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8 毫秒
1.
淮安市农民安全使用农药行为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提高农民安全使用农药的意识,以江苏省淮安市农民为研究对象,在农药安全使用相关理论和法规的指导下,调查淮安市农民使用农药的行为现状,研究影响农民安全使用农药的相关因素,并提出相应对策,解决农民使用农药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调查显示,淮安市农民具有一定的安全使用农药意识,农民施药时间合理,对农药知识有一定了解,在配药和施药时都会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作业完毕后能够注意个人清洁,但在农药稀释、器械清洗后废水处理、农药包装物的处理等方面存在一些不科学的地方.通过分析,笔者提出一些如定期举办安全科学使用农药技术培训,及时发布病、虫害信息等建议和意见,以期为农民安全使用农药,增加农民收入做一点贡献.  相似文献   

2.
为了解基层农村农民购买使用农药的状况,且为治理环境污染做出自己的贡献,本文通过对豫东地区进行了问卷调查分析,发现农民在购买农药、安全防范、及废弃物处理等方面均存在不同程度的问题,科学安全使用农药、合理处理农药废弃物及过期药已经刻不容缓,提出积极发展和使用新型农药、加大农药废弃物和过期药污染的处理措施,并倡议积极宣传相关知识。  相似文献   

3.
通过一对一的问卷调查方式,对云南各地区农民用药行为及用药安全、用药措施等情况进行了调查,对比了云南省不同地区农民农药使用行为及安全用药现状。调查结果表明,培训前农民选购农药信息来源不规范、不采取施药防护措施、农药不单独存放等12项不符合安全用药行为或意识的人数占被调查人数的比率分别为临沧地区(68.3%)大理地区(68.2%)楚雄地区(67.1%)文山地区(55.5%)昆明地区(51.2%);培训后各地区不符合12项安全用药行为或意识有改善,结果为:昆明地区(48.8%)文山地区(44.5%)楚雄地区(32.9%)大理地区(31.8%)临沧地区(31.6%)。文化程度差异是导致各地区农民频频出现不符合安全用药行为和养成这些行为意识的重要原因;加强安全用药培训和规范用药的宣传力度,有助于农民的安全用药行为趋于规范,安全用药意识的提高和保护农民的人身安全。  相似文献   

4.
王玲  齐立 《湖北植保》2002,(3):38-40
农药安全使用关系到施药者人身安全、农作物安全生产、农产品安全卫生、生态环境安全无污染、降低农药产生抗性风险等多个方面 ,它贯穿在农药和药械的选择 ,药液的配制和施用、防护措施的把握、废弃物的处理等各个环节 ,如果其中某个环节未能把好关 ,即对农药安全使用造成威胁。笔者在对本地农民进行安全用药情况调查的过程中 ,发现存在许多问题 ,亟待解决。1 存在的主要问题1 1 盲目用药现象普遍盲目用药现象表现在以下 4个方面 :(1)选择药剂的盲目性。由于农民对病虫的识别能力差、防治上很难做到对症下药 ,在选择药剂上多数靠经销商推…  相似文献   

5.
农药在生态环境中的残留与控制综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通过对农药残留的产生、农药在自然环境中及动物体中的残留动态和农药在生态环境中的代谢动态等规律的研究分析,提出了合理使用农药,安全使用农药,进行除污处理法,采用避毒措施、综合防治措施及发展高效、低毒(或无毒)、低残留农药等措施,希望对生态环境中农药残留的控制有积极的推进作用。  相似文献   

6.
农药安全使用存在的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调查与座谈的方法,对农药安全使用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剖析。农民用药不科学是农药安全使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农药管理薄弱及农药安全实用技术与推广落后等也影响农药安全使用。  相似文献   

7.
《植物医生》2014,(2):12-12
《农药管理条例》规定,使用农药应当遵守农药防毒规程,正确配药、施药,做好废弃物处理和安全防护工作.防止农药污染环境和农药中毒事故发生:应当遵守国家有关农药安全、合理使用的规定,按照规定的用药量、用药次数、用药方法和安全间隔期施药,防止污染农副产品;剧毒、高毒农药不得用于防治卫生害虫,不得用于蔬菜、瓜果、茶叶和中草药材;严禁用农药毒鱼、虾、鸟、兽等。,禁止销售农药残留量超过标准的农副产品  相似文献   

8.
<正>农药是重要的农业生产资料,在保障农业生产安全和农民增收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然而农民因使用假冒伪劣农药而发生的中毒和药害事故时,在处罚和追偿过程中经常碰到溯源难的问题,影响了农药监管的权威性和有效性。从2012年全国农药监督抽查情况看,也反映出相同问题,产品质量合格率达88.4%,但在11.6%的不合格产品中,标称生产厂家否认是其产品的比例高达41.3%,为保障生产安全,维护农民利益,各级农业部门创新监管机制,完善管理制度,落实农药法制建设和市场监管年措施,对规范农药经营秩序起到了积极作用。近期,笔者对浙江省农药可溯源管理进行调研分  相似文献   

