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根据普通绵羊的碱基序列和相关文献设计引物,用RT—PCR扩增并测定了卡拉库尔羊肿瘤坏死因子一仅基因的cDNA序列。结果表明,TNF-αcDNA序列包含了一个705bp的开放阅读框,通过GenBank中的Blastn序列比较分析,卡拉库尔羊的TNF-α基因与普通绵羊的同源性高达99.86%。这为将来制备卡拉库尔羊TNF-α基因探针及卡拉库尔羊分子免疫学的发展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新疆南部部分绵羊品种血液遗传标记特征及聚类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利用血液蛋白多态性标记新疆南部三种绵羊遗传结构 ,证实了它们相互间的遗传差异。结果表明 :Tf位点 ,多浪羊和卡拉库尔羊具有A、B、C等显性基因控制 ,巴音布鲁克羊还检测出D基因。Hb位点 ,多浪羊和卡拉库尔羊具有A、B等显性基因控制 ,巴音布鲁克羊还检测出C基因。以上两个位点各种显性基因频率因品种而有差异。按照Nei’s遗传距离法 ,计算了三品种间的遗传距离 ,证明新疆南部三种绵羊品种的遗传距离以多浪羊和卡拉库尔羊为最小 ,多浪羊与巴音布鲁克羊的遗传距离为最大。用类聚法分析表明 :多浪羊与卡拉库尔羊首先相聚 ,然后再与巴音布鲁克羊相聚。  相似文献   

3.
南疆三种绵羊品种血液蛋白遗传标记特征及聚类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血液蛋白多态性标记新疆南部三种绵羊遗传结构,证实了它们相互间的遗传差异。结果表明:Tf位点,多浪羊和卡拉库尔羊具有A,B,C等显性基因控制,巴音布鲁克羊还检测出D基因。Hb位点,多浪羊和卡拉库尔羊具有A,B等显性基因控制,巴音布鲁克羊还检测出C基因。以上两个位点各种等显性基因频率因品种而有差异。按照Nei‘s遗传距离法(1987),计算了三品种间的遗传距离,证明新疆南部三种绵羊品种的遗传距离以多浪羊和卡拉库尔羊为最小,多浪羊与巴音布鲁克羊的遗传距离为最大。用类聚类法分析表明:多浪羊与卡拉库尔羊首先相聚,然后再与巴音鲁克羊相聚。  相似文献   

4.
【目的】为扩增巴什拜羊的肺表面活性物质相关蛋白A(Pulmonary surfactant-associated protein A,SP-A)基因cDNA全长序列并对该序列进行分析。【方法】根据已报道的GenBank中绵羊SP-A基因的开放阅读框序列来设计RACE引物,后用RACE法对巴什拜羊SP-A基因的3'端和5'端序列进行扩增,经华大公司测序和DNAMAN软件拼接最终得到巴什拜羊的SP-A基因cDNA序列全长。【结果】克隆得到SP-A基因的cDNA其全长为1962 bp,其开放阅读框序列长度为789 bp,编码的氨基酸数量为262,经DNASTAR软件分析其蛋白的分子量为27.53 kDa,等电点4.949。分析系统进化树后发现巴什拜羊与绵羊氨基酸的序列同源性最高。【结论】本研究结果可为后续更加深入研究新疆巴什拜羊SP-A基因的功能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5.
南疆不同品种绵羊MSTN基因克隆及其组织表达谱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研究旨在对山区型和田羊、平原型和田羊、卡拉库尔羊的MSTN基因进行组织表达谱分析。参考GenBank上(登录号:NM_001009428.1)绵羊MSTN基因序列设计引物,采用RT-PCR技术克隆绵羊MSTN基因序列,进行组织表达谱分析。结果表明:MSTN基因在各品种绵羊不同组织中表达的差异较大,MSTN在各品种绵羊的肌肉、肾脏和脾脏中都有表达,其中肌肉中表达量最高,其次是肾脏和脾脏;MSTN在山区型、平原型和田羊的心脏中表达丰度较低,而在卡拉库尔羊心脏中则几乎无表达;MSTN在山区型、平原型和田羊的肝脏中几乎无表达,而在卡拉库尔羊肝脏中则有一定量表达;MSTN在山区型和田羊、平原型和田羊与卡拉库尔羊的肺脏中则都无表达。  相似文献   

