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性别对秦川牛肉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性别是影响生长发育和肉品品质的一个重要的因素。本研究选取发育正常、健康无病、年龄在3岁左右的秦川牛公牛3头、母牛3头、阉牛3头共9头牛进行屠宰试验,并在同一部位(背最长肌处)进行取样测定水分、粗灰分、粗脂肪、粗蛋白、肉色、蒸煮损失、失水率、嫩度和系水力9项指标。结果如下:秦川牛的性别对背最长肌处的水分,粗灰分和肉色的影响不显著(p﹥0.05),而其余指标在不同性别之间则有显著或极显著的差异(P<0.05或P<0.01) 。其中母牛嫩度(2.15N)优于阉牛(3.41N),公牛最差(4.47N);母牛蒸煮损失(29.5%)大于公牛(28.08%),阉牛最低(26.13%);阉牛系水力大于母牛,公牛最差,失水率结果与之相反;公牛粗蛋白含量(25.86%)高于阉牛(23.02%),母牛最低(21.90%);粗脂肪含量结果与之相反。综合几个指标可以得出:秦川牛阉牛肉质优于母牛,公牛最差。  相似文献   

2.
洋蓟的营养价值评定及BMY牛育肥效果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通过对洋蓟及副产品的营养价值进行系统评定,为合理开发洋蓟饲料产品奠定基础,同时观察洋蓟饲料对肉牛育肥效果。对洋蓟及副产品的营养成分测定,并进行肉牛育肥(30头BMY牛公牛)试验。结果表明,洋蓟副产品的粗蛋白含量在10.33%以上,洋蓟粉、青贮洋蓟及洋蓟花苞的体外干物质消化率、NDF和ADF分别为60.09%、26.71%、26.51%,54.97%、31.10%、31.24%和47.14%、34.24%、26.08%,而且洋蓟及饲料产品的瘤胃降解率均高于大部分常用的粗饲料,云南黄牛对洋蓟粉的干物质和粗蛋白的表观消化率为65.14%和50.09%,说明洋蓟副产物相当于优质牧草的营养水平;育肥试验还表明,饲喂洋蓟颗粒料和青贮洋蓟的ADG分别为1153.33 g和873.33 g,明显高于青贮玉米的636.67 g(P<0.01),洋蓟副产品饲喂肉牛的效果明显胜过青贮玉米,可大大提高肉牛养殖效益。洋蓟副产物的营养价值相当于优质牧草的水平,值得肉牛养殖业加以利用。  相似文献   

3.
饲喂效果是评价一种草料应用推广的重要指标。香蕉茎叶作为一种新型非常规饲草料资源,通过与常规饲草料的饲喂比较,明确其饲喂效能为生产应用提供科学依据。连续2 年在不同肉牛养殖场选取18~24 月龄的育肥肉牛,分别进行香蕉茎叶青贮饲料对育肥肉牛增重效果、香蕉茎叶青贮饲料与甘蔗稍叶青贮饲料、玉米秸秆鲜草料、玉米秸秆青贮料、皇竹草鲜草料、带苞全株玉米青贮饲料等不同饲草料对育肥肉牛增重效能的比较试验。于饲喂前和饲喂后的30、60、90、120 天分别对供试牛只进行称重,通过牛只的日增质量评价香蕉茎叶青贮饲料对肉牛的育肥效能。结果表明:香蕉茎叶青贮饲料对西杂牛育肥增重效果明显高于本地黄牛,饲喂西杂牛日增重可达0.92~1.26 kg/头,饲喂本地黄牛日增重为0.41~0.59 kg/头;与其他饲草料饲喂效果相比,香蕉茎叶青贮饲料仅在饲喂30 天的日增质量低于全株玉米青贮饲料0.106 kg/头(P>0.05),与玉米秸秆青贮饲料、甘蔗稍叶青贮饲料效果相当(P>0.05),略高于玉米秸秆鲜料、皇竹草鲜料饲喂效果(P>0.05)。香蕉茎叶青贮饲料对育肥肉牛饲喂效果可替代玉米植株、甘蔗稍叶、皇竹草等常规饲草料在肉牛养殖生产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旨在比较新疆褐牛和土黄牛不同部位肌纤维面积的差异,为研究新疆褐牛肉质品质的形成提供组织形态学依据。选择同一饲养条件下2.5~3岁的健康新疆褐牛和土黄牛各3头进行屠宰,采集里脊、大黄瓜条、腱子肉、辣椒条、米龙、牛霖、上脑、臀肉、小黄瓜条、胸肉、眼肉等部位肌肉组织样品,采用冰冻组织切片技术,HE染色技术及Motic Images Advanced 3.2测量软件对肌纤维横截面积进行测定。结果显示:新疆褐牛的牛霖、小黄瓜条部位肌纤维平均横截面积显著小于土黄牛(P0.05);腱子肉、里脊、上脑、臀肉、胸肉部位肌纤维平均横截面积显著大于土黄牛(P0.05);其他部位肌纤维平均横截面积品种间无差异。新疆褐牛肌纤维平均横截面积与土黄牛肌纤维平均横截面积在不同部位差异不同。  相似文献   

