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夏枯草药材栽培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夏枯草(Prunella vulgarisL.)是传统的大宗用药,在我国已有1 000多年应用历史,近年来需求量增加,导致原材料短缺,因此人工栽培技术研究成为该药材研究与利用的热点。文章综述了该药材栽培中种子萌发条件、繁殖方法、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栽培模式、采收和加工等方面的研究成果和实践技术,有助于我国今后对夏枯草的深入研究和应用。  相似文献   

2.
确山县夏枯草种植历史悠久,规模大,品质好,是驻马店市道地药材和优势主导品种,常年种植面积0.53万hm2,确山县夏枯草产量占全国市场供货量的70%以上.确山县夏枯草穗大、色棕、甘甜、药味浓,气味清香,色泽稳定,不褪色,穗体长且粗壮匀称、柔软,有弹性不易折碎,2016年其被列入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相似文献   

3.
正夏枯草是桐柏县道地药材之一,近几年人工种植面积0.4万hm2。目前,桐柏县是河南最大的夏枯草集散地和种植基地。为进一步规范种植技术,确保夏枯草生产质量安全,笔者将夏枯草无公害栽培技术简要介绍如下。一、夏枯草的别名及药用价值夏枯草别名麦穗夏枯草、麦夏枯、铁线夏枯、铁色草、棒柱头花、大头花、灯笼头、羊肠菜等,为唇形科夏枯草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夏枯草性寒,味苦、辛,有清肝、散结、  相似文献   

4.
利用AFLP分子标记分析夏枯草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8份夏枯草种质资源的AFLP分析,探求各种质间的遗传多样性.利用扩增片段长度多态性 (AFLP)标记,在DNA水平上进行遗传多样性研究,筛选32对选择性扩增引物,将扩增出的条带作为原始矩阵,用NTSYS-PC软件计算并分析夏枯草种质间的相似度,构建遗传系统进化树.结果显示:(1) SDS法提取的夏枯草基因组DNA质量较佳,能够满足AFLP分析的要求;(2) 从32对选择性扩增引物中,筛选出10对多态性较强、带型较好、分辨率较高的组合;(3)构建夏枯草AFLP 指纹图谱,将8个夏枯草种质全部区分开来;(4)通过构建进化树,把8个种质分成3类.夏枯草种质资源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某些形态特征差异和基因型存在相关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明不同地理种源野生夏枯草Prunella vulgaris L.的品质差异,揭示影响夏枯草药用成分含量的主要环境因子,为合理开发和有效保护夏枯草种质资源提供理论支撑。方法 以10个分布在全国不同地理区域的夏枯草地理种源为研究对象,比较分析不同地理种源夏枯草多糖和黄酮的含量差异,并利用Pearson相关分析研究多糖和黄酮含量与环境因子之间的关系,利用聚类分析和隶属函数评价法筛选高品质地理种源。结果 不同地理种源夏枯草多糖和黄酮含量差异显著,多糖质量分数为70.45~120.39 mg·g-1,黄酮质量分数为34.40~59.04 mg·g-1,其中湖北宜昌种源多糖含量最高,广西桂林种源黄酮含量最高,质量分数分别达到120.39和59.04 mg·g-1。夏枯草中的多糖含量与黄酮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影响夏枯草多糖含量的主要环境因子是经纬度和海拔,影响黄酮含量的主要环境因子是经度、海拔、年平均气温、年日照时长和年降水量。聚类分析将10个地理种源分为3类。广西桂林种源平均隶属函数值最大,综合品质最优。结论 不同地理种源夏枯草药用成分含量差异显著,不同环境因子对主要药用成分影响程度不同,筛选出的品质较佳地理种源及不同地理种源排名可为夏枯草种质资源选育和开发利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6.
河南道地药材资源的区域分布及中药区划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河南道地药材种类及地理分布进行调查,以阐明河南道地药材主产区的形成特点及合理开发河南道地药材资源。[方法]通过调查,结合有关研究文献,对河南道地药材资源种类和地理分布等进行归纳整理。[结果]河南有40种道地药材,其中,植物类的药材37种,动物类药材3种,河南省中药资源区划为7个1级区。[结论]说明了河南省道地药材主产区的形成特点和分布规律,为促进河南道地药材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充分利用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油松(Pinus tabuliformis)林下9种药材植物淋出物对油松枯落物分解和土壤酶活性的影响,为选择适宜油松林下种植的药材植物及适宜的林药复合模式提供依据。【方法】以秦岭山区广泛分布的典型油松林及林下9种常见药材植物蒲公英(Taraxacum mongolicum)、地丁(Corydalis bungeana)、薄荷(Mentha haplocalyx)、鱼腥草(Houttuynia cordata)、细辛(Asarum sieboldii)、荆芥(Nepeta cataria)、金银花(Lonicera japonica)、绞股蓝(Gynostemma pentaphyllum)和夏枯草(Prunella vulgaris)为研究对象,通过药材植物茎叶淋出物(以水浸提液模拟)喷浇油松枯落物进行分解试验,研究药材植物茎叶淋出物对油松枯落物分解速率、养分(C、N、P、Cu、Zn和Mn)释放和土壤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蒲公英、地丁、薄荷、鱼腥草、金银花和荆芥的茎叶淋出物均显著抑制了油松枯落物的分解及总体养分释放(除金银花茎叶淋出物对N释放、荆芥茎叶淋出物对N和P的释放影响不显著外)。蒲公英、地丁、薄荷、鱼腥草和金银花茎叶淋出物均显著降低了土壤多酚氧化酶的活性,金银花茎叶淋出物降低了土壤中羧甲基纤维素酶活性,荆芥茎叶淋出物均显著降低了土壤中羧甲基纤维素酶和β-葡萄糖苷酶的活性。【结论】细辛、绞股蓝和夏枯草可与油松进行林药复合种植,其余6种药材植物应避免在油松林下种植或降低种植密度。  相似文献   

