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渔工 《海鲜世界》2002,(2):38-39
鱼类鳃病,按其致病病原体可分为细菌性烂鳃病、真菌性烂鳃病(又称鳃霉病)、寄生虫性鳃病。 细菌性烂鳃病是常见的传染性鱼病,常与细菌性肠炎病、赤皮病并发,严重危害草鱼鱼种、成鱼,一旦暴发,草鱼死亡率高达60%以上,同时也严重威胁青鱼、鲢鱼和鳙鱼。近年来随着高密度、集约化养殖方式的迅  相似文献   

2.
一、3月病害发生情况 根据广东各测报点本月水产养殖病害监测数据分析,3月份监测种类病害的发病范围和疾病种类、发病率与死亡率有上升的趋势.主要病害有鱼类水霉病、泛池、出血病、烂鳃病、赤皮病、细菌性败血症、细菌性肠炎病、纤毛虫病、指环虫病、锚头鳋病、海水鱼本尼登虫病和隐核虫病、鳖白斑病和腐皮穿孔病、虾类白斑病、红体病、红腿病、桃拉病及病因不明病等,发病种类5种以上的养殖品种有草鱼、鳗鱼、鳜鱼、鲢鱼、鲫鱼、鲈鱼、斑鳢、鳙鱼、鳖、对虾共10种;在局部地区养殖草鱼锚头鳋病、泛池以及鲢鱼、鳙鱼、鲈鱼水霉病发病率高于50%、鳜鱼烂鳃病发病率高于60%、对虾红体病发病率达到80%、红鳍笛鲷和高体鰤本尼登虫发病率达到100%;草鱼烂鳃病死亡率32%、鲢鱼泛池引起的死亡率50%、对虾红体病死亡率60%.  相似文献   

3.
正进入炎热的夏季,水温也随之升高。此季节既是水产养殖的黄金季节,也是病害的高发阶段。根据近几年漯河市水产养殖鱼类病害预测预报结果分析预测,夏季高温季节易发生的鱼类主要病害、特点及防治措施总结如下:1主要病害及特点漯河市6月份鱼类的主要病害有:草鱼、鲤鱼烂鳃病、肠炎病;鲢鱼、鳙鱼打印病、细菌性败血症、中华鳋病、车轮虫病。1.1烂鳃病烂鳃病又称"乌头瘟",草鱼患此病后常离群独游水面,行动迟缓,食欲不振或不吃食,体色发黑,特别是头部变得乌黑,故称"乌头瘟"。鱼鳃丝腐烂并有污泥,鳃盖骨内表面充血,中间部分的表皮被腐蚀成  相似文献   

4.
侯树鉴 《科学养鱼》2001,(10):41-41
鲢鱼细菌性败血病是由细菌引起的流行病,症状表现为:病鱼的颔部、口腔、鳃盖、体侧和鳍条基部出现局部或全部的轻度或严重充血,部分鱼因眼眶充血而出现突眼。剖腹后,腹腔内有黄色或血红色腹水,肝、脾、肾脏肿胀,肠壁充血。本病近年来在池塘、水库经常发生,6~8月易发病,尤以大雨过后,洪水流入池塘、水库更易发生。有些池塘、水库连续2~3年发病,且发病迅速严重,死亡率高,同水体中以鲢鱼最为严重,其它鱼则较轻。鲢鱼属滤食性鱼类,不摄食人工颗粒饵料,口服难以给药,治疗本病以体外消毒为主,如生石灰25~30毫克/升;…  相似文献   

5.
一、6月病害发生情况   根据广东各测报点本月水产养殖病害监测数据分析,6月份监测种类病害的发病范围和疾病种类、发病率与死亡率明显升高.本月主要病害有烂鳃病、细菌性败血症、细菌性肠炎病、溃疡病、爱德华氏病、打印病、链球菌病、赤皮病、纤毛虫病、鳜鱼锚首虫病、指环虫病、本尼登虫病、虾类白斑病、红体病、红腿病及缺氧泛塘等,发病种类5种以上的养殖品种有草鱼、鳗鱼、鳜鱼、罗非鱼、鲫鱼、锦鲤、鲈鱼、鲢鱼、鳙鱼、卵形鲳鲹、中华鳖、对虾、罗氏沼虾共12种.对虾、罗氏沼虾、草鱼、卵形鲳鲹、红鳍笛鲷、鲈鱼、鲫鱼、鲮鱼、鳗鱼、中华鳖、鲢鱼、鳙鱼等的发病率与死亡率较上月略有升高.工厂化养殖成鲍细菌性脓疱病死亡率达8%,鲍苗脱板死亡率仍较严重.……  相似文献   