5.
马鹿肌肉组织学特征与肉质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研究马鹿不同部位肌肉的肉质.采用石蜡切片对马鹿不同部位肌肉肌纤维直径、肌纤维密度、肌束内肌纤维根数和肌纤维密度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同一部位公鹿肌肉肌纤维直径小于母鹿,除胸浅前肌和腹直肌无显著差异外(P>0.05),其他部位公鹿均显著小于母鹿(P<0.05);肌肉肌纤维面积,公鹿均小于母鹿,且公鹿颈斜方肌、臂头肌、肋间肌、背最长肌和股外侧肌肌纤维面积显著小于母鹿(P<0.05);对于肌束内肌纤维根数,公鹿均大于母鹿,但差异不显著(P>0.05);肌纤维密度公鹿大于母鹿,其中颈斜方肌、胸浅前肌、腹直肌和臀中肌呈显著性差异(P<0.05).同一性别不同部位肌肉间肌纤维特性值显著性差异(P<0.05)和非显著性差异(P>0.05).对肌肉组织学特性值进行综合比较后发现,公鹿肉好于母鹿肉,部位间肉质的比较为背最长肌>股外侧肌>冈上肌>臀中肌>肋间肌>臂头肌>腹直肌>胸浅前肌>颈斜方肌.  相似文献   

6.
为探讨不同生长阶段荷斯坦公牛生长性能血清中GPT、GOT及LDH活性的相关关系,以期为荷斯坦公牛的选育提供初步的理论依据。测定12头6-12月龄荷斯坦公牛血液中GPT、GOT及LDH活性,比较各时期血液酶的变化趋势,用SPSS软件分析不同月龄3种血液酶活性与其相应时期生长性能的相关性及回归方程。结果表明:GPT活性与11-12月龄日增重相关系数分别为0.358和0.400,均达到显著水平(P<0.05),GOT活性与9月龄日增重的相关系数为0.399(P<0.05);LDH活性同9、11月龄日增重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550(P<0.01)和0.466(P<0.05)。因此,可考虑将GPT活性作为11-12月龄阶段;GOT活性作为9月龄阶段;LDH活性作为9、11月龄阶段的生化辅助选择标记进行选育工作。  相似文献   

7.
为进一步探索冷冻精液的质量提高与技术关键,本研究对近年来国内各牛冷冻精液生产企业1720头份精液样品进行了质量分析,涉及品种有奶牛、肉牛类(包括乳肉兼用、黄牛、牦牛等)和奶水牛等。结果:剂量值(0.20±0.008)mL、活力(40.9±2.3)%、每剂量前进运动精子数(1224.3±291.7)万个、畸形率(12.6±3.8)%、细菌菌落数(38.9±192.7)个。年度间比较,活力呈不规则的起伏变化;畸形率2016年均值显著低于前二个年度,分别下降0.8%和1.3%,3个年度间均差异显著(P<0.05),细菌菌落数2014年显著高于其他二个年度(P<0.05);品种间比较,奶牛活力分别高于奶水牛0.5%、肉、兼用牛0.2%(P<0.05),奶水牛与肉牛及兼用牛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奶水牛畸形率分别高于奶牛1.9%、肉用牛0.9%,均差异显著(P<0.05),前进运动精子数,奶水牛最高,奶牛最低,品种间均差异显著(P<0.05);生产企业间比较,活力、前进运动精子数、畸形率均分别存在不同差异。通过数据分析,反映了目前国内牛冷冻精液的质量概况,为冷冻精液的技术研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8.
为了验证糖/尿素饲料舔块促进秸秆饲料消化利用的效果,选择西杂公牛20头分4组进行45d的强度育肥,试验Ⅰ组饲喂舔砖十微贮草;试验Ⅱ组饲喂舔砖十普通麦草;试验Ⅲ组饲喂微贮草;对照组饲喂普通麦草。结果表明:试验Ⅰ、Ⅱ、Ⅲ组日增重分别较对照组高707g、505g和383g,提高550%、450%、344%。对照组与试验组经F检验增重差异均极显著(P<0.01)。试验Ⅰ组较Ⅱ组多增重157g,提高22.2%,差异不显著(P>0.05)。试验Ⅰ组较Ⅲ组多增重324克,提高60%,差异显著(P<0.05),增重效果明显。试验Ⅱ组比Ⅲ组多增重167g,提高30.9%,差异不显著(P>0.05)。说明添加糖/尿素饲料舔块能够更好的促进秸秆饲料的消化利用。试验Ⅰ、Ⅱ、Ⅲ组平均每头牛每天比对照组分别净增纯收入2.56元、2.33元、1.58元,说明试验Ⅰ、Ⅱ组比试验Ⅲ组和对照组育肥牛增重快,经济效益十分显著。  相似文献   