8.
为从夏枯草中克隆参与光合作用和光呼吸代谢的关键酶RuBPcase大亚基基因rbcL,为今后研究夏枯草RuBPcase的结构和功能以及从分子水平探讨夏枯草的光合作用机理提供必要的基础数据,以夏枯草基因组DNA为模板,采用PCR法对夏枯草RuBPCase大亚基基因(PvrbcL)的克隆与表达进行研究。结果表明:PCR法扩增出夏枯草RuBPcase大亚基基因片段PvrbcL,基因长837bp,编码278个氨基酸,GenBank登录号为JN 692563;经BLAST序列比较,夏枯草PvrbcL基因核苷酸序列与大花夏枯草、鼠尾草、烟草、大豆、水稻、菜豆、葡萄、油菜的相似性为86%~100%,氨基酸同源性为92%~100%;Northern杂交分析表明,PvrbcL基因在夏枯草叶和茎中表达,且在叶中的表达量最大;发育表达模式结果显示,Pvr-bcL基因的表达量随着叶片的生长而增加。PvrbcL基因的克隆和表达模式分析为进一步研究夏枯草RuB-Pcase的结构和功能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9.
郭伟娜  程磊牛倩 《安徽农业科学》2013,(24):9943-9944,9947
通过资料查阅和文献检索的方法,从本草沿革、资源分布、资源化学、种质变异及分子系统等方面对中药紫菀的本草学和现代资源研究进行综述,并实地调查亳州道地药材紫菀种质资源概况,其中正品紫菀为紫菀属紫菀的根和根茎,主要为栽培品.近些年亳州紫菀栽培种质质量下降;地方习用品种来源于紫菀属和橐吾属部分植物,种类繁多.中药紫菀优质种源选取、药材质量控制、分子系统、解剖学和组织化学等领域的研究有待进一步加强.  相似文献   

10.
本文研究了不同播种期对夏枯草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播种太早,夏枯草出苗率低,苗势弱,产量低;播种太晚,发棵晚,生长时间不足,产量受到影响。"白露"前后是夏枯草最适播种期,此时气温适宜,出苗快,单株重和产量显著高于其他播种期。合理安排夏枯草播期和中稻(或一季晚稻)的播期,可实现夏枯草—水稻一年二熟,种植效益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11.
在夏玉米大田里套种夏枯球、丹参、白芷等中药材,既可节省土地,又有利于药材小苗生长。玉米采收后药材即可迅速成长。一、夏枯球夏枯球是一年生草本植物,全草和球穗均可入药。近年来保健凉茶的流行,使夏枯球和夏枯草用量大增。种植夏枯球一般在黄河以南地区较好,种植时以当年的新种子随采随播较好。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夏枯草药渣栽培平菇的产量、质量和经济效益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采用药渣部分替代棉籽壳栽培平菇是可行的,既解决了药渣作为废弃资源浪费的问题,又使药渣变废为宝得以再利用;(2)药渣替代棉籽壳用量最高不得超过70%;(3)采用50%和70%的夏枯草药渣替代棉籽壳栽培平菇出菇时间早,产量高,蛋白质和脂肪含量高,含水率低,灰分高,是理想的配方。  相似文献   

13.
正夏枯草(prunella vullgaris L)别名麦穗夏枯草、铁线夏枯草、麦枯草、大头花、棒柱头花、羊肠草、锣锤草、六月干等,当地人俗称"九重楼",为唇形科夏枯草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夏枯草几乎遍布全国,主产于河南、江苏、浙江、安徽、湖北等地,主要生长于疏林、经济林、荒山、田埂、坎头、路傍、沟边、滩湖边等处,常以在土壤、湿润、肥力好、土壤质地疏松的地带生长茂盛。夏枯草是重要的中药材资源,主要为药用,具  相似文献   

