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95%乙醇浸出工艺的混合油脱胶及溶剂回收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解决用 95 %乙醇浸出油脂能耗高、胶质多、溶剂损耗大等问题 ,探索了新工艺方法。以 0 .6 %质量分数的CaO吸附脱除混合油中的胶质 ,可使混合油冷却分离油脂的效果更好 ,4℃时油的体积分数小于 1.0 % ,可返回于浸出 ,节省了乙醇汽化回收的能量 ,解决了胶质堵塞的难题。通过改进油料预处理方法 ,以颗粒状干燥代替轧胚蒸炒 ,浸出后在 0 .0 16Mpa真空下 78~ 80℃抽提回收粕中的乙醇 ,不仅回收效果良好 ,乙醇总损失率仅为 0 .2 % ,而且比高温汽提法节能  相似文献   

2.
近些年,油料膨化浸出技术迅速发展,膨化浸出可提高出油率,降低豆粕残油。三江食品公司与有关科研单位共同研制的PHJ-1大豆膨化机,使用效果很好,使吨产品消耗溶剂减少1kg、浸出器生产能力提高100t/d。  相似文献   

3.
黄浩 《安徽农学通报》2012,18(12):54-55,78
在研究工业污水污泥中6种重金属(Zn、Cu、Pb、Cr、Mn、Ni)含量的基础上,应用固体废物浸出毒性的浸出方法(GB5086.2-1997)以不同pH值的浸提剂对污泥中重金属的浸出特性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表明:污泥中Mn和Zn含量较高,其次为Cu和Ni,而毒性较大的Pb和Cr含量较低。浸提剂的pH对污泥中重金属的浸出具有重要的影响,其中污泥中的Zn、Mn、Ni、Cu最大浸出量在pH为7左右,而Fe则有较大的波动。不同pH值中金属的浸出量有很大的差异,这可能与浸提过程中的吸附一解吸过程、络合一解离过程和溶解一沉淀/共沉淀等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4.
云南云雾茶微量元素含量及其浸出率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了云南省元阳县生产的云雾茶中Na、Fe、Zn、Cu、Mn微量元素的含量及不同冲泡方式茶水中微量元素浸出率。结果表明,云雾茶含有丰富的微量元素Mn、Fe、Na、Zn、Cu等,茶水中微量元素按含量多少依次为Mn、Na、Zn、Cu、Fe。饮茶可补充Mn、Na、Zn、Cu等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但只能获取极少的Fe元素。茶水中微量元素浸出率随冲泡次数的增加而降低。但Mn、Zn、Cu元素浸出率随冲泡时间的增加而增大,Na、Fe元素浸出率随浸泡时间增加先增高后降低。一般饮茶冲泡10 min左右可获得较多微量元素,80~100℃的水冲泡茶叶对微量元素浸出率的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5.
以岳西翠兰为研究对象,寻找一个合适的冲泡温度,使茶叶中对人体有益的成分浸出量最大。以生物化学方法测定了不同冲泡温度下茶水中的氨基酸和茶多酚的含量,再综合考虑氨基酸、茶多酚和酚氨比来确定一个最适的冲泡温度。实验结果表明岳西翠兰在用100℃沸水冲泡时,茶多酚的浸出量过大而使茶汤呈苦涩味,随冲泡温度降低,当冲泡温度为50℃时,茶多酚的浸出量趋于最佳。氨基酸浸出量则随着冲泡温度的降低而升高,酚氨比随冲泡温度的降低而降低,而酚氨比值越低,茶汤的口味就越好。初步认为岳西翠兰的最适冲泡温度为50℃。  相似文献   

6.
超声波萃取-离子选择电极法测定茶叶中氟含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利用超声波萃取-离子选择电极法对贵州省部分地区茶叶中氟含量进行测定。[方法]采用超声波萃取-氟离子选择电极法,对贵州省部分地区6种茶叶的全叶、粉末及浸出物中氟含量进行测定,研究不同浸泡次数、浸泡温度、浸泡时间对其中3种茶叶氟浸出率的影响。[结果]贵州省不同地区所选茶叶样品中的氟含量为46.24~121.77 mg/kg,未超过我国农业行业标准;浸出物中氟含量随超声时间的增加而上升,且在超声30 min时浸出率最大;茶叶的粒度大小对氟离子的提取没有显著的影响;随着浸泡次数的增加,茶水中的氟浓度依次降低;茶叶中氟的浸出率随着浸泡温度和浸泡时间的增加而升高。[结论]应尽量避免大量饮用含氟量高的茶叶,并避免长时间的冲泡以防止茶叶中的氟过度溶出。  相似文献   

