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利用单、双层纸袋和自制新闻纸袋对“八月桃”、“北京24号”桃果实进行套袋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套袋后果实纵横径生长速度减慢,单果重略有下降,以双层纸袋影响最显著;套袋后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可溶性总糖、Vc含量均低于未套袋果,总酸含量略高于对照,仍以双层纸袋影响效应最显著.套袋果实在成熟时果皮中的叶绿素A、叶绿素B和类胡萝卜素含量降低,花青素含量增多,颜色较对照鲜艳,双层纸袋和单层纸袋作用效应明显.  相似文献   

2.
套袋对红富士苹果果实品质和农药残留的影响   总被引:21,自引:1,他引:21  
选用双层纸袋、单层纸袋和塑膜袋3种果袋,研究了套袋对红富士苹果果实品质和农药残留的影响。结果表明,套纸袋能明显改善红富士苹果果实的外观品质,尤其是能增加果皮中花青苷含量,提高果实着色指数,降低果皮的粗糙程度和果锈,但套袋有减少单果重、增加日灼和促进黑点病的发生。套袋对果实硬度影响较小,其中双层纸袋和塑膜袋的硬度都较对照小,单层纸袋的硬度大于对照。套袋果的可溶性固形物及可滴定酸含量较对照有所降低,其中可滴定酸含量的下降幅度大,套单层纸袋的可滴定酸含量与对照相比下降27.8%。套袋果实的辛硫磷含量未检出,符合NY5011-2001国家农业行业标准无公害食品苹果的要求,而未套袋苹果的辛硫磷含量超出国家标准。  相似文献   

3.
不同套袋处理对陇蜜9号桃果实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普通桃品种陇蜜9号为试材,用6种不同类型果袋进行果实套袋处理,观察其对桃果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白色塑料袋、黄色塑料袋、单层白色油纸袋、单层黄色油纸袋这4个套袋处理均能显著增加桃果实单果重,较对照不套袋处理的增幅为3.5~62.5 g;各套袋处理的桃果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均在一定程度有所降低,但白色无纺布果袋套袋处理及外黄内黑双层纸袋套袋处理与对照无显著差异;可溶性糖含量以白色无纺布果袋套袋处理最高,为116.6 g/kg;果实硬度以外黄内黑双层纸袋套袋处理最高,为7.87 kg/cm2。各类型果袋均可显著提高果实Vc含量,且均能提高桃果实的光亮度,但会降低果实着色度。综合考虑认为,外黄内黑双层纸袋套袋处理、白色无纺布果袋套袋处理均适合陇蜜9号桃套袋生产。但套白色无纺布果袋套袋处理在果实成熟时不用解袋,较大程度地解放了人工劳力,且该处理与对照桃果在着色度上无显著差异,且果面光亮度显著高于对照不套袋处理,因此认为白色无纺布果袋更适合陇蜜9号桃套袋生产。  相似文献   

4.
套袋对梨果实生长及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以绿皮梨品种西子绿和褐皮梨品种丰水为试材,研究套袋对梨果实生长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花后10 d套袋,至花后60 d,套袋果鲜重高于未套袋果;花后60 d至果实成熟,未套袋果鲜重增加较快,高于套袋果;果实干物质重,只有品种丰水花后27 d套袋果实干物质重高于未套袋果,干物重变化趋势与鲜重基本一致;果实套袋后,果皮叶绿素a含量急剧下降,远低于未套袋果,叶绿素b含量下降缓慢,后期高于未套袋果,套袋后,改变了叶绿素含量,对幼果光合作用造成一定影响,但果重变化动态表明,并不是造成单果重差异的主要原因;套袋后,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和还原糖含量下降,可滴定酸含量和果实硬度增加.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究套袋对海沃德猕猴桃果实品质、色泽及叶绿素代谢等指标的影响,为猕猴桃叶绿素代谢机理研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于盛花期后30 d,以不套袋作为对照(CK),用外黄内黑单层袋、外黄内黑双层袋、白色单层袋、黄色条纹单层袋4种类型果袋对海沃德猕猴桃果实进行套袋处理,测定并分析不同处理猕猴桃果实外观品质(果实纵径、横径、侧径及单果质量)、内在品质(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总酸含量、固酸比、果实硬度及干物质含量)、糖含量(果实蔗糖、果糖及葡萄糖含量)、果皮与果肉色泽变化、果实叶绿素含量及叶绿素代谢相关基因的表达情况。【结果】与对照相比,各套袋处理对海沃德猕猴桃果实纵径、横径、侧径、单果质量、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及干物质含量均无显著影响;除白色单层袋处理外,其余套袋处理果实总酸含量均有所下降,固酸比均有所上升。各套袋处理果实蔗糖含量均显著降低,最多较对照降低66.50%;除外黄内黑双层袋处理外,其余套袋处理果实果糖含量和葡萄糖含量均有所下降。外黄内黑单层袋和外黄内黑双层袋处理果皮a值、果肉ah值均显著增加,果肉b、CM*、h*值均显著降低;套袋处理果实叶绿素a及总叶绿素含量均显著降低,最大降幅分别为93.20%和91.60%。实时荧光定量PCR分析发现,套袋处理后果实叶绿素合成相关基因AdCAO表达丰度显著下调,AdGLUTR3表达丰度总体呈下调趋势;黄色条纹单层袋处理后叶绿素降解相关基因AdCBR1、AdPPH2表达丰度显著上调,AdCBR2、AdCBR3、AdPAO、AdSGR1、AdPPH1、AdPPH3表达丰度均有所上调。【结论】套袋处理对猕猴桃果实外观品质并无显著影响,但会改变果实糖组分所占比例;同时,果实叶绿素合成及降解相关基因的表达丰度发生改变,叶绿素含量降低,果肉颜色发生改变。  相似文献   

