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8 毫秒
1.
兰州市旱作区马铃薯品种(系)比较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铃薯为主要粮食作物之一,其营养丰富,素有"地下苹果"的美称。为了满足人们对高产优质马铃薯新品种的需求,试验选用20个马铃薯品种(系),以‘陇薯7号’为对照,进行抗病性、农艺性状与丰产性等综合性状进行比较试验,以期筛选出适合甘肃省榆中县大面积推广种植的马铃薯新品种,为该区马铃薯品种更新换代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陇薯10号’、‘陇薯7号’、‘陇薯12号’具有较好的适应性、商品性、抗旱性、抗病性与丰产性,以‘陇薯10号’产量最高达到36 175.90 kg/hm2,较CK增产9.05%,适合在该地区大面积推广种植,而从商品性与口感考虑,应适当扩大种植‘陇薯7号’、‘陇薯12号’,并进一步在当地进行试验种植。  相似文献   

2.
河西地区高淀粉加工型马铃薯品种比较试验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为筛选出适宜于河西地区种植的高淀粉加工型马铃薯品种,满足马铃薯加工企业及种植户需求,笔者对引进的11个马铃薯品种开展田间比较试验,生长期调查各参试品种物候期、农艺性状、产量及品质。结果表明:‘陇薯9’号和‘青薯10号’2个品种的综合性状表现较好,‘陇薯9号’平均单株结薯数5.7个,单株产量1308.5 g,商品薯率93.9%;‘青薯10号’平均单株结薯数5.4个,单株产量1278.7 g,商品薯率92.5%。在园艺村和花寨村2个试验区,陇薯9号产量分别达到66919.2 kg/hm2和 70555.6 kg/hm2,淀粉含量分别为18.89%和19.17%;‘青薯10号’分别达到62626.3 kg/hm2和62676.8 kg/hm2,淀粉含量分别为19.12%和18.80%。试验初步筛选出‘陇薯9号’和‘青薯10号’可作为河西沿山冷凉灌区淀粉加工型马铃薯品种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3.
为了探究不同种植密度对水稻农艺性状和产量的影响,以宁化河龙贡米水稻新品种‘玉针香’、‘农香32’和‘宜优673’为试验材料,进行3种不同密度种植,设置15万丛/ hm2、18.75万丛/ hm2及22.5万丛/ hm23个处理的小区试验,研究不同种植密度对水稻生育期、抗病性、植物学性状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种植密度高低对水稻生育期和稻瘟病发病率影响不大,高密度种植时水稻纹枯病发病率和有效穗数增加,分蘖数和穗总粒减少;‘玉针香’和‘农香32’在种植密度18.75万丛/ hm2时产量最高,‘宜优673’种植密度22.5万丛/ hm2时产量最高;3个品种在3种密度组合种植中,以‘宜优673(A3) ’×密度B3(丛距20.2 cm)组合产量11.04 kg最高,较其他2个品种相比增产幅度在6%以上,因此‘宜优673’可做为河龙贡米首选优良水稻品种,种植密度22.5万丛/ hm2为宜。  相似文献   

4.
为了筛选适宜昌南地区生态环境的马铃薯品种,江西现代农业科研协同创新专项“薯类作物新品种新技术研究集成与示范”专项课题组引进了马铃薯品种11个在江西省蚕桑茶叶研究所开展试验。2018年春进行了马铃薯品种对比试验,并开展了物候期、植株性状、块茎性状、抗病性、产量等调查。结果表明:早熟品种以‘中薯5号’为优(2403kg/667 m2),中晚熟品种以 ‘兴佳2号’为优(2365.29 kg/667 m2),彩色品种以‘华彩1号’和‘NFJ5’较好。为后续进行品种示范做了基础。2018年春进行了马铃薯品种对比试验,并开展了物候期、植株性状、块茎性状、抗病性、产量等调查。结果表明:早熟品种以中薯5号为优,中晚熟品种以兴佳2号为优,彩色品种以华彩1号和NFJ5较好。  相似文献   

5.
北疆膜下滴灌糯玉米品种筛选比较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筛选出适合六师及新疆北疆范围内膜下滴灌种植糯玉米主栽新品种。以‘晋糯10号’、‘晋单糯41号’、‘晋糯8号’、‘花1’、‘晋糯5号’和‘晋鲜糯6号’为试材,于2012—2013年连续对6个糯玉米品种进行对比试验,对其生育期、品质、鲜穗和干粒产量等进行比较分析,研究筛选出适合新疆北疆膜下滴灌种植糯玉米新品种。结果表明,‘晋糯5号’品质好,产量高,产鲜穗30168.15 kg/hm2,产干粒11100 kg/hm2,在参试的品种中位居第一。通过试验研究得出最终结论,‘晋糯5号’,是适合在北疆膜下滴灌种植的糯玉米的新品种,同时在山西玉米所选育的糯玉米品种适宜在新疆北疆种植。  相似文献   

