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柿绒蚧又名柿绵蚧、柿绒粉蚧、柿毡蚧,俗称"柿虱子",为同翅目粉蚧科昆虫,是柿树的重要害虫之一,有时也为害杏、梨等果树。以成虫和若虫刺吸汁液危害柿树的新梢、叶片和果实。其中以果实受害最为严重,常造成大量落果,造成严重经济损失。且柿绒蚧被覆蜡质蚧壳,防治困难,必须引起足够重视。1为害症状柿绒蚧以若虫和成虫群集于柿树的幼叶、嫩枝和  相似文献   

2.
正柿蒂虫是柿树上主要虫害之一,柿果受害后变软脱落,严重影响柿子产量和品质。1受害症状以幼虫危害柿果。在陕西渭北及关中柿产区常有发生,幼虫在果实贴近柿蒂处为害,造成柿果早期发红、变软、脱落,小果干枯,大果不能食用。柿农称被害果为"柿烘""疸柿""黄脸柿"。危害严重时造成大幅减产或绝收。2发生规律该虫每年发生2代,以老熟幼虫在树皮裂缝或根颈部位土壤里结茧越冬。越冬幼虫于4  相似文献   

3.
柿蒂虫属鳞翅目,举肢蛾科,又名柿举肢蛾、柿实蛾。幼虫危害柿树果实,造成“黑柿”和“烘柿”,危害严重时可造成柿树绝产,是我国柿树的主要害虫。为搞清该虫的发生规律,探索经济实用的防治方法,我们于1989~1991年进行了观察和防治试验,现将结果报告如下。一、发生与危害 柿蒂虫在鲁中南山区(枣庄)一年发生2代,以老熟幼虫结茧,越冬部位多在树干基部皮缝,部分在树干基部较松软的土中,少数在树上残存的干柿蒂中,来年4月下旬~5日 上旬为化蛹盛期,4 月下旬~6月上旬 出现越冬代成虫,5 月中旬为羽化盛5期,5月下旬为卵 孵化盛期,5月下 旬幼虫开始…  相似文献   

4.
柿树主要害虫的发生及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铁锁  红茹 《西北园艺》2000,(5):39-39
危害柿树的主要害虫有柿蒂虫、柿绵蚧、柿斑叶蝉、柿星尺蠖、柿舞毒蛾等,防治时要依据其发生规律,及早防治,确保柿树丰产丰收。 1 柿蒂虫 (1)危害。危害柿果最严重的害虫。幼虫从柿蒂蛀入,幼柿被害由绿色变灰绿色,而后干枯,但多不脱落,后期被害柿果提前红软,群众称“疽柿”、“旦柿”易脱落。 (2)发生规律。1年发生2代,以老熟幼虫在树皮裂缝和干柿蒂上结茧越冬。翌年4月下旬至5月中旬化蛹,第1代成虫5月中旬至6月下旬羽化,第2代在6月下旬羽化。成虫为暗棕色小蛾,白天停留在阴暗处,夜间活  相似文献   

5.
柿蒂虫俗称柿烘虫、柿食心虫、钻心虫,是柿树常见的病虫害之一,也是危害柿子果实最严重的虫害。柿蒂虫常会食害果肉,以幼虫在果实蛀食果肉为主,造成果实的脱落,偶尔也会蛀食嫩梢部位,从而影响柿树产量和柿质量。结合多年深入柿树园实地考察实践以及查阅相关资料,分析了菏泽地区柿蒂虫发病症状和规律,详细阐述了柿蒂虫发生的主要因素和绿色防治措施,以期为当地果农提供科学有效的防治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6.
柿蒂虫的防治影响柿树产量的主要原因是落果严重,而柿树的落果主要是柿蒂虫危害柿果造成的。该虫分布很广,危害严重,一般能使柿果损失20%~30%,重者达50%以上,甚至绝产。1发生规律柿蒂虫1年发生2代,以老熟幼虫在树根际皮缝内结茧越冬,来年4月下旬至5...  相似文献   

