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公路建设与环境保护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赵康 《林业建设》2001,(4):35-37
综述了公路建设阶段(包括选线设计、工程施工)以及运营期间所产生的各种环境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防范和治理措施。  相似文献   

2.
本文总结了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公路养护管理工作中的一些先进,科学的管理办法和经验,并结合林区实际提出了养路工作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3.
浅谈公路绿化对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叙述了公路建设以及公路运营对环境的影响和破坏,阐述了公路绿化对公路环境改善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随现代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发展,高新技术在公路管理和养护方面的应用也日益广泛。本文介绍了国外公路管理与养护的新技术和新方法,并对公路管理情况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5.
本文叙述了冬季土方施工的方法、步骤和要点。  相似文献   

6.
桥头跳车是公路桥涵的严重病害,通过分析桥头跳车的原因,提出了防治跳车的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7.
旅游公路的景观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国内外旅游公路的调查与分析,结合张家界环武陵源景区公路景观设计的实践探索,分析了旅游公路景观营造的方法和思路,探讨了未来旅游公路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国内外旅游公路的调查与分析,结合张家界环武陵源景区公路景观设计的实践探索,分析了旅游公路景观营造的方法和思路,探讨了未来旅游公路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9.
本文根据山区公路道路的特点,论述了选线过程中的原则、考虑因素及选线的步骤,同时也介绍了笔者在进行山区公路设计时所遇到的几个典型问题的处理方案。目的为解决公路选线过程中遇到的路线方案的确定及技术指标是否适度等相关问题。  相似文献   

10.
本文总结了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公路养护管理工作中的一些先进、科学的管理办法和经验,并结合林区实际提出了养路工作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1.
公路工程监理工作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王大明 《森林工程》2001,17(4):39-40
监理工作涉及业主、承包商、监理单位等各方面的因素,本对目前公路工程监理工作存在的问题和改进措施提出粗浅的看法,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文章根据东莞市石排镇道路绿化现状的调查结果,分析该镇的道路建设与绿化情况,指出道路绿化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3.
城市道路不仅具有交通功能,是展示城市形象的重要窗口。该文以济南市为例,分析了城市道路景观的现状及存在的一些问题,结合自然条件、历史人文、环境生态等要素,阐述了可持续发展的城市道路景观设计内容,简述了"社会、经济、自然"三位一体的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景观设计方向。  相似文献   

14.
城市道路是城市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对衡水市区11条主干道进行绿化情况调查基础上,文章分析衡水市区道路绿化现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建议。  相似文献   

15.
花城大道地处广州珠江新城中央商务区,是20余年来广州城市主干道道路绿化发展的缩影。选取花城大道具代表性路段珠江公园段为研究对象,分析和研究其道路绿化从几何式种植到疏林草地,以及“花”主题营造从利用观花乔木到形成多层次观花体系的变迁历程,并对比该路段与临近城市主干道的差异,总结出花城大道道路绿化视野开阔、考虑行人视线的特点,及其所特有的“乔木—灌木—时令花卉—宿根多年生地被”造景模式。以此为基础,得出应在道路绿化建设中贯彻低碳理念,通过长期探索打造高品质的特色道路绿化,政府、设计师、公众多方协同巩固道路绿化成果的启示。  相似文献   

16.
佛山锦湖片区作为西樵山风景区的入囗通道区域,其道路绿化景观是西樵山风景区整体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在分析交通现状与景观问题后,结合当地地形、水利条件和优秀的历史文化资源,对锦湖片区道路绿化景观进行总体规划和景观设计,并提出相应的实施建议,希望对类似项目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7.
通过探讨公路交通对公路旁土壤重金属污染的范围、强度、深度,以及绿色通道建设对减轻重金属污染的效应等.旨在为公路重金属污染的防治、绿色通道的建设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8.
采用随机抽样方法,对徐州市城市道路绿地树种的应用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木本植物总计90种(含种以下单位),分别隶属于35科67属,占本地区园林绿化适生木本植物的24.39%。主要存在问题有应用种类偏少,灌木种类应用程度较低;反映地域特色的乡土树种应用比重不高,徐州文化体现不够,植物多样性偏低,行道树结构简单等。为此提出了3条提升徐州市道路绿化水平的建议。  相似文献   

19.
我国已经进入了经济快速发展的崭新时代,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城市道路、高速公路和各类桥梁等交通设施的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主要体现在行车的舒适度与安全度的更高期望。同时道路与桥梁设计在交通设施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本文先后介绍了路桥设计的一体化、山区路桥建设以及路桥建设的一些注意事项,希望对未来的交通道路建设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0.
In this study, we combined a program to optimize forest road alignments with a method for prediction of surface erosion and related sediment delivered to streams. Combining the forest road design program with the high-resolution digital elevation model made it possible to estimate soil sediment based on a standard methodology, because a relatively accurate road prism could be generated. The combined program properly places and spaces drainage structures based on the Washington State Forest practice board manual. We applied the program to a part of Capitol State Forest in Washington State and optimized horizontal and vertical alignments while estimating movement of soil sediment from roads to streams. We discussed the effects of road surface materials, near-stream culvert distance to stream, and out-sloped forest road template on total road costs and soil sediment delivered to streams. Using lower quality rock surfacing reduced total costs, but the amount of soil sediment from lower quality rock surfacing was 1.5 times more than that on a higher quality rock traction surface. Therefore, lower quality rock surfacing should not be used near the stream. The placement of near-stream culverts 15 m upstream and out-sloped road template were examined using a traction surface on 15-m sections upstream and lower quality rock surfacing on other sections in order to reduce soil sediments to the stream and total costs. As a result, placing near-stream culverts 15 m upstream and using an out-sloped road template significantly reduced total road cost and soil sediment. Finally, we optimized horizontal and vertical alignments while limiting soil sediment to a specified maximum level. The model successfully optimized forest road alignments, which reduced total road cost as well as soil sediment.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