6.
为鉴定筛选适宜海南地区冬季种植推广的鲜食玉米品种,促进江苏南繁育种成果就地转化,2019-2020年度对24个江苏选育的鲜食玉米品种在海南进行种植试验。结果表明,苏玉糯606、苏科糯1602、苏科糯1505、萃甜糯608和苏玉糯1705共5个糯玉米品种生育期适中,果穗外观品质表现较好,籽粒颜色丰富,产量比对照增产13%以上,适宜作为特色糯玉米品种在海南种植;苏科甜1506、萃甜616、萃甜618、萃甜628和晶甜9号5个甜玉米品种单产超1000kg/667m2,其中萃甜616产量最高,达1143.1kg/667m2,性状综合表现较好,生育期相对糯玉米略长,可与糯玉米搭配种植,错峰上市,提高种植效益。  相似文献   

7.
脆片加工型紫色甘薯筛选品种比较试验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了筛选出适合脆片加工使用的紫薯品种,以‘山川紫’为对照,2011年引进8个紫薯品种进行比较试验,从经济性状、生物学特性以及蒸食品质等方面进行筛选鉴定。结果表明:各品种表现不一,其中‘京紫6号’、‘桂紫12号’综合表现较好,鲜薯产量分别达到30214.5 kg/hm2和28042.5 kg/hm2,分别比对照高58.2%和46.8%;商品薯率较高,分别为88.2%和86.3%;薯块大小中等且整齐度好;口感软香甜粉,粗纤维量少,食用品质优良。这2个品种为初步筛选出的在经济性状、生物学品质以及蒸食品质方面符合脆片加工使用的品种。  相似文献   

8.
种植密度对不同玉米性状和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4,他引:2  
为探明重庆地区玉米种植最佳密度,选有代表性的3个玉米品种采用裂区试验设计,研究种植密度对不同玉米品种田间主要农艺性状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渝青玉3号’在重庆地区的适宜种植密度为45000~52500株/hm2,产量达到最高的12506.25 kg/hm2‘渝单16号’在重庆地区的最适种植密度为52500~60000株/hm2,产量达到最高的11255.7 kg/hm2,‘渝糯851’的最适种植密度在52500~60000株/hm2。产量达到最高的9209.1 kg/hm2,同品种在不同密度下产量先增后减,说明重庆地区生产上的种植密度没有达到该品种发挥高产潜力的密度。因此,重庆地区可适当增加种植密度。  相似文献   

9.
美引烤烟品种‘NC297’不同海拔生态适应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为探究美引烤烟品种‘NC297’不同海拔高度的生态适应性,展开连续多年多点的试验示范研究。结果表明,‘NC297’在不同海拔的适应性广,烟叶产量(其产量为2016~2562 kg/hm2)、抗性、品质等主要农艺性状较为协调兼顾,与其原生地表现相似。该品种具有耐肥性较好、抗病性较强、优质适产和易烘烤等特点,烟叶外观质量综合评分高,糖碱比和两糖差值较为合理。在香气的甜韵感和丰富性方面表现优于对照品种‘K326’和‘云烟87’,吸食品质彰显清香型风格,是适宜于在1600~1800 m中海拔地区的中等肥力以上土壤种植和大面积推广的优良品种,最适宜种植密度为15000~16500株/hm2,最佳施肥比例为N:P2O5:K2O=1:1:3,施氮量田烟N 105~135 kg/hm2、地烟N 75~105 kg/hm2。  相似文献   

10.
为筛选出适合云南籼稻地区种植的高产稳产、抗病性强以及米质优良的杂交籼稻品种,加速育种进程和成果转化,以‘凌禾优78’为对照,通过品种试验,对8个杂交籼稻参试品种的产量、田间表现、抗病性及米质等多方面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除‘云两优252’外,其余品种综合性状优良,2021年和2022年两年区域试验平均产量达10000 kg/hm2以上,比CK增产5%的品种有5个,生产试验产量均高于9800 kg/hm2,其中‘云两优9801’产量最高,比CK增产8.8%以上;米质分析结果表明,‘云两优2198’的米质为农业部食用稻品种品质普通标准,‘云两优42’、‘云两优9801’、‘云两优9802’、‘云两优9803’、‘玉龙优和占’、‘华中优9326’两年米质均达农业部食用稻品种品质优质标准;‘云两优252’产量为9730.95 kg/hm2,低于CK,其米质为农业部食用稻品种品质普通标准。因此,‘云两优42’、‘云两优9801’、‘云两优9802’、‘云两优9803’、‘玉龙优和占’和‘华中优9326’为优质品种,‘云两优219...  相似文献   

