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62 毫秒
1.
观察高寒乳白栓菌多糖(Alpine-TLBP)对免疫功能低下小鼠的免疫调节作用。采用地塞米松(Dex)建立免疫抑制小鼠动物模型,实验动物分为5组:空白组、模型组、Alpine-TLBP高(200 mg·kg-1)、中(100 mg·kg-1)、低(50 mg·kg-1)剂量组。Alpine-TLBP口服给药。称重测定胸腺和脾脏,并计算小鼠胸腺指数和脾脏指数,鸡红细胞法测定腹腔巨噬细胞吞噬功能,并计算吞噬指数和吞噬百分率。结果表明:Alpine-TLBP中、高剂量组,可显著增加经地塞米松免疫抑制后小鼠的胸腺和脾脏的重量,提高脏器指数,且明显增强免疫抑制小鼠巨噬细胞吞噬百分率,并使吞噬指数提高。Alpine-TLBP可以增强地塞米松免疫抑制小鼠的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2.
嗜水气单胞菌3种疫苗免疫的青鱼外周血免疫指标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福尔马林灭活的嗜水气单胞菌(Aeromonas hydrophila)、菌体外膜蛋白(OMP)和菌体脂多糖(LPS)作为免疫原,分别免疫健康青鱼。在免疫1、2、4、7、14、21、28d后进行外周血的血细胞计数和白细胞分类计数,测定细胞吞噬活性和抗体效价,结果表明:3种免疫原均可诱导红细胞和白细胞数量增加,并引起各种白细胞分类百分比变化,提高吞噬活性和抗体效价;免疫应答早期(第1周)主要是红细胞、单核细胞和中性粒细胞数量明显增加,吞噬细胞的吞噬活性迅速提高,吞噬百分比(PP)和吞噬指数(PI)第4天达峰值,F-AH组、OMP组和LPS组的PP、PI值依次分别为39.84%、46.53%、41.59%及3.94、4.26、3.77;随后则是淋巴细胞大量增殖,第21天淋巴细胞数量和抗体效价达峰值,F-AH组、OMP组和LPS组的抗体效价分别为1∶426.67、1∶341.33和1∶213.33。免疫28d后活菌攻毒的结果表明,OMP组的免疫保护率为75%;LPS组为67.8%,均明显优于F-AH组(50%)。可见3种免疫原均能通过促进青鱼血细胞增殖、提高吞噬细胞的吞噬活性、产生特异性抗体等方式增强机体的免疫保护力。  相似文献   

3.
通过光镜观察毛蚶血细胞形态和结构,对其分类进行研究,分析不同类型血细胞吞噬能力,并研究温度对血细胞吞噬功能的影响。结果鉴定出毛蚶血细胞中有3种类型:(1)大透明细胞,大小为(12.97±1.22)μm,核质比为0.311±0.016,所占比例为(46.40±8.73)%;(2)颗粒细胞,大小为(9.98±1.85)μm,核质比0.390±0.058,所占比例为(41.48±8.63)%;(3)小透明细胞,大小为(7.60±1.17)μm,核质比为0.499±0.049,所占比例为(12.12±4.00)%。毛蚶血细胞在血淋巴液中的平均密度为(7.69±0.98)×106 cell/m L。体外吞噬活性试验表明,大透明细胞和颗粒细胞对酵母聚糖的吞噬率显著高于小透明细胞,吞噬率分别为(61.77±3.30)%、(61.32±3.62)%、(16.59±3.88)%。于15、20、25、30、35℃温度下进行毛蚶血细胞的吞噬试验,结果表明温度变化对血细胞吞噬能力产生明显的影响,30℃条件下,血细胞的吞噬活性最强,吞噬率达到(51.49±4.22)%。  相似文献   

