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对泰安市岩溶水保护分区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泰安地处北方石灰岩地区,是一个以岩溶地下水为主要供水水源的城市。近年来已有大面积岩溶水污染。根据其富水规律、目前岩溶水遭受污染的情况以及地质、水文地质的综合分析,对岩溶水进行了保护分区,并提出各级保护措施。  相似文献   

2.
黄春阳  孙超 《安徽农业科学》2013,41(15):6826-6828
以广西黑水河流域为研究单元,对流域内岩溶水系统进行了划分,黑水河流域是一个完整的岩溶水系统,可划分为地下河系统、分散流系统、岩溶大泉水系统和表层岩溶泉系统。然后,分析论述了各子系统结构特征以及地下水之间、地下水与地表水之间的水力联系,最后提出黑水河流域岩溶水系统水循环概念模型。  相似文献   

3.
太原东山岩溶水具有分区特征,岩溶水在补给区-径流区-深埋区,水化学类型按HCO_3-HCOP_3·SO_4-SO_4·HCO_3-SO_4的顺序转换,水的矿化度、硬度依次增大,水温增高,SO_4~(2-)含量增加.岩溶热水分布于深埋区,近年来区内岩溶热水井的涌水量呈现出不同程度的衰减.分析探讨了影响岩溶热水资源衰减的原因,认为大气降水量的减少、水源地的超采和煤矿下组煤开采的疏水降压是造成岩溶热水资源衰减的主要原因.通过岩溶热水资源的补排变化分析,得出岩溶热水资源的开采已经超量的结论.
Abstract:
The karst underground water in Dongshan, Taiyuan is distributed in different subareas, or in supplement, runoff and deep-buried regions.Water chemical type alters in the sequence of HCO_3-HCO_3·SO_4·HCO_3-SO_4 in these regions, accompanied by an increase in mineralization, hardness, temperature and SO_4~(2-) concentration of the water.Karst hot underground water is distributed in the deep-bur-ied region.Attenuation in water inflow of the hot water wells is recorded in recent years.Based on our in-vestigation and analysis, the reduction of precipitation and overdraft and low water pressure resulting from coal mining are the main causes for water resource attenuation.An analysis of the changes in supply and drainage has shown that the karst hot underground water in Dongshan is already over-exploited.  相似文献   

4.
中梁山岩溶槽谷区地下水循环系统可明显的分为上层溶隙水循环带、溶隙潜水循环带和深层溶隙水渗透带.其中溶隙潜水循环带是主要的水资源储水带,深层溶隙水渗透带是深层地下水或承压水的补给系统.人工开凿交通隧道和采煤隧洞破坏了地下水的循环系统,加大了深层溶隙水的排泄量,引起了岩溶地区地下水水源的枯竭.  相似文献   

5.
岩溶水所赋存的碳酸盐岩含水层系统属于高度开放的脆弱天然水文系统,从而使得岩溶水文系统极容易遭受到人类不合理活动的影响。岩溶槽谷是山地中面积较大的平坦地区重要的农业地区和人口的集中地区,其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人类不合理活动渐多。研究区20多年来的水质资料分析表明,研究区岩溶水质的变化和人类活动有很大的关联性。工农业、生活废水、炸石、填土、集约化耕作、高坡耕作微型稻田水位控制设施等都造成了岩溶水质的恶化,研究提出努力促进废水资源化和减量化、合理利用落水洞、进行土地整理、发展生态农业是岩溶垄脊槽谷区保护岩溶水的主要思路。  相似文献   

6.
中梁山岩溶槽谷区地下水循环系统可明显的分为上层溶隙水循环带、溶隙潜水循环带和深层溶隙水渗透带.其中溶隙潜水循环带是主要的水资源储水带,深层溶隙水渗透带是深层地下水或承压水的补给系统.人工开凿交通隧道和采煤隧洞破坏了地下水的循环系统,加大了深层溶隙水的排泄量,引起了岩溶地区地下水水源的枯竭.  相似文献   

