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为丰富广西玉米品种资源,促进玉米生产上新老品种的更替应用,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科学院玉米研究所以Q901为母本,YD2为父本成功选育出玉米新品种桂单660(审定号:桂审玉2019088)。在2017年广西玉米区域试验中,桂单660春秋两季平均产量539.8kg/667m~2,比对照桂单162增产6.4%;2018年广西玉米生产试验中,春秋两季平均产量474.3kg/667m~2,比对照桂单162增产3.5%。桂单660具有高产稳产、抗倒伏、粗蛋白含量高等特性,适宜在广西全区种植。  相似文献   

2.
桂单662是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科学院玉米研究所以自交系桂A10341为母本,GML906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的玉米新品种,2017年参加广西玉米区域试验,两季平均产量为8 253.6 kg/hm~2,比对照桂单162增产8.4%;2018年参加广西玉米生产试验,两季平均产量为7 348.1 kg/hm~2,比对照桂单162增产6.5%。2017—2018年参加老挝南塔省玉米新品种筛选试验和对比试验,平均产量分别为9 616.5、9 243.0kg/hm~2,分别比当地主推品种LVN10增产18.2%和16.6%。2019年通过老挝农作物品种登记(登记号:00080S)和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桂审玉2019087号)。桂单662抗病性强、适应性广、商品性好,适宜在广西各地及老挝各省种植。  相似文献   

3.
为实现生产上玉米品种的新旧更替,提高玉米产量与品质,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科学院玉米研究所经过多年优良自交系的筛选和杂交组合测配,以自交系DH1201为母本,桂C30422为父本,成功选育出优质高产玉米新品种桂单670。该品种在广西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平均产量分别为496.2kg/667m~2和463.1kg/667m~2,分别比对照(桂单162)增产6.5%和4.8%。2020年通过广西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桂审玉2020080号)。桂单670丰产稳产性好,综合抗性强,适宜在广西玉米种植区推广。  相似文献   

4.
研究旨在探讨适合广西岩溶区生长的农作物新品种,以期为该区域农作物品种的更新换代及新种植作物提供试验示范和技术支撑.通过选择玉米、大豆、葡萄共3种作物在广西大化县岩溶区不同地块进行适应性种植,其中玉米品种有桂单0810、桂单0811、桂单162,以当地农家种作为对照;大豆品种有桂豆3号和桂豆5号,以当地农家种作为对照;葡萄品种有夏黑、巨峰、户太,每种作物的种植规格及田间管理参照当地种植习惯并遵循各品种的特性进行种植管理.结果表明,玉米品种桂单0810、桂单0811、桂单162产量分别达481.66kg/667m2、478.24kg/667m2、443.12kg/667m2,分别比当地农家种增产31.57%、30.63%、21.04%;大豆品种桂豆3号和桂豆5号产量分别为85.82kg/667m2、、78.76kg/667m2,分别比当地农家种增产77.87%、、63.23%,和对照相比,玉米和大豆各品种增产均达极显著水平;而夏黑、巨峰、户太葡萄产量分别达1 170.5kg/667m2、1 380.0kg/667m2、1 518.0kg/667m2,均能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因此,所选的玉米、大豆及葡萄品种均适宜在该区域种植.  相似文献   

5.
【目的】调查广西杂交玉米品种在越南试种的适应性和综合性状表现,为广西玉米品种在越南的推广应用提供参考。【方法】于2014年春季在越南凉山省对7个广西玉米杂交品种及当地主推玉米品种B265(对照)进行品比试验,调查比较不同品种农艺性状、产量表现及田间发病情况。2014年秋季将品比试验中综合表现较好的品种进行种植密度筛选试验,考察其产量表现。【结果】在品种比较试验中,7个桂单系列参试品种的株高比对照增加1~26 cm,其中桂单0810和桂单589株高较高,分别为295和290 cm。桂单0810、桂单162产量表现较好,分别为8743.5和8695.5kg/ha,极显著增产22.9%和22.2%;桂单688的产量与对照相当,而其他品种比对照减产8.8%~19.0%。除桂单589出苗率为90%外,其余品种出苗率均在95%以上;桂单589的生育期比对照提前2 d,其余品种则推迟0~4 d。Guidan 591、Guidan 688和Guidan 162具有较好的果穗特性,其每穗粒数和百粒重综合表现较高。所有参试品种田间均抗叶枯病,其纹枯病发生率为3.6%~10.4%,仍明显低于对照B265(15.4%),其他病害发病比较轻。种植密度试验结果表明,采用48000和60000株/ha两种种植密度,桂单0810、桂单162和万川1306均比对照增产,且以60000株/ha的种植密度增产效果更明显;桂单0810平均产量最高,达8317.5 kg/ha,比对照增产16.3%。【结论】桂单0810、桂单162和万川1306在越南种植的综合性状表现较好,可在越南其他地区进一步示范推广。  相似文献   