6.
分别于盛花后25、35、45、55d对‘红富士’苹果进行套袋(果袋为内层红色袋、外层外灰内黑双层纸袋)处理,结果表明,早期套袋有提高果实单果重的趋势,降低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对硬度和可滴定酸影响不大。果实成熟时,不同时期套袋对果肉Ca、K含量没有显著差异,但早期套袋增加果肉Mg含量,降低Ca/Mg比值。同时,在盛花后35d进行3种果袋(内层白、外层外灰内灰双层纸袋;内层黑、外层外灰内黑双层纸袋;内层红、外袋外灰内黑双层纸袋)处理表明,与对照(不套袋)相比,套袋使果实单果重增加,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降低,Ca含量、Ca/K影响不显著;而内袋红、外袋内黑外灰双层纸袋处理的果实Mg含量显著高于对照,内袋黑、外袋内黑外灰双层纸袋的果实K含量显著低于对照,并且上述两种果袋处理的果实Ca/Mg比值显著低于对照,其余果袋对品质和Ca,Mg,K均无明显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不同时期去袋对甜柿果实品质的影响,为甜柿去袋时期的选择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白色单层纸袋和外黄内黑双层纸袋于06-25对"富有"柿果进行套袋处理,分别于10-02,10-12,10-23分批去袋,以不套袋为对照,11-12柿果成熟时统一采摘,比较不同处理对柿果外观品质和内在品质的影响。【结果】与不套袋处理相比,白色单层纸袋不去袋处理柿果色泽a值下降,单果质量、色泽L值、残次果率、硬度、果糖含量和类胡萝卜素总量均有所上升,提前去袋易引起柿果色泽L值、硬度、果糖含量下降和残次果率提高;外黄内黑双层纸袋不去袋处理使柿果色泽L值、b值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有所上升,柿果单果质量、硬度、Vc含量及玉米黄质、隐黄质、β-胡萝卜素、番茄红素和叶黄素5种类胡萝卜素组分含量均明显下降,柿果残次果率明显提高,提前去袋后其残次果率显著增加。【结论】套袋处理均不宜提前去袋,白色单层纸袋不去袋处理能提高柿果的商品性。  相似文献   

8.
以晚熟桃品种‘大久保’为试验材料,研究不同纸质类型果袋(白色单层、黄色单层、外黄内白双层和外黄内黑双层)对桃成熟果实外观和内在品质的影响,以不套袋为对照,测定并比较分析不同处理的果实纵横径、果重、果实硬度、表面着色、可溶性固形物、可溶性糖、可滴定酸、维生素 C 等含量。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套袋处理使桃果成熟期推迟,显著降低桃果病虫果率和果锈指数,增加好果率,并显著增加了果皮亮度和果实硬度。4种套袋处理中,双层纸袋处理的病虫果率显著低于单层处理,而黄色单层纸袋平均单果重显著高于其他3个处理;双层纸袋处理的果实黄蓝色差和色调角均显著高于其他纸袋处理;而2个单层纸袋处理的红绿色差与黄蓝色差比值显著大于其他处理和对照;套袋后各处理桃果可溶性固形物、可滴定酸含量差异不显著,但使桃果的维生素 C 和可溶性糖的含量降低,综合分析,套袋可增加桃果的外观品质和商品性,提高经济效益,其中用黄色单层纸袋对福建地区晚熟桃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9.
为了筛选最佳果袋种类,以美国八号苹果为试材,采用双层纸袋、单层纸袋和塑膜袋三种果袋研究了不同果袋套袋对果实内在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美国八号苹果套双层纸袋果实去皮硬度小、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高、维生素C含量低、果皮花色苷含量高;套单层纸袋次之;塑膜袋最差。  相似文献   