11.
为筛选适宜龙岩市种植的紫色甘薯新品种,采取一年多点完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以“金山57”为对照,2014年夏季引进6个紫色甘薯新品种进行品种比较试验,从农艺性状、经济性状、鲜产、干产、淀粉产量、品质和花青素含量等方面进行筛选鉴定。结果表明:6个紫色甘薯新品种中,2个品种表现较好。其中,‘龙津薯1号’鲜薯产量最高,为39.11t/hm2,薯干产量9.22 t/hm2,淀粉产量5.53 t/hm2,干物率23.57%,淀粉率14.15%,食味评分80.0分,花青素含量17.66mg/100g。‘福薯24号’鲜薯产量其次,为36.30 t/hm2,薯干产量10.82 t/hm2,比对照增产3.32%,淀粉产量7.11 t/hm2,比对照增产6.77%。干物率29.81%,淀粉率19.57%,食味评分84.7分,花青素含量11.95mg/100g。‘龙津薯1号’鲜薯产量高,干物率和花青素含量指标适宜,可以推荐作为紫色地瓜干加工品种在龙岩市推广种植。‘福薯24号’鲜薯产量较高,食味品质好,干物率和淀粉产量高,可以推荐作为鲜食型和紫色淀粉加工型品种在龙岩市推广。‘广紫薯8号’将进一步观测。‘福宁紫3号’、‘宁紫薯1号’和‘徐紫薯2号’等品种均不适宜在龙岩市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2.
为探究不同品种冬油菜在陇中旱农区的适应性及抗风蚀效应,以6种冬油菜(白菜型冬油菜‘HN12PZ16-2’‘、HN12PZ16-65’和‘平试8’,甘蓝型冬油菜‘QL-GAU-201’‘、QL-GAU-196’和‘低(1)-19’)为研究对象,具体分析其在陇中地区的越冬率、防风蚀效应、产量及含油量。结果表明,白菜型油菜由于冬前根冠比显著高于甘蓝型油菜,越冬存活率显著高于甘蓝型油菜,‘HN12PZ16-65’越冬率最高,达88.33%。白菜型油菜由于较高的株高和千粒重,产量和含油量显著高于甘蓝型油菜‘,HN12PZ16-65’产量(2937.00 kg/hm2)和含油量(43.67%)均最高。冬油菜冬前干物质积累量高,提高了农田起动风速,显著降低农田风蚀量,6个冬油菜品种农田土壤风蚀量较露地下降了88.77%~92.79%。因此‘,HN12PZ16-65’在陇中地区有较强的抗旱性,越冬率高,产量和含油量好,适应性好,且具有良好的防风蚀效应,适于陇中旱农区防风蚀越冬栽培。  相似文献   

13.
为给四川省玉米新品种审定提供依据和适应四川省及南充市玉米生产发展需要,筛选适合该地区种植的新杂交玉米组合,采用田间调查、室内考种、单收单打、随机区组设计和统计分析等方法,开展了四川省平丘区玉米区域试验。结果表明,综合农艺和经济性状且抗病性较好的品种有‘SAU1516’、‘新玉1822’、‘CN3368’、‘YA3922’、‘GD14016’和‘HF3368’6个品种,分别比‘成单30’(CK)增产8.4%、7.9%、7.1%、6.9%、6.7%和6.1%,均达极显著水平。可以作为四川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南充点依据,亦可作为四川省新品种进行示范推广,还可作为南充市玉米新品种进行示范推广,是南充市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和国家农业科技园区比较理想的高产、优质、抗逆性强、抗病性较好的新品种。  相似文献   

14.
为适应南充市及西南地区春玉米生产发展需要,筛选适合该地区种植的新杂交玉米组合,采用田间调查、室内考种、单收单打、随机区组设计和统计分析等方法,开展了乐禾企业联合体西南春玉米区域试验。结果表明,综合农艺和经济性状且抗病性较好的品种有良农1号,比渝单8号(CK)增产18.2%,达显著水平,正昊235,比渝单8号(CK)8.0%。可以作为南充和西南地区春玉米适宜品种进行示范推广,是南充市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和国家科技园区比较理想的高产、优质、抗逆性强、抗病性较好的新品种。  相似文献   