6.
桂单655是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科学院玉米研究所选育的高产稳产、优质广适、综合抗性较好的杂交玉米新品种,2018—2019年参加国家热带亚热带玉米组品种区域试验,平均产量为9300 kg/hm2,比对照品种桂单162(平均产量8366.3 kg/hm2)平均增产11.16%,两年分别比对照品种增产7.07%和15.42%,在28个有效试验点中,增产点比例为71.43%.品质分析结果表明,该品种具有较高的粗蛋白质和粗淀粉含量,优质性状突出,说明该品种在我国热带亚热带地区具有极高的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为新品种的选育及推广应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河玉380"以外引系"C29011"作母本,自选系"河自804"作父本杂交选育而成;以广西主栽玉米品种"桂单162"为对照,进行2年4季14点次的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结果】2017年春秋两季区域试验平均产量8176.5kg/hm~2,比对照"桂单162"增产9.4%,排第2位,增产点次93.8%。2018年春秋两季生产试验平均产量7477.5 kg/hm~2,排第3位,比对照"桂单162"增产5.1%,增产点次85.7%。田间抗病性鉴定:抗南方锈病、穗腐病、中抗茎腐病、纹枯病、感大斑病、小斑病。【结论】"河玉380"具有高产、稳产、封顶性好、抗性强等特点,2019年通过广西品种审定,适合在广西各地区种植。  相似文献   

8.
为培育适合南方热带、亚热带地区种植的稳产宜机收玉米新品种,以热带种质为主、温带种质为辅,构建种质改良群体,创造适合广西生态环境的玉米自交系并组配组合。经多年、多点鉴定选育出玉米新品种桂单902。2018年春秋两季区域试验平均产量为7 719.00 kg/hm2,比对照增产5.80%;2019年春秋两季生产试验平均产量为7 138.00 kg/hm2,比对照增产7.70%。感纹枯病,感大、小斑病,抗南方锈病,中抗镰孢穗腐病、镰孢茎腐病。容重758.00 g/L,粗蛋白10.21%,粗脂肪4.12%,粗淀粉72.55%。2018—2019年2年试验倒伏率分别为5.30%和0.40%,倒折率分别为0和0.50%。桂单902具有丰产、稳产性,符合广西机械化收获的要求,可在广西全区种植。  相似文献   

9.
《农技服务》2017,(17):6-7
k玉米新品种金都玉808系用自选系BD0602为母本、外引系QR273为父本,于2010年杂交组配育成的黄粒单交种。该品种于2011年种植观察,表现突出;2012年在兴义参加品种比较试验,每667 m~2产量654.17 kg,较对照黔单16增产13.1%;2013年参加贵州省区域试验G组平均每667 m~2产量647.5 kg,比对照增产9.67%,增产极显著;2014年完成贵州省省区域试验G组续试和生产试验,平均每667 m~2产量672.2 kg,比对照增产16.67%;两年平均每667 m~2产量659.9 kg,比对照增产13.13%,20个试点19增1减,增产点达95%;2014年省生产试验平均每667 m~2产量594.4 kg,比对照增产14.14%,9个试点8增1减;2015年报审。本文对这一品种的选育、栽培、制种技术要点进行了论述,旨在促进在贵州中上等肥力土壤的粮食主产区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0.
宁麦26具有高产稳产、中强筋品质、中抗赤霉病和成熟期较早的综合优良特性。在参加江苏省淮南地区历年区域试验中,平均全生育期210 d左右,与对照品种扬麦11号(为目前淮南地区推广品种中最早熟品种)相当或略早;在2012—2014年度江苏省淮南片区试中,2年平均产量482.60 kg/667 m~2,比对照品种扬麦11号增产7.10%,增产点次率94.74%,2014—2015年度参加生产试验,平均产量452.88 kg/667 m~2,比对照扬麦11号增产6.70%,增产点次率100%;国家长江中下游组2013—2015年2年区试结果,平均产量418.80 kg/667 m~2,比对照品种扬麦20增产5.00%,增产点次率75.7%,2015—2016年度生产试验,平均产量438.20 kg/667 m~2,比对照品种扬麦20增产7.44%,增产点次率100%。各地初步试验(种)和小面积示范结果,一般产量450 kg/667 m~2左右,高产田块可达500 kg/667 m~2以上;平均容重824 g/L,粗蛋白质含量14.80%,湿面筋含量31.87%,稳定时间10.2 min,硬度指数64.6;抗-中抗赤霉病。适合江苏淮南及江淮中下游稻麦两熟制地区种植。此外,还阐述了宁麦26相应的栽培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11.
【目的】为满足广西乃至西南区玉米品种更新换代需求,不断提高玉米的产量与品质。【方法】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科学院玉米研究所2016年以自选系GRL17349为母本、自选系GRL21191为父本进行杂交选育玉米新组合。【结果】2020年育成高产优质大穗型玉米新品种桂单903,该品种在广西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平均产量分别为7 429.5kg/hm~2和7 000.5kg/hm~2,分别比对照(桂单162)增产6.3%和5.6%;籽粒容重782g/L,粗蛋白9.41%,粗脂肪6.19%,粗淀粉71.45%,赖氨酸0.35%。【结论】桂单903于2020年6月通过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桂审玉2020083号),该品种抗倒、抗病性强,品质优良,丰产、稳产性好,适应性广,适宜广西全区推广种植;制种技术简单,产量高,成本低。  相似文献   

