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7 毫秒
1.
两种芽期除草剂在直播稻田的除草效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探索芽期除草剂在直播晚稻上的最佳施药时期和施用量,采用芽期除草剂“稻隆”和“稻实”(20%苄.丙草可湿性粉剂)对直播晚稻两优培九进行了施药时期和施药量试验。结果表明,每公顷用药量以1 350~2 250 g,对水750 kg,播种后2~3 d喷雾,施药后保持厢面湿润5~7 d,既能达到最佳除草效果,又能避免药害发生。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杂交晚粳浙优12不同播种期和不同氮肥施用量试验与分析,初步明确了浙优12在杭州市种植的适宜播种日期和氮肥施用量:在中等土壤肥力、施足基肥的基础上,5月25-30日播种,秧龄26 d左右移栽,采用双本栽种,每667 m2追施纯N 15.0 kg。  相似文献   

3.
对早稻不同栽培方式下纹枯病的发生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手插、机插和直播在同一时期播种,纹枯病初见最早的是手插,比机插和直播早5 d左右;纹枯病急增期以直播栽培方式来得最早,比手插和机插早10~20 d;纹枯病病情指数以直播手插机插,直播在初见后的15~20 d,纹枯病病情显著重于手插和机插,手插与机插的病情差异不显著。因此,对直播早稻需更加重视并提早防治纹枯病。  相似文献   

4.
为明确杂交水稻Y两优886在豫南稻区种植适宜的栽培措施,研究了不同播期、施氮量在手插和直播种植方式下对Y两优886产量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产量随播期推迟(4月15日—6月14日),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随施氮量(0~300kg/hm~2)增加而上升。播期对手插稻的结实率影响最大,对直播稻的每穗总粒数影响最大。2种种植方式不同施氮量都表现对单位面积有效穗数、每穗总粒数影响较大,对结实率和千粒重影响较小。手插稻以4月30日播种、施氮量300 kg/hm~2时产量最高,直播稻以5月15日播种、施氮量300 kg/hm~2时产量最高。手插稻的每穗总粒数、结实率和产量高于直播稻。适当减氮,提高单位面积有效穗数和每穗总粒数也可以达到高产。  相似文献   

5.
通过3月9日至5月8日分期播种,对Ⅱ优039亲本Ⅱ-32A和泉恢039的生育特性和开花习性进行了初步观察.结果表明,同期播种条件下泉恢039的播始历期比Ⅱ-32A长10~18 d;两亲本的花期较长,均为16 d左右,抽穗速率较为一致,日开花高峰较吻合;制种时,泉恢039的始穗期比Ⅱ-32A早2~3 d,可使父母本盛花期相遇良好,提高制种产量.  相似文献   

6.
在氮肥施用量及方法相同情况下,两优6326产量随着播种时间的推迟而降低;在相同播期条件下,两优6326产量随着氮肥用量的增加而提高,结实率则随氮肥用量的增加而下降。播种时间的迟早比氮肥施用量多少对两优6326产量的影响程度更大。试验结果表明,两优6326在生产上以纯氮施用量225.0~262.5 kg/hm2、5月15-20日播种为宜。  相似文献   

7.
试验表明,杂交晚粳稻八优52在杭州市免耕直播栽培,6月初至6月中旬播种,播种越早,产量越高;播种量在19.5-25.5kg/hm^2范围内,播种量越少,产量越高。八优52在杭州市免耕直播栽培,播种期安排在6月上旬,播种量控制在19.5-22.5kg/hm^2为宜。  相似文献   

8.
以转基因抗病虫早熟棉品种邯686为试验材料,在田间设置4个不同播期处理,研究了洋葱茬后直播早熟棉的种植效果,结果表明:以5月31日播种的籽棉产量最高,为4044.0 kg/hm2,5月26日播种次之,为3948.0 kg/hm2,均比6月5日增产显著、6月10日增产极显著。因此,建议冀中南地区邯686洋葱茬后直播适宜播期是5月26~30日,最晚不应晚于6月5日。  相似文献   

9.
用中双9号早花植株作母本、湘油15号早花植株作父本杂交,经长沙—昆明穿梭育种,早熟性状定向选择,育成在长沙地区10月20日左右播种、4月20日左右成熟的湘油420,成熟期比一般品种在迟播近1个月的情况下,早熟15~20 d。该材料芥酸含量为0,硫苷含量17.39μmol/g,含油量40.08%,在45万株/hm~2左右密度下,株高155 cm左右,适合油—稻—稻三熟制直播栽培。  相似文献   