4.
鸡外周血白细胞吞噬试验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确定鸡外周血白细胞吞噬葡萄球菌的最佳条件。[方法]使用葡萄球菌10145为吞噬材料,以瑞士染色法检测鸡外周血白细胞的吞噬活性。通过正交试验研究吞噬时间、吞噬温度、葡萄球菌浓度对外周血白细胞吞噬百分率(PP)和吞噬指数(PI)的影响,并对其进行形态观察。[结果]细菌浓度是影响白细胞吞噬指数的主要因素,白细胞吞噬指数最高的条件为:温度41℃,时间40 min,菌液浓度为5×106个/ml。各因素对白细胞吞噬指数的影响程度为:细菌浓度>时间>温度。[结论]该研究为白细胞吞噬功能的检测提供了一种较为简便、可靠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水稻近等不育系的涵义、选育及应用前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一种新方法,将表达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的大肠杆菌作为吞噬源,研究克氏原螯虾血细胞暴露于不同浓度的微囊藻毒素(Microcystin,MC)4 h后血细胞吞噬能力的变化,荧光倒置显微镜下观察具有吞噬能力的血细胞,以及血细胞对表达绿色荧光蛋白的大肠杆菌的整个吞噬过程.结果显示,各组血细胞的吞噬百分比没有显著性差异,空白组(L-15血细胞培养液+甲醇)中血细胞的吞噬百分比与对照组(L-15血细胞培养液)相比有上升趋势;处理组1(L-15血细胞培养液+1 μg/L MC-LR)、处理组2(L-15血细胞培养液+10 μg/L MC-LR)、处理组3(L-15血细胞培养液+100μg/L MC-LR)和处理组4(L-15血细胞培养液+1 000μg/L MC-LR)血细胞的吞噬百分比与对照组相比有下降趋势,并存在一定的剂量效应.对照组与空白组、4个处理组的吞噬指数均有显著性差异;其中对照组与处理组1~3的差异极显著,而空白组和4个处理组间没有显著性差异,处理组之间均没有显著性差异.结果表明,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能在大肠杆菌内稳定、持续地表达,可利用其直接观察血细胞的吞噬和包囊过程,能迅速、准确地得出吞噬百分比及吞噬指数;微囊藻毒素作用后,血细胞的吞噬指数显著降低,进而影响克氏原螯虾的免疫能力.  相似文献   

6.
通过4种中药复方对小鼠的脾脏指数、体重、腹腔巨噬细胞吞噬指数和吞噬率、溶血素、溶血空斑、淋巴细胞增殖、血清中一氧化氮(NO)、一氧化氮合酶(NOS)、自然杀伤细胞(NK细胞)的影响作用,测得不同中药复方与对照组的差异。结果表明,复方1对小鼠的脾脏指数、腹腔巨噬细胞吞噬率和吞噬指数、血液中溶血素水平差异显著,复方2对小鼠的脾脏指数、腹腔巨噬细胞吞噬率、血液中溶血素和溶血空斑差异显著;复方3对小鼠吞噬指数、血液中溶血素和溶血空斑、淋巴细胞增殖(ConA)差异显著;复方4对小鼠的脾脏指数、腹腔巨噬细胞吞噬率和吞噬指数、血液中溶血素和溶血空斑、淋巴细胞增殖(LPS)、血液中NO和NK细胞均差异显著。不同中药复方中复方4的免疫增强作用最强。  相似文献   

7.
为探讨新型纯中药口服液制剂——菌毒清对小鼠免疫细胞活性的影响,将小鼠分成4组,分别是1.5%、1.0%、0.5%菌毒清处理组和空白对照组(CK),饮水给药7d,测定菌毒清对小鼠T淋巴细胞的增殖、抗体生成细胞数量(PFC)以及单核巨噬细胞吞噬能力的影响。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在T淋巴细胞增殖试验中,1.5%、1.0%菌毒清处理组能显著促进T淋巴细胞的增殖,但0.5%菌毒清处理组影响不明显;在抗体生成细胞数量(PFC)试验中,1.5%、1.0%、0.5%菌毒清处理组都能显著促进抗体生成细胞数量;在单核巨噬细胞吞噬能力试验中,1.5%、1.0%菌毒清处理组能显著促进单核巨噬细胞的吞噬能力,而0.5%菌毒清处理组作用不明显。说明菌毒清对小鼠的免疫细胞活性具有增强作用。  相似文献   

