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春小麦芽期机播旱追肥效果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试验结果表明:小麦芽期机播旱追肥产量、效益最高,比灌头水时追肥增产9.86%,效益增长11.5%。增产原因是:小麦芽期机播旱追肥不但使小麦分蘖力增加,而且提高了小麦分蘖成穗率,增加了小麦穗长,使小麦每1hm^2穗数和穗粒数增加。  相似文献   

2.
连续4年的研究结果表明:施用惠满丰液肥的小麦,幼苗健壮,根系发育好,增加了穗数、穗粒数及千粒重,增产3.30%~12.39%,平均增产8、8%。  相似文献   

3.
烯效唑对小麦产量及产量因素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报道了不同浓度烯效唑的小麦分蘖期、拔节期的喷施效果,研究结果表明:喷施烯效唑能增加小麦的有效穗数、穗实粒数、千粒重、提高小麦产量,于小麦拔节期喷施50mg/kg烯效唑增产效果最佳,每公顷增产达516.7千克,增产13.0%。  相似文献   

4.
锰是小麦需要较多的微量元素之一。小麦施锰,可促进其营养生长,提高叶绿素含量,使植株健壮,对提高小麦成穗率及增加穗粒数、千粒重都有明显的作用。锰肥还能明显增强小麦生长能力,减轻早春低温对小麦产生的冻害。试验结果表明,锰对小麦也有一定的增产效果,增产幅度为6.7%-23.8%。施锰技术如下。  相似文献   

5.
旱地小麦深松沟播试验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深松沟播配套耕种是旱地小麦增产的一条新途径。据作者1988~1990年研究,深松沟播旱地小麦比畜耕耧播(对照)平均增产36.9%;亩穗数2年比对照分别增加5.3万和2.3万;穗粒数分别增加4.5粒和4.8粒,千粒重提高1~1.5克,增产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6.
复合电场处理农作物种子的效应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复合电场种子处理机对水稻、油菜、棉花、芝麻、花生、玉米、大麦、小麦、蚕豆等作物种子的处理结果:发芽势和发芽率均有提高,不同作物其提高程度不尽相同;在田间表现株高普遍降低2~3cm,千粒重均有所提高,而对穗长、有效分蘖、总小穗数、结实小穗数及每穗粒数等没有明显变化;对同一作物不同品种及不同作物的增产效果不一致,处理的“湘裸大麦”增产达10.70%,“黑大麦”增产为3.05%,小麦增产4.35%,而蚕豆增产效果十分明显达28.30%。这是一项低投入、高产出的新兴物理农业技术  相似文献   

7.
三熟制小麦产量构成中,以单位面积穗数和每穗粒数变异最大,对增产的净贡献率最高,分蘖期短促,主要依靠主茎构成穗数。小麦多花,退化率高达70% ̄80%,培育大穗的潜力在减少小花退化。  相似文献   

8.
尿囊素有对土壤微生物激活作用和促进小麦增产的双重效应。尿囊素对土壤激活作用表现为:刺激细菌增殖,其中固氮菌增加4.58~14.27倍,放线菌增殖达显著水平,同时能显著抑制霉菌生长;改善土壤供肥性能,碱解氢增长11.1%,Cu、Zn等微量元素有效含量增加。尿囊素能促进小麦对磷、镁等营养元素的吸收,增加叶绿素含量,提高光合效能,促进小麦早发壮苗,干物质积累明显提高,有利于争多穗、大穗,每公顷增加成穗24.0万,小麦增产8.0~13.8%。  相似文献   

9.
在土壤墒情好的情况下,将小麦春管从传统的返青期推迟至起身拔节期增产效果明显。试验表明,推迟春管无效分蘖提前退化5—7d,穗粒数增加1.5~2.5个,亩穗数增加2万~2-3万,亩增产8%~10%,每667m^2节约标准氮肥5~10k,节本增收60~80元。其好处主要表现在以下4个方面:  相似文献   

10.
抗旱保水剂对小麦生长的作用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了保水剂拌种和基施对小麦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两种方法均能促进小麦返青及中后期生长,株高、整齐度、叶面积等性状显著优于对照,穗粒数、千粒重比对照增加10%-15%,产量增加17%以上;保水剂基施具有明显的持效性,第二季小麦的土壤含水量比对照提高了0.8~4.6个百分点,两季小麦共增产27.8%。  相似文献   

11.
催芽、覆膜对晚播小麦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用皖麦38、内乡188和周麦12三个当地较为典型的半冬性品种,各设崔芽盖膜、催芽、盖膜和不催芽不盖膜(CK)四种方式进行种植。结果表明,催芽盖膜比对照不催芽膜种植的小麦生长发育明显加快,幼穗分化时间延长,亩穗数提高11.2-13.9%;穗粒数增加23.2%-39.4%,千粒重提高7.4-9.7%,增产幅度达50.9-73.7%,说明在连阴雨造成小麦晚播的情况下,催芽盖膜播种是较为理想的增产措施,但从投入和环境角度看,催芽不盖膜种植既简便易行,又能显著增产,是一种现实的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2.
天达2116在陇东旱地冬小麦上应用效果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陇东旱地冬小麦上进行了4种增产剂3种应用方法的试验和示范。结果表明,天达2116浸种、叶喷 和浸喷复合处理效果最好,较对照增产9.2%~30.9%,增产原因是促进了小麦分蘖和抽穗,增强了抗早性, 减轻了锈病危害,显著增加了有效穗数、穗粒数和千粒重。迦姆丰收浸种和叶喷效果次之,较对照增产10.3% ~17.0%;KH2PO4和动力2003浸种效果较好,较对照分别增产18.5%和32.1%。  相似文献   