9.
(二)无农药登记证或者农药临时登记证的进口农药;(三)无产品质量合格证和检验不合格的农药;(四)过期而无使用效能的农药;(五)没有标签或者标签残缺不清的农药;(六)撤销登记的农药。第二十四条 农药经营单位对所经营农药应当进行或委托进行质量检验。第二十五条 农药经营单位向农民销售农药时,应当提供农药使用技术和安全使用注意事项等服务。第四章 农药使用第二十六条 各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及所属的农业技术推广部门,应当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根据本行政区域内的病、虫、草、鼠害发生情况,提出农药…  相似文献   

10.
农药标签是指紧贴在农药包装上 ,介绍农药产品特性 ,指导农民安全、合理、科学使用农药的文字、图示及其他说明物的统称 ,是农药产品直接向使用者传递农药技术信息的桥梁 ,是指导使用者安全合理使用农药产品的依据 ,也是具有法律效力的一种凭据。农药标签的印制是否规范关系到农药产品能否达到趋利除弊的效果 ,关系到能否安全合理地使用农药。不规范、不合理的标签 ,扰乱了农药市场 ,影响了农药的公平竞争秩序 ,损害使用者的利益 ,侵害其他农药企业的合法权益 ,严重的还将引起中毒或药害事故的发生 ,甚至给农产品的安全性带来巨大的隐患 ,影…  相似文献   

11.
草地贪夜蛾抗药性现状及化学防治策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就草地贪夜蛾抗药性研究的历史、现状以及如何进行化学防治进行了比较系统的分析。针对国内外草地贪夜蛾发生的现状,从抗药性程度及交互抗性、种群遗传、抗药性机制以及化学防治的关键技术等方面进行了讨论。提出了化学防治要尽量做到药剂品种、时间和空间的配合;掌握好药剂防治的两个窗口期,一是害虫本身敏感的窗口期即从孵化到3龄初,二是孵化后到钻蛀前;分阶段选择适宜药剂类型用于化学防治。除了考虑杀虫剂作用机制类别外,作用方式也要考虑。卵高峰期施用具有触杀活性的药剂配合具有杀卵活性的药剂添加具有渗透功能的助剂,孵化高峰期施用触杀药剂配合胃毒药剂,后期大龄幼虫可以考虑胃毒药剂为主的化学防治策略。  相似文献   

12.
浙江省水稻二化螟抗药性现状与治理对策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二化螟是浙江省水稻的主要害虫。由于连续使用杀虫双超过20a,三唑磷10a防治二化螟,致使二化螟对杀虫单(杀虫双)普遍产生抗药性。1999年测定抗性增加67~587倍,达到高抗和极高抗水平;二化螟对三唑磷在温州和台州等局部地区也达到了68~162倍的高抗水平。为治理二化螟抗药性,必须加强对害虫抗药性的监测,在高抗药性地区停止使用杀虫单(杀虫双)和三唑磷防治二化螟;在低抗药性和敏感地区也应减少使用次数和用量,达到延缓抗药性产生的目的。  相似文献   

13.
杀虫剂对昆虫的亚致死效应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杀虫剂亚致死效应是农药生态毒理学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根据近年文献资料,综述了杀虫剂对昆虫生殖力、发育历期、行为和抗药性方面的亚致死效应,阐述了有关解毒酶的作用机制.杀虫剂亚致死效应对农业生态系统具有深远的影响,应展开更加深入、全面的研究.  相似文献   