10.
不同果袋对丰水梨果实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筛选出综合效果好、适合丰水梨的果袋。[方法]以不套袋为对照,研究9种类型果袋套袋对丰水梨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套袋处理可明显改善丰水梨的果皮色泽、果点密度和大小,套袋果实直径较对照平均增加2.97 mm,单果重较对照平均增加17.73 g。丰水梨套袋后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可溶性总糖的含量及果肉硬度大多下降,固/酸比值大多提高。套袋处理的果实外观总分较对照提高1.18~2.88分,套袋对丰水梨果实内在品质的总体效果在9种果袋之间差异较大。[结论]套袋效果最佳的果袋是外袋外白内黑、内袋黑色双层纸袋,综合得分、外观总分均第1,内在品质总分第2,然后是内袋黑色、外袋灰色双层纸袋和内袋黑色、外袋灰黑色双层纸袋。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寻不同果袋处理条件下锦绣黄桃果实生长发育和品质形成的规律。[方法]研究不同种类套袋对锦绣黄桃果实外观及内在品质的影响。[结果]套袋果实外观品质、商品果率均明显优于未套袋果实,其中套黄色袋和褐色袋的果实外观较好,套黄色袋和双层袋的采前落果比例较低,其商品果率较高;套袋果实可溶性果形物含量低于未套袋果实,但套黄色袋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与未套袋果实差异不显著。[结论]为提高锦绣黄桃果实品质和市场商品化率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为了解决黄河故道地区苹果病虫害严重、果实着色差、光洁度较低的问题,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不同品牌果袋、不同套袋时间和不同摘袋时间处理对富士苹果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套袋显著降低病虫果率,提高果面光洁度和着色度,其中以小林袋和凯祥袋最明显,其次是新台和金源双层纸袋,最后是塑膜袋。套袋后,果实硬度普遍降低,仅套凯祥单层纸袋和套塑膜袋果实硬度高于不套袋处理(对照);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以套凯祥袋和新台双层袋处理显著高于对照,套塑膜袋处理显著低于对照,其余套纸袋处理和对照差异不显著;不同套袋时间和不同摘袋时间对果实色泽、光洁度、硬度、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以及可滴定酸含量等指标均有影响,综合各项指标,生产中宜推广应用纸袋,以小林袋和凯祥袋较好,其次是金源单层袋,再次是新台果袋;套袋时间以5月25日较好,摘袋时间以10月10日为宜。  相似文献   

13.
以荆梨一号梨为试材,分别用外黄内黑双层袋、外灰内黑单层袋对梨果实进行套袋处理,研究了套袋对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两种果袋均能显著改善荆梨一号梨果实的外观品质,提高其果品品质,但单果重有所降低;不同果袋对荆梨一号梨果实的品质影响不同,套外黄内黑双层袋果实果面为黄白色,与不套袋果实相比,着色一致,洁净,光滑,色泽亮,果点小且不明显,但套袋亦显著降低了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可溶性总糖及Vc含量,果实硬度和可滴定酸有不同程度提高。而外灰内黑单层袋在一定程度上也可改善果实外观品质,但效果不如套外黄内黑双层袋明显。  相似文献   

14.
为了使苹果套袋技术在黄河故道地区得到更好的应用,使用小林双层纸袋、塑膜袋、内白蜡双层纸袋3种果袋,分别在花后30、40、50、60 d对富士苹果进行套袋处理,以不套袋果为对照,研究该地区苹果套袋对果实微环境及钙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套袋处理果实附近温度没有显著差异;不同套袋处理果实附近相对湿度从5月底整体呈上升趋势直到9月底之后开始下降,塑膜袋内相对湿度显著高于其他处理,对照果面附近湿度低于其他处理;各处理果实发育期钙含量均呈下降趋势,但差异不显著;对照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高于其他处理。总之,套袋对果面温度无明显影响,不同果袋内湿度差异明显,套袋降低了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双层纸袋最佳套袋时间是花后40~50 d。  相似文献   

