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应用单侧观察法和旋转观察法在扫描电镜下对安哥拉山羊羊毛鳞片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安哥拉山羊毛纤维鳞片在直径15微米下呈环形排列,鳞片多为四边形;在较粗的羊毛中,鳞片排列为非环形,鳞片形状多为三角形或多边形。两类鳞片实质上都呈复瓦状排列方式。鳞片的形状具有多态性。鳞片表面光滑,具有浅而直的纵向条纹,自然边缘逐渐变薄,紧贴毛干。  相似文献   

2.
应用电镜对安哥拉山羊及其杂交各代羊被毛纤维的鳞片超微结构进行了观察,并对马海毛及各类杂交马海毛型羊毛的光泽度进行了测试比较,结果表明:随着级进代数的增加,各代马海毛型羊毛的鳞片超微结构趋向于马海毛,到F3与马海毛极相似;各类马海毛型羊毛的光泽度与马海毛接近,大多数光泽指标优于绵羊毛  相似文献   

3.
利用透射电镜和扫描电镜观察表明,安哥拉兔毛可分为外周的鳞片层、中间的皮质层和中央的髓腔。鳞片层很薄,其细胞呈扁平状,紧贴皮质层;髓腔呈蜂窝状,电子密度较高;皮质层很厚,由正、副皮质细胞组成,皮质细胞内充满了角朊纤维和基质,角朊纤维是由直径为7.5nm呈旋涡状排列的微角朊纤维组成,纤维平行毛干长轴排列。正、副皮质细胞在皮质层中的分布随兔的品种及毛的类型而异。中系安哥拉细毛大多呈不对称分布,西德安哥拉细毛则相反。中系安哥拉兔毛皮质细胞的不对称分布为良好的卷曲和弯曲提供了结构基础。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家兔绒毛的显微形态结构,[方法]选择具有典型特征的单根家兔绒毛,从尖部到根部对其进行显微结构观察,并检测其纤维直径。[结果]家兔绒毛的毛尖由鳞片层和皮质层组成,无髓质层;中部一般由鳞片层、皮质层和髓质层组成;根部无髓质层,鳞片层呈麦穗状。这是家兔绒毛的特性,可用于与其他动物纤维的比较研究及种类鉴别。兔毛具有发达的髓质层,纤维直径与髓腔列数成正相关。绒毛一般为单列,粗毛为多列。单根兔绒的尖部最细,中部变粗,根部又变细,且各部分直径差异较大,外形生长特性呈纺锤形。[结论]利用生物显微镜法鉴别不同动物毛皮及其产品种类是较为客观、简便的。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家兔绒毛的显微形态结构,[方法]选择具有典型特征的单根家兔绒毛,从尖部到根部对其进行显微结构观察,并检测其纤维直径.[结果]家兔绒毛的毛尖由鳞片层和皮质层组成,无髓质层;中部一般由鳞片层、皮质层和髓质层组成;根部无髓质层,鳞片层呈麦穗状.这是家兔绒毛的特性,可用于与其他动物纤维的比较研究及种类鉴别.兔毛具有发达的髓质层,纤维直径与髓腔列数成正相关.绒毛一般为单列,粗毛为多列.单根兔绒的尖部最细,中部变粗,根部又变细,且各部分直径差异较大,外形生长特性呈纺锤形.[结论]利用生物显微镜法鉴别不同动物毛皮及其产品种类是较为客观、简便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利用钢直尺、H6303i生物显微镜及配套的图片处理、测量软件系统(重光数码显微系统),测量紫貂(Martes zibellina)、松貂(Martes martes)和美洲貂(Martes americana)的背中部冬季直针毛长度、细度、近毛根细度、髓质细度、毛根无髓段长度及各类型鳞片比例等形态学指标;使用SPSS19.0对比分析测定数据。结果表明:紫貂、松貂和美洲貂的直针毛均呈典型纺锤型,髓质花纹类型均为网格型-B,鳞片类型、排列顺序、主要鳞片类型相近。松貂直针毛的长度、细度、髓质细度、毛根无髓段长度、扁平型鳞片比例显著高于紫貂(P0.05),而瓣状型鳞片比例明显低于紫貂,在其他性状方面二者差异不显著(P0.05);美洲貂的直针毛细度、扁平型鳞片比例显著低于松貂(P0.05),毛长度、髓质细度、近毛根细度、髓质指数等性状方面二者差异不显著(P0.05);紫貂和美洲貂只在直针毛的细度上表现出明显的差异(P0.05)。  相似文献   

