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9 毫秒
1.
葡萄炭疽病生防菌株GS8发酵培养基及发酵条件的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GS8菌株液体发酵条件,为提高其活性及次级代谢产物的产量提供技术支持。通过单因子试验和正交试验,对该菌株的最适发酵培养基成分及发酵条件进行了优化。结果显示:枯草芽孢杆菌GS8菌株培养基组分最佳配比为蔗糖2%、牛肉浸膏0.8%、氯化铵0.2%、硫酸镁0.02%,最佳发酵条件为培养时间4 d、培养温度27℃、初始p H 7.0、摇床转速150 r/min、250 m L装液量100m L、接菌量为装液量的2%。在最佳发酵培养基和培养条件下,GS8菌株发酵滤液对葡萄炭疽病菌的抑制率提高了13.1%。  相似文献   

2.
以一株巨大芽孢杆菌为研究对象,分别通过正交试验和单因素试验优化了其最佳发酵培养基及最适发酵条件。结果表明:优化后的培养基配方为葡萄糖10 g/L、酵母膏5 g/L和硫酸镁1 g/L;确定的最适发酵条件为温度30℃,初始p H值为8.0,接种量5%,装液量20m L/250 m L,发酵时间16 h。优化后的培养基及培养条件能够有效提高巨大芽孢杆菌M03的活菌数,为其工业化生产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3.
以戊二酰亚胺类抗生素菌株链霉菌(Streptomyces)JD211为研究对象,研究其发酵培养基和发酵条件,得出最佳培养基组成是甘油30 g/L、酵母膏10 g/L、硫酸铵5 g/L、Na Cl 5 g/L、Ca CO33.5 g/L。优化后的发酵条件为装液量50 m L/250 m L,初始p H 7.0,接种量7.5%,培养温度30℃,培养时间为144 h。培养基优化后菌丝体干重较优化前提高了166.61%,抑菌圈提高了30.77%。  相似文献   

4.
测定不同条件下重组毕赤酵母的蛋白表达量及酶活力,优选毕赤酵母分泌表达人源丁酰胆碱酯酶的发酵条件。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响应面法优化表达条件,确定了毕赤酵母分泌表达人源丁酰胆碱酯酶的最佳发酵条件:发酵时间4.8d,甲醇浓度13.90%,甘油浓度2.1%。使用最佳发酵条件对毕赤酵母进行培养,最终得到的人源丁酰胆碱酯酶的表达量为368.2mg/L,表达量提高了27%。  相似文献   

5.
采用平板对峙法研究了烟草黑胫病菌的拮抗菌铜绿假单胞菌HZ15菌株对烟草疫霉的抑菌活性;以HZ15菌株发酵液的细菌浓度即在波长600 nm处的OD值为指标,采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对HZ15菌株的基础发酵培养基和发酵条件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HZ15菌株的发酵培养以YSP培养基(其组分为蛋白胨10 g/L、酵母膏5 g/L、蔗糖20 g/L、蒸馏水1 L)为最适的基础培养基,以蔗糖为最佳碳源,以蛋白胨为最佳氮源;最佳发酵条件为pH 7、温度36℃、光照时间12 h/d、发酵时间48 h、装液量40 mL/250 mL、转速220 r/min、接菌量2.5%。优化后的培养基和发酵条件提高了HZ15菌株的培养效率,节约了发酵成本。  相似文献   

6.
张宇  赵继伦  杨博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35):19910-19913,19948
米黑根毛霉脂肪酶RML是一种重要的工业用酶,具有非常广泛的应用前景。本研究将人工合成的RML基因rml克隆到毕赤酵母表达载体pPIC9K中,构建pPIC9K-rml诱导型表达载体。表达载体经线性化后转化巴斯德毕赤酵母GS115,并使用抗生素G418筛选、三丁酸甘油酯-MM板及PCR方法筛选阳性重组工程菌。工程菌发酵液经SDS-PAGE分析、三丁酸甘油酯板鉴定,表明脂肪酶RML在毕赤酵母中获得高效表达,且蛋白分子大小与预期一致。进一步优化了发酵条件,包括对培养基组分、诱导剂浓度和发酵温度等的优化。优化后的培养基组成为:甘油4.0%,(NH4)2SO45.000 g/L,CaSO40.465 g/L,K2SO49.100 g/L,MgSO4.7H2O7.450 g/L;培养条件为:pH值6.0,生长阶段温度30℃,诱导阶段采用22℃低温诱导,诱导期每24 h补加甲醇浓度为3%。优化后,发酵液中的RML活力最高达到116 U/ml,比优化前提高了3.14倍。  相似文献   

