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鳜为典型的肉食性凶猛鱼类,以活鱼虾为饵是鳜的摄食特性,如得不到鲜活的饵料鱼,即相互残食,或使其鱼体消瘦,体质变弱,容易发病,甚至饿死。因此,在一般的养殖条件下,必须同时配套养殖饵料鱼。选择好开食饵料鱼是提高鳜苗种成活率的关键,宦选择体型偏长、游泳能力较弱的鱼苗,如鲂、鳊、鲴、适口野杂鱼等鱼苗。在投喂时要注意,不同生长时期的鳜需投喂一定发育阶段的饵料鱼苗,  相似文献   

2.
轮虫是淡水浮游动物的主要组成部分,是绝大部分鱼类的鱼苗从内源性营养向外源性营养转化阶段中最适口的优质饵料.在渔业生产上,鱼苗培育水体中轮虫的数量直接影响鱼苗的成活率和生长速度.淡水枝角类通称水蚤,又称"红虫"、"金鱼虫".水蚤营养价值极高,是鲢、鳙、鲤、鲫等常规养殖鱼类鱼苗培育阶段和特种水产养殖幼体阶段的良好活饵料.  相似文献   

3.
鱼苗成活率的高低,主要决定于鱼苗下塘时的适口饵料。塘中天然饵料——轮虫高峰期,则  相似文献   

4.
鱼苗池青泥苔大量繁生,致使池水清瘦,浮游生物繁殖受阻,鱼苗适口饵料贫乏,成活率降低,危害很大。  相似文献   

5.
鱼苗在夏花阶段个体较小,仅能摄食水藻、芜萍等,而在人工饲养的条件下可能没有这些适口的饵料,这就导致夏花鱼种下池后生长较慢、体质差、易生病,成活率低。  相似文献   

6.
海水鱼育苗中营养强化的重要性及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轮虫和卤虫是海水鱼育苗过程中的重要饵料,其所含营养对鱼苗的成活率、生长速度及抗病能力均有重要影响。通常海水鱼苗需要从饵料中获得高级不饱和脂肪酸(n—3HUFA),磷脂、氨基酸、维生素、类胡萝卜素等营养物质中以高级不饱和脂肪酸最为重要。  相似文献   

7.
<正> 1 清塘消毒 用生石灰等药物清塘,以杀死野杂鱼和敌害生物,提高鱼苗的成活率。清塘后,在鱼苗下塘前7d施基肥,用发酵后的鸡粪3000~4500kg/hm~2。一般施肥后5~7d,轮虫到达高峰期。2 掌握好下塘时间 鱼苗下塘时的适口饵料—轮虫,对鱼苗的成活率有很大影响。因此,轮虫繁殖  相似文献   

8.
胡亚丽  王剑 《水利渔业》2004,24(5):34-36
描述了暗纹东方鲀的幼鱼发育及工厂化育苗的技术和方法,包括鱼池、鱼苗的形态特征、水质管理、饵料、疾病防治等。观察和记录了幼鱼发育的形态特征。培育10~15d仔鱼从内源性营养向外源性营养过渡是危险期,养殖后期要避免鱼电苗互残。充足而适口的饵料,合理的密度,及时分养,保持良好的水质是提高苗种成活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草鱼在青海具有适应性强,生长快(年生长量平均可达0.5妇以上),饵料来源广,价格稳定且质优,备受养殖户的青睐。近年来,在高原池塘养殖中发展较快,但所用的鱼苗从南方空运而来,受高原气候条件和人为的饲养管理不当,从而使草鱼鱼苗成活率低。因此,选择高原最佳的放养季节和科学合理的饲养管理,给鱼苗创造较为适宜的环境,是提高草鱼鱼苗成活率的关键因素。现总结如下,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10.
用粪肥发酵后混合化肥、生石灰调节池塘水生态培养适口饵料生物培育鲤鱼苗,成活率较传统的纯豆浆法提高19.4%,万尾成本降低33%。  相似文献   

11.
技术交流     
<正>桂花鱼投喂技巧养殖桂花鱼需要大量的活饵料鱼,饵料鱼的饲养和投喂主要有两种方法:1.放桂花鱼前10天~15天,先在池塘内放入鲂、鲢、鲮、草等鱼苗,每亩总密度为20万尾~35万尾,每天泼豆浆,以肥水发塘。当饵料鱼长至2cm左右时放入桂花鱼苗,此时饵料鱼正好是桂花鱼夏花的适口饵料。2.以桂花鱼和饵料鱼1︰1~1︰2的面积比例准备饵料鱼培育池,放养鲢、鲂、鲮、麦鲮等易繁易育种类,每亩放养5万尾饵料鱼夏花进行混养。然后分期拉网,少量多次地将适口规格鱼种  相似文献   

