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 毫秒
1.
刘庆丰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6):16300-16302,16304
抽样调查了湖南邵阳县4个乡镇的212户贫困农户,将样本农户分为生存型贫困农户、生活型贫困农户和相对贪困农户,并进行了分类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类型的贫困农户在借贷水平、借贷用途和借贷来源方面存在差异。针对不同类型的贫困农户,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人口老龄化、高龄化已经成为中国社会的常态,老年人口规模不断增加使得社会养老和家庭养老负担加重,在社会保障体系不健全、基础服务设施不完善、公共卫生资源不足的情况下,老年贫困发生率逐年增加。研究表明,农村老年贫困发生率高于城市贫困老人,使得农村老年贫困人口成为弱势群体中的弱势群,农村老年贫困问题急需解决。通过对农村老年贫困文献的梳理,了解老年贫困类型、致贫原因以及贫困应对策略,我们能够更加深入地认识和了解农村老年贫困问题,为解决这一问题寻找新思路、新方法。  相似文献   

3.
从性质、职能及存在时间这三个方面来划分古代档案文献编纂机构的类型,分析了我国古代档案文献编纂机构的五大特点。  相似文献   

4.
摸清贫困主体诉求是进行精准扶贫的基础,贫困存在物质匮乏型、发展欠缺型和参与缺位型贫困主体等3种类型,不同类型的贫困主体表现出不同的诉求。包括村级党组织、村民委员会、村民小组及驻村扶贫工作队在内的村级组织,针对不同的贫困主体诉求,在扶贫主体提供的扶贫资源中,采取不同的帮扶措施,发挥相应的扶贫功能和效用。  相似文献   

5.
社会参与高职教育资源建设有五大类型:政府控制模式、企业自主模式、项目合作模式、项目委托模式、社会捐助模式。基于五大类型的解释,剖析了社会参与高职教育资源建设面临的几个关键问题及解决问题的思路与对策。  相似文献   

6.
随着贫困治理的持续推进和消除绝对贫困,农村相对贫困日益突出并受到学界的广泛关注。不同研究者从不同学科不同角度对"后扶贫时代"农村相对贫困进行了深入研究。研究成果涉及农村相对贫困的标准、成因、类型与分布,农村相对贫困的本质与特征,以及农村相对贫困的治理策略。梳理相关研究成果对深化农村相对贫困治理研究,推进农村相对贫困治理实践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贫困既是一种普通而常见的经济现象,又是一个内涵复杂的社会问题,有效解决贫困问题是社会发展和进步的前提。采用文献梳理的方式,从贫困的概念及其演变,老年贫困概念及内涵,老年贫困的类型,老年贫困的成因、改善老年贫困的对策和建议五个方面综述了国内学者的相关研究成果。综述表明,政府政策、社会以及个人三个层面是今后改善农村老年贫困的努力方向。  相似文献   

8.
当前关于贫困的衡量存在很多种方法和分析框架,可持续生计这一框架的核心是生计资本。目前云南直过民族是在全省甚至全国范围内最贫困的种族,他们的贫困问题应该得到重视。目前很多直过区仍然处于贫困的状态,他们早日顺利脱贫对我国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早日实现共同富裕有着重要的意义。通过可持续生计的视角,利用生计资本的内容分析直过民族的贫困类型并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贵州农村创业贫困表现为创业机会贫困、创业能力贫困、创业组织贫困和创业文化贫困。贵州农村劳动力创业素质及抗风险能力不高,经营状况和规模、产业水平尚待提升。文化贫困表现在创业动机、意识和类型。贵州农村劳动力创业威胁包括条件贫困和支持贫困:创业环境亟待改进,资金紧张;投资环境不宽松,激励机制不健全,信息技术缺乏,投资盲目性大,政府支持不足。  相似文献   

10.
管理民主,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五大标准之一,也是和谐企业的重要原因和显著标志。黑龙江省汤原农场曾是个以贫困混乱闻名的国有农业企业。而今,这个农场却有了巨大变化。  相似文献   

11.
基于我国的金融环境,将银行背景董事的来源分为五大行和非五大行两种类型,以此考察不同来源的银行背景董事对可转债融资的影响是否存在差异。研究发现:来自五大行的银行背景董事对可转债融资申请是否被证监会审核通过不会产生显著影响,而来自非五大行的银行背景董事具有显著的正面影响,但是,在可转债融资后的经营业绩上,两者都不会产生显著的积极影响。这表明银行背景董事的作用,主要来自于非五大行的银行背景董事,并且,发挥的作用有限,仅体现了其咨询功能,而非监督功能。  相似文献   

12.
以阳春市河口镇为例,对广东贫困山区扶贫政策实施状况展开调查;从失业性贫困、伤病灾害性贫困、文化性贫困、资源性贫困等贫困人口类型入手,对预防性政策、救治性政策、开发性政策等三大类扶贫政策进行效果分析.  相似文献   