7.
烟草黑胫病拮抗菌HZ15的发酵条件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平板对峙法研究了烟草黑胫病菌的拮抗菌铜绿假单胞菌HZ15菌株对烟草疫霉的抑菌活性;以HZ15菌株发酵液的细菌浓度即在波长600 nm处的OD值为指标,采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对HZ15菌株的基础发酵培养基和发酵条件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HZ15菌株的发酵培养以YSP培养基(其组分为蛋白胨10 g/L、酵母膏5 g/L、蔗糖20 g/L、蒸馏水1 L)为最适的基础培养基,以蔗糖为最佳碳源,以蛋白胨为最佳氮源;最佳发酵条件为pH 7、温度36℃、光照时间12 h/d、发酵时间48 h、装液量40 mL/250 mL、转速220 r/min、接菌量2.5%.优化后的培养基和发酵条件提高了HZ15菌株的培养效率,节约了发酵成本.  相似文献   

8.
采用正交试验设计对菌株WS4006-7E-NUT-21 L-苏氨酸发酵的种子培养基进行优化,同时对影响种子生长的条件如种子培养时间、种子液初始pH值、种子装液量等进行了研究,最终确定了L-苏氨酸发酵的最优种子培养条件。确定了种子培养基的最佳组成为葡萄糖30 g/L、硫酸铵3 g/L、玉米浆40 g/L、酵母膏5 g/L;种子的最佳培养条件为250 mL的三角瓶中装液量25 mL,种子培养基的初始pH值7.0,培养时间16 h,接种量10%。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灰霉病拮抗菌K1的发酵条件。【方法】以OD600值为指标采用响应面法对其发酵培养基、发酵条件进行优化。通过Plackett-Burman实验确定酵母膏、p H、接种量为其最显著的3个因素。经过BoxBehnken实验和响应面实验得到最优发酵条件。【结果】最优发酵培养基为:淀粉1%,酵母膏1.8%,硫酸钾1.5%。最优发酵条件:p H6.8,接种量为2.8%,温度25℃,转速130 r/min,装液量100 m L/250 m L。【结论】K1发酵16 h后的OD600值可达到1.490,远高于优化前0.864,明显提高了K1的生长速率。优化后发酵液抑菌直径为49mm,高于优化前的43 mm。  相似文献   

10.
根据灰盖鬼伞漆酶基因LCC1的蛋白序列和毕赤酵母的密码子偏爱性设计并合成CCLCC1I基因片段,将其连接到经过改造的pPIC9K质粒上构建分泌表达载体pYN2395;构建好的载体经BglⅡ酶切线性化后电激转化到毕赤酵母GS115中,通过ABTS底物显色反应筛选获得阳性转化子。从培养基、发酵温度、铜离子浓度和甲醇添加量等方面对重组酵母的发酵条件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添加0.6%的丙氨酸能极大地提高灰盖鬼伞漆酶的表达量,并确定最终优化组合为:培养基使用MMA,发酵温度为20℃,铜离子体积浓度为0.5mmol/L,甲醇添加量为1.0%/24 h。  相似文献   

11.
茶籽饼粕固态发酵降解脱毒及条件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黑曲霉与地衣芽孢杆菌对茶籽饼粕中茶皂素进行固态发酵降解脱毒,研究茶籽饼粕固态发酵的工艺条件,并进行响应面实验及重复验证得到发酵的最优工艺条件:初始含水率45%,发酵温度35℃,盐酸的添加量为0.5mmol/kg,发酵时间156h,此时茶籽饼粕中的茶皂素含量为6.53%,降解脱毒效果理想。  相似文献   

12.
以沙棘原酒和酒明串珠菌(Leuconostoc oenos)为材料,研究了沙棘果酒苹果酸—乳酸发酵(Malolactic fermentation,MLF)工艺。结果表明:最优工艺参数为发酵温度21℃、接种量11%、发酵时间35d。MLF结束后,沙棘果酒的总酸由原来的15.4g/L降为8.9g/L。在此工艺条件下酿制的沙棘果酒不仅实现了苹果酸向乳酸的转化,并且沙棘果酒的酸涩味消失,口感得到很大的改善。  相似文献   

13.
安福火腿发酵微生物分离与发酵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安福火腿表层的微生物主要是霉菌和酵母菌;内层的微生物主要是酵母菌和球菌,不含霉菌。酵母菌、霉菌和球菌是火腿发酵过程中的优势菌群。从安福火腿中分离得到了2株发酵微生物——木糖葡萄球菌(Slaphlococcus xylosus)和季也蒙假丝酵母(Candida guilliermondii),并研究了火腿发酵工艺。  相似文献   

