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根据中国第三大岛———崇明生态环境质量及寒优湘晴、花椰菜、绿芦笋等特色农产品二大资源优势 ,运用HACCP理论 ,开展无公害标准化生产关键技术研究。一、开发应用专用配方肥技术 ,化肥用量处理区较对照区分别减少 33 0 4 %、 38 90 %、 4 1 18% ;二、开发应用生物源、植物源等无公害防治技术 ,农药用量处理区较对照区分别减少 5 4 5 %、 5 1 8%、 4 7 10 % ;三、生态 (塑料覆盖避雨栽培 )控制芦笋茎枯病技术 ,减少病害发生 72 7%~ 77 1%、病指减轻 6 0 1%~ 6 2 2 %。根据制订的无公害标准化操作规程生产的三种农产品 ,产值分别比常规生产区增加 115 9 5~ 1344 0元 /hm2 、 2 130 0~ 2 2 2 1 5元 /hm2 、 5 7174 0~ 6 32 0 2 5元 /hm2 ,示范区新增经济效益 4 32 32万元 ;产品经国家法定机构检测 ,重金属、亚硝酸盐、农药等 2 0种有毒有害物质残留量低于无公害食品和绿色食品卫生标准  相似文献   

2.
对武威市 2 0 0 2 - 2 0 0 3年度日光温室蔬菜生产经济效益调查的结果表明 ,不同种植模式、不同蔬菜种类搭配种植的经济效益不同 ,多茬种植效益明显高于越冬一大茬 ,在多茬种植模式中西瓜 -茄子的效益最高 ,平均纯收入达 15 86 10元 / hm2 ,居第 1位 ;黄瓜 -辣椒平均纯收入达 15 5 2 6 5元 / hm2 ,居第 2位 ;番茄 -辣椒平均纯收入达14 6 4 0 0元 / hm2 ,居第 3位 ;不同蔬菜种类中的效益不同 ,不同蔬菜种类中以元旦、春节期间成熟的黄瓜、番茄 -西瓜、甜瓜的效益较好。良种化程度提高 ,效益明显增加。并从调整种植结构、提高品位档次 ,推行无公害生产、提高农产品质量 ,推行无公害生产、提高农产品质量 ,培育市场体系、促进蔬菜流通等方面提出了武威市日光温室蔬菜生产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3.
采用一代更新种繁育,合理密植,科学施肥和病虫害科学防治等技术,研究了不同技术对山药产量、生长发育与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崇明六柱头和江苏双胞短蔓这两个山药品种最适宜成为崇明主推品种;采用绿色综合防治技术使地下害虫的防治效果达到85.4%,产品的为害率从95.6%T降至1.6%;应用山药无公害标准化生产技术规范,经在135.3hm2山药大田示范,平均产量从38475kg/hm2提高到46305kg/hm2,经济效益比对照区增加15870元/hm2,示范区总计新增经济效益214.7万元.  相似文献   

4.
华池县甘蓝无公害丰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按照无公害农产品生产的要求,从品种选择、茬口安排、整地施肥、育苗、定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适时采收等方面介绍了华池县甘蓝产量5 .0万kg/hm2、纯收入2万元/hm2的无公害丰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5.
河北省乐亭县是一个蔬菜生产大县,2008年全县蔬菜种植面积达3万hm2,年产量240万t,产值26.96亿元,占农业总产值的38.38%.如何科学防治无公害蔬菜病虫害,对于提升该县农产品档次及其竞争力,提高经济效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无公害马铃薯生产施肥技术研究结果表明:A级绿色马铃薯的生产中,以基施羊粪35.7t/hm2、油渣2 400kg/hm2、尿素600kg/hm2的处理效果最好,其生物产量、鲜薯产量较对照分别增产82.4%、81.0%,净产值较对照增加21.2%,同时,使土壤有机质、水解氮、速效磷和速效钾含量分别较对照提高0.25g/kg、48.4mg/kg、4.4mg/kg和27.0mg/kg。该处理生产的马铃薯不仅产量高、品质好、食用安全,且经济效益显著,可作为无公害绿色马铃薯生产技术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沛县张庄镇日光温室西芹生产经济效益显著,纯收益约6.3万元/hm2。总结了其无公害高效栽培技术,以期为西芹种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为减少大蒜种植过程中的化肥施用量,通过采用有机肥替代化肥技术,研究生物有机肥替代不同用量化肥对大蒜生长、产量、品质、经济效益等指标的影响,探究在大蒜生产上生物有机肥替代化肥的适宜用量。结果表明,与当地常规施肥相比,增施生物有机肥3 t/hm2替代10%复合肥对大蒜的生长、产量、品质、经济效益等均有促进作用,产量增加4 252.5 kg/hm2,经济效益增加15 192元/hm2,具有减肥增效效果。  相似文献   

