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根据土地节约与集约利用的概念和内涵,建立建设用地节约与集约利用的评价指标体系。以江西省上栗县为例,运用层次分析法和特尔斐法相结合的方法确定指标权重,采用多因素综合评价法计算出上栗县各乡镇建设用地的集约度,最后由评价结果分析上栗县建设用地节约与集约利用的特征。  相似文献   

2.
山区城镇建设用地是土地资源利用中尤其需要给予关注的重要类型,对其集约利用状况评价及空间分异特性分析认识,是科学管理土地的基础内容。选取具有山区城镇的个旧市各乡镇建设用地为研究对象,以Arc GIS为技术手段,采用多因素综合评价法,从利益强度指数、增长耗地指数和用地弹性指数3个方面构建指标体系,综合评价建设用地利用状况及其空间分异特征。结果表明,研究区各乡镇土地利用空间差异较大,其土地利用集约水平受区位发展、乡镇职能、乡镇支柱产业以及地形条件的影响较大,并与地区生产总值、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变化趋势大体一致。  相似文献   

3.
采用多因素综合评价法,从定性和定量角度对长沙市2014—2017年区域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水平评价指标现状值进行对比分析,揭示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总体状况和区域差异,提出促进节约集约利用建议。  相似文献   

4.
通过分析驻马店市人口、经济发展与建设用地之间的匹配程度,初步分析驻马店市区域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趋势。在此基础上,构建包含指数、分指数、指标在内的评价指标体系,选取多因素综合评价法,定量评价驻马店市区域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程度。结果表明,驻马店市区域建设用地整体处于一个中等偏上的节约集约利用程度,还有一定的提升空间。  相似文献   

5.
根据《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评价规程》(TD/T1018-2008),运用定性的方法,对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县域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进行了定性评价。研究表明:整体上研究区的县域建设用地节约集约程度较高。  相似文献   

6.
以南县乡镇为评价单元,从投入强度、利用程度、利用效率3个层面构建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因子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综合指数法计算南县各乡镇的农村居民点用地集约度,并进行农村居民点用地集约利用分析评价,以期为南县农村居民点用地集约利用和持续发展提供政策依据。  相似文献   

7.
以重庆璧山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为例,从土地利用状况、用地效益和管理绩效三个方面构建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指标体系,基于模糊综合评价模型,结合特尔斐法确定各评价指标的权重值,对研究区的土地集约利用水平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璧山高新技术产开发区对集约利用的隶属度最大,土地集约利用水平为集约利用;可通过采取加强内部挖潜、适度增加企业投资等措施合理促进园区节约集约用地,以确保开发区内土地持续利用。  相似文献   

8.
以海口市作为研究区域进行建设用地集约利用评价研究,构建包含指数层、分指数层和分指数指标层的评价指标体系,结合区域用地和经济发展实际采用特尔斐法和两两因素比较法,对区域内建设用地利用状况进行基于定性分析的建设用地集约利用趋势分析和基于定量评价的建设用地集约利用等级及土地利用类型分析。根据分析结果对海口市域四区建设用地集约利用程度进行评价,并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9.
以海口市作为研究区域进行建设用地集约利用评价研究,构建包含指数层、分指数层和分指数指标层的评价指标体系,结合区域用地和经济发展实际采用特尔斐法和两两因素比较法,对区域内建设用地利用状况进行基于定性分析的建设用地集约利用趋势分析和基于定量评价的建设用地集约利用等级及土地利用类型分析。根据分析结果对海口市域四区建设用地集约利用程度进行评价,并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0.
以湖南省13个参评地级市为样本,参照《城市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评价操作手册》构建区域建设用地集约利用评价指标体系,通过建设用地集约利用的定性分析和定量评价来综合分析参评城市的建设用地集约利用评价水平。结合数轴法和聚类分析法确定各参评城市的土地集约利用等级,并分析各参评市建设用地集约利用现状和空间格局分布特征。研究结果表明:建设用地集约利用水平的区域差异显著,在空间分布上表现为湖南省东北高西南低,且北部地区整体优于南部地区;评价单元的地理区位、经济水平、交通等基础设施情况导致建设用地集约利用水平空间差异;各参评城市建设用地集约利用水平的制约因素存在显著差异。根据评价结果,应强化建设用地管理工作,提出相关措施建议来实现各区域人口、经济和建设用地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1.
为向村镇土地利用规划和管理提供合理决策依据,开展村镇土地利用空间格局变化进行模拟研究。在元胞自动机模型基础上,引入马尔科夫模型和多标准评价方法,构建元胞转移数量规则及空间位置规则,从自然环境、社会经济与政策等3方面分析土地利用影响因子,构造元胞自动机复合模型;选取北京市房山区为研究区,以村镇为单元对其土地利用空间格局进行模拟。结果显示:房山区的耕地、林地面积不断减少,建设用地占用农用地现象突出;人口集中、农业资源丰富的平原区各村镇土地利用变化明显。研究表明,多标准评价方法使元胞转移空间位置有规律可循,并有效避免模拟结果中大量错误斑点的产生;以村镇为单元进行分析,模拟的结果更加精细和合理。  相似文献   

