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利用Excel进行3414肥效统计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用常见的统计分析软件Excel对“3414”肥料效应试验的部分实施方案和完全实施方案结果进行统计分析,举具体例子对分析过程中每一步骤、分析结果中各参数意义进行了详细解释,并根据参数拟合了一元二次、二元二次、三元二次肥料效应方程。  相似文献   

2.
针对测土配方施肥指标体系建立中遇到的技术问题,以山西省闻喜县2008—2010年3年冬小麦所得的试验数据作为案例,并将"3414"试验所得的数据给土壤养分进行分级,而研究的对象则是三元二次肥料效应模型,建立施肥指标体系,探讨"3414"试验方案实施条件和不同的数学模型在肥料效应函数计算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3.
基于R语言的“3414”肥效试验的统计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介绍R语言在农业试验分析中的应用,使用R语言对“3414”肥料效应试验具体实例的部分实施方案和完全实施方案结果进行统计分析,拟合了二元二次、三元二次肥料效应方程,并根据肥效方程模拟寻优。使用R语言对“3414”肥料效应试验分析结果表明:通过三元二次肥料效应函数获得的玉米最佳施肥指标为:以每公顷施N 275.26 kg,P2O5 86.62 kg,K2O 45.32 kg,期望产量为10764.13 kg/hm2,产投比达到9.73,为最佳方案。这与使用全国农技中心提供的“3414田间试验设计与数据分析管理系统”进行计算是一致的;如考虑到田间的可操作性,建议每公顷施N 262.28~287.09 kg,P2O5 82.82~90.85 kg,K2O 43.87~47.29 kg,期望产量为10274.40~10333.87 kg。这样一个施肥量范围在实际生产中更为可行。R语言可以并应该在国内推广,成为农业试验统计分析领域的强有力工具。  相似文献   

4.
“杂选一号”系贵州省农业厅选育并得到农业部跨越计划重点资助的双低杂交优质油菜新品种。为了进一步挖掘“杂选一号”增产潜力及配合油菜平衡施肥项目的实施,采用“3414”最优回归试验设计方案,分别在中、低等肥力田上进行了氮、磷、钾平衡施肥田间试验,旨在通过这一试验的进行建立产量与肥料因子的函数模型,并进行数学模拟寻优,从而为“杂选一号”的高产平衡施肥起到指导性作用。  相似文献   

5.
氮磷钾配施对油菜产量和效益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3414”最优回归设计原理设置油菜施肥试验。得出肥料效应方程。由此数学模型得出最佳施肥指标为N13.73kg/667m^2,P2O58.35kg/667m^2,K2O10.6kg/667m^2,最佳产量205.59kg/667m^2。  相似文献   

6.
应用“3414”最优回归设计原理设置柑幼树施肥试验,得出肥料效应方程。由此数学模型得出最佳施肥指标为N40~45g/株,P2O530~35g/株,K2O60~75g/株。  相似文献   

7.
小麦测土配方施肥校正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试验通过在小麦高肥力区进行"3414"施肥试验,研究常规施肥、配方施肥、不施肥三水平条件下高肥力区小麦产量变化规律,同时验证以往"3414"肥料试验参数,为配方施肥技术参数的校正与肥料配方的优化提供依据。1试验地情况试验设在布尔津县冲乎尔乡奇巴尔托布勒村。  相似文献   

8.
为探讨滇南地区冬播亚麻氮、磷、钾合理施用技术,采用“3414”试验方案,在云南省勐海县进行田间试验,对冬播亚麻主要经济性状、原茎产量与氮、磷、钾施用量的效应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合理施用氮、磷、钾肥能有效改善纤维用亚麻的株高、工艺长度、茎粗、每蒴果种子粒数、千粒重等主要经济性状,显著提高亚麻原茎产量和种子产量;3种肥料对亚麻原茎产量和种子产量的提升效应氮肥最大,磷肥次之,钾肥最低;根据氮、磷、钾施用量与原茎产量的三元二次肥料效应典型模型分析,在勐海县试点地区冬季栽培亚麻原茎最佳产量为7605 kg/hm2,相应的氮、磷、钾肥最佳施用量分别为纯氮272.86 kg/hm2、五氧化二磷77.48 kg/hm2、氧化钾128.67 kg/hm2,平衡施肥的养分配比为1.00:0.28:0.47。  相似文献   

9.
豌豆氮磷钾肥效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玲  杨涛  宗绪晓 《作物杂志》2016,32(2):145-194
为探明豌豆生产中氮磷钾肥最优化施肥参数,采用“3414”不完全正交回归设计肥料效应试验方案,利用沙培基质盆栽试验对豌豆品种科豌6号的氮磷钾肥料效应进行了研究,明确了豌豆对氮磷钾的真实需求量,并筛选适宜的肥料配方。结果表明:适宜氮磷钾肥用量及其配施能显著改善豌豆的经济性状,提高豌豆产量。氮和钾是限制豌豆产量的主要养分因子,施氮钾的增产效果明显,其次是磷。通过建立肥料与产量效应函数方程并结合经济效益分析得出,豌豆的最高产量施肥量为N 160.35kg/hm 2、P2O5 124.35kg/hm 2、K2O 57.45kg/hm 2,最大效益施肥量为N 169.95kg/hm 2、P2O5 4.50kg/hm 2、K2O 21.15kg/hm 2。因此,科豌6号施肥时要重施氮肥,适配磷钾肥。  相似文献   

