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病因及症状奶牛皱胃变位可分为左方变位和右方变位。左方变位 ,又称皱胃移位 ,是皱胃通过瘤胃下方移到左侧腹壁 ,置于瘤胃与腹壁之间 ;右方变位 ,即皱胃扭转 ,指皱胃顺时针扭转到瓣胃的后上方 ,置于肝脏与腹壁之间。临床上以左方变位较多。本病多因皱胃弛缓加上产后腹压骤降而多发于高产奶牛的产后期。由于精料饲喂过多 ,引起胃内酸度过高以致代谢紊乱 ,皱胃驰缓。而妊娠后期随着胎儿的增大 ,逐渐将瘤胃向上抬高及向前推移 ,使皱胃趁机向左方移走。当母牛分娩后 ,腹压骤然下降 ,瘤胃恢复原位下沉 ,把皱胃压到瘤胃的左方。表现为顽固性消…  相似文献   

2.
正皱胃变位是指皱胃的正常解剖学位置改变。临床上皱胃变位分三种类型:左方变位:皱胃通过瘤胃下方移到左侧腹腔,置于瘤胃与左侧腹壁之间;前方变位:皱胃向前方扭转(逆时针),置于网胃与膈肌之间;后方变位或右方变位:皱胃向后方扭转(顺时针),置于肝脏与右侧腹壁之间。临床上习惯把左方变位称之为皱胃变位,把右方变位称之为皱胃扭转。本病主要发生于成年奶牛,特别是高产奶牛,尤其多发于初产奶牛和精料过多的舍饲期间。犊牛也可发生。约80%  相似文献   

3.
奶牛皱胃左方变位是指皱胃一部分由正常位置经瘤胃下方移到瘤胃与左腹壁之间的一种疾病,是高产奶牛产后常见疾病之一,我们近年来诊治奶牛皱胃左方变位120余例,取得了良好的疗效,报告如下。1病因引起变位的原因很多,主要原因有干奶期精料、玉米青贮喂量过高;产后突然大量增加精料;妊娠和分娩。此外,凡是能引起皱胃运动弛缓的各种疾病如子宫炎、乳房炎、胎衣不下、产后瘫痪和酮病均可促使本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正>近几年,由于奶牛皱胃变位而导致奶牛死亡的情况多有发生。关于该病的病因和发病机制还没有一致性的结论。大量通过对奶牛临床型皱胃变位的探究和分析,得出奶牛皱胃变位可分为左方变位和右方变位。各种因素都会导致奶牛皱胃变位,如由于奶牛分娩前后,胎儿及羊水的大量溢出,腹腔内突然变空引起的变位;给一些奶牛饲喂过多的精料;饲喂的优质粗饲料的不足或饲喂变质的饲料,导致不易消化,抑制皱胃运动。1病因  相似文献   

5.
奶牛皱胃变位是指奶牛皱胃左方变位和右方变位的总称。在奶牛中发病率较高,是危害奶牛特别是高产奶牛的常见病与多发病之一。皱胃左方变位即指皱胃从瘤胃右侧腹部的正常位置移行到瘤胃左侧,夹置在瘤胃与左侧腹壁之间,变位后皱胃内的气  相似文献   

6.
在现代奶牛饲养中 ,皱胃变位的发病率呈增高趋势 ,这给奶牛饲养业造成了很大的损失。生产中经常遇到这类病例 ,治疗多例后积累了一些经验。在此提出仅供同行们参考。1 病因及症状奶牛皱胃变位可分为左方变位和右方变位。临床上以左方变位较多。本病多因皱胃弛缓加上产生腹压骤降而多发于高产奶牛的产后期。精料饲喂过多可引起皱胃弛缓。而妊娠后期随着胎儿的增大 ,逐渐将瘤胃向上抬高及向前推移 ,使皱胃被迫向左方移走。当母牛分娩后 ,腹压骤然下降 ,瘤胃恢复原位下沉 ,把皱胃压到瘤胃的左方。表现为顽固性消化不良 ,食欲不振 ,只采食少量…  相似文献   

