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冬枣黑斑病病原菌的鉴定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报道了山东境内近年来发生的1种新病害冬枣黑斑病。从16批次139个冬枣病果样品中分离获得321个分离物,经筛选、纯化、回接试验,依其培养性状和形态特征,冬枣黑斑病的病原茵鉴定为细极链格孢Alternaria tenuissima(Fr.)Wiltshire。  相似文献   

2.
孔府大冬枣是曲阜市万亩枣园中发现的自然变异新品种 ,具有早实丰产、晚熟耐贮、抗干旱耐瘠薄、抗病害能力强等特点。孔府大冬枣被誉为千年历史文化名城中一枝林业新葩。1 选育经过孔府大冬枣是曲阜市防山乡尚家庄村枣园中 1996年发现的优良变异新品种。其果实品质、适应性、丰产性等性状表现优良 ,初选为优系 ,经系统的鉴定和扩繁试栽表明 ,该优系性状稳定 ,经济效益高。2 主要性状2 .1 生长结果习性树体中大 ,树姿开张 ;枝干灰褐色 ,有光泽 ;托刺不发达 ,皮孔中大 ,长圆形 ;二次枝节间较长 ,曲折度小 ;刺股半圆形 ,每股抽生枣吊 2~3个…  相似文献   

3.
为更好地防控二斑叶螨在冬枣上的危害,在大荔县大棚冬枣园利用固定标准地和随机抽样方法对其生活史与生活习性、发生规律进行了观察研究。结果表明:二斑叶螨1a发生多代,危害寄主广泛,5月初扩散至冬枣上危害,此后危害逐渐加重,6月上中旬进入危害猖獗期,8月进入危害高峰期;其发生率与危害程度随栽植密度增高而增大和加重;夏季高温干旱有利于其发生与危害。建议采取清除冬枣园内及附近杂草,危害猖獗期喷施菊酯类农药。  相似文献   

4.
沾化冬枣病虫害种类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普查与重点调查相结合的方法,系统调查了冬枣主要产区的病虫害种类、危害部位及危害程度,并对病虫害标本核对、鉴定和分类统计.结果显示,冬枣虫害有46种,病害有27种,其中3种细菌性病害为国内首次发现,同时查清了近年来新增病虫害的种类、危害时期及危害程度.  相似文献   

5.
对冬枣果实贮藏期间发生的侵染性病害和生理性病害进行了概述:侵染性病害有黑斑病、溃疡病、软腐病等;生理性病害为苦痘病、缩果病、酒化褐变和冷害等。冬枣储藏病害的发生可以通过田间综合玉预防、采后处理和控制贮藏环境条件等进行有效控制。  相似文献   

6.
冬枣贮藏期主要病害的研究   总被引:11,自引:5,他引:11  
本文对冬枣贮藏期主要病害种类、危害特点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冬枣贮藏期主要病害有5种.分别是浆胞病、霉腐病、果柄基腐病、缩果病和枣果酒化;同时研究了不同温度对冬枣浆胞病病原菌生长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冬枣贮藏病害防治技术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对冬枣贮藏期间主要病害种类的防治技术研究结果表明,对冬枣贮藏期间危害最为严重的浆胞病、霉腐病等病害,最佳防治药剂为DZ熏杀剂,最佳熏蒸浓度为7倍,熏蒸次数为3次。  相似文献   

8.
针对冬枣害虫绿盲蝽的形态特征.危害症状、发生规律和危害的原因,提出了对绿盲蝽的综合防治措施。对减轻绿盲蝽对冬枣的危害,提高冬枣产量。增加果农经济收入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冬枣是我国的名优品种之一,皮薄酥脆,含糖量高,风味独特,市场前景看好,不少老枣园想改接冬枣,以提高经济效益.2001年兴安镇贾村50亩15年-20年生的婆枣和铃枣进行多头高接冬枣,嫁接成活率为96%,当年新枣头的生长量为100-130厘米,取得了一年嫁接,二年结果,三年亩产35公斤的好收成。技术要点如下:  相似文献   

10.
冬枣 (又称沾化冬枣 )是环渤海湾地区特有的珍稀鲜食枣类资源 ,主产于山东省沾化县、无棣县、乐陵县及河北省黄骅县等地 ,目前仅山东沾化县栽培面积已达 1万hm2 ,是当地农民主要经济来源。但部分产区因管理粗放 ,导致病虫害发生严重 ,造成减产减收。为此 ,笔者自1996年开始在沾化县对冬枣主要病虫害的发生及防治进行了观察和研究 ,取得了良好效果。1 冬枣主要病虫害的发生及危害1.1 主要虫害的发生及危害1.1.1 枣尺蠖 (Apochemiasp .)该虫是冬枣生产上的主要害虫 ,在部分主产区连年大面积发生。该虫以幼虫为害冬枣的嫩芽、…  相似文献   

11.
宁县是全国43个红枣重点产区县之一,枣树在全县林果业中占有重要地位。现有枣树49万株,其中结果树16.7万株,年产量约3×10~6kg。,但是,多年来枣园病虫害发生普遍,危害甚重,特别是桃小食心虫,对大枣的品质和产量影响很大,降低了枣树的生产效益。为此,我们于1987~1992年在宁县枣产区开展了枣园桃小食心虫发生危害及防治技术的调查研究,进行了大面积的示范防治,使虫果率由原来的46.3%降低为  相似文献   