10.
应用"3414"田间肥效试验设计,对当地主推品种遵玉8号杂交玉米开展了配方施肥效应试验研究,通过对建立的肥料效应函数拟合分析,结果表明:在该区域种植遵玉8号,当肥料的最大施用量为N、P2O5、K2O分别为11.97kg/667m2、9.72kg/667m2、19.92kg/667m2,玉米最高产量594.82kg/667m2;当N、P2O5、K2O最佳施用量分别为9.26kg/667m2,5.77kg/667m2,7.92kg/667m2,玉米产量572.63kg/667m2。  相似文献   

11.
夏玉米“3414”田间肥效试验初报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为探索夏玉米需肥规律,建立本区夏玉米施肥指标体系,为施肥分区及肥料配方设计提供依据。2007年度我们在不同肥力、不同类型土壤上安排了7点次夏玉米“3414”田间肥效试验,结果如下。  相似文献   

12.
兴仁县玉米氮、磷、钾肥料利用率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合8个玉米“3414”肥料效应试验和4个玉米氮、磷、钾肥料利用率试验数据,分析并阐述兴仁县玉米氮、磷、钾利用率的现状,得出玉米氮、磷、钾肥的利用率分别为29.5%、24.5%和40.9%,为今后玉米种植中测土配方施肥的配方合理化和寻求提高氮、磷、钾利用率的途径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黎平县不同肥力水平马铃薯肥料效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华  谭克均 《耕作与栽培》2011,(5):31-32,28
为探索黎平县不同肥力田块马铃薯的氮、磷、钾施用量与产量的关系,在中潮镇潘老寨村和高屯镇中黄村实施马铃薯"3414"高肥力和中肥力田问试验,通过试验结果分析得到了黎平县高、中肥力水平下马铃薯产量与施肥量之间的肥料效应方程、最佳施肥量;同时获得了肥料利用率.  相似文献   

14.
三都县水稻不同配方施肥效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索不同配方施肥在三都县水稻生产中的应用效果,在水稻生产上进行了"3414"配方施肥试验。结果表明,合理的肥料配方可以提高肥料的利用率,根据土壤供肥能力和作物吸收养分配方施肥,可以最大程度地发挥肥料的供给和效益。  相似文献   

15.
花生对肥料养分的依存度较高,合理施肥是保持高产高效的重要前提.研究配方施肥对新乡市沿黄地区花生农艺性状和产量的影响,探求施用氮磷钾肥的效应,为该生态区花生生产施肥管理提供科学依据.采用"3414"设计方案和回归分析与模拟方法对试验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各配方施肥处理均比对照(无肥处理)的主要农艺性状有所提高,增产显著...  相似文献   

16.
采用侧土配方施肥统一推荐的"3414”设计,对水稻龙粳31的肥料效应进行分析,通过氮、磷、钾不同处理试验,对肥料的用量进行适当的调整,得出最佳的施肥指标体系。结果表明:两个密度下线性加平台模型拟合的最佳施肥量好于一元二次模型和三元二次模型的拟合施肥量,最佳施肥量为M1:N(尿素)154.8kg/hm2,P(磷酸二铵)99.5kg/hm2,K(硫酸钾)192.0kg/hm2;M2:N(尿素)135.75kg/hm2、P(磷酸二按)115.2kg/hm2、K(硫酸钾)155.2kg/hm2,M1施肥量高于M2,M1产量也高于M2。  相似文献   

17.
为指导遵义县玉米施肥,采用3414完全处理试验设计对玉米肥料配方及肥料利用率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玉米生产中按N 16kg/667m2、P2O56kg/667m2、K2O 12kg/667m2施肥,单产最高,达498.2kg/667m2,氮、磷、钾肥料利用率分别为38.21%、25.43%、42.02%。  相似文献   

18.
通过芜荽"3414"肥效试验试验,获取龙里县南部片区土壤供肥能力、肥料利用率等基本参数,构建芜荽施肥模型,筛选芜荽最佳施肥量,为指导大面积芜荽配方施肥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为优化刺槐人工林施肥方案、提高集约经营的肥料利用效率,采用控制试验方法合理配比林木肥料。以1~3年生刺槐人工幼龄林为研究对象,采用三因子(氮磷钾)二次正交回归试验设计方法,对位于河南民权林场的窄冠刺槐幼龄速生丰产林进行连续3年的施肥试验。结果表明,施肥显著促进刺槐的胸径增长,2年增长幅度分别达186.67%、47.30%,3年生幼龄刺槐林最佳施肥处理平均胸径可达7.6 cm。二次回归检验表明,经过连续3年施肥,拟合方程的平方项和总回归项已达到显著水平,失拟检验逐渐失效,拟合方程向着有意义的方向发展。尝试模型转换后进行数据处理不成功,刺槐林地施肥的正交试验无法转变为其他模型处理。通过三因子二次正交回归试验拟合刺槐施肥回归方程有效,以此寻求刺槐人工林最优施肥方案方法可行。  相似文献   

20.
国审小麦漯麦9号“3414”肥效试验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1年秋在漯河市农业科学院进行了小麦"3414"肥效试验。本试验按照农业部"测土配方施肥项目技术规范",结合当地实际,制定漯麦9号"3414"试验方案。目的是探索在当地生产水平下,漯麦9号生产的最优施肥量,以及如何提高肥料利用率和增加经济效益,为漯麦9号科学施肥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