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为丰富广西玉米品种资源,促进玉米生产上新老品种的更替应用,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科学院玉米研究所以Q901为母本,YD2为父本成功选育出玉米新品种桂单660(审定号:桂审玉2019088)。在2017年广西玉米区域试验中,桂单660春秋两季平均产量539.8kg/667m~2,比对照桂单162增产6.4%;2018年广西玉米生产试验中,春秋两季平均产量474.3kg/667m~2,比对照桂单162增产3.5%。桂单660具有高产稳产、抗倒伏、粗蛋白含量高等特性,适宜在广西全区种植。  相似文献   

2.
桂单669是广西农业科学院玉米研究所以自选系Q901为母本、P508为父本组配而成的玉米杂交种。2018年参加广西玉米区域试验,春秋两季平均产量520.7 kg/667 m~2,比对照桂单162增产6.0%;2019年参加广西玉米生产试验,春秋两季平均产量478.7 kg/667 m~2,比对照桂单162增产8.3%。2020年通过广西农作物品种委员会审定。该品种高产稳产、品质优、抗倒伏、适应性广,适宜在广西全区种植。  相似文献   

3.
为实现生产上玉米品种的新旧更替,提高玉米产量与品质,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科学院玉米研究所经过多年优良自交系的筛选和杂交组合测配,以自交系DH1201为母本,桂C30422为父本,成功选育出优质高产玉米新品种桂单670。该品种在广西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平均产量分别为496.2kg/667m~2和463.1kg/667m~2,分别比对照(桂单162)增产6.5%和4.8%。2020年通过广西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桂审玉2020080号)。桂单670丰产稳产性好,综合抗性强,适宜在广西玉米种植区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为满足广西乃至西南区玉米品种更新换代需求,不断提高玉米的产量与品质。【方法】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科学院玉米研究所2016年以自选系GRL17349为母本、自选系GRL21191为父本进行杂交选育玉米新组合。【结果】2020年育成高产优质大穗型玉米新品种桂单903,该品种在广西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平均产量分别为7 429.5kg/hm~2和7 000.5kg/hm~2,分别比对照(桂单162)增产6.3%和5.6%;籽粒容重782g/L,粗蛋白9.41%,粗脂肪6.19%,粗淀粉71.45%,赖氨酸0.35%。【结论】桂单903于2020年6月通过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桂审玉2020083号),该品种抗倒、抗病性强,品质优良,丰产、稳产性好,适应性广,适宜广西全区推广种植;制种技术简单,产量高,成本低。  相似文献   

5.
玉米新品种德禹201在2016-2017年区域试验中平均产量为10 267.7 kg/hm~2,比对照品种增产10.7%;在2017年生产试验中,5个试验点的平均产量为9 659.3 kg/hm~2,平均比对照品种德美亚1(8 956.8 kg/hm~2)增产7.8%,该品种适合在吉林省玉米极早熟区种植,具有高产、优质、多抗等特点。2018年1月通过吉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为"吉审玉20180003"。  相似文献   

6.
桂单655是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科学院玉米研究所选育的高产稳产、优质广适、综合抗性较好的杂交玉米新品种,2018—2019年参加国家热带亚热带玉米组品种区域试验,平均产量为9300 kg/hm2,比对照品种桂单162(平均产量8366.3 kg/hm2)平均增产11.16%,两年分别比对照品种增产7.07%和15.42%,在28个有效试验点中,增产点比例为71.43%.品质分析结果表明,该品种具有较高的粗蛋白质和粗淀粉含量,优质性状突出,说明该品种在我国热带亚热带地区具有极高的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品育8155是山西省农业科学院小麦研究所2005年以97土31为母本、917-44907为父本,通过人工杂交经多年系谱法单株选育而成的抗旱、高产小麦新品种。2014—2015年参加国家黄淮冬麦区旱地组新品种比较试验,平均产量5 988.8 kg/hm~2,比对照晋麦47号增产9.1%,增产点率82.6%;2015—2017年参加国家黄淮冬麦区旱薄组区试,2 a平均产量4 917.1 kg/hm~2,较对照晋麦47号增产4.2%,增产点率73.9%;2017—2018年参加国家黄淮冬麦区旱薄组生产试验,平均产量4 668.8 kg/hm~2,比对照晋麦47号增产6.9%,增产点率83.3%。2019年3月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为国审麦20190044。该品种适宜在山西省南部旱地、甘肃省天水市、陕西省宝鸡市、咸阳市和铜川市以及河南省、河北省沧州市的旱薄地种植。  相似文献   

8.
【目的】为新品种的选育及推广应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河玉380"以外引系"C29011"作母本,自选系"河自804"作父本杂交选育而成;以广西主栽玉米品种"桂单162"为对照,进行2年4季14点次的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结果】2017年春秋两季区域试验平均产量8176.5kg/hm~2,比对照"桂单162"增产9.4%,排第2位,增产点次93.8%。2018年春秋两季生产试验平均产量7477.5 kg/hm~2,排第3位,比对照"桂单162"增产5.1%,增产点次85.7%。田间抗病性鉴定:抗南方锈病、穗腐病、中抗茎腐病、纹枯病、感大斑病、小斑病。【结论】"河玉380"具有高产、稳产、封顶性好、抗性强等特点,2019年通过广西品种审定,适合在广西各地区种植。  相似文献   