8.
小茴香对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小茴香对环磷酰胺模型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以环磷酰胺制备小鼠免疫低下模型并结合体外药理试验,测定灌胃给药后小鼠体内巨噬细胞吞噬率、血清溶血素抗体水平,并观察植物血凝素诱导T淋巴细胞的增殖反应。采用含药血清体外培养小鼠腹腔巨噬细胞,MTT法考察巨噬细胞的活性,并观察体外培养的巨噬细胞吞噬红细胞的吞噬百分率和吞噬指数。[结果]小茴香提高免疫抑制小鼠碳粒廓清率,促进血清溶血素形成以及促进T淋巴细胞增殖。[结论]小茴香有提高小鼠免疫功能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单核巨噬细胞在免疫系统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试验研究了对单核巨噬细胞吞噬性能的选择影响矮小鸡G1代抗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BV)的能力。【方法】在矮小鸡290日龄时,检测了G0代500只个体(母鸡400只,公鸡100只)的吞噬指数(PI),并根据PI的大小分为强吞噬力组(HPIG)和弱吞噬力组(LPIG)。建立2×2交配组合:HPIG♂×HPIG♀(强公强母组),LPIG♂×HPIG♀(弱公强母组),HPIG♂×LPIG♀(强公弱母组),LPIG♂×LPIG♀(弱公弱母组)。随机选择400只1日龄G1代雏鸡(每组100只,公母各半),其中360只采用滴鼻方式人工接种含IBV M41病毒的鸡胚尿囊液,40只作为对照,连续观察14d,记录死亡数,制作石蜡切片进行H.E.染色,并通过红细胞凝集抑制试验(HI)测定15 d时存活鸡只的抗体效价。G1代鸡20周龄时,选择母鸡12只,其中强组母鸡后代6只,弱组母鸡后代6只,以病毒模拟物Poly I:C刺激体外培养的单核巨噬细胞,采用荧光定量PCR的方法测定细胞因子及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MHC)m RNA的表达水平。【结果】G0代不同个体对异源红细胞的吞噬能力差异显著,通过测定G0代个体的吞噬指数,建立交配组合,孵育得到G1代鸡。对G1代鸡的IBV攻毒试验的结果为强公强母组后代的死亡率(33.3±0.05)%显著低于弱公弱母组(55.6±0.05)%,其他两个组合后代的死亡率介于上述值之间,弱公强母组为(43.3±0.05)%,强公弱母组为(47.8±0.05)%;母鸡对后代的影响大于公鸡,强母组后代的死亡率(38.3±0.04)%显著低于弱母组(51.7±0.04)%。攻毒组在接种IBV M41病毒3 d后表现出咳嗽、呼吸困难、食欲减退、精神沉郁等临床症状,对病死鸡的气管及肾脏的H.E.染色结果可见典型的病灶,气管上皮细胞坏死脱落,肾小管上皮细胞发生空泡变性等,而对照组均无临床症状及组织病变。对198只攻毒后存活个体抗体滴度的测定结果显示强组母鸡后代抗体滴度(8.45±0.07)显著高于弱组母鸡后代的抗体滴度(8.10±0.08)。利用病毒模拟物Poly I:C刺激体外培养的单核巨噬细胞2 h后,强吞噬力个体(强组母鸡后代)细胞因子IFNγ和IL-1β的表达量分别是弱吞噬力个体(弱组母鸡后代)的5.14倍(P0.05)和2.41倍(P0.05)。强吞噬力个体MHCⅠ的表达量显著高于弱吞噬力个体,而MHCⅡ的表达量差异不显著。【结论】通过测定体外培养的单核巨噬细胞的吞噬性能,按照吞噬指数的高低建立交配组合,强吞噬力母鸡后代的攻毒死亡率显著低于弱吞噬力母鸡后代,且其抗体滴度、细胞因子(IFNγ、IL-1β)和MHCⅠ的表达量显著高于弱吞噬力母鸡后代,说明强吞噬力母鸡后代具有较强的抗IBV的能力。因此单核巨噬细胞的吞噬能力可以作为培育抗IBV品系的一种指标。  相似文献   

10.
《江西农业学报》2022,(2):130-132
用中药抗病毒合剂(KBDHJ)对小白鼠进行皮下注射给药,研究其对小白鼠巨噬细胞吞噬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KBDHJ对小鼠巨噬细胞的吞噬率和吞噬指数有提高作用,而且随着药液浓度增加,巨噬细胞的吞噬能力进一步增强(P<0.05)。致炎物质10%牛肉汤的致炎效果比4%淀粉液更明显(P<0.05)。  相似文献   

11.
用中药抗病毒合剂(KBDHJ)对小白鼠进行皮下注射给药,研究其对小白鼠巨噬细胞吞噬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KBDHJ对小鼠巨噬细胞的吞噬率和吞噬指数有提高作用,而且随着药液浓度增加,巨噬细胞的吞噬能力进一步增强(P<0.05)。致炎物质10%牛肉汤的致炎效果比4%淀粉液更明显(P<0.05)。  相似文献   