7.
随着奶牛业的不断发展和扩大,奶牛的饲养和高产已被人们越来越重视。为了提高奶牛产量,在奶牛饲养上精料的投入逐渐加大,精、粗比相对失调引发一系列奶牛前胃和皱胃的疾病。规模养殖场和个体养殖户饲养的牛都有不同程度皱胃移位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1病因 目前临床上奶牛常发生皱胃变位,分左方变位及右方扭转。本病发生的原因主要有饲养管理不当,精料饲喂过多,运动不足。饲料不全价,缺乏钙、磷或比例不正确,缺乏各种微量元素,奶牛产后的突然运动也可引起皱胃变位。2症状与诊断皱胃左方变位多发生于奶牛分娩后,特别是头产奶牛,少数发生在产前。奶牛发生该病后表现胃肠弛缓,不愿吃料,喝水减少。  相似文献   

9.
奶牛皱胃变位是皱胃的解剖学位置发生变化。它可分为左方变位和右方变位二种。左方移位是指位于腹底正中线偏右的皱胃移位到腹腔左侧,置以瘤胃与左侧腹壁之间。右方变位是指位于腹底正中线偏右的皱胃,向前方或向上方发生旋转或翻转变  相似文献   

10.
皱胃的正常解剖学位置改变,称为皱胃变位.皱胃变位是奶牛常见的一种皱胃疾病,按其变位的方向分为左方变位和右方变位两种类型.在兽医临床上,绝大多数病例是左方变位.皱胃变位发病高峰在分娩后6周内,也可散发于泌乳期或怀孕期,成年高产奶牛的发病率高于低产母牛.犊牛与公牛较少发病,断奶前常发生右方变位.奶牛皱胃变位病伴随着奶牛集约化饲养的扩大而逐年增加,每年有大量奶牛因该病死亡或产奶量下降,部分治愈的奶牛仍可复发或产奶量持续低下.  相似文献   

11.
奶牛皱胃变位(DislocationAbomasi)是奶牛皱胃的自然生理位置发生改变的疾病,分左方变位和右方变位(皱胃扭转)两种,临床上以左方变位为多见。奶牛皱胃变位病伴随着奶牛集约化饲养的扩大而逐年增加,每年有大量奶牛因该病死亡或产奶量下降,部分治愈的奶牛仍可复发或产奶量持续低下。1病因1.1饲料及分娩因素日粮中精料过多,而粗饲料,特别是优质干草等容积性饲料缺乏,饲料在瘤胃停留时间缩短,消化不够充分就进入皱胃,在增加皱胃负担的同时产生大量挥发性脂肪酸及乳酸,使皱胃发生弛缓而扩张。与此同时,腹腔中的胎儿不断长大,对皱胃产生压迫,进一…  相似文献   

12.
奶牛皱胃变位在兽医临床上属常见多发病之一,约占奶牛饲养量的4%~6%。包括皱胃左方移位,即皱胃通过瘤胃腹囊的下方移至瘤胃的左侧,夹在瘤胃与左侧腹壁之间,占皱胃变位发病率的80%;皱胃右方变位又包括皱胃右方顺时针扭转,即皱胃经瓣胃的下方向后、向上经顺时针方向移至瓣胃的后上方,  相似文献   

13.
皱胃的正常解剖学位置改变,称为皱胃变位。皱胃变位是奶牛常见的一种皱胃疾病。按其变位的方向分为左方变位和右方变位两种类型。在兽医临床上,绝大多数病例是左方变位。皱胃变位发病高峰在分娩后6周内,也可散发于泌乳期或怀孕期,成年高产奶牛的发病率高于低产母牛。犊牛与公牛较少发病,断奶前常发生右方变位。  相似文献   

