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目的】摸清广西水牛及奶牛结核病的流行情况,为制定净化广西牛结核病防制策略提供参考。【方法】2008~2011年采用皮内变态反应和γ-干扰素ELISA检测方法联合对广西奶牛及水牛开展结核病流行病学调查,共检疫5478头奶牛和1580头奶水牛。【结果】2008~2011年从广西南宁、柳州、北海、钦州、桂林等市累积检测出皮内变态反应阳性奶牛63头、水牛17头,阳性检出率分别为1.15%和1.08%,总体上广西奶牛及水牛结核病阳性率呈现逐年降低的趋势。通过采用自制水γ-干扰素EusA检测试剂盒和Bovigam牛结核分枝杆菌γ-干扰素检测试剂盒对牛结核病进行检测,发现γ-干扰素ELISA检测的牛结核病阳性率低于皮内变态反应,且准确度高。【结论】对牛群进行结核病检测时,先以变态反应检疫牛群,再结合γ-干扰素ELISA检测进行综合判断,更有利于牛结核病的检测与净化。  相似文献   

2.
采用实验室平板凝集反应和皮内注射结核提纯菌素及兽医临床检查等方法,对肃州辖区内城郊的泉湖、果园、银达、西洞、怀茂、西峰六乡(镇)的奶牛进行“两病“检疫监测.四年来共检疫奶牛5 667头,检出结核病阳性病牛87头(占1.50%),从检疫情况分析,奶牛结核病呈波浪状增长,布病达到稳定净化.为有效预防、控制奶牛“两病“,进一步促进了奶牛业的迅速发展,保证人民身体健康,确保消费者喝上“放心奶“.  相似文献   

3.
[目的]掌握牛结核病的感染情况及其感染原因,逐步控制包括人在内的结核病的发病率,帮助奶牛养殖业持续健康发展.[方法]2010年下半年对乌鲁木齐周边地区部分牛用“提纯结核菌素皮内变态反应”方法进行了结核病监测.[结果]对监测结果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显示:此次共监测牛1 052头,其中检出结核阳性牛5头,阳性率为0.47;.[结论]牛结核病零星散发,应做好检疫和扑杀工作.  相似文献   

4.
[目的]掌握洱源县奶牛结核病的流行现状和发展趋势。[方法]按照《动物结核病诊断技术》(GB/T18645—2002)进行操作与判定,2012—2018年采用牛型结核分枝杆菌PPD皮内变态反应试验进行结核病监测。[结果]共监测奶牛31 240头,阳性111头,平均阳性率为0.355%;2012—2018年监测阳性率分别为0.876%、0.279%、0.083%、0.082%、0.102%、0和0.040%。监测结果表明,2012—2018年洱源县奶牛结核病监测阳性率从0.876%降至0.040%,呈下降趋势。[结论]此次监测结果可为有效控制和逐步净化奶牛结核病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5.
青海贵南地区奶牛结核病感染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奶牛结核病是由牛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的慢性消耗性传染病,人主要通过饮用患病的牛奶感染。为了保证人体健康,提供合格的鲜奶及奶产品,促进奶牛养殖业的健康发展。2008年6月,对贵南县境内的300头奶牛进行了结核病调查,结果,检测出阳性奶牛1头,阳性率为0.33%。  相似文献   

6.
按照牛结核病提纯结核菌素变态反应操作的方法,对226头奶牛进行监测检疫。结果表明,222头奶牛为结核病阴性,3头为可疑,其中1头为高度可疑。建议对高度可疑牛只作淘汰处理,对其他可疑牛只作进一步复检,仍为可疑者,按照阳性对象处理。  相似文献   

7.
明确牛结核病感染状况,并分析感染发生的原因。选取某地区的2000头牛作为研究对象,分析牛结核病的发生率。在2 000头牛中,经检疫发现有8头牛为阳性,阳性率为0.4%;不同年龄、不同性别、不同饲养方式的牛在阳性检测率上对比均无显著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牛结核疾病的发生比较零散,工作人员需定期做好扑杀、检疫工作。  相似文献   