9.
为了研究日粮蛋白质补充料来源对肉牛真胃食糜营养流量和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的影响,选择体重600kg左右荷斯坦(Holsteill)公牛3头,安装有瘤胃、真胃瘘管,按3×3拉丁方实验设计分别饲喂以豆粕、全脂大豆、过瘤胃蛋白质料为蛋白质补充料来源的3种不同日粮,以三氧化二铬(Cr2O3)作真胃食糜标记物,全收粪法收集粪样,测定真胃食糜和粪中的有机物(OM)、粗蛋白质(CP)、中性洗涤纤维(NDP)、酸性洗涤纤维(ADF)流量及在瘤胃内、真胃后段消化道(简称肠道)的表观消化率.结果表明日粮蛋白质补充料来源对瘤胃及全消化道的OM、NDF、ADF表观消化率没有显著影响(p>0.05),日粮蛋白质补充料来源明显影响真胃食糜的蛋白质量和小肠蛋白质消化量(p<0.05),但全消化道CP表现消化率没有明显差异(p>0.05).  相似文献   

10.
【目的】检测秦川牛CS-1基因的SNPs多态性,并将其与秦川牛胴体和肉质性状进行关联分析。【方法】采用PCR-SSCP方法对485头秦川牛CS-1基因第3外显子进行SNPs多态性检测,分析其与部分胴体、肉质性状的关系; 【结果】在CS-1基因第3外显子191碱基处发现C→A突变,201碱基处发现C→T突变。检测到A和C两个等位基因,其基因频率分别位0.1381和0.8619。方差分析结果表明:胴体性状方面, AC 型个体背部皮下脂肪厚显著高于CC 型个体(P<0.05);在肉质性状方面,AC 型个体的大理石花纹显著高于CC 型个体(P<0.05),AA 型和AC 型个体的嫩度要显著优于CC 型个体(P<0.05);其余性状差异不显著; 【结论】揭示可以用该多态性位点(CS-1 Exon3) 对秦川牛的胴体性状和肉质性状进行标记辅助选择。  相似文献   

11.
BMY牛产肉性能及胴体品质评价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选择30头6月龄BMY公牛,随机分为三组,按全日制放牧+补饲的方式分别进行12、18和24月龄育肥,到育肥年龄进行屠宰测定和胴体品质评价,结果表明:BMY牛育肥性能好,体重大、产肉性能高,屠宰率和净肉率分别为59.56%和49.62%,胴体产肉率为82.92%。BMY牛的胴体品质较好,牛肉多汁、细嫩、风味好,各项指标达到优质牛肉标准。  相似文献   

12.
本研究旨在寻找与肉牛胴体肉质等主要经济性状相关的分子标记,为甘肃地方肉牛新类群的选育提供分子遗传学理论依据。利用PCR-SSCP技术检测甘肃地方肉牛LEP基因第2外显子及第3内含子部分序列多态性,并分析其多态性与胴体品质和肉质性状的相关性。结果表明:LEP基因第2外显子存在AA和AB两种基因型,基因型频率分别为0.5217和0.4783;测序结果显示:在该基因1180 bp处存在一个C→T碱基突变,导致所编码的氨基酸由精氨酸变为半胱氨酸;该群体的多态信息含量处于0.25~0.5之间,属于中度多态(PIC〉0.25);胴体和肉质性状相关性统计分析表明:该位点AA基因型与宰前活重、胴体重、净肉重、屠宰率和净肉率显著相关(P〈0.05),AB基因型与失水率、板油重、大理石花纹等级和肉色等级显著相关(P〈0.05),该位点SNP与胴体背膘厚、眼肌面积、蒸煮损失、剪切力、pH值差异不显著(P〉0.05)。初步判断该位点可作为影响胴体品质和肉质性状的遗传标记位点之一。  相似文献   

13.
不同肉牛生产规模的经济效益比较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深入实践大量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张掖地区肉牛养殖规模,饲料资源情况和牛群资源现状,分别比较不同肉牛育肥生产养殖规模的经济效益。表明饲料成本的投入明显影响肉牛育肥的效益,以规模养殖的效益为较佳。  相似文献   