14.
种质资源是药用植物生产的源头,种质的优劣对药材的产量和质量具有决定性的作用。阐述了续断药材基原的历史沿革及资源分布、种质亲缘关系、化学品质评价及繁育等种质资源的研究进展,探讨了续断种质资源的研究现状及当前中国续断种质资源研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今后研究的思路:加强对续断种质资源的收集和保存,引入遗传学、生态学、农艺学等多学科交叉的研究策略,以筛选出优质续断种源,为实现人工产业化栽培和品种选育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15.
为了解药材资源情况,采用文献调查、实地调研、走访、药材标本采集及鉴定相结合的方法,对贵州省大方县端午节传统药市交易的药材进行调查研究。结果表明,大方县传统药市药用植物资源种类繁多,共鉴定出119种,分属64科。本次调查结果有利于大方县及周边县药材资源的保护、合理利用和开发,以促进大方县传统端午药市的可持续性发展。  相似文献   

16.
微波辅助提取夏枯草中熊果酸的工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艳芳  安广杰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34):10941-10942
[目的]探索从夏枯草中有效提取熊果酸的有效方法。[方法]以夏枯草为原料,采用乙醇作为提取溶剂,研究在微波辐射下提取夏枯草熊果酸的工艺条件;探讨夏枯草熊果酸的提取条件,对微波功率、溶剂浓度、料液比、提取时间等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结果表明:微波辅助法从夏枯草中提取熊果酸的适宜工艺条件为夏枯草在90%乙醇溶剂液中,采用功率350 W,提取时间260 s。此条件下夏枯草中熊果酸提取得率为0.54%。[结论]微波法提取熊果酸提取时间短,提取效率较高,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7.
夏枯草是我国常见传统中药材之一,在精准扶贫和乡村振兴中起着重要作用。采用ISSR分子标记分析了湖北4个野生夏枯草种群的遗传多样性。结果显示,物种水平的多态性位点(PPB)为98.25%,表明夏枯草在物种水平存在高水平的遗传多样性。4个种群间的遗传多样性(PPB)变化较大,其范围在43.86%~78.95%。其中,武汉(PPB:78.95%)和蕲春(PPB:75.44%)的夏枯草的遗传多样性较高,遗传资源丰富,而崇阳夏枯草种群多态位点百分率最低,为43.86%,遗传多样性最低。UPGMA聚类图显示崇阳种群(CYX)单独分为一支。建议优选考虑蕲春和武汉种群夏枯草的"野转家"种植。  相似文献   

18.
四川合江县中药资源普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调查研究合江地区中药资源、重点品种、药用植物种植等。[方法]以全国第四次中药资源普查技术规范为指导,通过野外样地调查、栽培药材调查、市场调查、民间访谈,对合江县现有中药资源进行普查和分析。[结果]总共完成了38个样地的调查,其中重点中药材57种,重点中药材种质资源收集41种,制作鉴定标本573种,走访调查10个传统知识、4个药材栽培、1个市场。[结论]研究结果可为合江县中医药产业发展规划提供指导,也为当地中药资源保护、合理利用和开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我国黄精种质资源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精是我国传统名贵中药,也是传统药食同源药材,种植和药用历史悠久,不仅具有补气养阴、健润脾肺、益肾之功效,在食品、保健品、观赏、化妆品等方面也有应用价值.全国各地黄精资源品种繁多,容易混杂,2015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中记载药用黄精有3种.为可持续利用并充分开发黄精药材资源,通过考证相关资料,对黄精资源分布、种质鉴定、遗传多样性、育种研究等进行整理研究,可为黄精属植物良种选育、人工栽培及潜在黄精资源开发利用、解决黄精市场供需矛盾等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0.
航天诱变对夏枯草SP1代生物学特性和迷迭香酸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航天诱变处理对SP1代夏枯草生物学特性和迷迭香酸含量的影响,为夏枯草种质改良和品种选育提供参考。【方法】以神舟八号飞船搭载的夏枯草种子和地面种子(对照)为材料,在夏枯草发育过程中观测记录表型生长指标;在夏枯草收获后,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其干燥果穗中的迷迭香酸含量,分析航天诱变对夏枯草的影响。【结果】搭载组(SP)夏枯草的株高、主茎粗、分枝粗、果穗粗度、果穗长度、果穗数、地上部分干质量、地上部分鲜质量、果穗干质量、茎叶干质量等表型指标与对照组(CK)相比均有不同程度降低,其中分枝粗、果穗数、果穗粗度、果穗长度、地上部分干鲜质量、果穗干质量、茎叶干质量等指标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搭载组(SP)夏枯草的抽薹期、开花期、盛花期、成熟期均较对照推后;搭载组(SP)干燥果穗中迷迭香酸含量总体较对照组(CK)有所升高,在SP1代中检测到6株含量极高的植株,但总体差异不显著;搭载组SP1代夏枯草生长过程中出现了多种表型变异。【结论】航天诱变增大了夏枯草植株表型的突变率,总体而言对夏枯草表型生长具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