8.
杭州市奶牛结核病流行情况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核病是由结核杆菌引起的人畜共患慢性传染病。采用牛型结核分枝杆菌PPD皮内变态反应试验,2003—2006年对杭州市奶牛结核病感染情况进行调查,4年间共检牛52 160头,检出阳性牛590头,平均阳性率为1.13%。2004—2005年杭州市奶牛结核病发生主要集中在临安市和建德市。从奶牛结核病流行趋势分析,2004—2006年奶牛结核病平均阳性率(1.42%),高于2000—2003年的水平(0.28%)。存栏20头奶牛以下的养殖户结核病发生率(33.33%),明显高于养殖规模场(22.41%)。  相似文献   

9.
应用牛结核变态反应、PCR和分离培养3种方法,对奶水牛进行牛结核病检测,比较3种检测方法的符合率。结果表明,1850头奶水牛中有78头奶水牛的皮内变态反应结果为阳性,而对变态反应阳性的牛样品进行PCR检测和分离鉴定,分别鉴定出4份和2份牛分枝杆菌。阳性检出率以变态反应为最高(4.22%),PCR和分离鉴定的较低,分别为0.21%和0.11%。变态反应与PCR检测、分离鉴定的符合率较差,而PCR检测与分离鉴定的符合率相对较接近。因此建议,在对奶水牛群进行结核病检测时,应先以变态反应检疫牛群,再结合PCR检测进行综合诊断,更有利于奶水牛结核病的检测与净化。  相似文献   

10.
采用牛型提纯结核菌素,分别对全区3000多头奶牛进行皮内变态反应与点眼法检疫方法进行监测,结果在监测的3000头乳牛中,结核病阳性30头,阳性率1%。通过监测结果,对结核病发生的规律及防制进行了探讨,从而为此病的消灭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1.
奶牛对精子的免疫学反应及其与不孕症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固相酶染色法(SESA)和试管玻片凝集法(F-D 法)分别检测不孕母牛(试验组)和处女牛、正常空怀及妊娠母牛(对照组)血清和子宫颈粘液的抗精子抗体(AsAb)反应。结果表明,SESA 测定不孕母牛血清 AsAb 平均阳性反应率显著高于处女牛和空怀及妊娠母牛(P<0.001)。不孕母牛子宫颈粘液的 AsAb 阳性反应率亦高于对照组母牛(P<0.05)。不孕母牛 AsAb 阳性反应血清和子宫颈粘液的滴度分别为1∶133和1∶141,两者差异不显著(P>0.05)。F-D 法检测的结果,试验组血清 AsAb 阳性反应率高于处女牛(P<0.05),但与空怀及妊娠母牛比较无统计差异(P>0.05)。两种检测方法均未发现不孕母牛配种次数和胎次与AsAb 阳性反应率之间的明显相关。试验表明:母牛血清和生殖道的 AsAb 存在与繁殖状态有关,可能是母牛某些不孕症的免疫学原因之一;SESA 检测 AsAb 反应具有比 F-D 法更高的特异性、敏感性和精确性。  相似文献   

12.
奶牛乳腺炎调查及病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佳木斯市4所奶牛场进行流行病学调查,研究临床型乳腺炎和隐性乳腺炎的发病率以及病因。对4所奶牛场的390头泌乳牛进行检测,其中218头患有隐性型乳腺炎,头发病率为55.90%;17头患有临床型乳腺炎,头发病率为4.43%;乳腺炎的头发病率为60.26%。在被检的1416个有效乳区中,患有隐性型乳腺炎的乳区有792个,乳区阳性率为55.93%;患有临床型乳腺炎的乳区有20个,乳区阳性率为1.41%。对牛场圈舍条件和生产、管理诸环节调查分析表明,引起奶牛乳腺炎的主要原因为饲养管理水平较低、饲料品质较低、挤奶工不能严格遵守无菌操作、高产奶牛乳头未开展干奶期预防工作等。  相似文献   