7.
小羊驼被毛的物理性能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实验对我国新引进小羊驼 (Lamapacos)被毛的各项物理性能进行了测定。小羊驼被毛分为粗毛 (有髓毛 )和细毛 (无髓毛 ) ,其被毛的平均伸直长度为 (148± 2 4.9)mm ,粗毛和细毛的平均直径分别为 (40±6 .0 5 ) μm和 (17.2± 3 .0 1) μm ,平均断裂强度、断裂伸长率分别为 (1.87± 0 .5 2 )cN/dtex、(35 .3± 3.6 7) %。小羊驼被毛的髓质含量少、鳞片类型单一 ,是优质的毛纺材料。  相似文献   

8.
安哥拉山羊杂交后代羊毛光泽及鳞片超微结构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应用电镜对安哥拉山羊及其杂交各代羊被毛纤维的同结构进行观察,并对经马及各类杂交经毛型羊毛的光泽度进行了测试比较,结果表明:随着级进代数的增加,各代经马型羊毛的鳞片超微结构趋向于马海毛,到F3与经毛极相似;各类马海毛型羊毛的光泽度与马海毛接近,大多数光泽指标优于绵羊毛。  相似文献   

9.
中卫裘皮山羊被毛洁白光亮,细长而具有波浪形弯曲,呈松散的毛股状结构,与一般地方山羊被毛差别较大,含有大量两型毛。与安哥拉山羊生产的马海毛,有许多相近之处,近年来用于制造长毛提花毯,获得好评。但是,对该种羊毛的研究,以往仅限于一般工艺性能观测。作者从1980年开始,利用进口的先进测试仪器.对中卫山羊毛的表面微细构造,皮质层分布状况、各类氨基酸含量等,进行了测定。观测结果得出,中卫山羊毛在电子显微镜下,鳞片基本属于环形和非环形的混合体,部分毛纤维鳞片近似马海毛的鳞片;绝大多数鳞片表面光滑,个别鱗片上具有辉纹痕迹;正、付皮质层呈径向分布,与林肯毛的皮质分布类似;氨基酸组成,以精氨酸、谷氨酸和胱氨酸含量属于首位,次为天门冬氨酸、苏氨酸等,以甲硫氨酸和组氨酸含量最低。由上初步认为,中卫山羊毛具有可纺性,与其内部微细构造存在一定联系。  相似文献   

10.
[目的]区分成型的毛皮产品,避免假毛皮以假乱真。[方法]用哈氏切片法快速制取高清晰度毛纤维横切片,采用生物显微镜和扫描电镜观察蓝狐、水貂、獭免3种动物的毛纤维结构。[结果]獭兔毛鳞片排列紧密,髓质发达,横切面呈花生豆状;黑貂绒很细,有髓,且鳞片翘角非常大;蓝狐针毛从根部到梢部由连续状髓过渡为断续状髓到毛尖时无髓,横切面呈椭圆形,其绒毛基本呈圆形,有髓。[结论]蓝狐、水貂、獭兔3种动物的毛纤维的结构不同,可用于毛皮的鉴别.  相似文献   

11.
辽宁绒山羊与本地山羊杂交改良效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杂交一代山羊在体型外貌、体重、体尺、产绒量、绒长、粗毛长等性状与本地山羊的差异。结果表明,F1代杂种羊具明显的父本外貌特征,其粗毛及羊绒为白色。在体重与体尺土,F1代杂种羊与本地山羊差异不显著(P>0.05),F1代杂种羊的产绒量、绒长、粗毛长明显高于本地羊,差异极显著(P<0.01)。经分析,单从产绒量上每只杂交一代羊较本地山羊增加收入6-10元,经济效益明显。  相似文献   

12.
本研究取材于川西地区成年德系安哥拉兔。对其产毛性能,兔毛的理化特性等方面作了系列分析。结果表明:川西地区饲养的德系安哥拉免平均产毛量为915.24克;毛密度为9489.78根/厘米2;粗毛率个体间差异很大,变化范围为1.0-16.6%;兔毛中含硫量低,单位长度为卷曲数较少,分别为3.16%,2.63个/厘米;绒毛细度,单纤维强度变化不大,分别为12.30微米,2.85克。产毛量与毛密度,粗毛率、细度相关系数较高,分别为0.6348,-0.6423,-0.4878;含硫量与毛纤维强度呈强相关,相关系数为0.7605;且产毛性能与兔毛的理化特性存在典型相关,相关的主要原因来源于粗毛率和含硫量。  相似文献   

13.
实验材料取自8头成年驼的14个部位。结果表明,驼表皮平均厚度为106.50微米,真皮平均厚度为4.88毫米.表皮与真皮的平均厚度分别均比 D.G.Lee 等所报道的要厚.驼表皮和真皮的结构与其它哺乳动物的相似,但其腺体的结构和分布与其它家畜的描述有些不同,毛及毛囊的排列和结构与其它家畜也有差异。骆驼皮肤最明显的特征是毛囊的排列,它们成群埋在网状结缔组织内,呈卵圆形,大小不一.毛囊群由2—6根粗毛组成,粗毛有独自的毛囊,每一毛囊有皮脂腺和汗腺。粗毛周围有2—6束绒毛,每束绒毛由4—12根绒毛组成.可见双峰驼的粗毛数目、绒毛束的数目和每束绒毛的数目均比D.G.Lee 等报道的数目要多.  相似文献   