13.
“美洲星”叶面肥对小麦的增产效果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档  赵小庆  张德玲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22):10443-10445
[目的]验证“美洲星”叶面肥对小麦的增产效果。[方法]通过不同小麦品种的应用效果试验,研究美洲星对小麦产量3要素及产量的影响;通过不同时期的应用效果试验,研究美洲星对小麦产量3要素及产量的影响。[结果]不同小麦品种喷施“美洲星”叶面肥后的穗粒数、千粒重有所增加,穗数变化不大,小麦生育后期喷施“美洲星”具有一定的增产作用,8个品种平均增产2.4%;不同喷施时期都使小麦的穗粒数、千粒重有所增加,有效穗数变化不大;产量以喷施3次处理最高。[结论]在小麦生长的中后期,喷施美洲星复合液肥,具有一定的增产作用,增产幅度在6%左右,在小麦拔节、孕穗、灌浆期各喷一次,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14.
小麦钾肥施用技术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针对浙江省临安市耕地土壤有效钾含量严重不足和高产小麦需钾较多的矛盾,开展小麦施用钾肥试验。结果表明:小麦施钾肥具有显著的增产作用,可提高产量5.84%-12.16%,其增产机制主要表现为小麦施钾肥后,植株抗逆性增强,分蘖成稳率高,有效穗多,千粒重增加。  相似文献   

15.
小麦生育期多次施用磷酸二氢钾的增产效果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小麦中后期易出现磷钾缺乏的问题,选择不同土壤肥力类型,研究小麦全生育期多次施用磷酸二氢钾的效果。结果表明:小麦全生育期多次施用磷酸二氢钾,能有效增加小麦成穗数和千粒重。从而增加小麦产量。中肥地平均增产706.95~1089.45kg/hm^2,增幅达12.3%~18.9%;高肥地平均增产640.5~1267.5kg/hm^2,增幅达8.6%~17.1%。磷酸二氢钾的经济最佳用量,中肥地以每千克种子用磷酸二氢钾13g拌种,并于小麦返青、拔节、孕穗、灌浆期各喷洒磷酸二氢钾9kg/hm^2(对水750kg/hm^2)为宜;高肥地以每千克种子用磷酸二氢钾13g拌种,并于小麦返青、拔节、孕穗、灌浆期各喷洒磷酸二氢钾6kg/hm^2(对水750kg/hm^2)为宜。  相似文献   

16.
<正> 在小麦扬花期喷洒低浓度的epi—BR(0.01~0.05ppm)能使小麦增产。分析其增产因素,主要是epi—BR使小麦千粒重提高1~3克,穗粒数增加2~4粒。本研究对小麦发育过程中不同穗粒的粒数、粒重、籽粒含水率、可溶性总糖、总氮含量等动态变化进行分析,并研究了这些参数与籽粒发育的关系。  相似文献   

17.
1997~1998年,采用地膜穴播技术,对山西省南部麦区的半冬性小麦品种在晋中地区进行了适应性试验。结果表明,冬小麦品种南种北用,植株高度普遍降低25cm以上,大多数供试品种穗粒数、千粒重都高于对照。并且初步筛选出了南部优良品种晋麦47号,比对照晋麦51号、晋麦43号显著增产,增产幅度达222%~340%。  相似文献   

18.
多效唑对小麦主要性状调控效应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探讨了不同浓度多效唑在小麦3个发育时期的喷施效果。结果表明:施用多效唑可有效控制基部节间长度,单位长度干重增加,茎壁加厚,增强了小麦的抗倒伏能力;同时防止后期早衰,减少不孕小穗数,提高每穗实粒数和千粒重,增产5%~26%。  相似文献   

19.
小麦孕穗期喷复合微肥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小麦孕穗期进行喷施微肥试验,结果表明:啧施微肥可增加有效穗成穗数、千粒重、穗结实粒数,平均增产555.75kg/hm^2,最大增产幅度达12.3%,是一项简单易行的增产措施,可在南阳地区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旱地龙、奥普尔在冬小麦上进行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旱地龙、奥普尔拌种可使小麦出苗期提早1d,且苗全、苗壮,能促进小麦分蘖;拌种与拔节期喷施,可使成穗数较清水对照增加7.9%-14.2%。旱地龙拌种较清水对照增产12.7%,喷施较清水对照增产7.8%;奥普尔拌种较清水对照增产10.6%,喷施较清水对照增产13.2%;增产效果与磷酸二氢钾基本相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