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8 毫秒
1.
用R44轻型直升机喷洒2%噻虫啉微胶囊悬浮剂(CS)防治松墨天牛Monochamus alternatus Hope,采用镁化玻片、坐标纸、红纸接收雾滴沉积,统计不同林分不同部位雾滴沉积密度和人为悬挂的松墨天牛死亡率,总体评价防治效果。结果表明:飞防区靶标上沉积雾滴的平均直径为(61.80±28.30)μm,最大雾滴沉积密度可达到13.93个/cm2,随着林分郁闭度增大,单位面积的雾滴数量减少;不同林分不同部位悬挂的松墨天牛死亡率由小到大依次为:密林下层,中密林下层,疏林下层,林冠层;喷药48h后林冠层松墨天牛的死亡率可达95%。R44轻型直升机喷洒2%噻虫啉CS防控松墨天牛能达到一定的防治效果,对进一步遏制及预防松材线虫病有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R-44直升机和DTM-4喷洒设备技术参数测定和使用效果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根据对R-44直升机和DTM-4农业喷洒设备技术参数测定,在10、15、20、25PSI压力下喷射角度符合要求;在相同压力下,静动态喷洒流量变化不大;雾滴数量直径在43~68μm之间,雾滴质量直径在63~90μm之间。R-44直升机飞行高度在离树梢5—10m时,有效喷幅为24m;飞行高度在离树梢1~5m时,有效喷幅为20m,雾化性能好,能满足超低容量喷洒需要。按每架次载药量150kg、作业时速为60节、飞行高度离树梢5~10m、喷洒压力为20PSI、作业面积60hm^2。参数下进行防治作业,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3.
本文介绍了直升机喷洒防治黄脊竹蝗技术要点,一是使用合理的药剂配方,二是掌握有利防治时机,三是采用先进的喷洒技术,四是加强飞防效果监测。  相似文献   

4.
使用直升机喷药防治天然胡杨林的主要食叶害虫春尺蠖;使用直升机喷洒森得保可湿性粉剂和1.2%苦参碱·烟碱乳油两种生物杀虫剂,防治面积合计300hm2;使用森得保可湿性粉剂的虫口减退率达到90%,使用1.2%苦参碱·烟碱乳油的虫口减退率达到99.57%,结果表明:直升机防治胡杨林春尺蠖效果显著,两种杀虫剂均达到了较好的防治效果,飞行作业参数为,每架次作业面积66.67hm2,每秒作业面积0.12hm2,每架次作业时间546.47s,每秒喷洒量366g,每小时飞行5架次,每架直升机每天飞防面积2666.67hm2。  相似文献   

5.
运用恩斯特龙TH28直升机喷洒森得保飞防专用药防治以第三代杨小舟蛾1~3龄幼虫为主的杨树食叶害虫,其药剂用量为37.5 g·hm-2.结果表明:地面测定恩斯特龙TH28直升机的喷洒覆盖率达91%,GPS测定喷洒覆盖率89%,二者基本相符;平均雾滴直径为83.7 μm,在喷幅30 m内平均雾滴密度为13.2粒·cm-2,...  相似文献   

6.
<正>近日,河南省鹿邑县利用直升机对全县主要通道两侧骨干林带统一喷洒仿生物制剂防治林木病虫害,共飞行13架次,喷洒药物2600千克,防治杨树食叶害虫1.2万亩,这在全县林业发展史上尚属首次,开辟了无公害生物防治林木病虫害新途径,防治效果得到了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  相似文献   

7.
在广东省河源市源城区东江水源涵养林,运用AS350B3直升机喷洒2%噻虫啉微胶囊悬浮剂1200g/hm2防治松褐天牛,作业流量7000mL/hm2,有效喷幅60m,平均雾滴密度15个/cm2,雾滴直径127~173μm,防治效果91%。应用直升机防治松褐天牛效果好、成本低、效率高,发挥了良好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可以大面积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在飞机施药防治松褐天牛作业过程中,极易发生次生灾害。通过设置禁飞区,广泛宣传,选择直升机作业,采用先进的喷洒技术,降低飞行高度、适时飞行、添加沉降剂,可以减少雾滴飘逸,预防次生灾害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以灌云县林木分布和水产养殖为基础,将灌云县美国白蛾防治区域划分为普通防治区和水产养殖防治区,利用R44直升机分别喷施25%灭幼脲悬浮剂和20%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对喷雾质量和防治效果进行调查。结果显示,两种药剂的雾滴覆盖密度分别为12.20个/cm~2和12.92个/cm~2,灭幼脲使用区域将随着时间延长,虫口减退率逐渐提高,11 d虫口减退率达到90.7%,防效达到95.4%。氯虫苯甲酰胺使用区域,药后5 d防效可达到99.8%。  相似文献   

