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番茄茎叶提取物对菜粉蝶的生物活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乙醇、乙醚、苯、石油醚和丙酮为溶剂对番茄(Lycopersicon esculentum Mill.)茎叶进行浸提,测试各溶剂提取物对菜粉蝶5龄幼虫的触杀、拒食和胃毒活性。结果表明,各溶剂提取物对菜粉蝶(Pieris rapae L.)主要表现为拒食活性和胃毒活性,其中乙醇提取物的拒食和胃毒活性最强。  相似文献   

2.
蓼子朴提取物对小菜蛾生物活性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堂  林坤  杨敏丽 《湖北农业科学》2011,50(13):2655-2657
以小菜蛾为试虫,对蓼子朴(Inula salsoloides Ostenf.)不同部位乙醇提取物进行杀虫活性比较,筛选出活性最高部位,然后采用不同溶剂对其进行萃取分离,得到不同溶剂萃取物,测试各萃取物对小菜蛾的触杀和拒食活性。结果表明,蓼子朴全草提取物活性最高,浓度为50 g/L时,对小菜蛾3龄幼虫72 h的触杀校正死亡率和24 h的非选择性拒食率分别可达96.67%和100.00%;不同溶剂萃取物中,氯仿萃取物的活性最高,对小菜蛾3龄幼虫72 h的触杀校正死亡率和24 h的非选择性拒食率分别达到80.00%和96.46%。  相似文献   

3.
六盘山区15种植物提取物对小菜蛾的生物活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测定了宁夏六盘山区分布的15种植物乙醇提取物对3龄小菜蛾(Plutella xylostella L.)的生物活性。结果表明:对小菜蛾具有50%以上触杀活性的有6种,而其胃毒活性均较弱;其中蓼科植物萹蓄的触杀活性最强,具有较好的研究开发价值。  相似文献   

4.
扁蓄乙醇提取物杀虫活性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丁建海  杨敏丽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35):11497-11498
[目的]研究扁蓄的杀虫活性。[方法]以乙醇为溶剂提取扁蓄活性物质,采用点滴法和浸虫法测试提取物对桃蚜、白菜蚜虫、枸杞蚜虫和甜菜夜蛾、小菜蛾、黏虫的触杀活性。[结果]0.05g/ml扁蓄提取物对枸杞蚜虫的杀虫活性最强,桃蚜次之,白菜蚜虫最弱,施药24h后校正死亡率分别为91.7%、87.7%和27.8%,48h后校正死亡率分别为95.4%、91.0%和34.1%。0.05g/ml扁蓄提取物对小菜蛾杀虫活性最强,对甜菜夜蛾、黏虫有一定的杀虫活性,施药48h后校正死亡率分别为76.6%、33.5%和43.8%,72h后校正死亡率分别为90.0%、38.0%和48.4%。[结论]扁蓄乙醇提取物对枸杞蚜虫和小菜蛾有较强的杀虫活性。  相似文献   

5.
程刘柯  贝盏临  张欣 《湖北农业科学》2014,53(17):4164-4167
以水和95%乙醇为提取剂,采用超声提取法提取宁夏枸杞(Lycium barbarum L.)花中的多酚类化合物.结果表明,水提取物和95%乙醇提取物中多酚类化合物分别含有60.75 mg和13.55 mg,总量为74.30 mg,约占干枸杞花的1.49%.  相似文献   

