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利用近20年江苏省小麦和粮食种植面积、单产、总产及全国小麦和粮食生产的相应数据,运用比较优势指数法、GIS空间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分析了江苏省小麦生产的时序变化情况,探讨了小麦生产的比较优势水平。结果表明,近20年江苏省小麦生产根据总产变化情况经历了波动增长、快速下降、恢复增长和稳定增长4个发展阶段;与全国小麦主产省份相比,江苏省小麦具有较强的规模比较优势和综合比较优势,不具有效率比较优势;江苏省市域小麦平均规模比较优势、效率比较优势、综合比较优势差距逐渐缩小,其中规模比较优势表现为"北强南弱"态势,效率比较优势整体水平较低,综合比较优势"极化效应"降低。基于研究结果,提出了提高江苏省小麦综合优势和竞争力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对全国15个食用豆主产省份1999~2018年的食用豆生产比较优势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全国食用豆种植向西南地区和华北地区聚集;云南、甘肃、重庆、内蒙古和四川5个省份的食用豆生产具有较强的比较优势;全国食用豆种植省份的综合优势指数与规模优势指数具有相同的变化规律,且综合比较优势不断增强。鉴于此,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对全国15个食用豆主产省份1999~2018年的食用豆生产比较优势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全国食用豆种植向西南地区和华北地区聚集;云南、甘肃、重庆、内蒙古和四川5个省份的食用豆生产具有较强的比较优势;全国食用豆种植省份的综合优势指数与规模优势指数具有相同的变化规律,且综合比较优势不断增强.鉴于此,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农业部近期发布《全国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2008—2015年)》,提出未来8年将重点培育水稻、小麦、玉米、大豆、马铃薯、棉花、油菜、甘蔗、苹果、柑橘、天然橡胶、肉牛、肉羊、奶牛、生猪和出口水产品等16个优势品种,并在全国划定58个优势区。  相似文献   

5.
龙新 《北京农业》2008,(9):22-23
<正>经国务院同意,农业部日前发布《全国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2008-2015年)》,提出未来8年将重点培育水稻、小麦、玉米、大豆、马铃薯、棉花、油菜、甘蔗、苹果、柑橘、天然橡胶、肉牛、肉羊、奶牛、生猪和出口水产品等16个优势品种,在全国划定58个优势区。这是  相似文献   

6.
运用1996-2015年全国及各省区农作物种植面积、玉米种植面积及单位面积产量等数据资料分别测算我国18个玉米生产省区的玉米生产集中度指数、生产规模指数、规模优势指数、效率优势指数、综合优势指数,结合GIS技术探讨1996-2015年全国玉米生产省区综合比较优势空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2012年以后全国玉米生产集中度排名格局基本形成且保持稳定;我国玉米种植主要集中在北方春播玉米区和黄淮海夏播玉米区;1996-2015年具有玉米生产规模优势的省份保持相对稳定,同期我国玉米种植省生产效率比较优势相对较集中,多数省份玉米生产效率比较优势指数集中在0.5-1.0与1.0-1.5区间内;全国玉米种植省的综合优势指数(AAI)与效率优势指数(EAI)变动趋势存在相对一致性。依据1996-2015年玉米生产效率优势指数和规模优势指数,将全国18个玉米种植省分别归入玉米种植优势“双低省”、“效率优势省”、“规模优势省”及优势“双高省”四大类,并根据类别特征提出针对性的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7.
经国务院同意,农业部日前发布《全国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2008—2015年)》,提出未来8年将重点培育水稻、小麦、玉米、大豆、马铃薯、棉花、油菜、甘蔗、苹果、柑桔、天然橡胶、肉牛、肉羊、奶牛、生猪和出口水产品等16个优势品种,并在全国划定58个优势区:  相似文献   