12.
本文对设置在世界银行贷款“国家造林项目”16个项目省(区)内15个主要用材树种新造速生丰产林林地上的62个病虫害定位观测点上连续5年观测取得的资料和数据进行了综合分析。分析结果表明,除日本落叶松没有发生任何病、虫害以及白榆、刺槐和加勒比松没有发生病害外,其余树种造林地都不同程度地发生了病虫危害。相比之下,马尾松、火炬松、毛白杨、欧美杨造林地发生虫害种类较多;马尾松、火炬松、毛白杨、欧美扬、刚果12桉和蓝桉造林地发生病害种类较多。根据各种病虫害在同一树种所有观测点上的样点发生频率和观测发生频率,作者提出了各树种造林地的最常发生虫害和病害种类。在所有病虫害观测点进行的全部观测中,虫害观测占777%,病害观测占271%。在全部有虫观测中,发生重度危害的观测为极少数,仅占25%,发生中度危害的观测也较少,占886%,绝大多数观测为轻度危害;同样,在全部有病观测中,发生重度危害的观测为极少数,仅占608%,发生中度危害的观测为少数,占116%,绝大多数观测为轻度危害。所以,总体来讲,病虫害给主要用材林树种幼林造成的危害较轻。建议根据本文提出的各树种常发性和造成严重危害的病虫害种类,有重点地制定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3.
<正>近几年来,冬枣产业不断发展壮大,冬枣的一些常见病害也在困扰广大的枣农,其中以炭疽病危害最重,轻则影响枣的品质,重则造成减产和绝产。1危害特征主要危害叶片和果实,染病果实先出现红褐色斑点,之后病斑渐大,周围伴有淡黄色晕环,最后病斑颜色变为黑褐色稍凹陷,但再扩大发展缓慢,病斑形状多样化,有圆形、椭圆形或菱形等。病斑里的果肉由绿色渐变为褐色、坏死或呈黑色或黑褐色。果实一般不脱落,但在后期或病斑较多时往往易腐烂,少数干缩为僵果挂在树上。  相似文献   

14.
南洋杉炭疽病是在南洋杉幼苗、幼树针叶上发生的一种病害。本文对该病的症状及发生情况、病原茵和病害的发病条件作了介绍,并对病害的防治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5.
冬枣溃疡病药剂防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冬枣溃疡病是为害冬枣枣吊的一种细菌性病害,用不同药剂对其开展了室内毒力测定和大田药效试验。结果表明,室内抑菌效果比较好的是72%农用链霉素和88%水合霉素,大田防治效果最好的是72%农用链霉素,防治效果为66.34%。  相似文献   

16.
据有关专家透露:近年来江苏省多处发生一种松树真菌病害——松枯梢病。该病为害树种之多(已发现危害松柏类16种),蔓延之快、发生面积之大均超过目前流行的任何松树病害。该病害在江苏省盱眙县林场的湿地松、火炬松、黑松各个龄组的人工林的发病面积达该场松树林面积的60%左右,江浦县的老山林场、南京林业大学校园内、句容县林场等处松林  相似文献   

17.
<正> 近些年来我省东部地区落叶松人工幼林普遍发生褐锈病,有些林分受害很重。据我们1980-1981年在丹东、本溪、抚顺等地广大落叶松人工林区进行调查,发病率达80-100%。一般病叶率为30.7%,严重者达95.1%。被害的针叶变黄枯萎,8月底开始落叶,一般提早落叶一个半月左右,严重影响树木的生长。该病害不但能为害幼树,而且幼苗也极易受害。据了解吉林、黑龙江两省的落叶松林区也有不同程度的发生,有些地区危害也很严重。1980年以来我们对该病害进行了观察和药剂防治试验,现将结果分述如下:  相似文献   

18.
对脱毒冬枣密植枣园从栽植、修剪、保花保果、病虫害防治几个方面,实施了一系列先进丰产技术措施,从而达到早期丰产的效果。  相似文献   

19.
<正>草原有害生物主要是指鼠害、虫害、毒害草、病害危害及外来入侵动植物危害等。蝗虫是在新疆伊犁河谷发生范围、面积较大,种类较多,危害较重的有害生物之一。根据资料记载,伊犁河谷草原蝗虫种类135种,常年蝗虫发生面积达30万公顷左右,危害面积达10万公顷左右。近年来,因全球暖气候变化的日益加剧,人类活动对草原的过度开发利用等因素的影响,给蝗虫繁殖创造了有利条件,发生频率加快,发生程度加重,蝗虫呈现出种类多、面积大、分布广、危害重的特点,严重威胁伊犁河谷的农、牧、林业生产安全。  相似文献   

20.
2014年采取问卷和访问调查、踏查、标准地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对乌兰察布市林业有害生物发生情况进行调查,得出结果为:乌兰察布市常发林业有害生物年均发生面积35 266.84 hm^2左右,其中病害发生3 133.35 hm^2左右,虫害发生22 000.11 hm^2左右,鼠害发生10 133.38 hm^2左右。发生特点:一是食叶类害虫危害严重,发生面积呈上升趋势;二是蛀干性害虫整体危害稳中微升,发生面积1 266.67 hm^2左右;三是灌木林害虫柠条广肩小蜂、柠条豆象、中华芜菁等,整体发生呈上升趋势,危害程度较为平缓,发生面积6 400.03 hm^2左右;四是杨树烂皮病发生呈上升趋势,感病株率9.3%,发生分布范围有所扩大,局部偏重,发生面积3 133.35 hm^2左右;五是达乌尔黄鼠、中华鼢鼠发生呈上升态势,部分地区较为严重,发生面积10 133.38 hm^2左右。通过调查分析,为乌兰察布市科学制定防治规划、方案,有效开展预防和治理,提供了较为全面、准确、客观的基础性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