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常春勤 《湖北农业科学》2014,(12):2974-2976
分析了城镇化快速发展背景下村庄发展规模调控面临的主要问题,指出村庄规模调控主要受到区域城镇化、土地利用规划、村庄用地现状及未来发展需求等多因素的影响,并分析了各因素之间的相互制约关系。以多目标平衡对接和提高方案的可操作性为目标构建了相应的目标模型,并由此提出了村庄用地规模调控的对策。  相似文献   

2.
蒋福勇 《安徽农业科学》2011,(11):6690-6695
在阐述研究区域概况的基础上,通过对桂林市若干村庄居民对垃圾的处置现状进行调查分析,剖析了影响农村居民垃圾处置的因素与垃圾处置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目前,我国学术界经过常年的调查研究和实践,在我国的农民经济合作组织建立的必然性上已经达成共识,但是合作社建立的条件在各地并不是同步的成熟。通过对河南省鹤壁市的三个村庄(位于经济条件相对比较落后的区域)的实地调查,通过使用统计工具和建立Logit模型,发现它们的农业自发性生产互助行为在数量上并不十分明显,但行为的发生又与农户及户主的相关属性存在着密切联系。以此分析结果为基础,认为当地政府应该根据各个村庄的不同现状设计不同的发展思路来进行建设上的引导,以达到各个村庄发展的最优效果。  相似文献   

4.
从促进城乡一体化、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创建"全国绿化模范县"3个方面指出了村庄绿化建设的意义,以村庄绿化成效、区域分布情况为重点介绍了海安县村庄绿化的现状和特点,并指出了村庄绿化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海安县村庄绿化的发展对策,以供借鉴。  相似文献   

5.
因水电工程建设引发的移民安置问题和后期发展问题,关系到和谐发展与社会稳定,往往是区域发展中的难点和重点。本文以福建省古田县常坝村为例,阐述了移民重组村落的发展现状,分析了村落经济发展较为落后的成因,认为移民村落存有较多珍贵资源,具有众多历史价值纪念意义,但由于现有条件的制约,村庄的优势资源未被开发,而导致村庄发展较为落后。在此基础上从引人回乡发展、基础设施条件、生态农产品发展、村庄优势资源开发四个角度提出库区移民重组村落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郑云扬  李倩  宁嘉翔 《安徽农业科学》2023,(13):186-191+209
在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如何统筹城乡发展,促进乡村振兴已成为全社会共同关注的话题之一。村庄布点规划是当下农村建设和管理的重要内容。以江西省浮梁县为例,通过对村庄现状调研与村民意愿调查发现,现阶段村庄存在建筑布局混乱、居住环境恶化、基础设施不完善等问题,选取了区位条件、交通条件、人口规模、经济基础、配套服务设施水平5个关键因子,重点从村庄发展条件评价、等级结构划分、村庄撤并标准3个方面对浮梁县域村庄进行布点规划研究并提出相应的实施建议。  相似文献   

7.
城市化的快速推进,加速了城市对外扩张及基础设施建设,引发了城市郊区村庄改造高潮。选取城市郊区重大交通工程沿线村庄为研究对象,以杭甬客运专线及宁波绕城高速沿线的4个行政村为例,通过随机抽样问卷调查获取224份农户数据。采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分析交通设施对村民和村庄影响,总结村民选择就地改造、集中居住和拆迁安置三种村庄改造方式的意愿,并且从村民的人口学特征、受交通设施影响程度、村庄自身发展条件等方面出发重点探讨了村民改造意愿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8.
为分析乡村旅游品牌整合能否促进乡村旅游的发展,找到影响乡村旅游发展的因素,提出能够促进乡村旅游发展的对策,运用案例实证研究法,以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乡村旅游品牌整合为案例,采用排序选择计量模型对乡村旅游品牌整合绩效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通过实施乡村旅游品牌整合可以提高企业品牌竞争力、市场力、塑造力、支持力和发展力,对被调查企业总体绩效得分结果进行加权求和并进行排序可知,品牌发展力(607.3)品牌支持力(587.2)品牌塑造力(514.1)品牌市场力(420.6)品牌竞争力(353.0)。乡村旅游品牌整合对企业品牌绩效具有显著影响的因素是政府完善规章制度、完善基础设施的建设、推动旅游市场体系完善、健全品牌危机预警机制、推广品牌整合成功的行业经验、推广旅游服务质量检测和标准化服务、积极构建旅游区域品牌的营销管理、积极推动旅游区域品牌的文化建设和积极实施旅游区域品牌的网络营销,本文对诸因素从乡村旅游品牌扶持、监督、服务指导和营销推广等4个方面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党的十七大三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新农村建设要以村庄规划先行。通过对于江苏省ZX村实地调研,描述当前村庄规划的现状,同时通过对20位村民的深度访谈,调查村民对村庄规划的意愿,分析影响村民意愿的主要因素,为更合理的进行村庄规划提供一些意见和参考。  相似文献   

10.
森林食品产业发展影响因素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润昊 《湖北农业科学》2011,(19):4100-4102
在分析森林食品产业发展影响因素时,首次提出了通过偏最小二乘(PLS)回归方法,并实证分析了各影响因素的相对重要性及影响程度差异,以期对区域森林食品产业发展现状进行解释,以及对推动区域森林食品产业发展策略及权重进行界定。  相似文献   