10.
为开发机直播水稻田高效安全的封闭除草剂,采用大田试验,比较了不同时期应用含有乙氧磺隆成分的除草剂对阔叶草和莎草科杂草的防除效果。结果发现,播种时同步喷施五氟·乙氧或混配乙氧磺隆与其他除草剂能够有效抑制机直播稻田阔叶草和莎草科杂草的萌发和生长,且对水稻出苗安全。机直播后10 d或15 d施用对阔叶草防效下降,但播种15 d后撒施0.65%五氟·乙氧控释颗粒剂97.5 g/hm2对杂草防效较好,密度防效达到90%以上。表明采用五氟·乙氧或混配乙氧磺隆与其他除草剂防除机直播稻田阔叶草,越早施药效果越好。但如果因气候条件或其他因素影响错过施药窗口期时,撒施0.65%五氟·乙氧控释颗粒剂97.5 g/hm2或喷施30%氰氟草酯112.5 g/hm2+30%五氟·乙氧90 g/hm2也可以防控绝大部分直播田杂草。  相似文献   

11.
2015年在四川省德阳市进行大田水稻直播试验,以早稻、早熟中稻、中熟中稻、迟熟中稻等4种类型水稻品种为材料,设置3个播期茬口(前茬作物分别为蔬菜、油菜和小麦),研究不同茬口和品种类型对直播稻产量形成的影响,为茬口及品种类型的科学搭配提供依据。结果表明,随着播期的推迟,水稻播种至齐穗、齐穗至成熟的生育期缩短;早稻、早熟中稻、中熟中稻的产量先增加后下降,迟熟中稻的产量显著降低。蔬菜茬口和油菜茬口以中熟中稻的产量最高,分别为8.47 t/hm~2和9.30 t/hm~2,小麦茬口则以早熟中稻的产量最高,为7.99 t/hm~2。随着播期的推迟,早熟中稻、中熟中稻的干物质积累量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而早稻、迟熟中稻的干物质积累量呈降低趋势。由此可见,成都平原蔬菜茬口和油菜茬口水稻直播以选用中熟中稻品种较为适宜,小麦茬口水稻直播则选用早熟中稻较好。  相似文献   

12.
以目前四川省水稻生产上推广的10个杂交中稻组合为材料,研究了冬水田机插秧适宜的品种特性与高产栽培技术。结果表明,机插秧因籽粒灌浆期比手插秧长,全生育期比手插平均长1.9 d;机插秧平均最高苗数、有效穗数、结实率均比手插秧高,但每穗粒数和千粒重要比手插秧低,最终产量比手插秧高12.3 kg/667 m~2,增产2.54%。品种的最高苗数与机插秧增产程度呈显著负相关,机插秧以选择分蘖力中上等品种为宜,辐优6688、D香707、蓉稻415、川农优498、协优027、川香317可作为机插秧的主推品种。机插秧高产栽培技术要点:播种量80 g/盘;每667 m~2施纯氮6~9 kg,采用传统的"重底早追"的施氮方式;于4.5叶期按29.7 cm×19.8 cm规格移栽。  相似文献   

13.
草铵膦在转基因抗除草剂杂交稻直播栽培中的应用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转基因抗除草剂杂交早稻“株1S/Bar68—1”为材料,常规除草剂2次除草方式为对照,探讨了草铵膦1次除草方式在水稻直播栽培中的应用效果。结果表明:与常规除草(效果表现为千金子草害)相比,灭生性除草剂草铵膦除草对供试材料株叶形态无显著影响,但使田间杂草数量减少85.3%,减少产量损失33.1%,节约成本37.5%。“株1S!Bar68—1”直播栽培中应用草铵膦除草剂1次除草的技术要点为:草铵膦有效成分0.6g/L,每公顷用量720—960L(有效成分剂量432~576g/hm2),于分蘖末期紧挨冠层均匀喷雾,冒头杂草重点喷施。  相似文献   

14.
针对安徽沿淮地区气候特点,通过试验筛选出适宜沿淮地区旱种旱管栽培,丰产性和稳产性较好的旱稻品种5个,节水耐旱型水稻品种7个;明确了沿淮地区以旱优73为代表的杂交旱稻的丰产节水栽培技术:播种期6月5-12日,播种量2.0 kg/667 m~2左右,氮肥用量10~14 kg/667 m~2;在施肥过程中适当降低基蘖肥用量、增施穗粒肥,基、蘖、穗肥比例以4∶4∶2较好。  相似文献   

