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紫色芦笋新品种——井冈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颖 《农家参谋》2008,(12):9-9
芦笋品种问题一直是严重制约我国芦笋产业发展的瓶颈。目前,我国芦笋生产用种大多是国外早已淘汰的F2代种,其适应性和抗病性差,产量较低,进口国外杂交一代品种价格极其昂贵。由江西省农科院培育的全国首个紫色芦笋新品种"井冈红"植株生长势强,产量潜力大,抗病性强,具有多倍体芦笋的抗性优势。具有多汁、微甜、  相似文献   

2.
彭文枝 《安徽农学通报》2006,12(9):78-78,165
引进芦笋新品种试验结果表明:UC142、G IJNLIM(津宁)、TH IELIM(泰宁)3个品种表现出适应性强、长势良好、产量高及经济性状好、商品性优良等特点,可作为新一代品种进行推广。本文同时介绍了芦笋优质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3.
绿芦笋避病栽培新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江苏绿芦笋栽培中茎枯病、褐斑病、病毒病等不断加重,为摸索芦笋避病栽培技术,我们从以下方面进行研究并取得成功。一、引进杂交新品种引进多个杂交芦笋新品种,进行试验、示范种植并取得成功,目前生产用种主要有:日本绿塔F1、美国格兰德F1、阿特拉斯F1、帝王早生F1、芦笋王子F1等。以上品种抗病性强,杂交优势明显,产量高,商品性好,是较理想的生产用种。  相似文献   

4.
引进美国芦笋新品种5个、国产芦笋新品种5个,对其田间生长表现和产量等性状进行综合评价,筛选出适合浙江省大棚栽培芦笋新品种进口品种太平洋早生和国产品种翡翠明珠;提出育苗、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等大棚栽培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5.
对引进的芦笋“鲁芦一号”、“UC800”抗病新品种进行抗病性研究,解决了本市芦笋生产中重茬和茎枯病等限制因素;同时还对其育苗、定植、田间管理与施肥、采收、病虫害防治及采收后的抚育保养技术等进行了多点试验研究。总结出与该品种相同配套的高产优质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6.
芦笋品种比较试验初报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芦笋品种比较试验结果表明:GIJNLIM具有抗病性强、产量高和商品性好等优良性状,是福建省东山县等地替代主栽品种UC157的首选品种;其次可以选择THIELIM。  相似文献   

7.
为发展县域经济,提高农民生活水平,通过多年生产实践,大力推广芦笋生产,形成了寒地芦笋高产高效综合生产栽培技术模式,现将栽培方法总结如下,供农民朋友参考:一、选择优良品种目前栽培芦笋选用的品种为UC800,此品种生长势强,抗病丰产,表现为萌芽早,生长速度快,嫩茎粗细匀称,头部鳞片紧密不易散头。此品种色泽浓绿,商品性好,产量高,抗倒伏,是适宜我县种植芦笋理想的栽培品种。  相似文献   

8.
2000年我国梨树面积95.4万公顷,产量816.5万吨,与1995年相比,面积略有增加,产量增长约70%.近年来,各地积极调整果树树种和品种结构,老梨区面积缩减,西部地区面积增加,淘汰、压缩老品种鸭梨、雪花梨,积极发展了优质的新品种早酥、锦丰、库尔勒香梨、水晶梨(新高梨为主的商品名).  相似文献   

9.
芦笋是民勤县新引进的蔬菜品种之一,为了能够引进适宜民勤县种植的品种,主要针对金绿3号、丰岛2F6212、丰岛F16307、盛丰F1、翡翠明珠、紫芦笋、金冠等芦笋新品种的农艺性状、病情、产量等方面进行了比较分析。试验结果表明:翡翠明珠为首选品种,其次可以选择金冠。  相似文献   

10.
对芦笋的6个农艺学性状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并对产量和一级笋率进行了多重比较。结果表明,影响芦笋产量的重要因子有茎粗、株高和茎数。影响芦笋一级笋率的重要因子有茎粗、株高、产量。植株越高,产量越高,一级笋率也越高。茎粗、株高、茎数构成芦笋产量、品质特性,同时也是新品种选育的必备性状。通过对产量和一级笋率的多重比较发现,全雄品种在产量、一级笋率和其它农艺性状方面明显优于其它常规种,因此芦笋全雄品种的选育已成为目前芦笋育种的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11.
在我国芦笋种植业,笋农们有句口头禅:"种芦笋想丰收,好品种、真技术,到曹县找刘师傅。"笋农们口中说的"刘师傅",就是山东省曹县芦笋协会副会长、曹县华东芦笋科技服务有限公司总经理刘保真。他专心从事芦笋选育和栽培技术研究25年,培育的芦笋王子、新王子、2000-3、盛丰4个国产优良芦笋杂交新品种,比一般的进口芦笋品种产量高、抗病性强,每亩年增收3400多元;他不断探索与创新,研究出一套适合我国国情的"绿芦笋快速高产栽培新技术",使芦笋移栽后半年就可开始收获,打破了旧的芦笋种植模式中第一年没有收益的被动局面;他发明的白芦笋采收器,造价仅十几元,采笋效率却提高了1倍,采收用工成本节省了一半。刘保真虽然是名普通的农业基层科技工作者,是名平凡的芦笋技术员,却为我国芦笋产业的发展和做大做强作出了很大贡献。本期访谈,就听刘保真总经理讲述我国芦笋产业的过去、现在和未来吧!  相似文献   