10.
飞机喷洒噻虫啉防治松墨天牛效果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直升机喷洒噻虫啉防控松墨天牛,采用镁化玻片、塑料薄膜及人工悬挂诱捕器,进行喷洒后的综合评价。结果表明:林冠层雾滴的平均直径为(91.6±2.86)μm,雾滴数量平均为(14.20±2.31)个/cm2,多于林下层,随着林间郁闭度的增大,雾滴直径和数量在减少。喷药后,诱捕器的诱捕数量急速降低,松墨天牛虫口基数下降较大。通过几种监测效果显示,飞机喷洒噻虫啉防治松墨天牛的效果可行。广东河源飞机喷洒噻虫啉防控松墨天牛,天气晴朗,并未偶遇降雨,其对松墨天牛具有较好的防控效果。  相似文献   

11.
2012—2018年采用典型地块、典型线路详查为主,全面踏查为辅的方式对宁波市杜鹃属植物资源进行调查。结果表明,宁波市共有野生及习见栽培的杜鹃属植物9种1变种1变型,其中野生种6种1变种1变型,习见栽培种4种。从水平分布看,有广域种、区域种、局域种和微域种4种类型;从垂直分布看,只分布于海拔700 m以上的有华顶杜鹃、白花满山红2种,分布于海拔400~700 m的有云锦杜鹃、羊踯躅2种,分布于海拔400 m以下的仅普陀杜鹃1种,而所有海拔均有分布的有映山红、满山红、马银花3种。与天目山、天台山、舟山群岛、浙江南部和大盘山等周邻区系相比,宁波的野生杜鹃物种资源多样性处于中等水平,相互之间既有共性,但也各具特色。建议开展杜鹃属植物资源的引种驯化,进一步丰富当地的景观植物资源,提高杜鹃属植物育种、资源利用和产业化水平。  相似文献   

12.
蓝桉水提液对蓝桉种子发芽的化感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蓝桉枯叶、鲜叶、树枝、树皮、树根1∶50、1∶100、1∶200、1∶400的水提液对蓝桉种子发芽的化感效应。结果表明,除蓝桉各器官的水提液对发芽率大多数起促进作用,树根、树枝及树皮的水提液对鲜重的影响均表现为促进作用外;高浓度的水提液对芽及幼苗的生长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表现在幼苗茎严重卷曲和呈倒伏状,且随着水提液浓度减小,抑制作用减弱,有的消失甚至转变为促进作用,继而幼苗生长恢复正常;鲜叶、枯叶水提液对蓝桉幼苗胚根长、总长的抑制作用强度大于其它器官,枯叶和树根水提液对种子发芽率起促进作用的强度比其它器官大,树根水提液对鲜重的促进作用强度比其它器官大。  相似文献   

13.
不同营林措施对马尾松针叶养分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设置在贵州龙里、台江以及广西热带林业实验中心的不同施肥、不同密度、不同抚育措施、不同整地方式和不同种源马尾松人工林试验样地内针叶样品的N、P、K、Ca、Mg含量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除广西施肥5年后,不同处理间针叶N、Mg两元素含量具有极显著差异外,其余措施对马尾松针叶养分含量的影响均未达到显著差异水平。因此,施肥具有调节马尾松针叶养分含量的作用;而不同造林密度林地内马尾松个体吸收养分的能力相同,则高密度易造成地力的快速衰退,对长期高密度造林的林地,应加以施肥,以维护土壤的持续利用;抚育措施并不影响林木养分的吸收;整地也未对马尾松吸收养分有多大影响;不同种源吸收养分的特点差异不大,因而优良种源加速林地地力的衰退。  相似文献   