6.
对槌果藤(Capparis spinosa L.)的杀虫活性成分进行了粗提,并采用叶碟法、浸渍法和喷雾法分别测定了各提取物对斜纹夜蛾的拒食活性,氯仿提取物对菜蚜及菜青虫触杀活性,氯仿提取物对菜青虫的田间防效。结果表明:槌果藤各提取物对3龄幼虫均有很好的非选择性拒食活性,其中氯仿提取物活性最高,各提取物对5龄幼虫拒食活性较低;氯仿提取物不仅对菜蚜及菜青虫均有很好的触杀活性,而且对田间种植甘蓝上的菜青虫危害具有良好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7.
李水清  黄兵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11):4573-4575
以乙醇、丙酮、乙酸乙酯、苯、石油醚为溶剂,利用温浸法从马齿苋(Portulaca oleracea L.)干粉中获得了提取物,测定了各溶剂提取物对菜粉蝶(Pieris rapae L.)5龄幼虫的触杀、拒食和胃毒活性。结果表明:各溶剂提取物均表现出一定的触杀活性,其中,以乙醇提取物的触杀活性最强,处理24 h后,乙醇提取物对菜粉蝶的触杀活性校正死亡率为55.13%;处理48 h后,校正死亡率为64.86%;而各溶剂提取物的拒食和胃毒活性微弱。  相似文献   

8.
丁建海  杨敏丽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36):11890-11890,11893
[目的]分离扁蓄中的杀虫活性物质。[方法]采用液-液分配萃取法分离扁蓄乙醇粗提物的活性物质,以小菜蛾为试虫,进行室内毒力测定和杀虫活性跟踪测试,计算萃取率、死亡率和校正死亡率。[结果]扁蓄粗提物对小菜蛾3龄幼虫的LC50为0.0118g/ml。扁蓄乙醇浸膏的石油醚萃取部位的活性最强,得率最高,为21.80%,各溶剂萃取率大小依次为石油醚>正丁醇>乙酸乙酯>氯仿。各萃取物的活性为石油醚>氯仿>正丁醇>乙酸乙酯>水。石油醚萃取物72h对小菜蛾的3龄幼虫触杀活性最高,死亡率和校正死亡率分别为96.7%、96.6%。[结论]扁蓄对小菜蛾具有很高的触杀活性。扁蓄的杀虫活性物质为一类小极性的化合物,在粗提物中得率最高。  相似文献   

9.
研究西番莲(Passiflora coerulea L.)提取物对三七[Panax notoginseng(Burk.)F.H.Chen]黑斑病(Alternaria panax Whetz)、炭疽病(Colletotrichum panacicola Vyedaet Takimoto)菌的抑菌活性,为三七病害生物防治提供参考。采用病原菌生长速率法测定不同浓度新鲜西番莲叶、茎、果提取物对三七黑斑病、炭疽病菌的抑制效果。结果表明,西番莲水和乙醇提取物对供试菌有良好的抑制活性,抑菌活性与浓度呈正相关,对黑斑病抑制作用最明显的是1 g/m L西番莲叶的乙醇提取液,抑制率达40%;对炭疽病菌抑制作用最明显的是0.5 g/m L西番莲叶的水提取液,抑制率达61%。  相似文献   

10.
明确小菜蛾(Plutella xylostella L.)幼虫在甘蓝田中的空间分布型,可以为小菜蛾的预测预报及防治提供科学依据,采用平行线抽样法,记录小菜蛾幼虫数量,分析小菜蛾空间分布型。结果表明,小菜蛾的空间分布型属于聚集分布,个体间相互吸引,且具有密度依赖性;小菜蛾的聚集原因是昆虫本身习性和环境共同的作用。可根据理论抽样模型确定最适理论抽样数以及序贯抽样模型对小菜蛾进行预测预报以指导防治。  相似文献   

11.
针对一语即中文在国内大学英语教学课堂上普遍存在这一现象,对来自云南大学的五位英语教师进行了课堂实地观察,旨在发现一语在大学英语课堂上的实际使用量。实验结果发现五位教师在各自课堂中一语的使用量过高。大学英语课堂中如此高的一语使用量在某种程度上减少了学生在课堂上所能获得的目标语输入量,降低了学生获得语言习得的可能性。此外,五位教师课堂一语的使用量也存在巨大差异,这必然导致班级间的不平等,使来自某些班级的学生比其他学生更有可能获得语言习得的机会。  相似文献   