7.
6种固化剂对土壤Pb Cd Cu Zn的固化效果   总被引:19,自引:7,他引:12  
通过在重金属污染土壤中分别施加沸石、石灰石、硅藻土、羟基磷灰石、膨润土和海泡石6种固化剂,研究了这6种固化剂对土壤中Pb、Cd、Cu、Zn的固化效果,筛选出几种效果较好的固化剂。实验结果表明:沸石、石灰石和羟基磷灰石均能够有效地降低土壤中交换态Pb、Cd的含量,并且明显减少了土壤中Pb、Cd的毒性浸出量,其中沸石最多降低土壤中交换态Pb、Cd含量分别达到48.7%和56.2%,减少土壤中Pb、Cd的毒性浸出量达到37.1%和30.1%;沸石、石灰石均能够有效降低土壤中交换态Cu的含量,降低量分别高达68.1%和85.2%,膨润土能有效减少土壤中Cu的毒性浸出量,减少量最高达到66.51%;石灰石对土壤中Zn有着良好的固化效果。  相似文献   

8.
我们采用一种新的棉籽加工预处理工艺,可以最大限度地降低棉仁中的含壳率,使棉仁粕的蛋白质含量达到60%以上,并且可提高棉仁浸出生产能力和棉仁坯片一次浸出的效果,大大提高了综合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9.
杏仁油提取工艺条件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4,他引:1  
浸出法制油粕中含残油少、粕的质量高、可做为提取蛋白质的优良原料.苦杏仁中脂肪含量为35;~50;,蛋白质含量高,油粕可以作为提取优质蛋白质的原料.试验以苦杏仁为原料,采用溶剂法提取杏仁油,通过对比无水乙醇、无水乙醚、正己烷3种溶剂的提取率,选择了正己烷为提取溶剂,采用单因素和正交试验研究了料液比、浸提时间、浸提温度、浸提次数等工艺参数对杏仁油提取率的影响,杏仁油的最佳提取条件为:料液比1∶3.5,浸提温度60 ℃,浸提时间80 min,浸提2次.  相似文献   

10.
夏秋绿茶锰含量及浸出率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福鼎和槠叶齐夏秋绿茶的锰含量及锰的浸出率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夏秋绿茶锰含量范围1876.8~2337.4mg/kg,福鼎和槠叶齐锰含量变化趋势基本一致,以8月底锰含量最高,7月初和9月中旬较低;两品种锰浸出率范围35.3%~42.7%,以槠叶齐较高,福鼎较低,两品种浸出率随时间的变化趋势为:槠叶齐随时间的推移锰浸出率降低,福鼎随时间的推移锰浸出率升高。  相似文献   

11.
生活污泥焚烧灰的重金属含量及其浸出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生活污泥灰中的重金属种类、重金属含量及其浸出特征进行研究,并进一步探究该污泥处理处置的可行方法。研究表明:在生活污泥灰中主要含有Fe、Pb、Cu、Ni、Zn、Mn、Cr、Cd,其中Fe的含量最多。污泥灰中重金属在酸性条件下的浸出率明显高于碱性条件下的浸出率,Cr、Ni和Cd的最佳浸提剂pH值均为2,其中Cu和Zn随浸提剂pH变化的浸出特征不明显。  相似文献   

12.
茶叶浸泡方式对砷和汞浸出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弄清不同浸泡方式与As、Hg浸出量之间的关系,采用全自动编程微波消解样品,原子荧光光谱法对10种来自不同地区的红、绿茶中的重金属As、Hg总含量进行检测,并模拟日常泡茶方式,从浸泡时间、浸泡水温、浸泡重复次数了解对As、Hg浸出量的影响。结果表明:10种茶叶样品中As、Hg含量基本符合限量指标;但在不同的浸泡方式上,红茶As、Hg浸出率高于绿茶;无机As、Hg的浸出速度快于有机As、Hg;As的浸出速度高于Hg的浸出速度。  相似文献   

13.
猪粪沼渣水热炭中重金属浸出特征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水热炭化(HTC)是处理沼渣等高含水率废弃物的有效途径,为明确猪粪沼渣(M-R)经HTC后其中重金属的浸出特征,以190℃和250℃制备的猪粪沼渣水热炭(M-190、M-250)为研究对象,探讨其中Zn、Cu、As、Pb和Cd的总量及其在不同pH条件下的浸出特征。结果表明:M-190、M-250与M-R相比,Zn分别增加4.12%、18.99%,Cu分别增加7.00%、14.00%,As分别增加26.57%、289.70%,但Pb和Cd的总量经HTC后有所降低。猪粪沼渣水热炭中溶解态重金属含量显著(P0.001)低于M-R,且M-250显著(P0.001)低于M-190,其中M-250中溶解态Zn、Cu、Pb和Cd的含量较M-190降低了50.99%、95.50%、66.47%、100.00%。pH值为2时,水热炭中重金属浸出量最大,但随着pH的增加浸出量急剧下降,当pH在4~10范围内时,各重金属浸出量维持在相近水平。研究表明,HTC对M-R中的Zn、Cu和As有浓缩作用,适当提高HTC温度可降低猪粪沼渣水热炭中溶解态重金属含量。此研究不仅有利于猪粪沼渣水热炭的安全性评价,而且HTC技术为粪污的无害化处理提供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4.
《福建农业》2013,(7):27
我们采用一种新的棉籽加工预处理工艺,可以最大限度地降低棉仁中的含壳率,使棉仁粕的蛋白质含量达到60%以上,并且可提高棉仁浸出生产能力和棉仁坯片一次浸出的效果,大大提高了综合经济效益。1.主要生产设备TYPT225X800剥壳机,  相似文献   