12.
农村土地集约化经营、规模化种植探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就我国土地利用的现状,分析了土地分散经营的弊端以及集约化经营、规模化种植的好处,介绍了安徽省宿州市时村镇张亚洲探索尝试规模化种植的做法,并对土地集约化经营、规模化种植进行了可行性分析,力求为农村土地综合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丁玲玲  郑景云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34):16951-16953
选取人均产粮、粮食单产、耕地面积等指标作为天门市各乡镇耕地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的指标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来确定各指标的权重,然后用灰色评价法对各乡镇的耕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状况进行评价。结果显示:天门市各乡镇耕地资源可持续利用水平存在一定的差异,部分乡镇存在耕地资源生产力水平低、稳定性差、经济投入不高等情况。最后,提出了实现天门市各乡镇耕地资源可持续利用水平进一步提高的措施建议。  相似文献   

14.
基于模糊综合评判法,通过对长春市建设用地节约集约指标体系的研究,得出长春市区域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程度。结果表明,长春市南关区、朝阳区集约程度为一级,榆树市、绿园区集约程度为二级,德惠市、双阳区集约程度为三级,九台市、农安县、二道区、宽城区集约程度为四级。  相似文献   

15.
为从地层岩性、地质构造、地貌和地球化学4个方面阐明北京市西山地区的地质背景对土地资源利用的影响,通过查阅文献、实地调查和采样测试,获得西山地区的地质背景及土地资源利用的相关资料,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说明:1)西山地区特有的岩石资源既导致相应工矿用地的出现,又是构成旅游资源重要的物质基础;2)构造运动抬升使西山地区以林地为主,同时在风景区出现了相应的旅游用地和建设用地;3)十渡风景区和石花洞作为典型的岩溶地貌,已成为享誉全国的旅游资源,随之出现了疗养院、培训基地和度假别墅等建设用地;而河漫滩和河流阶地上则形成了肥沃的耕地;4)门头沟区妙峰山和房山区特定区域母岩发育的土壤,造就了妙峰山优质玫瑰园地和房山区磨盘柿园地。  相似文献   

16.
渭南市临渭区土地利用变化及其驱动力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渭南市临渭区1995~2005年土地利用变化数据为依据,分析其土地利用的动态变化及土地利用程度等变化情况,结果表明:耕地、未利用地、水域面积大量减少,园地、林地、城镇村及工矿用地及交通用地增加;农业生产效益、生态建设、经济发展、人口增长等因素是引起其土地利用变化的主要驱动力因子。  相似文献   

17.
雷霆  胡月明  王兵  王腾飞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21):10955-10957,10963
针对近年以广东省作为试点开展实施的"三旧"改造规划,通过对广东省高州市"三旧"改造的深入分析和研究,提出了构建"三旧"改造实施评价指标体系框架,包括改造实施后对土地集约利用提升程度的评价指标体系,改造实施后对社会、经济以及生态效益的影响评价指标体系,为"三旧"改造的实施评价提供理论依据,为同类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长期以来我国重城市规划,轻村镇规划,目前以村镇区域为尺度的规划尚不完善,将村镇视为一个体系的整体规划欠缺,并且重编制轻实施评估,村镇规划多为实施不到位.为了推进新农村的建设,将村镇视为一个体系进行区域空间规划尤其重要.为了确保规划实施到位,探讨了村镇区域空间规划实施评估与监测系统设计思路,拟定指标体系构建——监测信息获取——评估——预警——调控的基本路线,并列举系统构建的初步设想,计划选定示范区进行试验.该设计思路的构建为系统开发奠定了理论基础,该技术利于确保村镇规划的实施,利于农村土地集约利用,促进新农村建设,统筹城乡发展.  相似文献   

19.
贾燕兵  李建强  卞兴云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24):11661-11663
以耕地集约利用内涵为出发点,从投入强度、利用强度、产出效果、持续状况4个方面构建了耕地集约利用评价指标体系,结合层次分析法和综合评分法,对四川省1978~2006年耕地集约利用情况进行了评价分析。结果表明:改革开放以来,四川省耕地集约利用水平在稳步中呈上升趋势;从最终参评因子的权重排序可以看出,影响耕地集约节约利用因素主要是耕地投入强度和利用强度。  相似文献   

20.
刘瑞 《安徽农业科学》2014,(26):9203-9205,9213
在将池州市经济技术开发区产业用地进行细分的基础上,构建开发区产业用地节约集约利用评价指标体系,对其产业用地节约集约利用现状进行评价分析.结果表明:开发区产业用地节约集约利用水平各不相同,各个产业集约度水平影响的因素也各不相同,池州市经济技术开发区产业还处于低度利用向集约利用转变的阶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