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水稻细菌性基腐病的发生与防控技术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水稻细菌性基腐病是水稻上重要的细菌病害之一,近几年在南方稻区陆续发生,已给水稻生产带来较为严重威胁。介绍了水稻细菌性基腐病的为害症状、影响因素,并提出了相应的防控技术措施,为有效控制水稻细菌性基腐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海南南繁基地水稻细菌性基腐病的发生与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水稻细菌性基腐病在南繁基地水稻育种田均有发生,且发生面积逐年增大,严重威胁水稻南繁育种安全。根据多年实践分析了水稻细菌性基腐病在南繁基地的发生特点,提出了防治策略。  相似文献   

3.
为明确不同栽培方式与水稻细菌性基腐病危害程度的关系,在田间比较了5种水稻栽培方式(直播、小苗手插、大苗手插、小苗机插和大苗机插)对病害发生程度和水稻产量损失的影响。结果表明,直播田发病最轻,水稻产量损失最小;大苗机插发病最重,产量损失最大。移栽种植时,小苗机插发病较轻,病丛率显著低于小苗手插、大苗手插和大苗机插。因此,从细菌性基腐病控制的角度,在生产中推广直播或者小苗机插的栽培方式更有利于控制该病害发生。  相似文献   

4.
水稻细菌性基腐病发生情况与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水稻细菌性基腐病是由菊欧氏杆菌引起的一种细菌性病害,近年来在我国的发生有不断蔓延和加重的趋势。本文根据现有研究资料,分别从该病的危害症状、我国发生与扩展情况、发生特点以及病原及其生物学特性、侵染规律和防治措施等研究进展方面进行简要综合叙述。  相似文献   

5.
2016年水稻细菌性基腐病在江苏省东台市普遍发生,重病田块病株率高达10%以上,发生程度超过历史上任何一年.本调查分析表明,水稻品种感病、气候变化异常、田间管理滞后和机械植伤严重等是病害重发的主要原因,并提出选用抗病品种、培育适龄壮秧、科学水浆管理、主动用药预防等相应的防控对策.  相似文献   

6.
孙彤阳 《北方水稻》2007,(3):135-135,152
阐述了寒地水稻生产中的病害在防治过程中存在的错误诊断和低效防治,这些错误主要来源于发病机理上的错误认识,病症上的错误诊断:认为青枯病是生理性缺水导致的、把细菌性褐斑病当做胡麻斑病和赤枯病、细菌性基腐病是药害等。这些病害的发病原因多与北方寒地的早春温度有关,忽略了温度条件,单从发病单体症状来诊断是不能对水稻病害做到有效防治的。要充分认识青枯病是由真菌感染导致的,细菌性病害是大面积流行性的病害,从整体环境条件和若干个种植区的植株发病症状做以抽象总结,以便做出正确的判断。  相似文献   

7.
通过试验验证寒地水稻病害生物防治效果,结果表明:处理1~5对防治水稻稻瘟病、鞘腐病、细菌性褐斑病等均有显著效果,为指导农业生产提供科学的依据。  相似文献   

8.
马铃薯环腐病是最易传染、威胁最大的马铃薯病害之一,对种薯生产来说更是如此。它被称做细菌性环腐病,简称环腐病。它曾一度被叫做细菌性萎蔫环腐病,但这易和南方细菌性萎蔫病相混淆,所以就去掉了萎蔫一词(虽然它的确是一种细菌性萎蔫病)。1分布和危害1906年在德国首次记载了环腐病。以后,在其它许多地方也发现了该病害。目前,它发生于亚洲、欧洲、北美、中美、南美。在我国,该病害于50年代最先于黑龙江发现。随着育种材料的变换和种薯的调运,病区不断扩大。现在它已遍及全国大部分省、市、自治区,特别是在北方一作区发生较严重…  相似文献   

9.
为明确主要气象因子对黑龙江省水稻主产区水稻鞘腐病发生的影响,从2007年开始连续10年进行定点调查,收集水稻鞘腐病发生时期的气象因子及病情指数,采用通径分析及逐步回归的方法,对影响水稻鞘腐病病情指数的气象因子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8月份的平均温度是对水稻鞘腐病影响最大的气象因子,其次为8月份的平均降雨量和9月份的平均日照时数。试验结果为适期施药防治水稻鞘腐病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0.
甜菜细菌性病害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我国甜菜病害研究主要集中于真菌和病毒性病害,在2020年甜菜田间病害调查中观察到部分叶部和根部病害使用杀真菌药剂后未起到很好的防效,疑似存在细菌性病害。查阅文献表明国外近年已经关注甜菜细菌性病害,尤其在甜菜根腐和窖腐中,细菌性病原起到重要作用。笔者在实验室对病样检测时也分离到细菌性病原,表明细菌性病原对甜菜生产存在一定的危害,不能忽视。目前国内外报道的细菌性病害有:细菌性叶斑病、斑点病、尾腐病、根腐病、瘿瘤病、根癌病、黄萎病以及橡胶直根病。本文对国内外甜菜细菌性病害的种类、病原物、发病规律以及综合防治方法等进行综述,并对当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讨论,提出未来甜菜细菌性病害研究的展望,建议加强针对甜菜细菌性病害的种子处理、病害调查、细菌分离和鉴定以及生物防治手段等方面的研究,希望可以引起大家对甜菜细菌性病害的关注,最终能有效地防控田间的甜菜细菌性病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