15.
微藻油脂含量是评价其作为生物柴油原料的关键指标。采用索氏提取法,以乙醚为溶剂,在60~80 ℃的温度条件下,对7种海洋微藻细胞内粗脂肪含量进行测定,并对提取方法做了优化。优化的方法是将样品预先在乙醚溶剂中浸泡一定时间,使部分油脂在乙醚溶剂中浸出,然后再按索氏方法进行脂肪抽提。结果显示,7种海洋微藻油脂含量都占干重的15%以上,其中牟氏角毛藻、湛江等边金藻和微绿球藻油脂含量最高,超过25%。结果还显示,传统方法和优化方法测定结果的差异低于3.5%,说明优化后的索氏提取法没有对测定结果造成显著影响。采用索氏提取优化方法不仅能够更彻底地提取微藻粗脂肪,而且还大大缩短提取时间,因此,优化后的索氏提取法具有提取效率高、提取成本低和提取完全等优点,并且该方法缩短了抽提时间,从而降低了乙醚等有机萃取剂因挥发而造成的污染。  相似文献   

16.
为揭示土壤重金属的浸出规律,采用振荡浸提方法,研究了三聚磷酸钠(STPP)和乙二胺四乙酸钠(Na2EDTA)对土壤中Pb、Cd和Cu的浸出效果,重点考察混合液浓度、振荡时间、p H对土壤重金属浸出率的影响,并比较浸提前后重金属的存在形态。结果表明:Na2EDTA和STPP均能将土壤中重金属离子浸出,其中STPP的浸出能力较小;浸提剂浓度为5 mmol·L-1时,混合液对Pb、Cd和Cu的浸出率均高于同浓度的Na2EDTA、STPP单独浸提的浸出率;当浸提剂浓度大于10 mmol·L-1时,混合液对Pb、Cu的浸出率低于同浓度的Na2EDTA、STPP单独浸提的浸出率;混合浸提剂对重金属的浸出率随p H的升高有所降低,浓度为10 mmol·L-1、振动时间为2 h较为适宜;混合浸提剂主要浸出酸可交换态、还原态、氧化态的重金属,能较大程度地降低土壤中重金属的含量。  相似文献   

17.
本文研究了黑茶成品氟的浸出浓度、原料含氟量及制造中的动态变化。揭示了浸提方法对氟的浸出率的影响,不同产地与老嫩的原料含氟量的差异和制茶中氟的变化规律。采用茶水比为1:50、煮渍30分钟浸提法所得茶汤与黑茶实际饮用的茶汤氟的浓度相当。通过原料拼配或改进加工技术有降低黑茶游离氟含量的可能。  相似文献   

18.
研究茶叶冲泡过程中苯醚甲环唑在茶汤中的浸出质量浓度,并探讨不同冲泡条件对茶汤中苯醚甲环唑浸出率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茶汤中苯醚甲环唑浸出质量浓度与浸出率随冲泡水温的升高和冲泡时间的延长而不断增加;而冲泡次数的增加,茶与水质量比的扩大,则使苯醚甲环唑的浸出率下降;茶叶苯醚甲环唑含量增加,茶汤中苯醚甲环唑浸出质量浓度相应增加,浸出率反而下降。  相似文献   

19.
不同影响因子对茶叶中氟浸出率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氟离子电极选择法测定茶叶中氟含量,通过对冲泡次数、浸提温度、时间及茶水比等对茶叶冲泡过程中氟的浸出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冲泡次数的增加,茶汤中的氟含量极显著减少,而且减少的趋势逐渐变缓。对茶叶中氟浸出率的影响主次效应依次为茶水比〉浸提时间〉浸提温度。浸提时间与茶水比之间有显著的交互作用,这2个因子与氟的浸出率均成正比。当浸提时间为5min,茶水比为1∶50时,茶样中氟的浸出率较低。  相似文献   

20.
氢氧化钾溶液被认为是通过浸出天然胶乳胶膜中可提取出蛋白来降低可提取蛋白质含量的有效方法。不同pH值氢氧化钾溶液浸泡对天然胶乳胶膜交联密度、可提取蛋白质含量及胶膜拉伸性能影响的研究表明。胶膜交联密度和可提取蛋白质含量随着氢氧化钾溶液pH值增加而降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