8.
根据比较优势理论,利用改进的综合比较优势指数法,分析了山东省4种主要经济作物(棉花、花生、大豆和烟叶)2008 ~2012年的比较优势.结果表明,山东省花生的综合优势指数、效益优势指数和规模优势指数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棉花的综合优势指数和规模优势指数均高于全国水平,效率优势处于劣势;大豆和烟叶的综合比较优势较差.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山东省主要经济作物结构调整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9.
本文运用1996—2021年全国及22个省份烤烟的产量、播种面积数据进行测算与分析我国22个烤烟主产区域烤烟的生产集中度、生产规模指数,规模、效率、综合比较优势指数。结果显示:各省份的生产集中度相对稳定,集中度排名最高的是云南省;具有较高生产规模优势的省份是云南、贵州;数据显示,湖南生产规模指数逐渐在上升;同时,我国规模比较优势较集中,多数集中在0.5~1.0之间;效率比较优势主要集中在0~0.5之间,排名最高的省份是山东;我国各省份的烤烟综合比较优势指数波动幅度不大。根据全国及各省份的规模、效率、综合比较优势的数据把各个省份分为“三高省“”两高一低省“”一高两低省份“”三低省”四种类型,并根据四种类型实际情况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应用比较优势指数法对江苏省水稻生产进行比较优势分析。结果表明:江苏省水稻生产具有综合比较优势和规模比较优势,缺乏效率比较优势。1980~2010年江苏省水稻生产的综合比较优势指数和规模比较优势指数一直大于1,效率比较优势指数基本小于1,3个比较优势指数均总体上呈缓慢上升趋势;与省内主要粮食作物相比,2001~2010年水稻生产的平均综合比较优势和效率比较优势高于小麦和玉米,平均规模比较优势高于玉米而低于小麦;与全国其他9个水稻主产省相比,2001~2010年江苏省水稻生产的平均综合比较优势、规模比较优势和效率比较优势分别处于第7、第7和第5位。基于上述研究结果,提出了稳定规模比较优势,提高效率比较优势,以进一步提升江苏省水稻生产比较优势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研究分析重庆市2011—2018年烟叶生产比较优势的变化特点,为重庆烟叶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在分析烟叶种植面积、产量变化的基础上,使用规模优势指数、效率优势指数、综合优势指数分析比较了重庆市、2个植烟区及12个植烟县(区)烟叶的比较优势,并通过ArcGIS在地图上进行了空间表达.结果显示,在重庆市烟叶方面,重庆市及烟叶面积、产量呈下降趋势,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重庆市烟叶面积、产量降幅高于全国,但重庆烟叶仍具有规模优势、综合优势,且缺乏效率优势;同时重庆烟叶规模优势、效率优势、综合优势均呈下降趋势.在沿长江流域和乌江流域2个植烟区方面,与重庆市平均水平相比,2个植烟区烟叶有规模优势、效率优势、综合优势;2个植烟区间比较表明,沿乌江流域植烟区面积、产量降幅超过沿长江流域,沿乌江流域植烟区规模优势大于沿长江流域,综合优势略大于沿长江流域,效率优势小于沿长江流域;沿乌江流域植烟区规模优势、综合优势呈降低趋势,而沿长江流域植烟区综合优势呈上升趋势.在12个植烟县(区)方面,烟叶面积、产量降幅分别有8个县(区)高于重庆市烟叶整体降低幅度;与重庆市平均水平相比,9个植烟规模相对较高的县(区)同时具有规模优势、效率优势、综合优势,此外另有2个县(区)有效率优势.在此基础上,为提高重庆烟叶比较优势,提出了打造特色品牌、稳增烟叶规模、降低生产成本3方面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辽宁省6种主要农作物2005~2010年度的比较优势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先叶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29):14622-14624
运用改进的综合比较优势指数法,对辽宁省2005~2010年的6种主要农作物的种植规模、效率、效益和综合4个比较优势指数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辽宁省6种主要农作物种植中,玉米和花生都具有综合比较优势,玉米综合优势指数、效率优势指数和规模优势指数都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但效益优势指数小于1;花生综合优势和规模优势均大于全国平均水平,但效率指数和效益指数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大豆综合优势指数低于或接近全国平均水平,而它的效率指数和效益指数都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主要是规模指数太小;甜菜和棉花同样不具备比较优势,综合比较优势指数小于1;棉花虽然效率优势大于全国平均水平,但棉花的规模呈极端劣势,也说明种植规模太小;烤烟规模优势指数变化不大,但效率优势指数变化很大,说明烤烟种植风险很大,不宜多种。在此基础上提出适合辽宁省农业发展水平的政策建议:①鼓励和扩大具有综合比较优势的经济作物玉米、花生的生产;②由于棉花的单位面积的产量高于平均水平,所以可以适当扩大棉花的生产规模;③烤烟的种植风险较高,不宜种植;④大豆是东北的优势传统农作物,所以效率和效益指数都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关键是规模优势太小,应该大量扩大大豆的生产面积;⑤缺乏比较优势的甜菜,可以适量调减种植面积,用于调节自然资源配置而加以种植。  相似文献   