6.
【目的】克隆巴什拜羊杀菌/通透性增强蛋白(BPI)的cDNA序列,为研究该蛋白的结构和功能奠定基础。【方法】采集巴什拜羊外周血液,从中分离得到中性粒细胞后提取RNA。根据GenBank中牛BPI基因的cDNA序列设计兼并引物,用RT-PCR方法扩增巴什拜羊BPI基因部分序列,再根据已知的巴什拜羊BPI基因部分序列设计RACE引物,分别扩增出5′和3′端目的片段,分别回收克隆的目的基因片段,再与pMD18-T载体连接,分别转化到大肠杆菌DH5α中,筛选阳性克隆,将重组菌测序后进行拼接,获得巴什拜羊BPI基因全长cDNA序列,并对序列进行分析。【结果】克隆的巴什拜羊BPI基因cDNA序列全长1 922bp,其中开放阅读框为1 452bp,共编码483个氨基酸;BLAST分析表明,巴什拜羊BPI基因的核苷酸序列与绵羊、牛、虎鲸、野猪、猕猴、人、家兔、小鼠、非洲爪蟾核苷酸的一致性分别为99%,91%,78%,74%,64%,61%,58%,53%和50%;氨基酸进化分析显示,巴什拜羊首先与绵羊聚为一类,其次与牛聚为一类,该聚类分析结果与生物学分类结果表现一致。【结论】通过RACE方法成功地克隆了1 922bp的巴什拜羊BPI基因cDNA全长序列,且基因进化树聚类结果与生物学分类结果相一致。  相似文献   

7.
本实验采用垂直板高pH不连续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研究了策勒黑羊、和田羊、卡拉库尔羊血清转铁蛋白(Tf)、前白蛋白(Pr)、血清白蛋白(A lb)三个基因座的遗传多态性。研究表明:策勒黑羊与和田羊、卡拉库尔羊的血清转铁蛋白(Tf)、血清白蛋白(A lb)位点基因型有差别,前白蛋白(Pr)位点基因型相同。计算了三种绵羊的基因型频率、基因频率,策勒黑羊与和田羊、卡拉库尔羊之间的遗传距离,并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策勒黑羊与和田羊遗传距离最近,其次为卡拉库尔羊。  相似文献   

8.
为克隆徐淮山羊过氧化氢酶体激活增殖受体(PPAR)基因的cDNA,探讨徐淮山羊PPAR基因的生物信息学功能.根据GenBank中发表的绵羊PPAR基因序列,设计并合成1对引物,采用RT-PCR方法克隆徐淮山羊脂肪组织中PPAR基因cDNA,提交GenBank,并运用DNAStar软件及在线工具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成功克隆出徐淮山羊PPAR基因的编码区全序列cDNA,大小为1 428 bp,GenBank登录号为GU082382,有起始密码子ATG和终止密码子TAG,编码475个氨基酸;徐淮山羊PPAR基因序列与鸡、鼠、猪、牛、绵羊相应编码区(CDs)的同源性分别为81%、89%、92%、98%、99%,徐淮山羊PPAR氨基酸序列与鸡、鼠、猪、牛、绵羊的PPAR氨基酸序列同源性分别为92.9%、97.3%、98.3%、99.6%、99.8%;PPAR蛋白无信号肽区域,属于非分泌型蛋白.  相似文献   

