况等资料,利用气象材料、方法及评价指标,从暴雨、冰雹、大风等方面对致灾因子进行分析,利用ACRGIS软件插值法进行各种因子的风险区划,并建立了获嘉县的农业气象灾害损失的结构型统计评估模型。结果表明:暴雨、冰雹和大风灾害发生概率高,气象灾害综合风险程度较高的地方主要分布在照镜镇、位庄乡、中和镇和徐营镇,风险程度相对较小的地方主要是城关镇、黄堤镇和亢村镇。  相似文献   

13.
农业气象灾害保险与农业防灾减灾能力构建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张恒  鲍文 《农业现代化研究》2012,33(2):166-169,248
本文对农业气象灾害保险及其内涵进行了界定,认为目前的农业保险是以气象灾害保险为主,且存在农业灾害风险分散机制不完善与农户需求不相适应的矛盾日益突出、农业气象灾害保险法律法规滞后、农业灾害保险尚未规范化和农业气象灾害保险制度建设任重道远等问题。指出衡量农业气象灾害保险成败的四个关键因素,即农民自愿参保率的高低、政府参与气象巨灾风险分担、促进农民保收增收和适度的商业化运作。提出推进我国农业气象灾害保险发展的对策和建议,即完善农业气象灾害保险法规和标准体系、建立适合中国国情的农业气象灾害保险制度、大力推进天气衍生品市场的发展、引入农业气象灾害保险市场竞争及灾害救济向参加灾害保险的客户倾斜的机制、加强农业气象灾害风险评估与政府防灾减灾能力的建设、培养农业气象灾害专业人员和加强农业气象灾害保险组织体系建设。  相似文献   

14.
自然灾害是影响阿克苏地区农业生产的重要因素。该文基于阿克苏地区八县一市近年来农业受灾数据。分析了自然灾害的主要因素及其特征,提出了相应的灾害防治措施,以期科学地减少阿克苏地区的农业受灾损失。  相似文献   

15.
农业气象灾害适应能力及其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适应能力建设是农业气象灾害防灾减灾必要战略选择之一。本文对农业气象灾害适应能力的内涵、农业气象灾害适应的类型及强适应能力的特征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将农业气象灾害适应能力构建纳入农业发展政策、实施农业气象灾害风险管理、建立农户参与的基层农业气象灾害风险管理机制、以农民生计为核心提高农业气象灾害适应能力和进行制度改革等对策。  相似文献   

16.
介绍了农业灾害的应急信息体系及应急预案的现状,概括了我国当前通用的应急处置体系,并分析了该体系存在的问题,以期为农业灾害的应急处置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农业生物灾害是一类重要的自然灾害,它是指有害生物(包括病毒、细菌、菌物、有害植物、有害动物等)种群数量大暴发对农业生产、农业生态环境以及人类经济活动造成严重威胁或重大危害,主要包括农作物病、虫、草、鼠害等。四川丘区农作物生物灾害种类多、发生范围广、危害程度重,严重影响农产品产量和品质。通过结合四川丘区旱作农业的发展现状,本研究开展了生物灾害的灾害种类、为害情况、为害趋势、为害加重原因等几方面的大量资料分析研究。文章总结了丘区旱作生物灾害发生的种类和其为害情况,提出防治策略“植物检疫为前提,农业措施防治为基础,物理措施为支撑,生物措施为重点,化学防治为保障”。掌握丘区生物灾害的发生种类及为害规律,有利于对其采取针对性的防治方法,并为减少在丘区农业生产过程中的损失提供了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8.
邓胜  戴小鹏  陈垦  黄璜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6):3120-3121
借助粗糙集理论,分析了农业生物灾害预测中知识规则获取的方法,有助于提高农业生物灾害预测的效率。  相似文献   

19.
浏阳市烤烟生长气象灾害分析及防灾减灾系统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浏阳气象观测站1971—2010年的气象资料,对影响烤烟生长的气象灾害进行分析。结果表明:98%以上年份都会出现灾情,其中暴雨出现频率为100%,洪涝18%,干旱56%,低温100%,高温90%,阴雨寡照85%。为降低气象灾害的影响,浏阳市建立了现代烟草农业气象保障服务系统,通过应用烤烟气候区划成果、利用短期趋势预测做年度生产计划、构建烤烟专项气象预报预警服务平台、完善烤烟气象防灾减灾体系建设等措施,全力保障浏阳烤烟优质、高效、稳产。  相似文献   

20.
结合农业数据的特点,提出了一种基于数据挖掘技术的粗集属性约简算法,并将其应用在农作物灾害预测中。通过具体实例证明了该算法的正确性和有效性,指出该算法在农作物灾害预测中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