12.
在体外条件下,利用化学发光法定量研究了对硫磷浓度对皱纹盘鲍Haliotis discus Hannm血细胞吞噬化学发光的影响。结果表明,用对硫磷浸泡1h和12h处理的皱纹盘鲍血细胞都能够抑制鲍血细胞吞噬时的化学发光,即抑制了血细胞吞噬时释放活性氧(BOS)杀菌的活性,而且这种抑制程度随着对硫磷浓度的增加而加强。用对硫磷浸泡处理皱纹盘鲍血细胞后,测定了血细胞吞噬酵母细胞的吞噬百分率和吞噬指数,结果显示,用低浓度的对硫磷(0.5、5.0、10.0mg/L)处理的血细胞能提高其吞噬酵母细胞的活力;用高浓度的对硫磷(20、30、40mg/L)处理的血细胞能抑制其吞噬酵母细胞的活力。研究还表明,当水中对硫磷浓度为20mg/L以上时,对皱纹盘鲍血细胞免疫活性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3.
乳酸菌株植物乳杆菌和粪链球菌对肉鸡免疫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将植物乳杆菌和粪链球菌2株乳酸菌分别添加到肉鸡饲料中,通过检测免疫器官指数、胸腺和脾脏的T细胞百分数、白细胞吞噬率、红细胞花环率、血清中新城疫(ND)血凝抑制(HI)抗体效价等指标,探讨了乳酸菌对肉鸡免疫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2株乳酸菌均能够促进肉鸡胸腺、脾脏和法氏囊的发育,增强白细胞的吞噬功能,增加胸腺和脾脏中的T细胞数,提高E-C3bR和E-ICR的花环形成率,以及提高机体产生ND疫苗HI抗体的水平.  相似文献   

14.
鸡脾转移因子的制备及对雏鸡免疫应答的作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透析法提取鸡脾转移因子(TF)并对其理化性质、生物活性、安全性进行了研究.通过对小白鼠腹腔注射低剂量、中剂量和高剂量转移因子(TF),和对10日龄未免疫健康雏鸡接种新城疫疫苗和不同剂量TF,观察TF对鸡红细胞的吞噬率和吞噬指数的影响以及TF的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作用.结果表明:TF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吞噬鸡红细胞的最高比例和最高吞噬指数均产生在中剂量组,分别为60%和1.9,TF能增强T淋巴细胞转化率,与对照组相比新城疫抗体水平可提高3~4个滴度.  相似文献   

15.
建立种植性肝癌(H22)实体瘤动物模型,并给荷瘤小鼠灌服含有苦马豆素(swainsonine,SW)且剂量分别为2.7和16.2mg/(kg·d)的豆类丝核菌次级代谢产物稀释液,分别于灌药前(0d)及灌药后4d和8d时测定其肿瘤抑制率和腹腔巨噬细胞吞噬百分率。结果表明,8d时 组(高剂量灌药组)的腹腔巨噬细胞吞噬率达到(33.99±1.56)%,显著高于 组(生理盐水对照组)的(27.95±4.03)%; (低剂量灌药组)、 2组肿瘤抑制率分别在4d时达到26.44%和33.91%,8d时达到46.98%和47.22%。说明该次级代谢产物能够使荷瘤动物巨噬细胞吞噬力增强,并能抑制种植性实体瘤(H22)的生长。表明该次级代谢产物具有抗肿瘤药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本试验旨在探究刚地弓形虫热休克蛋白21(TgHSP21)在体外对小鼠巨噬细胞系(Ana-1)功能的调节作用。[方法]构建重组表达载体pET-32a/TgHSP21,获得重组蛋白TgHSP21(rTgHSP21)。用免疫荧光抗体试验(IFA)验证rTgHSP21在体外与Ana-1细胞的结合情况。Ana-1细胞分别用不同质量浓度(5、10、20、40、80μg·mL~(-1))的rTgHSP21处理后,采取细胞计数试剂盒(CCK-8)检测细胞增殖情况,应用Transwell细胞小室检测细胞趋化情况,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Ana-1细胞凋亡和吞噬能力。分别用总一氧化氮(NO)试剂盒和细胞因子ELISA试剂盒检测Ana-1细胞的NO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12(IL-12)、IL-6、IL-1β的分泌量。[结果]成功获得纯化的rTgHSP21,其具有与Ana-1细胞结合的能力。5和10μg·mL~(-1)的rTgHSP21均显著促进Ana-1细胞的增殖,各个浓度的rTgHSP21均显著促进细胞凋亡和吞噬能力。80μg·mL~(-1) rTgHSP21明显促进Ana-1细胞分泌NO。在不同浓度rTgHSP21作用下,细胞因子IL-6和TNF-α的表达量均明显上升,而其质量浓度为10、20、40和80μg·mL~(-1)时IL-12的分泌被抑制。此外,rTgHSP21显著抑制了Ana-1细胞的迁移能力。[结论]TgHSP21能够与Ana-1细胞结合并在体外条件下调节Ana-1细胞的增殖、吞噬、凋亡、迁移及分泌。  相似文献   