9.
潞玉1681是由山西省农业科学院谷子研究所和山西潞玉种业玉米科学研究院以自选系LYA92为母本、自选系LYB72为父本组配而成的优良玉米单交种,2018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为国审玉20186143。该品种产量稳定、抗倒性好,2016—2017年西南绿色通道区试平均产量为9 162.8 kg/hm~2,比对照渝单8号增产11.05%,增产点率为85.2%,倒伏倒折率为2.2%;2017年西南绿色通道生产试验平均产量为8 907 kg/hm~2,比当地对照增产6.77%,增产点率为77.5%,倒伏倒折率为1.8%。潞玉1681适宜在四川、重庆、云南、贵州、广西、湖南、湖北、陕西汉中地区的平坝丘陵和低山区等西南春玉米区种植。  相似文献   

10.
【目的】为满足鲜食玉米生产对优质早熟甜糯新品种的迫切需求。【方法】2016年以自选糯质玉米自交系NF10作母本,以自选甜质玉米自交系NF11作父本进行优质、早熟甜糯玉米新品种选育。【结果】2020年育成甜糯型鲜食玉米新品种桂甜糯987,该品种在2019年广西鲜食糯玉米区试中,春季平均鲜果穗产量11 662.5 kg/hm~2,较对照(桂糯519)增产16.8%,增产点次100%;秋季平均鲜果穗产量11 694.0kg/hm~2,较对照(桂糯519)增产14.7%,增产点次100%;两季平均鲜果穗产量11 679.0kg/hm~2,较相邻对照增产15.8%,春秋两季参试14点全部较对照增产,增产点次100%。【结论】该品种2020年6月通过广西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桂审玉2020041号),具有果穗粗长、籽粒饱满、黄白粒、柔嫩、皮薄、脆甜、口感好、早熟、综合抗性好等特点,适宜广西及类似生态区域种植。  相似文献   

11.
新单58是河南省新乡市农业科学院以自选系新美09为母本、自选系新4095为父本杂交育成的玉米新品种,2019年11月通过农业部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17—2018年参加国家良种攻关黄淮海夏玉米机收组区域试验,2 a平均产量为8 472.0 kg/hm~2,比对照郑单958增产5.4%。2018年生产试验,平均产量为8 385.9 kg/hm~2,比对照郑单958增产9.7%。新单58具有高产、优质、耐密、适宜籽粒机械化收获的特点,适宜种植密度为75 000~90 000株/hm~2,适合在黄淮海夏玉米区的河南省,山东省,河北省唐山市、廊坊市、保定市以及沧州市以南地区,北京市,天津市,陕西省关中灌区,山西省运城市、临汾市以及晋城市的部分平川地区,江苏省和安徽省淮河以北地区,湖北省襄阳地区作为籽粒机收品种种植。  相似文献   

12.
大豆新品种濮豆1788是以自选系濮豆6018为母本,郑196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2013-2014年参加河南省大豆品种区域试验,平均产量3 176.85 kg/hm~2,较对照豫豆22增产11.34%;2015年参加河南省大豆生产试验,平均产量3 232.65 kg/hm~2,比对照豫豆22增产11.6%。粗蛋白质含量为42.92%,粗脂肪19.22%。2016年6月通过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13.
诺达1号是由山东省农业科学院玉米研究所以Lx6958为母本、H318为父本选育的高产、多抗、品质优良的玉米新品种,2013年通过了山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在2010~2011年山东省玉米品种区域试验中,2 a平均产量为8 862.0 kg/hm~2,比对照郑单958增产4.0%;2012年生产试验平均产量为10 119.0 kg/hm~2,比对照郑单958增产4.4%。该研究从选育基础、选育进程、综合特性等方面介绍了诺达1号。  相似文献   

14.
甜玉米新品种‘闽甜683’的选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总结高产、优质、多抗甜玉米新品种‘闽甜683’的选育过程及其主要特征特性。‘闽甜683’系根据福建省自然生态环境及市场需求,以‘闽甜系688’为母本、‘闽甜系J-3’为父本配制的新组合。2014-2015年参加福建省甜糯玉米新品种区域试验,平均产量15 330.9kg·hm~(-2),比对照‘粤甜16号’增产5.67%;2016年参加福建省甜糯玉米新品种生产试验,平均产量15 692.7kg·hm~(-2),比对照‘粤甜16号’增产2.65%;田间表现抗倒性强,抗或高抗玉米主要病害;品质总评分与对照‘粤甜16号’相当,水溶性糖含量和还原糖含量均高于对照‘粤甜16号’。该品种于2017年4月通过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闽审玉20170002)。  相似文献   