14.
奶牛皱胃变位是经常发生的一种疾病,根据变化方位可分成左方变位和右方变位,临床上主要是发生左方变位。左方变位也叫做皱胃移位,是指皱胃通过瘤胃下方移至左侧腹腔,位于瘤胃和左腹壁之间;右方变位也叫做皱胃扭转,是指皱胃按顺时针方向扭转至瓣胃的后上方,位于肝脏和腹壁之间。奶牛发生皱胃变位后,会导致生产性能下降,如泌乳量降低,延迟发情配种,缩短利用年限,并会严重损害经济效益,现主要介绍该病的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15.
奶牛皱胃变位是奶牛尤其是高产奶牛的多发性腹腔疾病之一。结合临床实践,对奶牛皱胃变位临床诊治方法和预防措施等进行深入总结研究和探讨,是促进现代化奶牛养殖业健康稳步发展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6.
奶牛皱胃变位的治疗体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奶牛皱胃变位作为一种生产性疾病,随着奶牛规模化养殖的发展,产奶量的提高,发病率不断增加,严重影响奶牛业的发展。奶牛皱胃变位主要发生在产后30d内的高产奶牛,早期手术治疗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7.
皱胃的正常解剖学位置改变 ,称为皱胃变位。有左方变位 (通常称为皱胃变位 )和右方变位 (称为皱胃扭转 )两种类型。在临床中 ,笔者曾诊疗几例 ,现就一例左方变位的诊疗情况报告如下。1 发病经过我县一高产奶牛 ,分娩后一直食欲不振 ,有时奶牛呈饥饿现象 ,但只采食几口就退回不吃 ,对粗饲料仍保留一些食欲 ,对精料拒食 ,产乳量明显下降。2 检查诊断仔细检查牛乳或病牛呼吸气息 ,发现有酮体气体 ;取尿样检查 ,发现有酮尿现象。病牛消瘦 ,其体温、呼吸、脉搏基本正常 ,无腹痛现象 ,粪便稀薄 ,两侧腰旁窝均不饱满 ,而左侧最后三个肋间则显示膨…  相似文献   

18.
腹腔输液治疗奶牛皱胃变位○南昌市奶业产销公司(330043)张早霖皱胃变位是舍饲奶牛较常见的一种内科疾病。笔者从1992年开始对公司王三牧场14例确诊皱胃变位的奶牛实行腹腔输液治疗,收到了较满意的效果。1临床症状本病较多发生于高产奶牛,一般开始大多数...  相似文献   

19.
皱胃变位是奶牛最常见的疾病之一,按其变化的方位可分为左方变位和右方变位。左方变位,又称皱胃移位,是皱胃通过瘤胃下方移到左侧腹腔,置于瘤胃与左腹壁之间;右方变位,即皱胃扭转,指皱胃顺时针扭转到瓣胃的后上方位置上,置于肝脏与腹壁之间。临床上以左方变位较多。笔者接触到很多奶牛皱胃变位,其所造成的生产性能降低,诸如产奶量下降,发情配种延迟,利用年限缩短以及所造成的经济损失则更无法估计。  相似文献   

20.
随着奶牛养殖效益的持续低迷,奶牛养殖者为了降低饲养成本,逐渐增加了价值偏低的饲料,造成奶牛疾病发生率不断升高,其中之一就是奶牛营养代谢障碍性疾病——奶牛皱胃移位。为了了解垦区奶牛皱胃移位的发病原因,笔者自2016-2018年期间,对辖区内的6个奶牛场饲养的833头奶牛进行了皱胃移位病因的调查。调查发现,皱胃移位奶牛46头,平均发病率5.52%;奶牛产犊的12月至第2年4月期间发生皱胃移位39头,占总发生牛的84.78%,极显著高于其他时间段奶牛皱胃移位发生率;其中:左方移位35头,占总发生牛的76.09%;右方变位11头,占总发生牛的23.9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