12.
常规施肥与缓控释肥对广西3个主推玉米品种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讨常规施肥与缓控释肥对玉米新品种产量的影响以及为玉米新品种和轻简化施肥方式在广西贫困山区的推广提供参考,进行了常规施肥和缓控释肥对3个主推玉米品种正大619、桂单0810和桂单162产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施肥类型比较,常规施肥与缓控释肥对玉米产量的影响差异不显著;品种间比较,桂单0810相比对照品种正大619在常规施肥下增产12.49%,差异显著,在缓控释肥下增产4.92%,差异不显著;桂单162相比对照品种正大619在缓控释肥下增产12.19%,差异显著,在常规施肥下减产3.93%,差异不显著。因此,桂单0810常规施肥和桂单162缓控释肥2种方式对玉米产量增加明显,适合在广西贫困山区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辽粳419是辽宁省水稻研究所于2009年以辽星15/盐粳456为母本,以中间材料W205为父本人工杂交选育而成的高产、优质水稻新品种。2016~2017年参加辽宁省水稻区域试验,两年平均产量为685.4 kg/667m~2,比对照增产6.3%;2017年参加辽宁省水稻生产试验,平均产量644.2 kg/667m~2,比对照增产8.0%。该品种具有高产、优质、抗病等优点,适宜在沈阳及其以南的中晚熟稻区种植。2018年通过辽宁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14.
【目的】为满足鲜食玉米生产对优质早熟甜糯新品种的迫切需求。【方法】2016年以自选糯质玉米自交系NF10作母本,以自选甜质玉米自交系NF11作父本进行优质、早熟甜糯玉米新品种选育。【结果】2020年育成甜糯型鲜食玉米新品种桂甜糯987,该品种在2019年广西鲜食糯玉米区试中,春季平均鲜果穗产量11 662.5 kg/hm~2,较对照(桂糯519)增产16.8%,增产点次100%;秋季平均鲜果穗产量11 694.0kg/hm~2,较对照(桂糯519)增产14.7%,增产点次100%;两季平均鲜果穗产量11 679.0kg/hm~2,较相邻对照增产15.8%,春秋两季参试14点全部较对照增产,增产点次100%。【结论】该品种2020年6月通过广西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桂审玉2020041号),具有果穗粗长、籽粒饱满、黄白粒、柔嫩、皮薄、脆甜、口感好、早熟、综合抗性好等特点,适宜广西及类似生态区域种植。  相似文献   

