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斑点叉尾鮰     
斑点叉尾鮰也称沟鲶、美国鮰鱼,是湖北省水产研究所于1984年从美国引入,是美国养殖最普遍,技术较成熟的种类,池塘养殖单产为400公斤/亩左右,网箱养殖单产可达16万公斤/亩。斑点叉尾鮰产量占美国淡水养殖总产量的一半以上。 斑点叉尾鮰有如下特点:1.肉质细嫩,更适合做鱼片、鱼块;2.个体大,在湖泊、水库及江河中生长最大个体体长100厘米,体重20公斤。池塘养殖中常见长超过53厘米,  相似文献   

2.
大口鲶又名南方大口鲶、河鲶,主要产于长江流域,是一种大型经济鱼类。常见个体重约2~5公斤,最大个体可达30公斤以上。因营养丰富,肉质细嫩,味道鲜美,深受广大人民群众喜爱。它与分布很广泛的小个体土鲶是同属不同种,由于目前养殖的人日益增多,而鱼种相对较少,故许多人常以土鲶  相似文献   

3.
斑点叉尾(鱼回)是美国主要淡水养殖鱼类,俗名沟鲶、河鲶、美洲鲶,属鲶形目,广泛分布于北美洲中部、东部的淡水中。具有生长快、食性广、适应能力强、肉味鲜美等特点。1984年,我国首次由美国引进优良鱼类品种养殖,云南省水产技术推广站1997年由美国引进斑点叉尾(鱼回)原种鱼种,在开远市鱼种站作为亲鱼培育,于2000年~2001年两年繁殖、苗种饲养初步成功,欲在全省推广养殖。 一、亲鱼选择 斑点叉尾(鱼回)4龄性成熟,体重1.5~4kg的鱼均达到性成熟,并能进行繁殖。……  相似文献   

4.
怀头鲶也称黑龙江六须鲶、怀头和怀子。怀头鲶是黑龙江省地产鱼类,在黑龙江、松花江、乌苏里江、嫩江等水域,以及一些大型湖泊均有分布。怀头鲶是一种大型鱼类,最大个体可达100kg以上。怀头鲶肉味鲜美,无肌间刺,含肉率高,营养丰富,很受消费者欢迎。近年来,怀头鲶在;黑龙江省养殖取得了较好效果,已发展成为重要的名特优养殖品种。  相似文献   

5.
<正>彭泽鲫:杂食性鱼类。此鱼较为温驯,喜欢在池底生活,其对不良环境有很强的适应能力,能在各种水体中生长,抗高温,耐严寒和低氧,在天然水域中以生长快、个体大而著称,目前发现的最大一尾达6.5公斤。在池塘养殖中,当年繁殖的鱼苗一般经6个月左右的养殖平均体长可达19厘米,体重可达200克,成鱼常见的体重多在400~500  相似文献   

6.
埃及胡子鲶属鲶形目、胡子鲶科、胡子鲶属,原产尼罗河水系,我国于80年代引进。其主要特点是生长速度快,当年孵化的鱼苗当年就可达到商品规格,一般个体重0.5~1公斤,重的可达2.5公斤左右,饵料充足时亩产可达1500~2500公斤。此外,它还具有易繁殖、耐低氧、耐密养、适应性强等特点。埃及胡子鲶属底层鱼类,性  相似文献   

7.
山美水库的鱼类资源调查结果表明:山美水库所有鱼类组成包括10科37种,其中鲤科22种,占59.46%;鮠科4种,占10.8%;鳢科和鳗鲡科各2种;鳅科、丽鱼科、鮨科、鲶科、青鳉科、银鱼科等各1种。鳙鱼的生长特性调查表明:鳙体重与体长的关系为W=0.0269×L2.9132,体长与鳞径关系为L=0.0129×R+3.5323,Von Bertalanffy生长方程为Lt=107.2167×[1-e-0.1349(t+0.1561)]及Wt=22095.9566×[1-e-0.1349(t+0.1561)]3。生长拐点出现在7.99龄,生长系数k=0.1349,t0=-0.1561。山美水库鳙的渐进体长可达107.22cm,渐进体重可达22.1kg。  相似文献   

8.
多浪羊个体大,成年公羊体重80多千克,最重可达140千克,成年母羊体重60千克,最重可达110千克,性成熟早。8月龄时即可进行初配,繁殖能力强,大部分母羊可两年三产,且双羔率高,达到30%-40%;生长速度快,4-5月龄羔羊体重可达35千克;育肥性能好,育肥羊屠宰率可达55%以上;同时还具有耐寒、耐热、耐粗饲,抗病力、适应性强的特点。  相似文献   

