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991年春由中国林科院引进29个杨树新杂交F1无性系,经2年苗期对比试验,选出鲁克斯杨×-4,鲁克斯杨×-3等15个比较适宜本地生长的无性系,又以锦县小钻杨和沙兰杨为对照,于1993年春进行造林对比试验。结果表明:鲁克期杨×-4是表现最好的无性系,平均高生长达351.7cm,平均胸径达2.33cm,与对照呈极显差异。鲁克期杨×-3,鲁克斯杨×天然杂种是表现较好;鲁克斯杨×青杨13、鲁克斯杨×青  相似文献   

2.
潮白河沿河沙地杨树造林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77年以来在北京市顺义县潮白河沿河沙地进行沙兰杨,意大利214杨,群众杨和加杨等4种杨树的造林对比试验研究。其结果表明,树种间的生长表现有明显差异,沙兰杨和意大利214杨的平均高为24.1~25.4m,平均胸径32.5~33.2cm,林分蓄积量为243.35~254.36m^3。比群众杨和加杨提高约2倍。试验内容还包括土壤水分动态,土壤有机质和元素含量,林木各组分的元素含量以及物候观测等。  相似文献   

3.
1977年以来在北京市顺义县潮白河沿河沙地进行了沙兰杨、意大利214杨、群众杨和加杨等4种杨树的造林对比试验研究。其结果表明,树种间的生长表现有明显差异,沙兰杨和意大利214杨的平均高为241~254m,平均胸径325~332cm;林分蓄积量为24335~25436m3,比群众杨和加杨提高约2倍。试验内容还包括土壤水分动态、土壤有机质和元素含量,林木各组分的元素含量以及物候观测等。  相似文献   

4.
人工林场树木性质与单板和胶合板质量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本文以生长在3种长江滩地类型(江滩、洲滩、湖滩)、3种栽植密度(3m×4m,4m×5m,5m×6m)下的3个品系人工林杨树木材[欧美杨无性系72杨(Populus×euramericana cv.I-72/58),美液黑杨无性系63系(P.deltoides cv.I-63/51)和69杨(P.deltoides cv.I-69/55)]为对象,深入地分析了人工林杨树木材料性与单板和胶合质量之间的  相似文献   

5.
辽宁杨,辽河杨,盖杨优良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辽宁杨,辽河杨,盖杨是1992年通过鉴定的3个抗病速生新杂交种,经11年多的试验和生产栽植实践表明,具有速生特性。在7年生对比试验林中,辽宁杨,辽河杨,盖杨材积生长分别比对照种沙兰杨高120%,80%,112%。生产上大面积栽植也表现出速生特性,新民市机械林场,辽阳县林业局项目办和辽中县林场,采用一年生截干苗造林2067hm62,3年生年均胸径生长量3-4.05cm,树高2-3m;材质好,气干密度  相似文献   

6.
辽宁杨、辽河杨、盖杨是1992年通过鉴定的3个抗病速生新杂交种,经11年多的试验和生产栽植实践表明,具有速生特性。在7年生对比试验林中,辽宁杨、辽河杨、盖杨材积生长分别比对照种沙兰杨高120%、80%、112%。生产上大面积栽植也表现出速生特性,新民市机械林场、辽阳县林业局项目办和辽中县林场,采用一年生截干苗造林2067hm2,3年生年均胸径生长量3~4.05cm,树高2~3m;材质好,气干密度、基本密度分别是沙兰杨的118~150%、116%~135%;3个新杂种原浆白度为70.7%~73%,均高于一般杨树;粗浆得率为39%~40%,而沙兰杨等只有19%~21%;比重为0.398,一般杨树为0.308;抗病虫能力强,抗溃疡病接种试验,沙兰杨发病率高于辽宁杨8.02倍、辽河杨4.15倍、盖杨2.2倍。自然发病调查3个新品种无受害,杨干象、白杨透翅蛾危害很轻;对土壤条件要求不苛刻。台安县城郊一林场在透气性不良、有机质0.7%的贫瘠沙地上,7年生辽宁杨平均树高15.6m,胸径18.83cm;小钻杨的平均树高只有7.1m,胸径9.45cm。  相似文献   