7.
柿蒂虫属于鳞翅目,举肢蛾科,又名柿实蛾、柿食心虫,是危害柿树、软枣的主要害虫.嵩县地处豫西山区,柿树栽植分散,管理粗放,柿蒂虫发生较重,个别严重地段柿蒂虫蛀果率50%,严重影响柿的产量和质量.近年我们试验采用物理防治为主,化学防治为辅的综合防治措施,既能有效控制柿蒂虫的危害,又符合生产无公害绿色果品的要求.  相似文献   

8.
柿蒂虫又名柿举肢蛾、柿食心虫,是柿树上最常见的害虫,以幼虫钻食柿果危害,造成柿子早期发红、变软、脱落,严重时可造成柿子绝产. 1 发生规律柿蒂虫在遵化市一年发生2代,以老熟幼虫在树皮裂缝内或干基附近土中结茧越冬,4月中下旬幼虫化蛹,5月上旬成虫开始羽化,5月中旬为成虫羽化盛期,第1代幼虫5月下旬开始为害幼果,6月下旬~7月上旬幼虫老熟,第2代幼虫自8月上旬开始为害柿果,8月下旬以后幼虫陆续老熟越冬.  相似文献   

9.
柿角斑病是一种真菌病害,仅危害柿树的叶片及柿蒂,不危害枝条、树干和果实。发病严重时会导致早期落叶落果,影响产量和质量,还削弱树势,并诱发柿疯病。  相似文献   

10.
<正>柿绒蚧[Asiacornoccus kaki(Kuwana)]又称柿绵蚧、柿毛毡蚧、柿毡蚧、柿粉蚧、柿虱子,属同翅目、绵蚧科,是根治困难、危害严重的柿树常见害虫。国内分布于河南、河北、山东、陕西、安徽、广西等省区,濮阳地区南乐、清丰、范县、台前等县区均有分布。它的若虫和成虫都危害柿树果实、嫩枝和叶片,受害严重的,造成落花落果,树势减弱,严重影响了柿树生长、开花、坐果、结实。近年来,我们经过对柿绒蚧系统观察、研究、探索,结合柿农生产实践,基本摸清了它在本地的发生规律,总结  相似文献   

11.
柿树耐干旱、素有铁杆庄稼的美称。焦作市现有柿树20余万株,以八月黄柿为主栽品种,全市绝大部分柿树处于自然生长状态,柿蒂虫的危害十分严重,轻则影响柿的产量和质量,重则导致柿树连年绝收,造成许多柿树未老先衰。为此,我们于2007—2009年对柿蒂虫的发生特点及防治技术进行了研究,初步探索出一套有效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2.
柿蒂虫又名柿实蛾、柿食心虫,是危害柿树的主要害虫。近年来在河北中南部柿产区发生日趋严重,尤其在山区栽植分散、管理粗放的园片,柿蒂虫蛀果率达50%~70%,有的园片甚至绝产。1为害症状幼虫钻食柿果,前期第1代幼虫为害可造成小柿干缩由绿变褐,不脱落,群众...  相似文献   

13.
<正>柿疯病对柿树危害严重,可造成柿树不结果或整株枯死。近年来,该病在我省太行山、燕山主要柿产区蔓延很快,有些地方病株率在75%以上,致使树势衰弱,产量锐减,对柿农造成的损失严重。1发病症状病树春季发芽较健树晚1~2周,芽生长缓慢,长势不整齐,颜色灰白无光泽,芽鳞不紧致,呈松散状,切面外部有黑色斑点。叶片大,且薄而脆,叶面凹凸不平,叶脉变黑,有时叶面上可见黑色叶脉。开花较少,容易凋  相似文献   