13.
2020年底,中国打赢脱贫攻坚战,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和区域性整体贫困问题。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中国反贫工作的重点转向解决相对贫困问题。通过对相对贫困的概念及相关理论、发生机理及影响因素、特征及类型、标准及测度方法、治理机制等进行梳理,总结相对贫困问题的研究现状和不足,展望未来相对贫困问题研究的方向,为进一步开展反贫工作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4.
贫困测度是研究贫困现象的重要依据。贫困测度首先涉及到如何划定贫困人群的问题,即如何划定贫困线。主要介绍了调查法、实证法、比较法和收入弹性法。贫困线划定后,贫困人群内部,贫困程度有所不同,这就涉及到贫困的测度。文中主要介绍了H指数、贫富差距和森指数。选取国外20世纪后半叶对这两方面问题的研究文献,指出研究的异同和不足,最后给出改进研究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结合广东省农村贫困实际,总结了广东农村贫困分布的分散化趋势,归纳了广东农村贫困的6种具体类型及其表现特点,并对致贫原因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6.
增加农村居民收入是减少贫困的重要工具,探讨农村居民收入变化对贫困的影响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基于农村居民收入与贫困变化的内在逻辑,利用2010—2017年中国分省农村居民收入和贫困人口规模、贫困发生率数据,采用面板数据动态计量分析方法,分析农村居民不同类型收入变化对贫困的影响。结果表明,研究时期内,农村贫困随着居民收入的增加而减少;全国层面农村居民财产净收入和转移净收入变化对贫困人口规模和贫困发生率均有持续负向作用,是影响贫困的主要因素,工资性收入和经营净收入的影响较弱;转移净收入对贫困发生率变化的贡献度高于其对贫困人口规模变化的贡献,财产净收入对贫困人口规模变化的贡献高于其对贫困发生率变化的贡献。此外,农村居民收入变化对贫困的影响存在地域差异。因此,今后扶贫工作应根据当地贫困人口规模和贫困发生率情况,有针对性地增加贫困人口的不同类型收入,提升减贫精准程度。  相似文献   

17.
运用博弈论优化模型确定耕地破碎度测算指标权重,通过耦合协调度模型分析耕地破碎与贫困的耦合关系,采用空间自相关和热点分析等方法,探索两者的空间关系,划分耕地破碎与贫困的耦合类型,探讨西南喀斯特地区减贫模式.结果表明:1)研究区耕地破碎度和贫困发生率均较高,具有明显的空间集聚性,且两者空间分布相对一致,即北部地区高于南部地区;2)耕地破碎与贫困的协调度值呈正态分布,以高度协调为主,空间集聚性明显,且差异性较大,耕地破碎与贫困的空间耦合相互作用和协调程度较强;3)根据耕地破碎与贫困的耦合关系,将耦合类型划分为耕地破碎度滞后型、耕地破碎与贫困同步型和贫困滞后型3种类型,并分别提出治贫模式:土地整治模式、特色农业模式和乡村旅游助模式,统筹城乡发展,助推精准扶贫.  相似文献   

18.
《农村经济与科技》2016,(19):132-135
利用2005年、2008年和2010年对湖北农村家庭调查数据,测算了湖北农村家庭在三个调查年度的贫困状况,分析了影响农村家庭贫困的因素。结果表明,在调查年份,农村家庭的收入持续增长,家庭经营性收入占总收入的绝大部分比重,但其所占比重持续下降,工资性收入、财产性收入、转移性收入所占的比重呈现上升的趋势;农村家庭的贫困发生、贫困深度和贫困强度都呈现持续下降的趋势;受教育水平、劳动力培训、家庭劳动力比重、家庭从业类型、地形条件和最近市场距离对农村家庭贫困产生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9.
建国70余年,我国贫困治理经历了救济式治理、体制改革驱动治理、开发式扶贫治理、扶贫攻坚治理和精准扶贫治理五个阶段,实现了全面决胜小康社会的目标任务,积累了坚持中央统筹、层层推进治理战略、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和社会力量共同参与等经验。至此,我国完成了现行标准下全部脱贫任务,贫困类型将由绝对贫困转型为相对贫困,贫困治理将面临贫困标准调整和多维贫困指标体系建设、特殊人群问题日益凸显、区域发展不平衡、农村内生动力不足、巩固脱贫攻坚、衔接乡村振兴等问题。为此,需要加快推动调整相对贫困标准、构建多维贫困指标体系、关注特殊群体、注重区域协作发展、统筹城乡治理、激发农村内生动力、将贫困治理主动与乡村振兴衔接等地治理转型。  相似文献   

20.
脱贫攻坚战完成以后,绝对贫困问题已经消除,多维贫困问题将长久存在。民族地区贫困问题具有一定的特殊性。民族地区贫困的特征、类型及成因的研究有助于推动该区域乡村振兴战略的顺利实施。根据典型民族地区南华县的实际情况来看,民族地区具有贫困发生率高、返贫风险高、贫困地区连片分布三个主要特征;民族地区的多维贫困主要表现为思想文化贫困、能力贫困、个体内生动力缺乏三类;贫困原因主要在于生产经营方式滞后、产业结构不合理、基础设施条件滞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