7.
1992年春于浙江临海进行南方型杨树新无性系引种试验2年。结果其平均胸径达9 ̄10cm,,平均树高达8 ̄9m,单株材积平均为0.03 ̄0.06m^3,生长量均比对照增加;各试验中树高、胸径和材积的重复率都比较高,且表现出高度的生长性状遗传相关,无性系之间的主要生长性状差异已十分明显,无性系725和1388已经具有比其它无性系更明显的超亲优势。  相似文献   

8.
美洲黑杨杂种无性系抗病性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对美洲黑杨与青杨派树种杂交及美洲黑杨种内杂交所选出的几个生长快、适应性强的无性系,作了锈病、黑斑病、溃疡病的抗性研究。结果表明:这些无性系绝大部分为抗病或高抗,少数为感病。其中对这3种病害均表现抗病或高抗的有69杨×美洲黑杨的5个无性系;06号、52号、57号、66号、80号及69杨。对锈病感病的有69杨×青杨的两个无性系:142号、1062号及69杨×小青杨的592号无性系;高感的有69杨×小叶杨的216号无性系。对黑斑病高感的有Ⅰ—214杨×北京杨的01号无性系及214杨、沙兰杨。  相似文献   

9.
抗病速生新杂交种辽宁杨,辽河杨,盖杨的选育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利用美洲黑杨3个CV.与4个欧美杨CV.搭配成7个杂交组合。从1982年始,经11年试验研究,成功地集团选择出辽宁杨、辽河杨、盖杨3个抗病、速生新杂交种。目前已在辽宁省栽植170hm^2,7年生上述3品种材积生长分别比沙兰杨提高1.2、0.8、1.1倍。人工离体接种结构表明,3个杂交新种比沙兰杨发病率低69%-89%。木材气干密度和基本密度分别为沙兰杨的118%-150%和116%-135%。  相似文献   

10.
本文对Ⅰ-45杨的苗期、幼林物候及生长情况进行了观察。在长春、辉南Ⅰ-45杨能够完成正常的生育周期,顶芽形成期在8月末、9月实,较大青杨提前3-4天时间。苗期高生长集中在6-7月份,出现两个生长高峰期,日平均生长量可达4cm。幼林第4年生长开始加快,胸径最大年生长量为3.1cm,年生长主要在6月下旬至8月中旬,各旬生长量基本一致,平均为0.3cm。通过对Ⅰ-45杨生长规律的观察,可为林木速生丰产、  相似文献   

11.
1998年春从中国林科院的实验点甘肃临夏回族自治州林科所引入北方型美洲黑杨(P.deltoides)×青杨(P.cathayana)杂种无性系 137个,扦插在内蒙奈曼旗兴隆沼林场二分场。1998年秋选出 13个无性系,加入我地区新近确定的推广无性系──白城 41作对照,1999年建无性系测试圃,2000年春平茬,2000年秋对这 13个无性系生长量和抗性的调查与评价,以白城 41为对照,初步选择出 10个无性系,高生长较对照大 30%以上的有 4个,20%以上 5个;径生长大 50%的 3个,30%以上 2个,20%以上 4个;所有无性系的抗锈病情况都好于对照。为丰富三北地区营造杨树农田防护林品种和改善三北地区杨树品种单一的问题有望选出新无性系。  相似文献   

12.
杨树纸浆林杂交新品种早期选择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引进用美洲杨种内杂交选育出的中驻1号等新品种25个;用美洲黑杨X欧洲黑(I-69X欧洲黑杨)种间杂交的新品种205等,派间杂交即黑杨派X青杨(I-69X小叶杨)选育出的105等新品种共12个,进行品种对比育苗试验及造纸特性分析。通过综合测试筛选出苗期表现较好的经们的平均材积超亲率(对照)4-63%,扦插成活率80%以上,木材理化状达到造纸标准且抗性较强。  相似文献   