9.
无公害辣椒生产技术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9  
鄂尔多斯鲜食辣椒---城川鲜椒,是我区名牌农产品。每年8 ̄10月份,这里的辣椒源源不断地运往南方10多个省市。随着种植业结构调整,城川鲜椒的播种面积逐年增加,辐射陕北周边地区(种植面积超过0.33万hm2),成为当地农民增收的一个新亮点,占人均纯收入的60%。在当地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下,2002年9月,“城川鲜椒”通过了内蒙农业科学院测试研究中心检测,被评为内蒙古自治区名牌农产品。2003年初,在国家工商总局商标局注册了“城川鲜椒”商标。2003年底,城川镇0.13万hm2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经内蒙古自治区农业厅批准。2004年,“碧玉辣椒”、“碧…  相似文献   

10.
烤烟套种甘薯对烟叶质量和经济效益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过田间小区试验,研究了烤烟与甘薯套种对烟叶质量和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烤烟套种甘薯与烤烟单作相比较,原烟产量增加117.99 kg/hm2,增幅为4.26 %;上等烟、中等烟分别提高0.9~1.84个百分点和1.49~6.51个百分点,其增幅分别为3.24 %~14.53 %和4.54 %~12.44 %;下等烟降低2.39~8.85个百分点,减幅为10.08 %~25.28 %.原烟均价增加0.50~0.53元/kg,增加幅度为4.38 %~4.56 %.收薯块为3226~7856 kg/ hm2,薯藤19351~36 520 kg/hm2,分别增收3871~9427元/hm2和5805~10 956元/hm2;综合增加经济收入16 368~18 133元/hm2,增收幅度达48.82 %~56.40 %,差异达到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11.
中国近年来频频遭受来自美国发起的反倾销,反倾销的案件数量和税额都在不断增加,这不仅对中美 贸易构成严峻的挑战,更是破坏了中国贸易公平竞争的环境。以实证方法分析,通过计量经济学多元线性回归模型, 并用E-views 软件进行分析,得出了引发美国对中国蜂蜜出口实施反倾销的具体因素,进而论述反倾销给进口方以 及出口方所带来的贸易效应(包括调查效应、限制效应、转移效应)以及非贸易效应(包括价格效应、福利效应)。最 后,为了蜂蜜产业能够得到相对公平的贸易环境,提出相关合理的意见措施。  相似文献   

12.
农业生产性服务业是振兴乡村的大产业。在强化农业生产的基础上加快发展各类农业服务,对于建设农业现代化发展体系、实现农业产业多元化、落实乡村振兴战略而言是重中之重。本文从生产效益、农民素质、科技创新、农产品物流以及农业新形势5个方面对宿迁农业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状况进行了研究,以期为下一步大力发展农业生产性服务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开展农产品品质评价体系研究夯实农产品加工基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农产品加工业要求有优良的农产品原料,农产品原料的优劣与种质资源、种植管理、产后采收等密切相关,对加工产品的质量影响重大。开展农产品品质评价体系研究有助于农产品种质资源的综合评价、核心种质的构建和优良品种选育,有助于指导农产品的种植规划管理和实施农产品原产地保护,可以指导农产品的加工,以及有助于农产品原料和加工产品质量标准体系的建立和鉴伪技术的开发。通过开展农产品品质评价体系研究,可以为农产品加工奠定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4.
现代农业经营体制改革背景下农业技术推广对策研究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农业技术推广是农业科学技术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重要途径,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关键。文章指出现行的带有强烈计划经济色彩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已经不适应现代农业经营体制改革的需要,并根据现代农业经营体制改革对农技推广工作提出的新要求,从构建稳定的多元化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创新农业技术推广机制、加强农技服务的市场指导、提升农技人员的综合素质等方面提出了创新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农业产业化的核心是农业企业经营,现已出台的政策也是发展农业企业化经营,农业企业化概念更明确,组织程度更高,是产业化发展的高级阶段。农业产业化强调的是产业的联系,主要通过外生性农业企业,由外向内引导农业发展,可能向农业返还二、三产业的利润,也可能争夺农业内部的利润,是产品农业企业化的继续,是农业企业化的结果,是农业企业化的一部分。农业企业化强调的是企业经营这种形式,主要通过发展内生性农业企业提高“三农”自身的发展能力,由内向外引导农业发展,向二、三产业要利润。农业企业化在发展产品农业企业化的同时,通过发展区域农业企业化特别是整乡整村推进乡村农业企业化,实现农村的城市化和农民的员工化。因此,农业产业化只是农业企业化发展的“三化”之一,农业企业化是我国农村的第三步改革,是农业产业化的替代战略。  相似文献   