14.
采用TES-135色差仪对微生物发酵床大栏养猪场的160份垫料样本进行色度分析,采用亨特(Hunter)色差公式:△E=[(△L)2+(△a)2+(△b)2]1/2对样本间的色差进行统计分析,结合STDEV算法,根据样本的色差相对于平均值(μ)的离散程度(σ),将垫料的发酵等级分为4级:0△E≤μ-2σ为发酵1级;μ-2σ△E≤μ为发酵2级;μ△E≤μ+2σ为发酵3级;△Eμ+2σ为发酵4级。通过表观颜色、干湿度、味道、腐烂程度等对不同发酵等级的垫料样本进行表观描述,结果显示垫料的色度分析能准确反应垫料的发酵等级。这为垫料发酵等级的快速鉴定奠定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5.
寡雄腐霉发酵参数优化及发酵液的生防效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优化寡雄腐霉(Pythium oligandrum)发酵条件,为烟草黑胫病的生物防治奠定基础。【方法】采用单因素和正交试验研究寡雄腐霉的发酵参数及优化组合,并利用烟草黑胫病菌(Phytophthora nicotiana)、离体烟叶和盆栽烟苗验证发酵液的生防效应。【结果】随培养时间的延长,寡雄腐霉菌丝生物量持续增加,但发酵液对烟草黑胫病菌的抑制作用增加至峰值后降低。在不同培养基、温度、pH值和光照等条件下,寡雄腐霉的生物量越大,发酵液对烟草黑胫病菌的抑制作用愈强,二者的相关系数r =0.77**(n=16)。以黄豆饼粉为培养原料,初始pH值6.0、培养温度30℃、持续光照培养6 d所得的寡雄腐霉菌丝生物量最高,其发酵液对烟草黑胫病菌抑制率分别达到78.8%(菌丝生长)和52.9%(孢子萌发)。此外,寡雄腐霉发酵液显著降低离体烟叶和盆栽烟苗黑胫病的发病率和病情指数,对离体烟叶黑胫病的防效为69.3%—75.3%;对盆栽烟苗黑胫病的防效为55.0%—61.3%。【结论】在寡雄腐霉发酵过程中,选用适宜的培养基、pH值、温度、光照和发酵时间组合,可使发酵液抑制烟草黑胫病的效果达到最佳。  相似文献   

16.
李慧  兰时乐 《安徽农业科学》2013,41(19):8100-8102
[目的]研究黑木耳液体发酵产胞外多糖的条件。[方法]利用单因素试验,研究碳源、氮源、无机盐、培养温度、初始pH、接种量、发酵时间等对黑木耳液体发酵产胞外多糖产量的影响。[结果]适宜的发酵培养基为:葡萄糖4%、豆饼粉0.7%、KH2PO40.4%、MgSO4·7H2O 0.5%、CaCO30.3%、棉籽壳粉1%;适宜的发酵条件为:培养基初始pH 6.0、温度28℃、接种量10%(V/V)、装液量90 ml(250 ml三角瓶)、发酵时间6 d,在此条件下胞外多糖产量可达4.835 g/L。[结论]该研究为黑木耳胞外多糖的工业化生产提供了必要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7.
以小白鼠为实验动物,对甘肃地区筛选出的7株猪发酵床土著菌种进行了安全性评价。结果显示,接种后的小白鼠均无死亡,采食情况、行为能力、体貌特征均无异常,表明筛选出的7个土著菌种均安全可靠,可以用于猪发酵床制作接种并作为合成菌剂的备选菌种。  相似文献   

18.
烟叶发酵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烟叶发酵机理、发酵过程中化学成分变化规律、基于烟叶发酵机理基础上的发酵技术进行了综述.认为今后发展的重点应加强烟叶发酵机理的研究,以便研究出适合卷烟工业化生产的发酵技术.  相似文献   

19.
黄磊  吕淑霞  张利  邵立东  张忠泽 《安徽农业科学》2005,33(12):2372-2372,2375
用测定发酵液糖酸转化率的方法,对Vc二步发酵新菌种的最适单因素发酵条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装液量为20ml/250ml,培养温度为29℃,种龄为18~20h,接种量为15%,底糖浓度为8%是最适发酵条件。  相似文献   

20.
玉米胚芽面包面团的发酵性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不同玉米胚芽渣添加量的面包团发酵体积的试验,分析了玉米胚芽渣添加量加面团保气性和成熟时间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玉米胚芽渣对面筋结构的影响以及酵母可利用的碳源量的变化直接影响到面团发酵的最大体积和发酶速度,随着胚芽渣添加量的增加,面团发酵后的最大体积减小,发酵时间缩短。当胚芽渣添加量(按质量计)不大于3%时,胚芽面包面团发酵的最大体积与面包专用粉基本相同,但当胚芽渣达到9%时,面团发酵的最大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