17.
水产甲壳动物的免疫防御机能及其免疫预防研究进展   总被引:17,自引:2,他引:17  
对国内、外关于水产甲壳动物免疫防御机能及其免疫预防研究状况进行了综述。甲壳动物免疫细胞主要依靠吞噬和包围化作用发挥其防御机能,而酚氧化酶前体(proPO)活化系统、植物凝血素和杀菌素等免疫防御有关的液性因子主要起杀菌和促进细胞吞噬的作用。通过免疫接种诱导水产甲壳动物产生的免疫应答主要是非特异性免疫应答。  相似文献   

18.
为探讨蒙药成份复方对乳腺炎模型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96只产后3~5d泌乳期母鼠被随机分为4组(n=24),灌药3d后,于第4d的末次灌药后1h复制小鼠乳腺炎病理模型,继续用药治疗3d。并于复制模型前0、48和72h用碳廓血清法测巨噬细胞吞噬活力;MTT法测自然杀伤细胞(Natural killer cell,NK cell)活性;脱臼处死小鼠称胸腺和脾脏湿重并计算小鼠免疫脏器指数;ELISA法测小鼠血清中白介素-4(IL-4)、干扰素(IFN-γ)含量。结果表明蒙药成份复方可以显著提高小鼠免疫脏器指数、促进单核巨噬细胞吞噬能力和NK细胞杀伤活性、下调IL-4含量、上调IFN-γ的含量。由此可见,蒙药成份复方可以提高乳腺炎模型小鼠非特异性免疫及特异性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19.
苏云金芽孢杆菌对黄河鲤白细胞吞噬和溶菌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苏云金芽孢杆菌(Bacillus thuringiensisBt)对黄河鲤白细胞吞噬和溶菌酶活性的影响,将苏云金芽孢杆菌按1.0×1011、3.0×1011、5.0×1011cfu/kg 3个浓度添加在鱼用全价颗粒饲料中,投喂经嗜水气单胞菌(Aeromonas hydrophila)疫苗免疫的A1、A2、A3组和未免疫的B1、B2、B3组黄河鲤鱼,分别于试验的第1、15、30、40天时检测各组鲤鱼白细胞吞噬活性和血清溶菌酶活性。结果表明,添加苏云金芽孢杆菌可显著提高黄河鲤血液中白细胞吞噬活性和血清溶菌酶活性(P<0.05),且添加浓度越高,血液白细胞吞噬活性和溶菌酶活性越强。免疫组与未免疫组白细胞吞噬活性差异不显著(P>0.05),溶菌酶活性差异显著(P<0.05)。在停止投喂后10d,白细胞吞噬活性、血清溶菌酶活性逐渐下降,但与停止投喂Bt前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  相似文献   

20.
采用小鼠碳粒廓清试验和腹腔巨噬细胞吞噬鸡红细胞试验研究苦荆茶多糖对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将试验小鼠分为3组,即空白对照组、阳性药物对照组(盐酸左旋咪唑按22.5 mg/kg体重给药)和苦荆茶多糖给药组(苦荆茶多糖按4 g/kg体重给药),给药方式为灌胃给药.7d后,测定小鼠脾脏指数、碳粒廓清指数、吞噬指数和腹腔巨噬细胞吞噬功能.结果表明,苦荆茶多糖给药组和左旋咪唑给药组小鼠的碳粒廓清指数、脾脏指数和吞噬指数均显著(P<0.01或P<0.05)高于空白对照组,腹腔巨噬细胞吞噬功能显著(P<0.05)高于空白对照组.说明苦荆茶多糖具有增强小鼠机体免疫力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