15.
国审大豆新品种吉育86选育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豆新品种吉育86,2007~2008年区域试验结果:平均产量3494.25kg/hm~2,比对照品种九农21增产8.3%,2009年生产试验结果:平均产量为3579kg/hm~2,比对照九农21增产6.7%。该品种2009年12月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其主要特点为:产量高,稳产性好,抗病性强,品质较好。  相似文献   

16.
诺达1号是由山东省农业科学院玉米研究所以Lx6958为木本,H318为父本选育的高产、多抗、品质优良的玉米新品种,2013年通过了山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在2010~2011年山东省玉米品种区域试验中,2a平均产量为8 862.0 kg/hm~2,比对照郑单958增产4.0%;2012年生产试验平均产量为10 119.0 kg/hm~2,比对照郑单958增产4.4%。该研究从选育基础,选育进程,综合特性等方面介绍了诺达1号。  相似文献   

17.
玉米新品种五谷318是甘肃五谷种业股份有限公司以自选系WG3253为母本、自选系WG5603为父本组配的适宜机收的玉米杂交种。2013年参加内蒙古自治区玉米中熟组区域试验,五谷318平均折合产量13 192.5 kg/hm~2,比对照品种金山33增产5.41%。2014年参加内蒙古自治区玉米中熟组生产试验,五谷318平均折合产量13 015.5 kg/hm~2,比对照品种金山33增产1.16%。2015—2016年参加国家东北中熟春玉米机收组区域试验,五谷318 2 a平均折合产量10 069.5 kg/hm~2,比对照品种先玉335增产8.50%。2016年参加国家东北中熟春玉米机收组生产试验,五谷318平均折合产量9 850.5 kg/hm~2,比对照品种先玉335平均增产3.27%。五谷318抗逆性、抗倒性强,中抗茎腐病、灰斑病,抗穗腐病、丝黑穗病,春播出苗至收获127 d左右,株型半紧凑,茎秆韧性强,适宜机收籽粒,籽粒含粗蛋白87.7 g/kg、粗脂肪39.5 g/kg、粗淀粉749.2 g/kg、赖氨酸2.8 g/kg,容重755 g/L。2017年通过国家首批机收玉米品种审定,适宜西北、东北和华北中熟春玉米区种植。  相似文献   

18.
【目的】调查广西杂交玉米品种在越南试种的适应性和综合性状表现,为广西玉米品种在越南的推广应用提供参考。【方法】于2014年春季在越南凉山省对7个广西玉米杂交品种及当地主推玉米品种B265(对照)进行品比试验,调查比较不同品种农艺性状、产量表现及田间发病情况。2014年秋季将品比试验中综合表现较好的品种进行种植密度筛选试验,考察其产量表现。【结果】在品种比较试验中,7个桂单系列参试品种的株高比对照增加1~26 cm,其中桂单0810和桂单589株高较高,分别为295和290 cm。桂单0810、桂单162产量表现较好,分别为8743.5和8695.5kg/ha,极显著增产22.9%和22.2%;桂单688的产量与对照相当,而其他品种比对照减产8.8%~19.0%。除桂单589出苗率为90%外,其余品种出苗率均在95%以上;桂单589的生育期比对照提前2 d,其余品种则推迟0~4 d。Guidan 591、Guidan 688和Guidan 162具有较好的果穗特性,其每穗粒数和百粒重综合表现较高。所有参试品种田间均抗叶枯病,其纹枯病发生率为3.6%~10.4%,仍明显低于对照B265(15.4%),其他病害发病比较轻。种植密度试验结果表明,采用48000和60000株/ha两种种植密度,桂单0810、桂单162和万川1306均比对照增产,且以60000株/ha的种植密度增产效果更明显;桂单0810平均产量最高,达8317.5 kg/ha,比对照增产16.3%。【结论】桂单0810、桂单162和万川1306在越南种植的综合性状表现较好,可在越南其他地区进一步示范推广。  相似文献   

19.
邯玉928是邯郸市农业科学院以自交系H93为母本、自交系H24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的玉米新品种。邯玉928丰产和稳产性好,早熟,抗逆性好,籽粒品质优良。该品种2015~2016年参加河北省夏播早熟组区域试验,2 a平均产量为10 971.0 kg/hm~2,较对照京单28增产7.7%;2016年参加河北省夏播早熟组生产试验,平均产量为9 586.5 kg/hm~2,较对照京单28增产4.9%。2017年4月通过河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品种审定。适宜在河北省唐山、廊坊、沧州及保定北部等夏播玉米区夏播种植。  相似文献   

20.
驻玉216是驻马店市农业科学院于2008年以自交系9058by为母本,自交系驻16为父本组配而成的玉米单交种,2014-2015年参加河南省玉米新品种区域试验,平均产量686.2 kg/亩,比对照郑单958增产9.9%;2016年参加河南省玉米新品种生产试验,平均产量626.1 kg/亩,比对照郑单958增产11.0%。表现籽粒品质优,高产稳产性好,抗病抗逆性强,适应性广,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2017年5月通过河南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