13.
贵州省发展烤烟产业的比较优势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比较优势理论,利用改进的综合比较优势指数法,对2004—2010年贵州省烤烟的比较优势变动趋势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贵州省的烤烟产业的综合比较优势指数高于全国水平,具有一定的生产优势和市场竞争力;种植规模具有绝对优势,但呈现递减的趋势;生产效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但呈现递增趋势;平均经济效益略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但波动较大。最后,在此基础上针对贵州省烤烟作物的种植情况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4.
为了优化黑龙江省作物种植结构,促进粮食生产提质增效,该研究分析了2006—2018年黑龙江省3种粮食作物在全国的综合优势,对不同粮食产区优势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黑龙江省水稻生产综合优势属全国中等水平,但生态区位优势明显,今后应进一步提升质量、增加效益,弥补效率优势的不足;玉米综合优势处于全国中上等水平,尽管在一定时期内需要调减,但从长期发展角度看仍是黑龙江省发展畜牧产业和工业原料加工产业的重要战略资源;大豆综合比较优势较高,已经成为支撑我国大豆产业尤其是非转基因大豆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小麦目前虽然已不具备比较优势,但在黑龙江省仍具有一定的生产基础和发展潜力.  相似文献   

15.
通过利用2015~2018年全国10个优势主产省份的向日葵及油料作物生产数据,选取规模比较优势指数、效率比较优势指数和综合比较优势指数等3个指标,对我国向日葵生产区域比较优势进行科学测算与比较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向日葵生产正呈现出向局部集中的发展趋势,不同向日葵主产省份的比较优势指数表现出不同的发展态势.  相似文献   

16.
吉林省玉米生产省域尺度上比较优势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播种面积指数、单产指数、效益指数以及综合比较优势指数的角度分析了吉林省玉米生产的比较优势。结果表明,和全国其他省份相比,吉林玉米播种面积指数和单产指数具有明显的比较优势,2002~2006年5年平均分别位于全国第1位和第4位;效益指数和全国平均水平相比不具有比较优势,2002~2006年5年平均位于全国第14位;综合比较优势指数具有明显的比较优势,2002~2006年5年平均位于全国第4位。在此基础上,提出吉林省发展玉米生产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经国务院同意,农业部最近发布《全国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2008-2015年)》,提出未来8年将重点培育水稻、小麦、玉米、大豆、马铃薯、棉花、油菜、甘蔗、苹果、柑橘、天然橡胶、肉牛、肉羊、奶牛、生猪和出口水产品等16个优势品种,在全国划定58个优势区。  相似文献   

18.
根据比较优势理论,利用改进的综合比较优势指数法,对辽宁省(花生、棉花、甜菜)3种主要经济作物在2005-2010年间的比较优势变动趋势进行了分析,其结果表明:花生的综合比较优势指数和规模优势指数均大于全国平均水平处于优势,但效率和效益指数处于劣势;棉花有效率优势,但综合指数和效益指数处于劣势,尤其规模指数;甜菜各种比较优势指数均处于劣势。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辽宁省三种经济作物结构调整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全国棉花生产布局变化,研究棉花生产时空变化特征与区域优势,为合理的配置棉花生产资源提供参考。【方法】基于全国近30 a来棉花总产量、播种面积、单产等数据,以全国主要种植棉花省(市、区)为研究单元,综合运用统计工具分析全国棉花生产时空变化和区域优势,研究棉花生产变化的总体特征、地域格局演变特征。【结果】1990年以来全国棉花总产量年际变化呈现两个阶段:波动上升时期(1991~2007年),除新疆显著上升外,大部分省(市、区)缓慢下降;波动下降时期(2008~2020年),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棉区下降较快,西北内陆棉区尤其新疆显著增加。近30 a全国棉花总产量显著增加,由5.09×109 kg增加至5.91×109 kg,增加了16.11%,空间上呈现“东南-西北”格局;单产与总产量变化相似,在全国范围内持续增加;播种面积则不同,生产重心呈现出“由东向西”转移,逐渐向西北集中的态势。全国棉花总产量变化总体上以播种面积贡献为主导,其次互作主导,单产为最低,我国棉花的生产优势区域为新疆。【结论】30 a来全国棉花播种面积先减后增,生产集中程度不断增大,优势产区趋于稳定,单产逐步提升;棉花生产布局呈现全国棉花生产重心呈现出由南向北,再由北向西北内陆棉区(尤其是新疆)变迁的特点。  相似文献   

20.
辽宁省作为全国优质粳稻生产基地,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做出了重要贡献.该研究根据1992~ 2012年辽宁省14个地级市水稻及粮食作物的相关生产数据,运用综合比较优势指数法,选取了规模比较优势指数、效率比较优势指数和综合比较优势指数3个指标对辽宁省水稻生产的区域比较优势进行了测度与分析,从市级层面对现阶段辽宁省水稻生产的不同优势主产区进行了科学划分,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