12.
以双子叶植物紫花苜蓿和单子叶植物早熟禾为受试植物,通过培养皿滤纸法和盆栽法对麻叶荨麻的化感作用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对麻叶荨麻叶分别用石油醚、乙酸乙酯、甲醇、水4种不同极性的溶剂以超声法进行提取,得率分别为0.66%、0.84%、2.70%、3.13%。麻叶荨麻叶的甲醇和水提取物对紫花苜蓿幼苗生长具有明显的化感抑制作用,在质量浓度为1.25 g/L时对根长的抑制率最高,分别达到了32.6%和47.0%;而石油醚和乙酸乙酯提取物对紫花苜蓿的生长影响较弱。石油醚和水提取物对早熟禾幼苗生长表现出较弱的化感抑制作用;而乙酸乙酯和甲醇提取物的化感作用很强,均在0.01 g/L的低质量浓度时即对幼苗生长产生显著抑制作用,当质量浓度达到1.25 g/L时,乙酸乙酯和甲醇提取物对早熟禾根长的抑制率分别达到了44.0%和80.5%,对苗高的抑制率分别达到了41.1%和69.2%。盆栽试验显示,麻叶荨麻根土对紫花苜蓿和早熟禾幼苗的生长有2.4%~5.0%的极轻微促进作用,并未达到统计学意义上的显著水平,提示麻叶荨麻植株中的化感物质在进入土壤之后,可能被微生物分解利用而失去生长抑制活性。  相似文献   

13.
早熟禾育种的研究进展与现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对早熟禾的种利品种、生殖方式、染色体数目及倍性水平、遗传育种等方面的国内外研究进展与现状作了较系统的论述,重点介绍了草地早熟术和一年牛早熟禾的育种方法及有成品种,指出草地早熟禾是二倍体无孢子生殖,染色体数目变化很大,可以用单株选择法及种内和种间杂交等方法培育有性生殖品种利无融合品种,并介绍了目前早熟术育种的研究方向和内容。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解析紫花苜蓿、黄花苜蓿和胡卢巴属植物的亲缘关系。[方法]利用ISSR分子标记技术,对紫花苜蓿、黄花苜蓿和胡卢巴种质资源之间的亲缘关系进行研究。[结果]紫花苜蓿、扁蓿豆和黄花苜蓿有较广遗传基础,胡卢巴种质材料相对于紫花苜蓿种质材料与黄花苜蓿的亲缘关系更近。苜蓿属和胡卢巴属亲缘关系研究有利于对一些存在争议的中间过渡类型进行分类,但在对中间过渡类型分类时应找一个合适的"度",以鉴定存在争议的中间过渡类型属于胡卢巴属还是苜蓿属。[结论]该研究结果为一些植物材料中间过渡类型的分类学研究提供了指导。  相似文献   

15.
 【目的】在克隆小麦锌指蛋白基因TaZAT6的基础上,深入研究该基因的分子特征和在不同磷水平下的表达特性。【方法】通过对富集石新828不同低磷胁迫时间点特异表达基因的cDNA差减文库克隆测序,获得1锌指蛋白型转录因子基因EST。利用RT-PCR技术,在低磷处理24 h的石新828和冀7369根系中克隆了该锌指蛋白基因TaZAT6,并采用该技术进一步研究该基因应答介质中Pi的特征。【结果】TaZAT6开放阅读框为717 bp,编码238个氨基酸残基,编码的蛋白质中含有1个保守的核定位区、2个C2H2锌指蛋白域和1个DLN保守盒。系统进化分析表明,TaZAT6可能与另外2个小麦锌指蛋白基因ZAT22和ZAT23具有共同的祖先。TaZAT6的表达表现为明显的低磷诱导特性,恢复至正常磷水平下其表达降低至磷胁迫前水平。与磷低效品种冀7369相比,石新828根叶中TaZAT6具有更强应答低磷胁迫能力。小麦高亲和磷转运蛋白基因TaPT2对生长介质中Pi的响应特点与TaZAT6相似,表明TaZAT6可能参与了对TaPT2的转录调节。【结论】低磷胁迫条件下,石新828中 TaZAT6具有较强应答Pi能力,由此进一步调控下游基因表达,可能与该品种在低磷下表现磷高效具有密切联系。  相似文献   