15.
凉山州春马铃薯高产新品种筛选及其稳产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筛选出适宜凉山州生态区域的春马铃薯品种,四川省农业科学院与凉山州西昌农科所合作,以美姑、昭觉、越西和布拖为示范点,开展春马铃薯品种引进与筛选多年多点试验。试验结果表明:美姑地区,‘罗硕’和‘川凉薯1号’表现突出;昭觉地区,引进的新品种‘青薯9号’增产显著,可以大面积推广,适量种植米拉;越西增大‘青薯9号’的种植面积,适当种植‘米拉’和‘凉薯17’;布拖适当增加‘镇薯1号’和‘云薯107’的种植面积,减少米拉的面积。由此可见,凉山州不同生态区域适宜的春马铃薯品种差异较大,新品种引进与筛选工作应长期坚持。此项工作的开展结束了高原山区多年不换种,马铃薯春作、秋作、冬作品种不分的历史。  相似文献   

16.
为加快选育优质、高产淀粉型甘薯新品种,以优质淀粉型甘薯品种‘西成007’为母本,通过开放授粉的方法获得实生种子。在田间,经过实生苗初筛和高代鉴定获得稳产的候选材料,再结合西南联合试验和抗病鉴定筛选,最终选育出优质高产的淀粉型甘薯新品种,定名为‘川薯231’。对‘川薯231’的形态特征、开花习性、产量、抗病性、品质以及优势特征进行了研究。在2017和2018年的西南联合试验中‘川薯231’平均鲜薯产量为33.84 t/hm2,平均干率为35.62%,薯干产量为11.87 t/hm2,淀粉率为23.01%,均超出对照‘徐薯22’。‘川薯231’在大田抗病中表现为抗蔓割病,中抗黑斑病和根腐病。在生长特性上‘川薯231’薯块表现为萌芽性好,幼苗生长势强。‘川薯231’属于优质、高产淀粉型新品种,其具备的萌芽性好和生长速度快的特征,能够减少种薯消耗,提早栽插,延长大田生长期,增加经济效益。此外,‘川薯231’在田间生长速度快,有利于增强其抗逆性,具有较大的市场潜力,可为改良具有较强抗逆性的优质、高产淀粉型甘薯新品种提供重要的育种材料。在2021年‘川薯...  相似文献   

17.
为明确西南地区主栽油菜品种根肿病抗性,以期为合理品种布局提供依据,降低根肿病的危害和损失。结合病圃根肿病菌生理小种鉴定,在四川安县、大邑、广汉三地区,采用病圃自然发病法,对80个油菜品种进行根肿病抗性评价,并对22个品种连续3年进行抗性跟踪。结果表明:三地区病圃根肿菌为存在基因型分化的4号生理小种;供试油菜品种中无免疫根肿病品种,安县、大邑、广汉三地感病品种分别占比88.75%、83.75%、87.50%,其中55个品种在三地区均表现感病,即不适宜在根肿病菌为4号生理小种区域种植;抗性跟踪评价显示不同品种的抗性稳定性存在差异。‘浙油50’、‘油罐罐’适宜安县地区种植,‘黄金荚’、‘金油858’、‘油研9号’、‘种都油998’和‘渝黄4号’适宜大邑地区种植,‘志远油8号’适宜广汉地区种植。‘绵丰油5号’、‘德名油1号’表现抗性丧失趋势;‘丰油精’、‘高油48’抗性不稳定;‘矮架早’抗性完全丧失。  相似文献   

18.
为了选育适宜中国种植的抗除草剂油菜品种,提高油菜田间化学锄草效率,降低油菜生产成本。以浓度为0.5%的EMS溶液对‘陕9B’进行诱变处理,创制具有抗除草剂特性的种质资源。经过大量筛选,获得了具有抗除草剂特性的油菜品系‘陕9BK’,利用其做轮回亲本,选育出具有抗除草剂特性的油菜细胞质雄性不育系‘陕9AK’;利用‘陕9AK’做母本配制杂交组合,其中组合‘陕9AK×R3’、‘陕9AK×R6’和‘陕9AK×R1’长势强,整齐一致,产量高,增产潜力大,抗病抗倒,苗期对除草剂的抗性强,适宜田间化学锄草。选育的‘陕9AK’细胞质雄性不育系有利于抗除草剂杂交组合的配制,在杂交种制种中可简化油菜制种程序,降低制种成本,提高农户种植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