14.
甘肃肉牛CAST基因的多态性及其与肉质性状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研究甘肃肉牛CAST基因的多态性及与肉质性状的相关性。利用PCR-RFLP对甘肃肉牛CAST基因多态性检测并利用最小二乘法拟合线性模型探索不同基因型与肉质性状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在CAST基因3个SNP位点中发现T750C、A557G、G556T、351处DelGTT的T/C;相关分析表明:Hga I位点的各基因型与肉质性状均差异不显著;Hpy188III位点的剪切力值,AT基因型显著高于AA基因型;Acl I位点在剪切力值上Hh基因型显著高于HH基因型,HH基因型在失水率上显著高于hh基因型。鉴定了CAST基因是影响肉质性状的候选基因。  相似文献   

15.
SNP及其在肉牛育种中的应用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NP)作为第三代分子标记,具有位点丰富、代表性强和遗传稳定等特点,已成为分子标记研究领域的焦点。本研究综述了SNP特点、检测方法及其在肉牛生长发育性状、繁殖性状、胴体与肉质性状的应用,作为分子标记辅助选择的候选基因,加快肉牛育种进程。  相似文献   

16.
不同栽培模式对杂交粳稻群体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杂交粳稻常优3号和常优5号为材料,设置未施氮处理(0N)、当地高产栽培(对照)、高产高效栽培、超高产栽培、超高产高效栽培和氮肥高效利用栽培等6种不同栽培模式,并观察上述栽培模式对水稻产量和群体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两品种超高产栽培和超高产高效栽培的产量平均分别达12.0 t hm-2和10.9 t hm-2,较当地常规高产栽培分别高出41.6%和29.1%。与当地常规高产栽培相比,超高产栽培和超高产高效栽培等处理的茎蘖成穗率明显提高,抽穗至成熟期的干物质积累增加,有效叶面积和高效叶面积比率增加。上述两处理还提高了水稻粒叶比,改善了源库关系,并提高了剑叶的光合速率和叶绿素含量以及抽穗后的根冠比和根系伤流量。这些结果表明,通过栽培技术的集成与优化,可以改善水稻群体质量,获得更高产量。  相似文献   

17.
随机选取14头秦川牛(其中1.5岁的公、母牛各4头,2.0岁的公、母牛各3头),按性别分为两组。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液中生长激素(GH)、胰岛素(INS)的水平,并对每头牛的体高、体斜长、胸围、胸深、尻宽、腰角宽等体尺指标及体重进行测量并分析,结果表明: 在1.5时公、母秦川牛体内的生长激素和胰岛素差异不显著(P>0.05);而在2.0岁时公、母秦川牛体内的生长激素和胰岛素差异显著(P<0.05);并且随着年龄的增加,秦川牛体内的生长激素呈下降趋势而胰岛素则呈增加趋势,且生长激素和胰岛素呈差异不显著的负相关(P>0.05)。通过对体尺指数进行分析得出:较1.5岁而言,2.0岁秦川牛体躯发育程度更大,胸围更宽,尻部增幅明显,骨骼等体躯部分生长速度相对减慢,而肌肉等体量部分增长速度则相对加快,符合肉牛的生长发育规律以及秦川牛中、晚熟的特点。将实测体重与经济性能划分标准比较,发现秦川牛仍属于役肉兼用型品种,但经过近几年的选育,体重有了很大的增加。  相似文献   

18.
烤烟叶片稳定碳同位素组成的品种分异与超微结构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云南烟区主栽烤烟品种‘红大’、‘K326’、‘云烟87’和‘NC71’成熟中期中部烟叶作为试验材料,对其稳定碳同位素组成(δ13C)与叶肉细胞叶绿体、腺毛和气孔超微结构关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δ13C值‘K326’>‘NC71’>‘红大’>‘云烟87’。(2)叶绿体中嗜锇颗粒平均数为‘K326’>‘NC71’>‘红大’>‘云烟87’。(3)‘K326’具分泌功能的长柄腺毛最多且最饱满,‘红大’则较差。(4)气孔总密度为‘K326’>‘NC71’>‘云烟87’>‘红大’。(5)烟叶δ13C值与嗜锇颗粒平均数呈显著正相关(P<0.05),与淀粉粒平均数、叶绿体长度呈弱正相关(P>0.05),与淀粉粒长度呈及腺毛总密度呈弱负相关(P>0.05),与气孔总密度呈正相关关系(P>0.05)。以上结果反映出烟叶δ13C值存在品种差异,并且这种差异与叶片超微结构存在一定相关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