9.
<正>为有效保护青海湖珍稀鱼类资源,青海省开展青海湖裸鲤淡水全人工养殖技术研究,并进行淡水鱼种培育、裸鲤网箱养殖和大水面人工养殖。目前,这项研究已获得成功。据了解,目前,大水面养殖的4万尾裸鲤鱼苗平均每尾体重184克,最大个体达到470克;网箱养殖的裸鲤  相似文献   

10.
斑点叉尾鮰     
斑点叉尾隶属鲶形目,鲶科,又称沟鲶、河鲶、美国鱼。其原产美国密西西比河,八十年代引入我国,是一种大型鱼类,最大个体可达35公斤以上。斑点叉尾含肉率高,肉质细嫩,味道鲜美,蛋白质和维生素含量丰富,粗蛋白含量为16.31%,粗脂肪含量为2.99%,且具有滋补和催乳功能,深受消费者欢迎。斑点叉尾食性杂、生长快、产量高、适应性强、易饲养、病害少,是适合我省推广养殖的好品种。1.形态特征:体形较长,前部肥大,后部稍细长,体表光滑无鳞,头部较小,触须4对,口角须宽扁而长;背部淡灰色或灰白色,腹部银白色,幼鱼…  相似文献   

11.
鲶鱼营养丰富,饲养周期短,经济效益高.一般茨菇田养鲶,经3个多月饲养,个体可达0.5~1千克,亩产成鲶800~1 000千克,茨菇亩产达1 000千克,亩产值3 000~3 500元,净盈利2 000~2 500元.主要技术措施如下:  相似文献   

12.
鲟鱼个体大,寿命长,幼鱼成活率高,生长快,抗病力强,易人工驯化。在科学饲养条件下,当年育苗养到年底,个体重量可达1千克,2龄可达2千克-3千克,3龄可达5千克。鲟鱼  相似文献   

13.
鲶鱼俗称 “土鲶”,为底栖性鱼类,以小型野杂鱼为食,也食一些虾、蛙和水生昆虫 . 鲶鱼的产卵期在 5~ 7月,1龄鱼可达性成熟,鲶鱼肉鲜美且少刺,是一种有发展前途的淡水经济养殖鱼类 .  相似文献   

14.
对嘉陵江鲶的成熟系数、生殖群体等的研究表明,在繁殖季节中,鲶雌鱼的成熟系数可达14.5%。鲶成熟年龄大多为1龄。生殖期雌雄比约为2∶1。鲶的绝对繁殖力随鱼体长和体重的变化而变化  相似文献   

15.
倒刺鲃又名锯倒刺鲃、青竹鲤、竹柏鲤,是广泛分布于珠江、闽江、沅江、钱塘江及海南岛、台湾的重要经济鱼类.广东在北江分布广泛,当地视为名贵鱼类.由于倒刺鳞片较大,形状有点像鲤鱼,群众称之为“鲤“,又由于颜色青绿色,故又冠以青竹、竹柏,与鲤鱼有别.其实,倒刺属鲤科亚科倒刺属鱼类.   倒刺鲃体长,稍侧扁,吻圆钝.眼中等大,上侧位,眼间隔宽.口前位,有须二对,上颌须向后伸过眼前缘,下颌须则伸至眼的后缘.鳞大.侧线前部弯曲较大,后部位于尾柄中央.背鳍短,后缘稍内凹,不分枝鳍条4条,第一条不分枝鳍条为硬刺,是一根平卧、埋于皮下的倒刺,最后不分枝鳍条为硬刺,后缘有锯状小齿.背鳍起点距吻端大于距尾鳍基部,臀鳍后缘平直.体侧青绿带灰色,腹面白色.各鳍条淡灰黑色,带有粉红色或红黄色,后缘黑色.   倒刺鲃栖息于清澈的缓流中,为杂食性鱼类,主要食物为有机碎屑和一些丝状绿藻及硅藻,也吃动物性饲料,如淡水壳菜等.   据珠江水产研究所等的调查,倒刺在天然状态下实测,1龄鱼体长平均19.9厘米,体重平均209克;2龄鱼体长27.8厘米,体重547克;3龄鱼体长33.4厘米,体重915克.雌鱼生长比雄鱼要快,个体也大些.生长速度在5龄以前较快.估计作为养殖鱼类,2龄可达上市规格,即1000克左右.   倒刺鲃在天然状态下,性成熟年龄为5龄,产卵时间为每年4~6月.在人工饲养条件下,其性成熟年龄可提前.其卵子为漂浮性卵.   倒刺鲃为珠江的有名鱼类,其生长速度较快,肉味鲜美,经济价值较高,是很有前途的驯养对象.目前已有不少单位和专业户进行驯养试验,它将成为一个人工养殖的新品种推向市场.  相似文献   