12.
投放等氮(32%蛋白质)和等热(3600千卡/千克)的半提纯饵料饲养奥利亚罗非鱼苗12周,在这种饵料含有12%牛脂时,鱼苗的生长与缺脂饵料饲养的相比差异显著(P<0.05)。发现用这种饵料和含有2、4、6、8、10或14%牛脂的饵料饲养鱼苗时,鱼苗生长无显著差异。饵料转换率(投喂的干饵料量(g)/鱼增重量(g)]的差异与饵料对鱼苗生长的影响是相似的。投喂含12%牛脂的饵料时,饵料转换率最低(1.9),而投喂缺脂饵科时,饵料转换率最高(2.8)。在整个试验过程中鱼苗的成活率在90%以上,而损失的鱼苗主要是因为逃逸。这次试验的结果表明牛脂对奥利亚罗非鱼来说是一种不好的食用脂类。一般来说鱼苗生长不好可能是因为饵料中有低度不饱和脂肪酸。  相似文献   

13.
吕风环 《河北渔业》2010,(7):12-12,15
1 鱼苗的培育 鱼苗池要彻底清整,用生石灰2 250 kg/hm2清塘,消灭敌害生物及病原体.清塘后放入1 m深的新水,鳜鱼苗放养密度200尾/m2.根据鳜鱼苗不同的生长阶段投喂适口的饵料,是提高鱼苗成活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4.
稀土养鱼,一是能调节鱼体代谢机能,提高鱼类对养料的利用率,使鱼生长加快:二是可以杀死病菌,提高鱼苗的成活率;三是能刺激水中浮游生物的生长,增加滤食性鱼类饵料。  相似文献   

15.
对黄姑鱼苗种网箱暂养技术进行研究,解决了这阶段黄姑鱼苗暂养成活率低的问题。研究结果:将平均全长5cm的黄姑鱼苗网箱暂养至平均全长14.6cm,成活率达56.7%;水温低于14.0℃时,黄姑鱼苗摄食减少,生长减缓,水温高于16.5℃以上,生长加快;黄姑鱼苗对环境变化的应激反应强烈,对饵料的全面营养要求高,这是影响苗种暂养成活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王强云 《齐鲁渔业》2004,21(3):15-15
鱼苗池要彻底清塘。每公顷用生石灰2250千克消灭敌害生物及病原体。清塘后放入1米深的新水,每平方米水面放鳜鱼苗200尾。根据鳜鱼苗不同的生长阶段投喂适口的饵料,是提高鱼苗成活率的关键。刚孵化出膜3~5天的鳜鱼苗,适宜吃同日龄的鳊、鲂鱼苗。6~8天的鳜鱼  相似文献   

17.
在面积分别为1000m2和870m2的两口鱼苗池中,采取彻底清塘消毒,鱼苗清水下塘,主要投喂豆浆和粉状饲料以及适口饵料鱼的综合技术模式培育鳡鱼苗种.经两个阶段的培育,4~5cm和6~7cm夏花鱼种的成活率分别为82.5%和61.3%;9~16cm和7~13cm大鱼种的成活率分别为37.5%和27.8%.  相似文献   

18.
<正> 钝顶螺旋藻(Spirulina platensisGeitler)是一种多细胞丝状体蓝藻,蛋白质含量高达60-70%,据国外报道,这种藻作为动物饲料和人的营养食品,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且无不良影响。鱼苗是鱼类的整个生命过程中比较脆弱的时期,开食饵料是鱼苗培育成活率的关键因素。作者在1985年夏天,对该藻作为鱼苗的开食饵料作了初步的观察,其结果初报如下。材料和方法 (一)藻种来源本场培养的钝顶螺旋藻由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引进,原产于非洲乍得湖。 (二)鱼苗的饲养试验用鲢、银鲫、草鱼鱼苗是从本场人工繁殖的鱼苗中,选择发育正常,游动活跃,膘后室充气,进入混合营养期后的健康  相似文献   

19.
大蒜素在罗非鱼鱼苗培育中的应用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丽 《河北渔业》2009,(7):36-37
在罗非鱼鱼苗饵料中添加大蒜素。试验表明可以提高罗非鱼鱼苗的成活率和总产量,降低饵料系数。  相似文献   

20.
<正>8.鱼病防治从水质和饵料方面入手,保持稳定、良好的水质,保证投喂新鲜的饵料,使鱼苗体质良好,以减少疾病发生的机会。9.防止残食提供充足的适口饵料,缩小个体之间的差异,减少鱼苗空腹的时间以及大个体对小个体的攻击、残食。轮虫和桡足类无节幼体是鱼苗开口后的主要饵料,所以鱼花下塘时要求塘中浮游动物以轮虫和桡足类无节幼体为主,这样才能减少下塘仔鱼的死亡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