7.
甘肃省金塔北山岩溶水赋层规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甘肃省金塔北山地区岩溶水含水层为中、上震旦统及下石炭统碳酸盐类岩石。岩溶以溶隙、溶孔、溶洞为主,沿不同岩性接触面、岩石风化带、断裂构造带两侧、背斜轴部及其复合部位发育.在地壳间歇性升降运动影响下,岩溶发育具有多层性。岩溶水主要赋存于断裂带两侧、褶皱轴部及单斜构造带翼部,由溶隙、溶孔、溶洞等组成贮水网络系统,有限的岩溶水是金塔北山干旱缺水区牧业和采矿业重要的供水水源。  相似文献   

8.
我省贫困人口主要分布在岩溶山区,缺乏有效管理和粗放利用土地是导致岩溶山区生存环境恶化,经济文化发展滞后的重要因素。本文运用经济、行政、技术、法律手段改变岩溶山区的土地利用方式,提出了山、水、林、田、路、村进行统一治理的措施。其措施综合性、针对性强,有利于解决我省岩溶山区人多地少的矛盾。为改变岩溶山区生态恶劣,用地粗放的现状,为山区人民尽快脱贫探讨新途径。  相似文献   

9.
[目的]揭示岩溶石山山坡土壤剖面水分的分层性及其与土壤理化性质间的相互关系,为我国南方岩溶地区石漠化治理、水土流失和岩溶水文过程等研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取典型岩溶石山山坡土壤剖面进行分层取样,结合统计分析方法,研究岩溶石山地区土壤水含量的垂向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分析土壤剖面水含量的分层特征.[结果]岩溶石山山坡土壤剖面水含量具有明显差异,变化范围为34.66%~47.10%,平均值为38.15%,土壤质量水含量的最大值出现在35 cm深处.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土壤质量水含量与有机质含量呈显著正相关(P<0.05,下同),与pH呈显著负相关,与中值粒径相关性不显著(P>0.05);有机质通过改善土壤团聚体结构影响土壤质量水含量变化.土壤质量水含量及理化性质的变化具有分层性,地表至35 cm为表土层,35~85 cm为过渡层,85~115 cm为稳定层.[结论]岩溶石山地区土壤剖面水分具有明显的分层性,是土壤性质、结构特征、根系活动、水分运动、化学淋滤作用及基岩界面综合作用的结果,尤其应注意20~40 cm处植被根系活动及基岩界面对土壤剖面水分变化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重庆芙蓉洞岩溶系统中钡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向晓晶  王建力  李俊云 《湖北农业科学》2011,(17):3510-3513,3525
通过对重庆芙蓉洞洞穴岩溶系统的基岩、土壤和水(表层岩溶泉水、土壤渗透水和洞穴滴水)中钡(Ba)元素含量的分析,结果表明,洞穴岩溶生态系统中Ba元素含量普遍较低,不同物质中Ba含量不同,不同类型岩溶水中Ba2+含量有较大差别。洞穴滴水和岩溶泉水的Ba/Ca值基本介于土壤和基岩的Ba/Ca值之间,且与当地外界气候变化相关。Ba元素在岩溶洞穴系统中的含量不仅能指示上覆岩-土-水迁移过程中发生分异的特征,还能反映洞穴滴水的形成信息。  相似文献   

11.
单洋天  单海平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11):5810-5812
以岩溶地区流域水资源为对象,分析了主要岩溶含水岩组,岩溶流域水资源的数量、质量等我国西南岩溶地区流域水资源概况以及与岩溶地区流域水资源有关的生态环境,岩溶地区水资源产业,岩溶分布与社会发展,水资源开发利用的成绩和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喀斯特石漠化是一种生态系统退化现象,可导致土壤退化、土地养分锐减、土地生产力低下和水体污染等生态环境问题,严重威胁我国喀斯特地区生态环境安全及社会经济发展。以中国西南典型喀斯特地区--贵州喀斯特为例介绍了喀斯特地区农业生产的特点,综述了有效微生物菌群(effective microorganisms,EM)在非常规饲料资源开发、畜牧业、水产养殖及种植业中的应用,并展望了EM在喀斯特地区农业生产中的应用前景,旨在为贵州喀斯特地区生态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13.
随着四川省农村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村城镇化水平加快、规模增大、人口增加,畜禽养殖水平提高,农药化肥的大量施用,导致农村消费指数的上升及水污染的加剧,使四川省水体环境恶化趋势日趋突出.重点分析了四川省农村水环境污染现状,强调要保护农村水环境,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并针对性地对农村地区的生活水污染、养殖废水污染、湖库以及重点小流域污染等提出建设性对策.  相似文献   