14.
木本淀粉能源植物栓皮栎与麻栎的资源调查以及分布规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更好地开发和利用我国的栎类资源,对我国栓皮栎与麻栎进行了全面系统的调查,确定了具体分布范围,并根据分布区内林分的集中程度和类型进行了分布区划,其结论如下:1)栓皮栎与麻栎在我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以及两个特别行政区均有资源分布,栓皮栎分布区跨冷温带、暖温带、北亚热带和热带4个气候带,麻栎分布区跨暖温带、北亚热带和热带3个气候带;2)栓皮栎与麻栎在我国的水平分布总体上呈东北、西南走向为直线,东部、南部为沿海岸线的"D"字形分布;3)栓皮栎和麻栎分布区海拔的上、下限与地理纬度相关性较低(R2值分别为0.162 5,0.019 1和0.259 4,0.060 6),而与地理经度间的相关性较高(R2值分别为0.708 5,0.494 1和0.763 5,0.705 0),均随着地理经度的增加其分布区海拔的上、下限均呈现出逐渐下降的趋势;4)栓皮栎集中分布区与麻栎次集中分布区为秦巴山地与陇南山地东部、伏牛山山地、桐柏山与大别山山地北部,以上地区是开发利用这两种栎类资源的理想地区。  相似文献   

15.
利用水生植物净化污水是一项低成本高效益的生态工程技术.阐述水生植物净化水体的效果、机理,概述芦苇对污水中BODs、COD、SS、TN、IP、Cr等的净化能力.  相似文献   

16.
以红松、红皮云杉、长白落叶松造林地为对象,利用化学制剂威尔伯进行幼林抚育试验,结果表明:450 ml·hm-2剂量除草效果最差,仅有12%,在生产上无应用价值;450 ml·hm-2剂量有一定的除草效果,但不明显,持效期也短;1 125 ml·hm-2剂量无论除草效果还是除草速率都优于450 ml·hm-2和750 ml·hm-2。长白落叶松对威尔伯敏感,不能应用。化学除草抚育较人工抚育更能促进幼树生长,而且费用较低。  相似文献   

17.
我国天然林与人工林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我国天然林与人工林的物种组成、生长过程、稳定性、抵抗病虫害能力、地力以及生产力等进行比较分析,提出了我国应实行天然林和人工林并重的经营方针:对天然林资源以利用生态产品为主,严加保护和恢复,并提高科学经营水平;对人工林资源以大力培育并高效发展工业人工林为主,实行集约栽培管理措施,改善群落结构,提高稳定性,保持高生产力.针对不同类型的森林采取不同的经营策略,使森林得以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8.
通过大田对比试验研究了红地球葡萄不同浓度硼和不同处理时期对葡萄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花中期(50%花朵开放)喷施0.2%的硼有利于提高葡萄的产量和品质,与对照(CK)不喷硼相比,坐果率、单粒重、穗重、单株产量和可溶性固性物含量分别增长了132.47%、24.23%、38.71%、38.71%和30.69%。可滴定酸含量降低了40.82%,均达到极显著水平,且穗形紧凑。可将此方法作为高寒冷凉区设施红地球葡萄增产提质的参考值。  相似文献   

19.
以不同基肥处理为试验内容,研究其对盆栽西洋参生长性状与光合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苏子肥和磷酸钾复合肥作基肥可有效促进参苗萌发出苗,出苗率分别高出对照17.0%、14.0%,株高生长分别高于对照27.7%、26.4%,茎高生长分别高于对照25.6%、35.4%,茎粗生长分别高于对照30.0%、22.5%。各处理的叶绿素含量始终高于对照,7月初含量最高,依次较对照高0.98 mg·g~(-1)、0.74 mg·g~(-1)、0.71 mg·g~(-1)。以苏子肥和磷酸钾复合肥为基肥,植株的净光合速率高,测定值分别是对照的8倍和7倍。水分利用率测定值分别是对照的10.6倍和9.4倍。西洋参栽培时,苏子肥和磷酸钾复合肥是首选基肥种类,用量分别为100 g·m~(-2)和40 g·m~(-2)。  相似文献   

20.
九阜山杀虫杀菌植物资源补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福建省尤溪县九阜山省级自然保护区的杀虫杀菌植物资源进一步调查,发现原有文献未报道的杀虫杀菌植物75种,其中裸子植物1科1属1种,被子植物44科69属74种,主要集中在菊科、唇形科、大戟科、乔本科、蔷薇科和桑科,现予增补。同时,列出每种杀虫杀菌植物的科名、中名、学名、生活型、活性部位、功能分类、生境以及分布海拔,对如何合理开发利用进一步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