16.
在江苏扬州地区池塘养殖条件下,虾苗平均初体重为2.01 g/尾,放养密度为6190尾/667 m2,经过130 d的养殖,平均体重达到52.91 g/尾。克氏原螯虾的体重增长呈典型"S型"曲线,符合Boltzmann模型,根据养殖时间和虾体重拟合其生长方程为:W=(-1.80-52.91)/[1+e(t-40.48)/14.90]+52.91,其生长拐点为在养殖40.48 d时,体重为25.56 g,养殖60 d时,体重可达40 g/尾以上。大规格克氏原螯虾生态养殖的成本投入为1652元/667 m2,产量可达96 kg/667 m2,净效益达3303元/667 m2。适当降低克氏原螯虾苗种放养密度,提高养成规格,可以降低成本投入和养殖风险,大规格成虾生态养殖是未来克氏原螯虾规模化养殖发展的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17.
在江苏扬州地区池塘养殖条件下,虾苗平均初体重为2.01 g/尾,放养密度为6190尾/667 m2,经过130 d的养殖,平均体重达到52.91 g/尾。克氏原螯虾的体重增长呈典型"S型"曲线,符合Boltzmann模型,根据养殖时间和虾体重拟合其生长方程为:W=(-1.80-52.91)/[1+e(t-40.48)/14.90]+52.91,其生长拐点为在养殖40.48 d时,体重为25.56 g,养殖60 d时,体重可达40 g/尾以上。大规格克氏原螯虾生态养殖的成本投入为1652元/667 m2,产量可达96 kg/667 m2,净效益达3303元/667 m2。适当降低克氏原螯虾苗种放养密度,提高养成规格,可以降低成本投入和养殖风险,大规格成虾生态养殖是未来克氏原螯虾规模化养殖发展的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18.
[目的]为短体副鳅资源保护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189尾雌性短体副鳅为试材,对其中161尾进行年龄鉴定;考察该鱼的绝对生殖力(F)(以第4期卵粒数量表示)和F与其体长(L)、净体重(W)、年龄的关系,体长相对生殖力(F/L)与L和年龄的关系,体重相对生殖力(F/W)与W的关系,并对该鱼的卵径分布进行研究。[结果]短体副鳅的F为102~574粒,F/L为1.887~9.111粒;F与L和W呈直线相关,线性方程分别为F=7.5462L-181.96和F=34.096W+140.74;161尾雌鱼中,1龄鱼42尾,2龄鱼59尾,3龄鱼52尾,4龄鱼7尾,5龄鱼1尾;F与年龄无明显相关性;F/L随年龄增大而减小;F/L与L的方程为F/L=0.0484L+1.5920,F/W与W的关系为F/W=-6.8869W+98.647;卵径分布只出现1个高峰,且峰值卵径所占比例较大。[结论]短体副鳅为一次性产卵鱼类。  相似文献   

19.
3.鹅只生长快、饲养周期短在肉用家禽生产中,从初生(出壳)到出栏屠宰算一个生产周期.除肉仔鸡外,鹅的生产周期最短.从出生重到体重成倍增长的时间,鹅只需2~8天,鸭要8~10天,鸡和火鸡需要12~15天.鹅4周龄体重可达成年体重的40%,鸡只能达60%.我国中小鹅种60~70日龄体重可达2500~3000克;中型鹅种70~80日龄可达3000~4000克;大型鹅种90日龄可达5000克以上.采用现代化养鹅技术,如用仔鹅全程网上平养,70日龄体重就可达到4000~5000克.突显鹅商品生产短、平、快的优势.  相似文献   

20.
乔之怡  董仕  孙金辉  王琦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2):845-846,849
[目的]研究大菱鲆IDH-1(异柠檬酸脱氢酶-基因座位1)同工酶表型与生物学性状的关系。[方法]采用同工酶水平切片淀粉凝胶电泳及特异性染色方法,研究了60尾人工养殖大菱鲆IDH-1的表达,并对其IDH-1表型以及生物学指标进行了检测,分析IDH-1同工酶表型与生物学指标的关系。[结果]在大菱鲆同工酶电泳中得到2种基因型A1和A2,其中基因型A1 53尾,基因型A2 7尾。在116日龄和165日龄的大菱鲆群体中,基因型为A2的大菱鲆个体的体重、体长和体高的平均值均高于A1个体。A2基因型的116日龄个体的体高、165日龄个体的体重和体高,均明显高于A1基因型,差异极显著(P<0.01)。[结论]该研究为进一步研究大菱鲆的标记辅助育种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