14.
基于能值生态足迹的贵州省生态经济系统的可持续性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给贵州省相关部门制定经济发展决策提供理论依据,运用能值生态足迹改进模型对1995—2014年贵州省生态经济系统可持续发展状况进行评估。结果表明:贵州省近20年来的生态足迹远大于生态承载力,2003年以来,能源用地成为主要生态足迹用地,生态压力正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转移,人均生态足迹一直处于亏损状态,生态经济系统处于强不可持续发展状态。能值生态足迹的主要消费账户依次为煤炭、电力、猪肉、水资源、柴油,在未来仍将保持快速增长势头。建议贵州省根据岩溶区的实际情况,合理调控土地利用类型,把握耕地红线不动摇,优化经济产业结构,发展水电、风电等能源,推动能源消费结构多元化,以缓解生态压力过大状况,促进系统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5.
随着人口和社会经济的发展,贵州农业用水量不断加大,水资源的短缺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从贵州岩溶水资源的特点、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出发,提出岩溶水资源在农业可持续发展中的开发利用措施。  相似文献   

16.
长江中下游浅水湖泊水产养殖污染现状与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彭自然  陈立婧  王武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12):6467-6468,6621
水产养殖与湖泊污染之间存在着辩证关系,认识并利用此关系,对于渔业和湖泊环境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径流污染和内源释放是造成湖泊污染的主要原因,养殖污染源于残饵、代谢物和水产药物的排放。以南漪湖、滆湖、阳澄湖、淀山湖等湖泊为例,说明过度的养殖规模,落后的养殖技术,残饵、代谢物、药物的排放会造成水体污染,进而限制水产养殖的发展;合理的养殖规模、布局和结构,先进的养殖技术能减轻对湖泊环境的压力。协调水产养殖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发展生态渔业,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是湖泊水产养殖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17.
沿河流域生态环境动态变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舞水河流域的土地利用和土地覆盖的变化、土壤侵蚀的遥感分析以及生态环境污染状况的研究.探讨社会经济发展对舞水河流域生态环境的影响.结果表明:舞水河流域生态环境有恶化的趋势,土壤侵蚀也不断加剧;舞水河水质因受工业和生活污水的影响,污染程度加深;从土地利用变化来看.舞水河流域耕地面积不断扩大.所以,有必要加强管理.改善舞水河流域的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18.
欠发达地区如何在不牺牲环境的前提下发展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产业结构的优化是关键。以洱海流域水环境承载力为基础条件,立足"最优化原理",运用多目标动态规划模型确定流域主要污染物总量控制目标,寻求流域社会经济结构和发展速度等在资源环境指标约束下的最适配置。研究结果表明,平衡型增长方案是适合洱海流域社会经济发展的方案,既能使污染物排放量得到有效控制,又能保证近期、中期、远期经济稳定协调发展。根据研究结果,结合流域实际,制定重点产业、行业调整规划,优化集成流域三次产业结构调整方案,为洱海流域水环境保护及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9.
济南市以”泉城”著称,近年来随着城区人口的增加和工业的发展.地下水开采量不断增加,致使地下水位大幅度下降,泉群断流,对济南市的环境质量和人民群众生活造成了严重影响。本文依据BP人工神经网络模型和遗传算法的基本原理,建立了基于神经网络和遗传算法的济南市区岩溶地下水预报模型,并对地下水位、最大开采量和泉排量进行了预测,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20.
石漠化是制约喀斯特地区生态环境安全、社会经济发展的瓶颈问题,开展植被修复与林产业发展技术探析有助于山区退化生态系统恢复。系统回顾了近30年来喀斯特石漠化地区植被修复与林产业发展阶段、植被群落特征、恢复治理模式及监测评估等研究现状。通过分析相关文献得出,喀斯特石漠化地区植被修复与林产业发展在1985年以前为抑制发展阶段,1985-2001年为初步发展阶段,2001年至今为快速增长阶段。目前喀斯特石漠化地区植被修复与林产业发展的标志性成果主要体现在基础理论、模式构建、监测评价3方面。最后提出喀斯特石漠化地区植被修复与林产业发展应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及发展方向,以期为植被修复与林产业发展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