12.
将不同品种3年生芦笋宿根和5年生芦笋宿根移栽至日光温室,定期采收芦笋嫩茎,比较其秋冬茬生物产量、经济产量和经济系数.结果表明:不同生长年限的芦笋宿根对鲜笋产量影响不同,除个别品种外,3年生芦笋的生物产量、经济产量及经济系数普遍高于5年生.这种差异可能与试验前芦笋宿根原生长地土壤肥力有关.  相似文献   

13.
李书华 《农技服务》2004,(12):25-25
芦笋王子F1是中国芦笋研究中心最新培育的杂交芦笋新品种.2002年获中华人民共和国科技进步二等奖,是目前国内各芦笋产区栽培最多的品种之一。生育期260天.株高200厘米,第1分枝点60厘米,大田雄株率85%以上。  相似文献   

14.
芦笋是我国创汇农业的重要产品,各地正在大力发展种植.目前我国芦笋生产用种还依赖进口,进口种子价格昂贵,且常有以劣充优、混杂退化、适应性差及茎枯病严重危害等问题.因此自育自繁芦笋良种已成为生产上的迫切需要.1993年起,本所通过引进芦笋品种资源,筛选优良易根型亲本,配制和筛选优良杂交组合,结合组培快繁技术,扩繁优良抗病组合的亲本株无性系进行规模制种,从而育成了高产、抗病的芦笋新品系"96-1".  相似文献   

15.
芦笋是多年生植物,一次种植多年采收。芦笋品种的好坏直接关系到芦笋产量的高低及品质的优劣。芦笋在大田中,自然条件下也能授粉结籽,但这些种子分化严重,品质差,不能作种用。国内外芦笋生产中应用的芦笋品种多是单交种或双交种。近一二十年来,由于芦笋组织培养技术在芦笋育种中得到广泛应用,从而加速了芦笋良种的繁育推广,并利用该技术选育出了一大批产量更高、品质更佳、  相似文献   

16.
芦笋是多年生植物,一次种植多年采收。芦笋品种的好坏直接关系到芦笋产量的高低及品质的优劣。芦笋在自然条件下也能授粉结籽,但这些种子分化严重,品质差,不能作种用。国内外芦笋生产中应用的芦笋品种多是单交种或双交种。近年来,由于芦笋组织培养技术在芦笋育种中得到了广泛应  相似文献   

17.
漳浦县从1987年开始引进种植芦笋,现已发展成福建省主要的芦笋生产和出口创汇基地县。随着种植年限的增加,芦笋品种老化和病虫害日趋严重,为了适应国际、国内市场对芦笋质量日益提高的要求,我县积极引进芦笋新品种,并配套推广优质高产栽培技术。 一、选择优质高产抗病杂交一代良种 1.力士:西欧最新一代的杂交品种,适应性广,抗病性强,长势旺盛,生长整  相似文献   

18.
芦笋王子是中国芦笋研究中心2002年培育成的一杂交新品种.2003年在全国十几个主要芦笋产区开始大面积推广种植.表现突出。该品种生长旺盛.植株高大.生育期260天.第一分枝点60厘米.大田雄株率85%以上。笋粗大  相似文献   

19.
芦笋是多年生宿根作物,营养价值高,国际、国内市场一直畅销。我国大陆省份芦笋产区现阶段栽培的品种主要是20世纪40-50年代美国育成的品种,其中又以加州的玛丽华盛顿及U.C.系列居多,其嫩笋细而老,产量不高,已不适应国际、国内市场对芦笋品质越来越高的需求。浙江是我国大陆较早引种芦笋的地区,目前种植面积约2万亩(1亩=1/15公顷),这些芦笋年龄大多数在8年以上,逐渐步入衰产期,急需更新换代。近30年来,  相似文献   

20.
一、避免片面追求新、奇品种。新品种一般是指经过区域试验,在产量、品质、抗性等方面表现优异的品种,有正规的试验和审定(认定)结果.但在市场上,一些单位和个人往往将刚培育出来,未经过区试及生产试验鉴定的品系以新品种的名义向群众宣传,有的甚至将已淘汰的品系也冠以“新品种”而大量推销,群众引种后导致减产或绝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