14.
[目的]为沙狐毛的进一步鉴别、研究及犬科各属间亲缘关系的鉴定提供依据。[方法]应用扫描电镜及偏振光显微镜,对沙狐背部和腹部直针毛的髓质指数、鳞片花纹类型进行观察。[结果]沙狐背部直针毛的髓质指数为81.7%,腹部为72.0%,2个部位的髓质指数区间为71.4%~82.9%,说明同科动物的髓质指数存在一定的差异。沙狐背部、腹部直针毛的鳞片排列顺序基本相同,长瓣型鳞片所占的比例最大,其次是杂波型和方瓣型,冠状型仅见于毛尖,扁平型仅见于毛根部,过渡型所占比例较小,与豺同部位的直针毛鳞片类型相比,差别明显。[结论]动物毛发的鳞片类型及髓质指数可为动物的分类鉴别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对河南小尾寒羊的羊毛品质进行了分析。结果是公母羊的羊毛长度分别为20.6cm和10.8cm,羊毛细度分别为50.20um和48.20um,羊毛密度分别为1662.3根/cm~2和1524.8根/cm~2,净毛率分别为68.38%和62.69%。在被毛类型中,粗毛占11.6%,无髓毛占75.1%,两型毛占11.2%,干死毛占2.3%。  相似文献   

16.
[目的]明确大型猫科动物毛发纤维的偏振光显微图谱特点及检验鉴别方法。[方法]利用偏振光显微镜对华南虎和东北虎头部、背部和尾部的毛发进行初步的观察和分析。[结果]对华南虎和东北虎不同部位毛纤维形成的图谱进行对比发现,同一个体不同部位毛纤维彩色干涉条纹以及髓质层和皮质层的宽窄变化存在差异,不同亚种动物相同部位毛纤维髓质层的颜色变化不是很大,但是髓质层所占的比例以及皮质层的彩色干涉条纹之间差异很大。[结论]该研究为大型猫科动物的鉴定研究提供了基础资料,有助于今后野生动物案件的侦查,更好地保护野生动物。  相似文献   

17.
貉直针毛的显微形态学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貉毛的进一步鉴别、研究及犬科各属间的亲缘关系的鉴定提供依据。[方法]应用扫描电镜及偏振光显微镜,对貉背部和腹部的直针毛的毛髓质指数和鳞片类型进行观察,同时观察了貉颈部和臀部直针毛的髓质指数。[结果]貉背部直针毛的髓质指数为65.7%,腹部为52.3%,颈部为35.1%,臀部为36.4%,4个部位的髓质指数区间为34.5%~66.7%。貉背部、腹部的直针毛的鳞片排列顺序基本相同,背毛的主要鳞片类型是杂波型和杂瓣型,腹毛的主要鳞片类型为杂波型,背毛、腹毛的毛尖均为冠状型,毛根均为扁平型,与其他犬科动物同部位的直针毛鳞片类型相比,差别明显。[结论]动物毛发的鳞片类型及髓质指数可为动物的分类鉴别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本试验研究放牧条件下绒山羊绒毛季节性生长变化的规律.选择体重及产绒性能相近的周岁内蒙古阿尔巴斯白绒山羊公、母各5只,对其背部、体侧部和腹部进行染色.每月月初定点采背部、体侧部和腹部的绒、毛,并测量当月生长长度.结果表明:山羊绒、毛生长有一定的规律性,不同部位、不同月份的绒、毛月生长速度不同.绒从每年的7月~8月份开始生...  相似文献   

19.
为了全面了解辽宁绒山羊被毛的物理性能及结构,于同一个体辽宁绒山羊背部、胸部、腰部、腹部的四个部位采集被毛,测量伸直长度、细度、髓质细度、断裂强度、断裂伸长率,并对其结构进行观察。结果显示,辽宁绒山羊毛伸直长度、细度、髓质细度、断裂强度、断裂伸长率分别为(151.9±15.9)mm,(72.3±9.1)μm,(46.3±5.7)μm,(0.72±0.09)cN/dtex,(26.45±3.54)%;羊绒的伸直长度、细度、断裂强度、断裂伸长率分别为(84.7±8.51)mm,(21.0±2.5)μm,(1.99±0.29)cN/dtex,(35.88±4.21)%;羊毛与羊绒鳞片类型较单一,分别属于扁平型与冠状型,羊毛髓质属于连续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