13.
奶牛隐性乳房炎多重PCR检测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肖颖  谷维娜  钱明明  刘磊  赵宝华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17):9029-9031,9112
[目的]建立一种快速、准确和特异性强的奶牛隐性乳房炎检测方法。[方法]采用多重PCR从基因水平上对70份临床疑似奶牛隐性乳房炎感染样本进行检测。[结果]多重PCR方法检测隐性乳房炎阳性样品数为58份,阳性检出率为82.5%;传统生化方法检测阳性样品数为53份,阳性检出率为75.5%,两者的阳性符合率为92%。[结论]成功地建立了一种快速、特异性强的奶牛隐性乳房炎多重PCR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14.
斑点免疫金银试验(Dot-IGSS)检测牛结核血清抗体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建立了斑点免疫金银试验(Dot-IGSS)检测牛结核血清抗体的方法。应用此方法检测141头份结核变态反应阳性牛血清,其阳性检出率为64.5%(91/141),同时检测124头份变态反应阴性牛血清,其阳性检出率为14.5%(18/124)。经阻断试验、交叉试验及重复试验,证明了牛结核Dot-IGSS具有较好的特异性。  相似文献   

15.
针对北京市密云地区肉牛、羊、猪、犬布病的流行情况进行调查,2009-2010年抽样检测14个乡镇的41个养殖(场)户1万1803份样品,除奶牛免疫了布病疫苗未检测外,其余检测结果均为阴性。因为全县对布病的检疫净化工作的高度重视,所以2007-2010这4年里未发生肉牛、羊、犬、猪布病的疫情,进一步做好布病的检疫净化工作仍然是工作的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16.
鹿结核病的病原分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者从1986年7月到1988年5月在吉林省和北京市不同地区10个鹿场,用牛型OT点眼试验,选取阳性反应的鹿只48头,捕杀后,采取眼观有病变的肺和淋巴结为病料共96份,按照《分枝杆菌鉴定规程》对96份病料进行了细菌的分离。共分离出36株分枝杆菌,分离率为75.0%(36/48)。试验证明,对鹿体分枝杆菌的分离前处理采用4%H_2SO_4处理较好。选用丙酮酸钠和改良罗氏培养基适合于分枝杆菌的分离培养。涂片采用Ziehl—Neelsen染色法较好。菌体的形态、大小及培养特性与其他动物的分枝杆菌一致。  相似文献   

17.
为了调查我国新疆地区流产奶牛新孢子虫病和布氏杆菌病的感染情况,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对新疆15个地区419份奶牛血清样本(有流产史奶牛)进行了牛新孢子虫病和布氏杆菌病的检测.结果显示新疆地区流产奶牛新孢子虫感染率为10.3;,布氏杆菌病抗体阳性率为2.7;,同时检测到既有新孢子虫抗体又有布氏杆菌抗体的奶牛血清,占总数的0.95;,各牛场所检流产奶牛血清新孢子虫抗体阳性率在0~50;,各个年龄段奶牛血清的抗体阳性率差异不显著(P> 0.05).不同妊娠胎次的奶牛血清抗体阳性率差异显著(P< 0.05).调查结果表明,新疆部分地区奶牛存在新孢子虫的感染且是导致流产的重要原因之一.此次调查研究为今后新疆地区有效预防和治疗新孢子虫病提供了一定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8.
应用放射免疫分析法(RIA)测定了21头黑白花奶牛怀孕期间外周血浆和乳汁孕酮水平的变化和193头奶牛输精后21、24、28及56天奶桶混合乳的孕酮含量。结果表明,在妊娠期间,血浆和乳汁孕酮水平的变化呈高度正相关。分析193头母牛输精后21、24,28及56天的奶样查出。已孕和未孕母牛孕酮含量的临界值为6ng/ml;用这一数值作为诊断妊娠的标准。并以193头母牛的乳汁孕酮含量验证,其结果是输精后21、24及28天采样检查三次,诊断为妊娠的准确率为90.0%,未孕的准确率为95.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