15.
选择3种不同类型果袋对绿宝石、六月雪2个品种果实进行套袋处理,研究了套袋对果实外在和内在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套袋后,果实果点变小,果面光亮洁净,但颜色变浅,甚至变为黄白色;套袋果可溶性固形物和可溶性总糖的含量降低,可滴定酸含量增加,果实Vc含量增加。3种果袋相比,黄白双层袋果实仍保持绿色,内在品质降低程度最小;双黄袋果实保持绿色,内在品质降低也较小,单果重在3种果袋中最大;灰黑袋果实颜色变为黄白色,品质下降最大。  相似文献   

16.
不同果袋套袋对幸水梨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用了12种不同类型果袋对幸水梨进行套袋比较试验,结果表明:套袋后幸水梨果实的硬度、可滴定酸含量比对照显著增大;可溶性固形物、可溶性总糖含量以及单果重均显著降低,分别比对照平均降低8.47%,10.59%,20.85%;对还原型Vc含量影响显著,套袋果还原型Vc含量比对照增加10%-39.9%;套袋对果实光洁度和果点等外观品质明显改善。综合研究认为双层袋L2-1为幸水梨果实套袋处理的最佳选择。  相似文献   

17.
以不套袋为对照,研究了不同类型果袋对霞晖8号桃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套袋使果实的外观着色改变,糖酸比提高,风味改善。外黄内黑单层袋、外黄内黑双层袋(采前拆袋)使果面着红色水平提高。不同果袋处理比较,黄色单层袋果实的单果重最大,但红色色泽、果皮花色素苷含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综合品质不佳,不适于长江中下游地区晚熟桃品种霞晖8号。白色单层袋果实的单果重、可溶性固性物含量、糖酸比、红色饱和度和色饱和度均显著高于对照,带皮硬度、去皮硬度、亮度值、色调角、a*/b*等与对照差异不显著,果实综合品质较好。外黄内黑单、双层袋(采前拆袋)果实的单果重、外观色泽、花色素苷含量及糖酸比均较对照高,可溶性固性物含量和硬度与对照差异不显著,综合品质优于对照,尤以外黄内黑双层袋更好。  相似文献   

18.
以不套袋为对照,研究了不同类型果袋对霞晖8号桃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套袋使果实的外观着色改变,糖酸比提高,风味改善。外黄内黑单层袋、外黄内黑双层袋(采前拆袋)使果面着红色水平提高。不同果袋处理比较,黄色单层袋果实的单果重最大,但红色色泽、果皮花色素苷含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综合品质不佳,不适于长江中下游地区晚熟桃品种霞晖8号。白色单层袋果实的单果重、可溶性固性物含量、糖酸比、红色饱和度和色饱和度均显著高于对照,带皮硬度、去皮硬度、亮度值、色调角、a*/b*等与对照差异不显著,果实综合品质较好。外黄内黑单、双层袋(采前拆袋)果实的单果重、外观色泽、花色素苷含量及糖酸比均较对照高,可溶性固性物含量和硬度与对照差异不显著,综合品质优于对照,尤以外黄内黑双层袋更好。  相似文献   

19.
为提高蜜桃果实品质,以更好地开拓市场,以湖景蜜露桃为试材,研究各种纸质套袋对湖景蜜露桃果实品质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套袋果实外观品质、病虫果率均明显优于未套袋的,其中套双层袋和黄色袋的果实外观较好,套双层袋的病虫果率极显著低于其它处理的(P0.01);套袋果实可溶性果形物含量低于未套袋的,但未套袋的与套双层袋和白色袋的表现为差异不显著(P0.05);套蜡质条纹黄袋和双层袋的单果重较大。  相似文献   

20.
为了明确不同果袋对黄冠梨果实内在品质和外观品质的影响,采用6种果袋对黄冠梨进行生长期套袋试验。结果表明,黄冠梨套不同果袋后外观品质均得到明显改善,但套袋导致果实内在品质降低,包括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下降及硬度降低。黄冠梨适宜的果袋为双层纸袋小林1-W和小林1-LP。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