14.
正柿树作为重要的经济及园林绿化树种,在庭院、小区、公园绿地,以及重要的景观路段多有种植。近年来,伴随农业采摘园区、家庭农场的建立,柿树被大量种植。柿树形体美观、叶片大、浓绿革质,果实成熟时橙黄色、黑色,挂在枝头异常漂亮,而且容易管理,结实能力强。但是经常受害虫的危害,对果实的产量和品质造成严重的影响。1柿绵蚧又称柿毛毡蚧,俗名柿树虱子,属于同翅目,粉蚧科。1年发生4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柿树的种植面积逐年扩大,然而柿树炭疽病、角斑病和黑星病的发生,严重影响了柿果的产量、品质和市场供应。柿树炭疽病主要为害果实及新梢,在我国南北方均有发生,造成枝条折断枯死,果实提早脱落。柿树角斑病主要为害柿叶和柿蒂,在我国许多种植区均有发生,发病严重时,造成柿树早期落叶、落果,对树势和产量均造成很大影响。柿黑星病则对柿树的叶、果及新梢均造成很大的危害。因此,寻找高效、低毒和安全的理想药剂,提高防治效果,是目前柿果生产上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我们选择了6种杀菌剂对柿树炭疽病、角斑病和黑星病进行了皿内药效试验…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 ,柿树落花落果普遍发生 ,严重的造成绝收 ,直接影响着柿树生产的发展。1 落花落果原因1 1 树体营养不良 由于柿树管理粗放 ,加之修剪不当 ,枝条徒长 ,营养生长大于生殖生长 ,造成大量落花落果 ;树体缺乏营养 ,树势极度衰弱 ,授粉受精不良 ,也会落花落果1 2 柿蒂虫的为害 柿蒂虫以幼虫蛀食柿蒂 ,第 1代为害后柿果变褐 ,多不脱落 ;第 2代受害后 ,果实提前脱落 ,造成严重减产。该虫一年发生 2代 ,以老熟幼虫在柿枝干的老皮下和树根土缝中 ,以及残留于树上的被害果中结茧越冬 ,越冬幼虫翌年 4月中下旬化蛹 ,5月中下旬成虫羽化盛期 ,…  相似文献   

17.
柿树是一个适应性强、便于管理、栽培广泛的树种,深受果农及市场欢迎。特别是我县以盘山为中心的磨盘柿,不仅栽培历史悠久,分布广泛,而且因其品质优,享誉三北及东北亚市场。随着科技的进步,果品加工及贮运的不断发展,其市场越来越广阔,为此提高柿树的管理水平,提高柿果质量,增加柿果的经济效益,对发展国民经济,提高农民收益,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油桐尺蠖属鳞翅目,尺蠖蛾科。又名大尺蠖。该虫食性杂、寄主广,不仅危害柑桔,还危害油桐、乌柏、油茶、茶叶、松、柏等经济林木。该虫以幼虫咬啃叶片危害,大量发生时可把整株叶片吃光,仅留秃枝。油桐尺蠖在我场柑桔园过去曾有零星发生,但不严重,也没有引起重视。然而九一年却  相似文献   

19.
柿绵蚧是柿树的主要害虫之一,以成虫和若虫吸食嫩枝、叶片和果实的汁液,使嫩枝枯死,叶片皱缩畸形,果实提前软化,引起早落.近几年来,该虫在柿子产区普遍大发生,尤其是京、津、唐地区发生更为严重,且呈逐年上升趋势,大大消弱了树势、严重影响了果品的产量和质量,应依据柿绵蚧发生规律有效地进行防治.  相似文献   

20.
天津市蓟县是盘山磨盘柿(又名盘山盖柿)的主产区,据市林业虫情测报网点调查,常见的、危害柿树较重的病虫有10余种。这些病虫对柿树的生长、结果均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有些病虫能致柿树严重减产至绝产。因此,掌握病虫害发生规律及时防治,是保证树体健壮生长,夺取柿果丰收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