13.
1997年春,上虞海涂引进了美洲黑杨无性系,经3年观测,其平均胸径和蓄积分别为10.96cm和51m^3/hm^2,与对照意杨相比,分别增长13.1%和30.8%,其增长幅度随林龄的增加而增大,美洲黑杨对天牛和刺蛾有明显抗性。  相似文献   

14.
济宁市黑杨类无性系引种试验报告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以21个引进黑杨类无性系为材料,通过苗期试验、造林试验,经6~7年测定,选出露伊莎、Carppaccio、沙兰杨、80—I—14、80—I—9、Cuard、I—2627个适合本地生长的无性系。  相似文献   

15.
对从土耳其和意大利引进的15个系号的美洲黑杨和欧美杨无性系,采用常规方法分别在济南、高唐和莒县进行了引种造林试验。试验结果表明:S307一26及PE-19-66杨生长表现突出,在高唐沙壤质潮土地上,5年生林木单株材积分别为0.2017m ̄3和0.1794m ̄3,超过中林28杨102.7%和80.3%。这2个无性系均具有容易繁殖、早期速生、抗逆性强等优良特性。建议在山东省欧美杨栽培区逐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研究结果表明,黑杨派南方型无性系与苏柳无性系可作为我省在海涂、河滩地发展短轮伐期纸浆林的主要栽培树种,3年生高密度林分平均胸径大于5cm,树高8m,蓄积100m3/hm2以上,纯收入1000元/hm2,杨树造林密度可选择(1×3)、(2×2)m,柳树(1×1.5)、(1×2)m,3年生林分已达到工艺成熟和经济成熟。  相似文献   

17.
S307—26及PE—19—66杨引种试验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从土耳其和意大利引进的15个系号的美洲黑杨和欧美杨无性素,采用常规方法分别在济南,高唐和莒县进行了引种造林试验,试验结果表明,S307-26及PE-19-66杨生长表现突出,在高唐沙壤质潮土地上,5年生林木单株材积分别为0.2017m^3和0.1794m^3,超过中林28杨102.7%和80.3%,这2个无性系均具有容易繁殖,早期速生,抗逆性强等优良特性,建立在山东省欧美杨栽培区逐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杉木15个优良无性系选育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对102个从杉木“三优”中选出的无性系单行小区和块状组配造林小区试验株进行生长量调查分析的基础上,采用分龄段逐步筛选法选优。造林后4-5年,林分平均树高4.5-6.0cm,胸径6.0-8.0cm时进行第一次筛选,淘汰60%的无性系后,中选无性系平均比对照增产55.7%。造林后6-7年,林分平均树高7.2-08.5m,胸径10.0-12.0cm时进行第二次筛选,淘汰40%无性系后,中选无性系平均比  相似文献   

19.
巨尾桉无性系林分生长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1991~1993年定位连续调查的资料作了统计分析表明,巨尾桉无性系林分树高,胸径,胸高断面积,材积连年生长量峰值分别出现在1,2,3,3年;平均生长量除材积的推迟1.3年,其它林木因子都在同一龄期达到高峰;4年生林分平均树高达15.8m,平均胸径11.6cm(带皮)年平均蓄积生长量达31.2979m^3/hm^2。可见巨尾桉无性系林分生长快速,适宜于短轮伐期集约经营利用。  相似文献   

20.
以金城原种场区域试验林中19个小钻杨无性系为试验材料,以小青杨为对照,对其生长性状指标作评比分析,评比结果看出,昌图,义县,灯塔小钻杨等7个无性系在棉州地区生长表现最好,平均树高,胸径,材积超过对照种小青杨的13%以上,入选无性系与对照比,其遗传增益分别为树高的7.9%,胸径的19.4%,材积的48.8%。将这些无性系进行扩繁和栽培,对锦州和辽宁省部分地区的杨树发展起到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