9.
【目的】克隆兰州大尾羊心脏型肪酸结合蛋白(H-FABP)基因全长cDNA序列,为研究绵羊H-FABP生物学作用和生产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根据已知哺乳动物H-FABP基因 cDNA 序列,设计5''和3''特异引物,运用cDNA 末端快速扩增(RACE)技术获得兰州大尾羊H-FABP基因全长 cDNA 序列。【结果】 扩增获得兰州大尾羊5''端425 bp、3''端231 bp片段和 177 bp中间片段,拼接获得748 bp兰州大尾羊H-FABP基因全长cDNA 序列(GenBank登录号:JQ780322)。 兰州大尾羊H-FABP基因ORF长 402 bp,编码 133 个氨基酸。核苷酸序列分析显示兰州大尾羊H-FABP基因序列与大多数哺乳动物相似,但其第66位发生的碱基转换(T←→G)引起所编码的第22位天门冬氨酸(N)不同于其它所有物种的赖氨酸(K)。构建的基因进化树分析结果显示兰州大尾羊与山羊亲缘关系最近。预测兰州大尾羊H-FABP蛋白质的空间结构与山羊和牛H-FABP类似,由2个α螺旋和10个反向平行的β折叠组成,10 个折叠片围成一个桶状结构,疏水性残基位于桶内,用于结合脂肪酸。【结论】克隆了兰州大尾羊H-FABP基因,为进一步研究该基因的功能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0.
为了分析新疆多浪羊的IFN-γ基因,根据GenBank中NM_001009803的mRNA序列设计引物,以新疆多浪羊淋巴细胞的总RNA为模板,用RT-PCR扩增多浪羊IFN-γ基因序列。测序结果表明I,FN-γ基因序列包含了一个582 bp的开放阅读框,通过GenBank中的Blastn序列比较分析,多浪羊的IFN-γ基因与普通绵羊的同源性高达99.82%,为多浪羊IFN-γ的功能研究及多浪羊免疫应答基因的筛选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1.
根据羊附红细胞体16S rRNA基因序列设计特异性引物,建立了羊附红细胞体的PCR诊断方法.该方法能扩增羊附红细胞体16S rRNA基因片段,对大肠杆菌、羊无形体、羊源支原体、猪附红体和假单孢菌基因组DNA没有扩增出条带,所能检测羊附红细胞体DNA的最低量为1.82 pg/mL.运用所建立的方法对从重庆市荣昌县采集的110份羊血样进行附红细胞体检测,其中13份羊附红体感染阳性,表明该方法特异性和灵敏度高,可用于急性羊附红细胞体病和临床带菌羊的检测.  相似文献   

12.
为探明中国羊毛尾线虫(Trichuris ovis)广东分离株线粒体核糖体大亚基基因(rrnL)的部分序列(prrnL)的遗传变异情况,用prrnL序列构建其与其他毛尾线虫的进化关系;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羊毛尾线虫虫株的prrnL,将所获得的序列用ClustalX 1.81程序进行比对,然后用PAUP 4.0 Beta 10程序MP法绘制种系发育树。结果表明:所获得的prrnL序列长度为849~850 bp,种内变异在0~0.8%;13个羊毛尾线虫分离株位于同一分支,羊毛尾线虫prrnL序列种内很保守,种间差异较大(33.4%~36.1%),可作为种间遗传变异研究的标记。  相似文献   

13.
[目的]用人工感染的方法构建羊附红细胞体小鼠模型,并对其进行鉴定。[方法]将注射地塞米松的昆明小鼠以腹腔注射方式人工感染羊附红细胞体,通过镜检、巢式PCR检测、临床症状观察、剖检及病理形态学观察对感染情况进行鉴定。[结果]羊附红细胞体小鼠模型已成功建立。[结论]可以用昆明小鼠建立羊附红细胞体实验动物模型,不仅有助于该病的诊断,而且为羊附红细胞体流行病学、致病力、免疫学以及有效药物筛选等方面的研究提供了一种合适的动物模型。  相似文献   

14.
给初生并吸吮感染绵羊附红细胞体(E.ovis)母羊乳汁的羔羊注射含有大量E.ovis的肝素抗凝的血液,直到羔羊断奶,结果羔羊体内的E.ovis或被杀灭或未出现明显的感染。试验证明,除了乳汁外羔羊不能获得对E.ovis感染的抵抗力。  相似文献   