11.
随着改革的推进和农村社会的发展,农村出现了明显的内部分化,其以经济利益为主要分化基础并扩散至职业、经济、权力等多个方面,这种状况在资源型村庄内尤为明显,对乡村秩序维系和基层村庄治理产生了极大影响。本文通过对资源型乡村内部职业、经济和权力结构的分化现状以及村庄"多元型""合作型""有限型"治理模式的实践进行探究,梳理了村庄内部分化"破"的现状与村庄治理"立"的转型尝试之间的互动逻辑关系,进而分析资源型村庄的治理变迁和内部的治理创新机制。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长三角地区的常熟市、上海市奉贤区和宝应县3地进行实地调研,获取了9个村庄的601份农户调查问卷数据,构建了Logistic计量经济模型,从家庭属性、资源属性及区域属性3个方面分析了农户土地利用变化意愿的影响因素,并探讨了各影响因素的显著性及区域差异。研究结果显示:户主受教育程度和区域农业鼓励政策对长三角地区农户土地用途改变意愿存在显著正向影响,而农地面积、农地到县城距离及其流转情况则呈显著负向影响;不同影响因素对常熟市、奉贤区和宝应县农户土地用途改变意愿的影响方向、影响程度及影响显著性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13.
发达区域村庄规划建设用地指标的重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定性分析与定量研究相结合的方法,提出了发达区域村庄建设用地指标体系的具体内容,并以此为基础,重构了依经济社会发展和人口规模双因素控制的村庄建设用地的技术指标。该指标体系解决了村庄建设用地无技术指标的状况,也为从事村庄规划编研人员提供了理论的借鉴及实践的指引。  相似文献   

14.
家庭农场的发展是多样的,不同的经济社会条件和自然条件会催生不同的家庭农场模式。在理论认识的基础上,通过对浙江省3个不同类型的家庭农场进行案例分析,辨析3个家庭农场存的差异,并结合村庄背景,分析影响农场多样性的因素以及对家庭农场所起的作用,总结了不同条件下适合发展的家庭农场模式。  相似文献   

15.
王伟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5):21865-21867
以江苏省常熟市碧溪镇为例,通过分析其发展现状,包括村庄类型、产业布局、存在问题,从村庄道路系统、给排水设施、供电工程、通信设施、有线电视工程、环卫工程等方面说明了碧溪镇村庄基础设施发展战略;指出碧溪镇村庄发展战略,即打造历史文化名村,开发休闲农业,发展特色农业。期望通过该研究对新农村建设背景下的小城镇村庄提供发展战略,并得到有效推广。  相似文献   

16.
选取南京市江宁区横溪街道盛坳自然村建设省级森林生态示范村的典型案例,研究探索高等级、高标准村庄绿化建设工作中的村庄整体绿化规划和单体绿化设计标准,为推动全国各地村庄绿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正土门村位于河南省南召县留山镇政府西1公里处,全村辖11个自然村15个生产小组,726户2682人。土门村区域面积10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600亩,人均0.6亩,属典型的半山区半丘陵村庄。由于受自然条件的限制,土门村曾是留山镇有名的贫困村,新任村"两委"班子积极探索乡村治理新模式,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通过近5年的努力,已成为乡村振兴的典范。  相似文献   

18.
陈山山  周忠学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32):16026-16029
[目的]建立村庄发展潜力评价指标体系模型,为迁村并点合理配置土地资源的管理提供技术支持。[方法]根据村庄发展的机制选择经济建设指标、生态建设指标、社会建设指标3大模块,对涉及村庄发展潜力的18项综合评价项目的数据建立子集,并进行量化处理,运用客观赋值法构建各个指标权重值,建立村庄发展潜力评价体系,并以河南北阳镇为实例对评价指标体系的可行性进行技术验证。[结果]建立了3级指标的村庄发展潜力评价指标体系模型,其中包括5个2级指标(村庄规模、村庄区位、产业结构、生态环境和村庄文化),下分18项3级量化考评指标;又可归类为经济建设12项指标、生态建设3项指标和社会建设3项指标模块,并对每一项指标的选取理由作了充分说明。同时运用该体系对河南省北阳镇33个自然村的发展潜力进行了综合评判。结果有7个自然村综合评分在0.20以上。这一结果与实际基本吻合,说明该模型切实可行。[结论]该评价指标体系模型,对每一项指标数据的选取和量化作了较深入的研究,加入了生态环境与民俗民风元素,使考评体系更贴近民众,更加大众化,从而使迁村并点的选址更具科学性,更加具有说服力。  相似文献   

19.
张迅  司泽宽  彭熙 《安徽农业科学》2013,41(15):6926-6927,6995
贵州地表起伏度大,山高坡陡,沟壑纵横,耕地紧张,村庄整治是解决农村居民点用地浪费、居住环境差和增加耕地面积的重要措施,土地整治潜力分析与影响因素研究是土地合理利用的必要前提。该研究通过预测贵州农业人口的变化规律及理论建设面积,结合现状村庄面积,得出新增耕地的潜力,并揭示各影响因素影响力的大小。结果表明:自2003年以来贵州各个地区农业人口一直表现为逐渐减少的趋势,且具有明显的线性关系;在未来10年,农业人口将会继续减少,农村耕地整治潜力在20万hm2左右,人均新增耕地面积将达到0.018~0.022 hm2;高起伏地表条件下耕地整治潜力的主要影响因素为建设用地指标缺口、地方年财政收入和土层厚度。  相似文献   

20.
从用地现状、经济水平、社会条件、公共基础设施完善度和生态环境质量等5个方面构建村庄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并计算得出嘉善村庄竞争力级别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