15.
能源型甘薯新品种泰中9号选育及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能源型甘薯新品种"泰中9号"是泰安市农业科学研究院与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植物生理生态研究所合作,2004年以徐薯18为母本,放任授粉选育而成。该品种参加了2007年-2008年山东省组织的甘薯新品种区域试验,6个点两年平均鲜薯产量2299.69kg/667m^2,比对照"徐薯18"增产337.71kg/667m^2,增产幅度为17.21%;薯干产量701.39kg/667m^2,比对照增产99.64kg/667m^2,增产幅度为16.56%;2009年参加山东省甘薯新品种生产试验,4个点平均鲜薯产量2108.93kg/667m^2,比对照徐薯18增产323.65kg/667m^2,增产幅度为18.13%,薯干产量730.34kg/667m^2,比对照增产87.68kg/667m^2,增产幅度为13.66%;增产淀粉19.06kg/667m^2。三年试验的平均烘干率为32.27%,淀粉率为21.74%,属于高产、高干、高淀粉型甘薯新品种,可作为能源型的甘薯新种质。2010年通过山东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16.
试验共设5个处理,探讨了玉米在苗期5种割尖处理的增产效果。5~6叶割尖的2个处理产量分别为875. 5kg/667m~2与891. 3kg/667m~2,比对照分别增产17. 1%、19. 2%,均比对照增产显著; 4叶割尖处理的产量为761. 1kg/667m~2,仅比对照增产1. 8%,未达到显著水平; 7叶割尖处理的产量为702kg/667m~2,比对照减产6. 5%。因此,在承德县区,玉米种植时,以5~6叶割尖为宜,既能降低株高、穗位高,提高抗性,又能增加籽粒产量。  相似文献   

17.
农华606是四川农业大学、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科学院玉米研究所、南宁市科惠农作物研究所以Y0921为母本,ZNC4-4-2为父本选育而成的玉米新品种。该品种抗性好,产量高,2016年春秋两季生产试验平均亩产532.2 kg,比对照正大619增产12.3%,增产点次100%。于2017年通过广西审定。介绍了该品种的选育经过、特征特性、产量表现,并对其栽培技术要点也作了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18.
马铃薯新品种洋人洋芋的引种鉴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洋人洋芋是盘县农业局2000年从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引进的马铃薯中熟品种,该品种具有高产、稳产、抗性强和综合农艺性状好等特点.2005年贵州省区域试验平均产量1953.4kg/667m2,比对照(米拉)增产25.6%;2006年贵州省区域试验平均产量1668.98kg/667m2,比对照(米拉)增产20.33%;2年平均产量1811.19kg/667m2,比对照增产20%;生产试验平均产量1945.1kg/667m2,比对照(米拉)增产9.7%.该品种适宜在贵州省不同海拔高度推广种植,中、低海拔地区产量尤为显著.  相似文献   

19.
通单37玉米新品种是吉林省通化农业科学研究院玉米所于1998年配制组合,1999~2001年参加本院产量比较试验,2002年参加吉林省预备试验,平均产量9933.3kg/hm2,比对照吉单180增产6.7%,2003~2004年参加省区试,平均产量10922.1kg/hm2,比对照吉单180增产10.1%。2005年参加吉林省生产试验,平均产量11369.0kg/hm2,比对照吉单180增产17.4%。该品种产量高,品质优,抗逆性强,边际效应小,对水肥条件要求不严。  相似文献   

20.
玉米新品种五谷318是甘肃五谷种业股份有限公司以自选系WG3253为母本、自选系WG5603为父本组配的适宜机收的玉米杂交种。2013年参加内蒙古自治区玉米中熟组区域试验,五谷318平均折合产量13 192.5 kg/hm~2,比对照品种金山33增产5.41%。2014年参加内蒙古自治区玉米中熟组生产试验,五谷318平均折合产量13 015.5 kg/hm~2,比对照品种金山33增产1.16%。2015—2016年参加国家东北中熟春玉米机收组区域试验,五谷318 2 a平均折合产量10 069.5 kg/hm~2,比对照品种先玉335增产8.50%。2016年参加国家东北中熟春玉米机收组生产试验,五谷318平均折合产量9 850.5 kg/hm~2,比对照品种先玉335平均增产3.27%。五谷318抗逆性、抗倒性强,中抗茎腐病、灰斑病,抗穗腐病、丝黑穗病,春播出苗至收获127 d左右,株型半紧凑,茎秆韧性强,适宜机收籽粒,籽粒含粗蛋白87.7 g/kg、粗脂肪39.5 g/kg、粗淀粉749.2 g/kg、赖氨酸2.8 g/kg,容重755 g/L。2017年通过国家首批机收玉米品种审定,适宜西北、东北和华北中熟春玉米区种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