6.
3月病害发生情况 根据我省各测报点本月水产养殖病害监测数据分析,由于受寒潮影响,水霉病感染率上升,局部地区养殖鲮鱼水霉病发病率达到64%。感染水霉病较严重的有草鱼、鳗鲡、罗非鱼、鲫鱼、鲢鱼、鲈鱼、鳙鱼、鲮鱼、锦鲤、笋壳鱼、黄颡鱼等11个品种,但死亡率尚不高。其他病害有鱼类烂鳃病、细菌性败血症、肠炎病、溃疡病、锚头鳋病、指环虫病、车轮虫病、鳖腐皮穿孔病和红底板病、海水鱼本尼登虫病、对虾白斑病、红体病、桃拉病和不明病因病等。  相似文献   

7.
中草药苦楝毛莨防治链中华鳋病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胡应高 《淡水渔业》1997,27(6):19-21
苦楝、毛莨能用于链中华鳋病的治疗,两药合用效果很好。试验用药浓度为2-3ppm,能驱除鲢鱼鳃部寄生的中华鳋。  相似文献   

8.
中草药苦楝毛莨防治鲢中华鳋病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苦楝、毛莨能用于鲢中华鳋病的治疗,两药合用效果很好。试验用药浓度为2-3ppm,能驱除鲢鱼鳃部寄生的中华鳋。  相似文献   

9.
孙风琴 《内陆水产》2003,28(7):28-28
细菌性烂鳃病是危害养鱼业的严重病害,其全国流行,时间4~10月,尤以夏秋流行较多。在15~30℃范围内,水温越高越易暴发流行,致死时间也越短。鱼养殖密度越高,水质越差,抵抗力越小,则越易暴发流行。本病常与传染性赤皮病、肠炎病、出血病并发。主要危害草鱼、青鱼、鲤鱼、鲫鱼及鲢鱼、鳙鱼等,尤以草鱼鱼种最宜发病。当提高警惕,严加防范。发病症状鱼行动迟缓,离群独游、体色发黑、头部尤重。检查鱼鳃可见鳃丝腐烂带有污泥,鳃盖骨内表皮充血,中间部分常腐烂成一个圆形不规则的透明小窗。取患部鳃丝镜检,可见鳃丝软骨外露,末端膨大、弯曲,鳃小…  相似文献   

10.
技术交流     
《海洋与渔业》2012,(12):55-55
生态防治鳗鱼烂鳃病 鳗鱼烂鳃病分为细菌性烂鳃、寄生虫烂鳃和霉菌性烂鳃,但为害最为严重的主要是细菌性烂鳃和细菌、寄生虫混合感染的烂鳃,为害的规格大多数是中成鳗。  相似文献   

11.
正烂鳃病是水产养殖中最常见的疾病之一。在"老三病"、败血症以及暴发病、并发症、综合征等鱼病中都有不同程度的"烂鳃"伴随发生,尤以草鱼最易患发烂鳃病,凡鱼患鳃病均以"烂鳃"为主要症状表现,发病症状非常明显,鳃上黏液增多,鳃丝肿胀,严重时鳃丝末端缺损,软骨外露,鳃盖"开天窗"。虽是常见病但又是不易治好的鱼病之一,也是最易造成死亡的主要鱼病,现将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12.
鲢鱼生长快,疾病少,产量高,是人工饲养的大型淡水鱼种.鲢鱼摄食方法比较独特,成熟后它的鳃耙之间有骨质小桥,其外覆盖着海绵状的筛膜,因此微小的浮游植物(藻类)不能随水滤出体外而成为其食物,鲢鱼是摄取藻类的典型鱼种.  相似文献   

13.
刘明生  李川 《河北渔业》2012,(3):28-31,61
为了解杂交鲟幼鱼患烂鳃病、气泡病并大量死亡的原因及病理变化状况。采用波恩氏液固定,HE染色等方法,对自然发生的杂交鲟烂鳃病和气泡病病鱼的鳃、肠进行了组织病理切片观察。结果发现:患烂鳃病的幼鱼鳃小叶上皮细胞增生、邻近鳃小叶粘连、上皮细胞脱落、鳃血管破裂、血细胞渗出等;患气泡病的幼鱼胃肠大量充气,膨胀致使胃肠壁变薄,变光滑,黏膜层萎缩、断裂,只剩黏膜下层,并且胃肠膨胀挤压肝胰脏使得胃肠和肝胰脏均有严重的充血现象,严重者肠道和肝胰脏变性坏死。  相似文献   