16.
以黄瓜(Cucumis sativusL.),萝卜(Raphanus sativusL.)和白菜(Brassica chinensisL.)3种蔬菜作物为受体,通过种子萌发试验及幼苗生长试验,对分葱(Allium fistulosumL.var.caespitosum Makino)根系及其地上部水浸液的化感作用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分葱根系和地上部水浸液对黄瓜、萝卜和白菜具有一定的化感作用。对黄瓜和萝卜的萌发有一定的抑制作用,而对其幼苗生长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对白菜的萌发表现为低浓度促进高浓度抑制,而对其幼苗生长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因此,在蔬菜栽培制度中,分葱可与黄瓜和萝卜进行合理的轮作与间套作;但可能不适宜与白菜进行轮作或间套作。  相似文献   

17.
辣蓼粗提物对菜青虫的生物活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超声波辅助提取、回流提取,以95%乙醇、50%乙醇、水为溶剂从辣蓼中得到提取物.生物活性检验表明,提取物对菜青虫具有较强的拒食活性和一定的触杀作用,其中,95%乙醇回流提取物的拒食活性和触杀作用最强,24 h后拒食率为75.27%,72 h后触杀作用的校正死亡率为44.83%.  相似文献   

18.
采用培养皿滤纸法,测定胜红蓟和三叶鬼针草根、茎、叶水浸液质量浓度分别为0、0.10、0.25和0.50 g/mL时的幼苗根长、苗高和鲜重,研究胜红蓟和三叶鬼针草的自化感作用.结果表明,胜红蓟和三叶鬼针草不同部位不同浓度的水浸液对自身幼苗根的伸长都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且随着浓度的增大,抑制作用逐渐增强;对苗高的影响则呈现低...  相似文献   

19.
瑞香狼毒对菜粉蝶生物活性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叶碟法、夹毒法、浸叶法、点滴法和注射法 ,测定了瑞香狼毒 (StellerachamaejasmeL .)根乙醇提取物 (简称SCEE)对菜粉蝶 (PierisrapaeL .)的多种生物活性。结果表明 :SCEE对菜粉蝶幼虫具有很强的拒食、胃毒、生长抑制及毒杀作用 ,但对菜粉蝶幼虫触杀作用差。SCEE对菜粉蝶 3、4、5龄幼虫 2 4h非选择性拒食作用的AFC50 (拒食中浓度 )值分别为 2 6.2 0、88.64、3 81.2 8μg/ml;对菜粉蝶 5龄幼虫 12、2 4、48h胃毒作用的LD50 分别为 5 6.97、2 2 .42、12 .3 2 μg /头 ;当处理浓度为 5mg/ml时 ,2d后的体重只有对照的 2 /3 ,7d后幼虫校正死亡率为 10 0 % ;12、2 4、3 6、48h对昆虫毒杀作用的LD50 分别为 9.72、2 .68、1.60、1.0 8μg/头 ;对 3、4、5龄幼虫触杀作用的LD50 分别为 0 .3 7、2 .10、5 2 .48μg/头  相似文献   

20.
采用ISSR分子标记技术对长白山地区的3种(61份)百合试材的遗传多样性进行了研究。其中包括轮叶百合(L.distichum)16个居群,43个个体;毛百合(L.dauricum)4个居群,12个个体;松叶百合(L.cernuum)2个居群,6个个体。从35个ISSR引物中筛选出9条引物用于3种百合的扩增。轮叶百合、毛百合、松叶百合扩增出条带分别为135,128,111;多态性条带分别为134,115,100;多态性比率分别为99.2%、89.8%、90.1%。应用NTSYSpc-2.10e软件对扩增结果进行UPGMA法聚类分析,结果表明:长白山地区3种百合的遗传多样性均较丰富,而且3种百合种群种内的遗传多样性与居群地理位置远近表现出明显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