16.
农资消费置于《消费者权益保护法》附则部分,是立法者不改变《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整体调整范围满足农民权益特殊保护的技术操作.因为农资消费的生产消费属性及农业生产资料自有规范体系,农资消费适用惩罚性赔偿的正当性需要论证,这一问题往往被理论界和司法界所忽略.以"参照本法执行"的解释论视角看,农资消费适用惩罚性赔偿具有内在正当性;从农资消费赔偿案例研究看,农资消费适用惩罚性赔偿具有外部正当性.农资消费适用惩罚性赔偿具有农资消费的主体扩张适用和目的限缩解释的误区.必须明确农资消费主体是农民,而非合作社、企业等农业经济组织;农资消费的目的是直接用于农业生产,而农业生产目的是自用或销售不影响农资消费的定性;农资消费参照《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执行是农民可选择的权利,而对公权机关或农资经营者而言具有义务性.  相似文献   

17.
为实现农业现代化,中国农业能源消费总量不断增加,其中煤炭和柴油消费占50%以上。农业生产依赖化石能源,已经对资源和环境产生负面影响。改善和优化农业能源消费结构,实现低碳、环保和可持续发展,是中国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必然选择。文章基于VAR模型,使用1996—2016年中国农业能源消费和农业经济增长数据,分析了能源消费结构优化对农业经济增长的作用机理。在农业生产中,通过减少使用化石能源、增加使用清洁能源、优化能源消费结构,促进农业产出增长,实现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8.
农业电子商务是以信息技术为基础,以Internet为平台的有关农业生产管理和农副产品及农业生产资料交易的商务活动。农业电子商务是实现我国农业信息化乃至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9.
贵阳市现代农业发展中气象服务的现状、方向与模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现代农业发展提供参考,从关键农事季节安排、农业病虫害监测、农业小气候观察、农产品营销和气象灾害预报等方面分析了气象为现代农业服务的方向,提出了在深化传统农业气象服务模式基础上开展直通式农业气象服务模式,总结了贵阳市农业气象灾害的类型及防御措施。  相似文献   

20.
保障农产品供给数量安全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安全底线,农业保险发展为此提供了新的可能。探讨农业保险对农产品供给数量安全的影响,对促进农业强国建设和农产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利用2008—2020年中部经济地带面板数据,运用核密度估计法分析农业保险和农产品供给数量安全动态演进趋势,采用固定效应和中介效应模型探讨农业保险对农产品供给数量安全的作用效果。结果表明,2008—2020年中部经济地带农业保险和农产品供给数量安全发展水平呈现波动增长态势且区域间存在明显差距,黑龙江、河南和安徽的农业保险和农产品供给数量安全发展水平显著优于山西和江西。农业保险可有效提升农产品供给数量安全水平,这一结果通过了缩尾处理和工具变量法等稳健性和内生性检验。进一步分析发现农业保险可以通过提高农业全要素生产率,间接提升农产品供给数量安全水平。因此,基于保障农产品有效供给的角度考虑,提出应推进农业保险高质量发展,依托农业保险引导生产要素向农业流动,推动农业保险风险管理服务模式创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