15.
舍饲小尾寒羊附红细胞体病的流行病学调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02年l至12月对廊坊某羊场的舍饲小尾寒羊进行了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3-9月份附红细胞体呈上升趋势,10-2月份附红细胞体呈下降趋势。证实了附红细胞体的感染情况与吸血昆虫出没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6.
将提取的羊附红细胞体抗原进行SDS-PAGE电泳及免疫印迹分析,并以此抗原为诊断抗原,用ELISA方法对64份羊的血清样本进行了初步检测。结果表明,56kDa和26kDa的羊附红细胞体抗原具有较好的免疫性,而且不与羊附红细胞体阴性血清和羊支原体病阳性血清发生交叉反应,具有较好的特异性;ELISA检测的64份血清样本的阳性率为66.7%,比涂片镜检高22.9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17.
【目的】克隆兰州大尾羊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peroxisome proliferator-activated receptor gamma, PPARG)基因,分析其序列及编码蛋白的生物学特性,阐明PPARG基因在绵羊中的生物学作用,为生产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根据绵羊PPARG基因CDS序列设计特异性引物,利用RACE和RT-PCR技术克隆获得兰州大尾羊PPARG基因序列,结合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其生物学特性。【结果】克隆获得兰州大尾羊PPARG cDNA 序列全长1 774 bp(GenBank序列号:KF727439),其CDS区片段长1 428 bp,编码475个氨基酸,编码区两侧翼分别具有5’-UTR 131 bp(1-131 nt)和3’-UTR 214 bp(1 560-1 774 nt)。预测兰州大尾羊PPARG蛋白分子量为54.40 kD,理论等电点为4.94。预测PPARG编码蛋白疏水性最大值为3.600,最小值为-2.744,为非跨膜的疏水性蛋白。亚细胞定位主要在细胞质(65.2%)和细胞核(21.7%)中,少量作用于细胞支架(4.3%)和过氧化物酶体(4.3%),无信号肽,不属于分泌蛋白。预测其氨基酸序列有26个磷酸化位点,无糖基化位点,含有1个ZnF_C4结构域、1个HOLI结构域和1个LCR结构域,二级结构以随机卷曲为主。同源性分析显示兰州大尾羊PPARG核苷酸序列与山羊、野牛、水牛、绵羊、虎鲸、野猪和人类核苷酸序列间的同源性分别为99% 、98% 、97% 、99%、 94%、92%和90%,兰州大尾羊PPARG氨基酸序列与山羊、野牛、水牛、绵羊、虎鲸、野猪和人类核苷酸序列间的同源性分别为100% 、99.8% 、100% 、100%、 98.7%、98.5%和97.5%。系统发育树表明,兰州大尾羊与山羊、绵羊和水牛的进化水平更为接近,与鱼类、人类和鼠类较远。其基因第486位发生碱基转换(C←→T),第828位发生碱基转换(C←→A),但其所编码氨基酸不变。【结论】兰州大尾羊与其他物种PPARG在结构上相似性较高,说明该基因具有高度的保守性。推测PPARG蛋白大部分在游离核糖体上合成,其功能与过氧化物酶体有关,该预测结果符合其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的身份。PPARG氨基酸序列有26个可以成为蛋白质激酶磷酸化的位点,某些位点被磷酸化后,可导致一系列肥胖相关基因的功能失调和表达变化, 如胰岛素增敏激素,脂联素( adiponectin)的表达减少。其序列包含的ZnF_C4锌指结构域具有与脂质结合的功能,HOLI即LBD配体结构域在激素信号转导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其中PPARG锌指结构域中的磷酸化位点Ser112,被MAPK磷酸化后,可以抑制PPARG同配体的结合,从而降低PPARG蛋白的活性,两个结构域均与成脂分化过程相关联。文章为进一步研究PPARG在成脂分化过程中的作用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8.
对培植羊黄进行了扫描电镜观察,并与培植牛黄,天然牛黄进行比较。三种黄的超微结构相似,分层明显,都具有丝网状结构,黄的基质部分为硫酸化多糖粘蛋白所构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