15.
准确预测不同区域杂交中稻开花期与自然极端高温发生期相遇的概率,有利于制定当地水稻生产避险高产稳产技术。以四川省推广的22个杂交中稻新品种为材料,在四川盆地东南部不同生态点开展品种生态适应性试验,研究了基于经度、纬度和海拔高度的杂交中稻开花期受自然极端高温伤害风险的预测方法。结果表明,杂交中稻齐穗后第5天日序与经度呈显著负相关,与海拔高度呈极显著正相关,与纬度相关性不显著。建立的基于经度(x1)和海拔(x3)预测水稻齐穗后第5天日序的回归模型,F值为13.25**~13.56**,决定程度高达0.8688~0.8715。该模型经多个品种连续2年在6个生态点的验证,实测值与预测值1∶1回归模型的决定系数高达0.8362~0.8641,实测值与预测值之间的均方根差(RMSE)值为0.83%~1.18%,预测值与实测值之间具有较好的一致性。将本研究建立的齐穗期与地理位置关系模型与作者等先期建立的基于地理位置(纬度:x2、海拔:x3)预测≥35℃最早发生期预测模型相结合,探明了不同地理位置杂交中稻开花期受极端高温伤害的机率。利用地理位置信息可准确预测杂交中稻开花期受极端高温伤害的风险程度,具有较好的生产适用性。  相似文献   

16.
娄底市稻板田直播油菜适宜播种期及气象条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2010 ~2011年娄底市开展的稻板田油菜分期播种试验资料和常规气象观测资料,通过线性相关分析法、模糊评判法对不同播期各主要生育阶段的油菜生物学特性及各生育阶段的气候适宜程度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0月15日播种的油菜,营养生长期长,苗期气候适宜度值大,冬前苗长势好,产量高.此后,随着播种期的推迟,营养生长期相应缩短,气候适宜度值变低,冬前苗长势弱,产量低.因此,稻板田直播油菜在播种时间安排上应紧扣双季晚稻收割期,以10月中旬播种为宜.  相似文献   

17.
为探明冬水田区播期对不同熟期直播杂交稻产量和光能利用率的影响,以早熟杂交稻川作优8727、中熟杂交稻辐优838、迟熟杂交稻内6优107为材料,于2019年进行不同播种期(5个播种期分别为3月15日、3月20日、3月25日、3月30日、4月4日)大田试验,研究播种期对不同熟期直播稻产量、产量构成、干物质量、光能利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播期对川作优8727、内6优107产量和光能利用率影响显著,对辐优838产量和光能利用率影响不显著。随播种期推迟,川作优8727产量和光能利用率呈增加趋势,以4月4日播种的处理产量和光能利用率最高,较高的有效穗数、每穗粒数、干物质量、收获指数是其增产的重要原因;辐优838和内6优107产量和光能利用率呈先升高后下降的趋势,以3月20日播种的处理产量和光能利用率最高,其增产优势主要表现在每穗粒数、结实率、干物质量、收获指数上;与川作优8727相比,辐优838、内6优107产量分别增加14.6%、33.0%,光能利用率分别提高9.0%、20.5%。综上所述,冬水田区早熟杂交稻品种适宜播种期为4月4日,中熟杂交稻品种适宜播种期为3月20日。  相似文献   

18.
为了稳定赣中地区的植棉面积,扩大中棉425的推广范围,通过示范,探索其在赣中地区的轻简化栽培技术。结果表明:中棉425表现为特早熟(生育期100天左右)、植株偏矮,株型紧凑,适宜油后直播和大田机械采收;在赣中地区油后直播的籽棉产量和皮棉产量分别为4368.0 kg/hm 2和1751.5 kg/hm 2。并介绍了中棉425在赣中地区油后直播轻简化栽培的技术要点,为中棉425在赣中地区的推广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机械穴直播对杂交水稻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超级籼粳杂交稻甬优538为试材,研究了机械穴直播在不同播种量(45 kg/hm~2和60 kg/hm~2)条件下对水稻生长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机械穴直播技术,虽然出苗率有所下降,但成穗率高,改善了直播稻的生长条件,降低了基部节间的弯曲力矩,使生育后期的倒伏风险明显降低;机械穴直播提高了每穗粒数、结实率和千粒重,产量较人工撒播提高了1.63%~5.48%。  相似文献   

20.
氮肥用量和播期对优良食味粳稻直链淀粉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以直链淀粉含量不同的半糯粳稻新品种(系)为材料,设置高氮(450kg/hm~2)、中氮(300kg/hm~2)、低氮(150kg/hm~2)和不施肥(CK)4个氮肥水平,分期播种并进行短日照处理,研究了氮肥用量和播期对优良食味粳稻直链淀粉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氮肥用量对优良食味粳稻的直链淀粉含量有显著影响,随着氮肥用量的增加,直链淀粉含量有降低的趋势,两年均以高氮处理的直链淀粉含量最低。播期对优良食味粳稻的直链淀粉含量也有显著影响,随播期的推迟,直链淀粉含量呈降低趋势,这主要与抽穗后6~15d的温度有关,高温可使直链淀粉含量提高。短日照处理的结果也证实了这一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