14.
苏云金芽胞杆菌(Bacillus thuringiensis,Bt)可产生多种杀虫活性物质,是一种应用最广泛的微生物杀虫剂。最近研究表明Bt对化学杀虫剂抗性害虫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并且与化学杀虫剂的联合使用可以提高杀虫效果,减少化学杀虫剂的用量。为了进一步设计更好的Bt与化学杀虫剂协同控害方案,本论文研究了不同亚种的Bt菌株与常用化学杀虫剂的兼容性。泛基因组分析表明不同亚种的Bt菌株在基因组成上有较大差异,说明Bt菌株对化学杀虫剂的反应可能会有所不同。进一步化学杀虫剂对Bt增殖影响分析结果显示,溴虫腈对大部分Bt测试菌株有抑制,说明Bt与化学杀虫剂协同使用时需要测定两者兼容性。高效氯氰菊酯对所有常用的防治鳞翅目害虫的Bt杀虫剂亚种类型库斯塔克亚种(Bt kurstaki,Btk)和鲇泽亚种(Bt aizawai,Bta)菌株影响都不大,可以进行协同使用;氯虫苯甲酰胺和茚虫威对Btk菌株HD1有一定抑制作用,定虫隆对其有较好的促进作用,说明HD1与定虫隆协同使用效果更好;茚虫威对Bta菌株G03影响较小,定虫隆对其有一定的抑制作用,氯虫苯甲酰胺对G03则有一定的促进作用,说明G03及其衍生菌株可以与氯虫苯甲酰胺、茚虫威协同使用。本研究结果说明Bt菌株对不同杀虫剂的敏感性是有差异的,可以通过筛选获得兼容性好的组合,为进一步制定Bt杀虫剂与化学杀虫剂配伍方案与协同使用技术提供了理论指导与数据参考,对实现化学农药减量施用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蔬菜蚜虫抗药性现状及抗性治理策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蚜虫是为害蔬菜作物的一类重要害虫,如不防治会给蔬菜生产造成重大经济损失。长期以来主要依靠使用农药防治蔬菜蚜虫,但由于化学农药的不合理使用,蔬菜蚜虫对有机磷、拟除虫菊酯、氨基甲酸酯、新烟碱等多种类型的杀虫药剂均产生了不同程度的抗性。本文对常见的蔬菜蚜虫的抗药性现状、抗药性机理以及治理策略进行了论述,以期为该类害虫的可持续控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植物性杀虫剂印楝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54,自引:0,他引:54  
对植物性杀虫剂印楝的研究正在向两个方向发展, 一是深入到分子毒理水平, 进行结构与活性关系的研究; 另一方面是研究其在害虫防治中的应用。文章就目前印楝制剂的使用技术研究状况作了评述。由于植物性杀虫剂在作用方式和作用机制上与有机合成杀虫剂有一定的差别, 对害虫的作用靶标有所不同, 因此, 在剂型和药剂分散体系的设计上也有所不同,对这些相关领域进行深入研究, 将能更有效地发挥包括印楝在内的植物性杀虫剂在田间的使用效果, 是植物性杀虫剂研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容。  相似文献   

17.
害虫抗药性是导致杀虫剂防效降低的一个重要因素,而抗性机制的阐明是害虫抗药性综合治理的基础。研究表明,代谢能力增强是害虫抗药性产生的重要原因,害虫对杀虫剂等外源物质的代谢需要细胞色素P450酶系(P450s)、羧酸酯酶(CarEs)、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s)、UDP-葡萄糖醛酸转移酶(UGTs)和ATP结合盒转运蛋白(简称ABC转运蛋白)等解毒酶和转运蛋白的参与。结合近年来对害虫抗药性分子机制的研究进展,本文综述了上述解毒酶和转运蛋白参与杀虫剂抗药性的分子机制,并对害虫抗药性治理的新方法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8.
BACKGROUND: Pyrethroid insecticides have historically been effective for controlling bean leaf beetles in soybeans. Perceived field efficacy in the Mississippi Delta region has been lower over the past several years. Laboratory and field data were collected to determine whether there has been a reduction in pyrethroid insecticide susceptibility. RESULTS: Laboratory and field data both confirmed that control of bean leaf beetles with pyrethroid insecticides is poorer in the Delta regions of Mississippi and Louisiana than in all other regions tested. However, it was not possible to show that this reduced susceptibility changed over time. Furthermore, insect movement appeared to make insecticide susceptibility regional, so that localized insecticide applications had little impact on the susceptibility of successive generations. CONCLUSION: Lack of field control owing to low efficacy of pyrethroid insecticides against bean leaf beetle populations in the Delta region should be expected. Selection pressure on a regional basis may further decrease efficacy. Carbamate insecticides generally still provide high levels of control. Copyright © 2011 Society of Chemical Industry  相似文献   

19.
多杀菌素防治储粮害虫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多杀菌素广谱高效、低残留、对非靶标动物安全,同时杀虫机理独特,与现有储粮害虫防治药剂不存在交叉抗性,是一种极具应用前景的微生物源绿色储粮防护剂。本文简单介绍了多杀菌素结构和作用机理,重点讲述了其防治储粮害虫的功效和粮库应用试验,并提出以"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原则来使用多杀菌素防治储粮害虫。  相似文献   

20.
用4种杀虫剂及1种混合剂以点滴法分别逐代处理敏感性亚洲玉米螟五龄幼虫,以选育其抗药性。至30代,该虫对速灭杀丁及呋喃丹产生_的抗性分别达40.3及30.2倍,而后经5—6代正常饲养,其抗性虽有所衰退,但仍明显,可认为已成为抗性品系;而用甲基对硫磷、甲基对硫磷+速灭杀丁混合剂及辛硫磷(24代)处理,其抗性仅分别达1.8、3.4及4.0倍,由于获得抗性不明显,将此三种试虫称之选育品系。抗性品系对多种药剂存在着明显的交互抗性;而选育品系对其选育剂的抗性虽不明显,但它却对另外的有些药剂产生了抗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