14.
《中国水产》2000,297(8)
一、草鱼的烂鳃病一般是由鱼害粘球菌引起的。烂鳃病的主要症状是;解剖观察病鱼的鳃部,明显可见鳃片上有泥灰色、白色或蜡黄色的斑点,鳃片的表面,尤以鳃丝末端粘液很多,并常粘附着淤泥和杂物碎片,有时亦可看到瘀血和斑点沉积在鳃片上。严重患病病鱼的鳃盖片中央,表皮由于被鱼害粘球菌感染后腐蚀成近圆形或不规则的透明小窗,故有“开天窗”之称。[诊断烂鳃病]1.组织病理观察,明显可见病鱼的鳃,特别是鳃丝、鳃小片由于粘球菌的侵袭而坏死、崩溃,往往不能辨认其细胞形态。呼吸上皮组织、呼吸上皮细胞及流经其间的红细胞均已坏死,…  相似文献   

15.
《科学养鱼》2004,(9):76-76
六、黑鳃病 [病原]引发该病的病原为镰刀菌。 [症 状]发病初期,病虾体表、附肢、鳃等部位出现浅黄色或橘红色斑块,随着病情发展,色斑变为浅褐色;鳃丝上附着有较多的污物,严重时鳃呈黑色并发生溃烂,有时可见附肢上也有溃烂斑。病虾游动缓慢,摄食减少,最后致死。  相似文献   

16.
《海洋与渔业》2009,(3):40-40
一、2月病害发生情况 根据我省各测报点本月水产养殖病害监测数据分析,2月份监测种类病害发病率与死亡率较低。本月发生的病害主要有鱼类水霉病、出血病、烂鳃病、细菌性败血症、细菌性肠炎病、溃疡病、小瓜虫病、指环虫病、虾类红体病和不明病因病等。其中草鱼、鳗鲡、罗非鱼、鲫鱼、鲈鱼、鲮鱼、鲢鱼、鳙鱼、锦鲤、长吻能、淡水白鲳、斑鳢、鳖等13个品种监测到有水霉病感染情况,但死亡率不高。  相似文献   

17.
<正>我省9月份进入夏末秋初时期,气温一般18℃~26℃,养殖水温基本上在14℃~22℃之间,早晚温差较大。此阶段水温适宜水生动物生长,鱼病发生率和死亡率也将有所减缓。一、病情预测1.草鱼、鲢鱼、鳙鱼、鲫鱼、鳊鱼等常规鱼类易发生烂鳃病、肠炎病、赤皮病、打印病和细菌性败  相似文献   

18.
黑鳃病在对虾养殖中是一种常见的疾病,其危害程度可大可小,如处理不当,可引起对虾大量死亡。一、对虾黑鳃病的病原、症状及解剖变化1.病原:取病虾鳃丝磨片直接镜检及实验室检验,确定黑鳃病的病原主要为细菌,但池塘底质与水质不良会促使该病的发生。2.症状:病虾在水面慢游,尤其在傍晚及早晨日出之前多见;病虾不摄食,肠道空虚,外观其鳃部发黑;增氧机周围的池底有死虾。3.解剖变化:解剖病虾,可见鳃部发黑,胃、肠空虚;镜检鳃片,可见鳃丝发黑、肿胀及溃烂。病虾往往因鳃部呼吸功能受损、机体严重缺氧而死亡。二、对虾黑鳃病的病因经过大量的病例…  相似文献   

19.
一、细菌性疾病(一)主要疾病。烂鳃病:病鱼体色发黑,鳃上黏液很多,鳃丝腐烂带泥末端软骨外露,鳃盖内表皮充血,中央表皮常腐蚀成个圆形透明小洞。赤皮病:病鱼体表局部或大部分充血、发炎、鳞片脱落。肠炎病:病鱼肛门红肿,严重时轻压腹部有血和黄色黏液流出,肠道发紫、红色、肠空  相似文献   

20.
河蟹在天然环境中抗病能力较强,且天然水域水质清新,不易发生黑鳃病;但在池塘集约化养殖程度较高的情况下,因养殖密度大,投饵量大,使得水质变化快,很易使河蟹发生黑鳃病。 河蟹黑鳃病的主要症状为:河蟹的鳃丝发黑,易浮头,严重时引起上岸。河蟹黑鳃病一般为细菌感染所致,根据笔者的诊治经验,水质不好是河蟹发生黑鳃的主要原因,但也有由聚缩虫、累枝虫等寄生虫寄生在鳃丝上继发细菌感染形成黑鳃病。因此在治疗上应对河蟹的鳃丝进行镜检,看是否有寄生虫寄生,再确定治疗方案。 河蟹黑鳃病的预防方法:①用生石灰彻底清塘;②池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